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久坐是溫柔的“慢性自殺” 這份自救指南請接好!

上班坐一天,

下班坐一路,

回家再把自己“栽”在沙發裡看電視。

從白領到司機,

從學生到老棋迷,

幾乎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久坐族”。

然而, 長時間保持坐姿,

使得他們常常感到腰背疼痛、全身疲乏,

甚至癌症都“不請自來”。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

久坐、缺乏身體活動是心血管疾病、

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

“久坐族”容易誘發哪些疾病?

哪些改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這份指南你100%用得到!

接好~

久坐成為減壽“元兇”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發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

據統計,

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久坐死亡,

預計到2020年,

全球將有70%的疾病由久坐引起。

噴嚏 閃腰 多數跟久坐有關

28歲陳女士前幾日打了個噴嚏, 突然腰椎不敢動彈,“一動就鑽心地疼”,經醫生檢查發現是長期保持坐位,腰間盤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然打噴嚏腹壓增加,“閃”著腰了。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楊群介紹:

門診經常可以碰到這樣“噴嚏閃腰”的年輕人,有八成是久坐導致腰間盤突出。一些久坐不動、坐姿懶散的人,一個簡單的動作,如彎腰、取物、伸懶腰等,就會使處在疲勞狀態的肌肉力不可支。整天坐在電腦前,腰肌得不到活動、腰椎受力後突,久而久之頸椎病、腰間盤突出就漸漸成“久坐族”的常見病。

中老年人流連牌桌易引發疾病

不少中老年人流連於牌桌、棋桌,一坐就是一整天。不久前,一名50多歲的患者因肺栓塞危及生命來到大連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姜德穎表示,這名200多斤的患者打了一宿麻將,突然站立時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醫生表示,久坐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流動迴圈不暢,特別是中老年人血管彈性比較差,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乃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一科副主任吳濤表示,

久坐還可能會增加部分人患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與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相關,腸道及糞便中致癌物質因此增多,如果人們一天至少7~8小時坐位工作,腸蠕動減弱,會延長有害代謝產物與腸黏膜的作用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大腸癌的風險。

久坐從頭到腳傷害你

眼病

久坐電腦前,由於視物較近,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此外,白內障、角膜潰瘍和乾眼症等,也是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的眼病。

頸椎病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對來自全國的近300份頸椎病例調查發現,4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占頸椎病人群的48.1%,男性高出女性3%。財務、流水線作業、文字工作、教師、平面設計、IT、駕駛員等久坐的行業的患病率分別佔據了前七位。

心臟病

久坐時,肌肉燃燒較少脂肪,血液流動緩慢,脂肪酸沉積在血管,極易阻塞心臟血管。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發現,與每週坐不到11小時的人相比,久坐超過23小時的人,因心臟病突發而死亡的幾率高出64%。

腰椎間盤損傷

研究表明,人體在坐位時,如果保持正確的坐姿,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是平臥位時的6倍;如果坐姿不良,壓力會飆升到平臥位時的11倍。長時間坐位工作使背部肌肉處於極度牽拉狀態,極其容易引起腰背肌勞損,破壞腰椎穩定性,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

痔瘡

長時間保持坐姿,腹部血流速度會減慢,下肢靜脈血不能回流,血流迴圈受到阻礙。在這種情況下,直腸靜脈叢容易發生曲張,導致血液淤積,最終形成靜脈團,即痔瘡。

下肢血栓

久坐不動,腿部的肌肉收縮減少,下肢血流速度減慢,因而增加血栓發生的幾率。英國《皇家醫學會志》刊登的研究指出,每天固定一個坐姿3小時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是其他人群的2倍。

糖尿病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習慣就做的生活方式會導致2型糖尿病危險增加112%。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因久坐缺乏鍛煉,身體會出現重力性脂肪組織分佈異常,誘發糖尿病。

阿爾茨海默病

肌肉活動可以幫助新鮮血液泵至大腦,促進大腦釋放各類增強大腦及提高情緒的化學物質。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研究發現,久坐是增加個體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一項重要因素。

建議:沒事搞點“小動作”

為了緩解久坐的疲累感,有些人“癱”在柔軟的辦公椅及沙發裡,看似舒服放鬆,但胸椎、腰椎處於懸空狀態,給脊柱造成巨大壓力。

楊群建議,應挺直腰背,保證坐姿端正,每坐一小時活動十分鐘,感到頸肩腰背不適時不妨搞一些“小動作”,如擴胸、轉腰運動等,也可彎腰、抬肩或深呼吸減輕肌肉緊張。

薑德穎建議,可多做腳踝屈伸、提踵運動,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吳濤不推薦白領吃牛肉幹當零食的習慣,牛肉幹高脂、高鹽,對大腸健康“百無一利”,多食新鮮魚肉、穀物能夠降低患大腸癌風險,適當補充維生素D、阿司匹林也可預防大腸癌。

此外,應加強運動,多揉肚子、排氣,促進腸道蠕動。

6個動作減輕久坐傷害

1、活動手掌

坐直,雙手合掌互推,保持這一動作5秒後放鬆,至少做4次;掰手,左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上,用右手抓左手手指,慢慢向下掰10次,然後換另一側;握拳,先握緊拳頭,然後伸展手指,再握緊。

2、伸展肩膀

聳肩,單側肩膀儘量向上抬高,保持5秒,然後放鬆,重複10次,兩側交替進行;抬臂,雙臂向後,十指緊扣。儘量抬高雙臂,保持10秒,然後放鬆,反復練習5-10次。

3、轉腰

坐在椅子上,身體轉向一側,慢慢呼氣,保持10秒,回到原位,然後再向另一側轉動身體。

4、練大腿肌肉

抬起一條腿,直至腿部發酸,再換另一條腿;半蹲,雙腳距離與肩同寬,收緊小腹,大腿往下坐。

5、踮腳

雙足併攏著地,用力踮起腳尖,然後放鬆,重複20-30次。久坐的人,最好每坐1小時就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

6、全身放鬆

貼牆站,後腳距離牆一拳遠,肩胛骨往後夾,收下巴,腹肌用力向後縮,儘量使腰部與牆沒有空隙,伸展前胸,放鬆緊繃的肩膀;睡前和起床後在床上趴一會,這一動作有助於被動伸展全天緊縮的軀幹

(來源於大連新聞網)

突然腰椎不敢動彈,“一動就鑽心地疼”,經醫生檢查發現是長期保持坐位,腰間盤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然打噴嚏腹壓增加,“閃”著腰了。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楊群介紹:

門診經常可以碰到這樣“噴嚏閃腰”的年輕人,有八成是久坐導致腰間盤突出。一些久坐不動、坐姿懶散的人,一個簡單的動作,如彎腰、取物、伸懶腰等,就會使處在疲勞狀態的肌肉力不可支。整天坐在電腦前,腰肌得不到活動、腰椎受力後突,久而久之頸椎病、腰間盤突出就漸漸成“久坐族”的常見病。

中老年人流連牌桌易引發疾病

不少中老年人流連於牌桌、棋桌,一坐就是一整天。不久前,一名50多歲的患者因肺栓塞危及生命來到大連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姜德穎表示,這名200多斤的患者打了一宿麻將,突然站立時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醫生表示,久坐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流動迴圈不暢,特別是中老年人血管彈性比較差,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乃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一科副主任吳濤表示,

久坐還可能會增加部分人患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癌與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相關,腸道及糞便中致癌物質因此增多,如果人們一天至少7~8小時坐位工作,腸蠕動減弱,會延長有害代謝產物與腸黏膜的作用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大腸癌的風險。

久坐從頭到腳傷害你

眼病

久坐電腦前,由於視物較近,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此外,白內障、角膜潰瘍和乾眼症等,也是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的眼病。

頸椎病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對來自全國的近300份頸椎病例調查發現,4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占頸椎病人群的48.1%,男性高出女性3%。財務、流水線作業、文字工作、教師、平面設計、IT、駕駛員等久坐的行業的患病率分別佔據了前七位。

心臟病

久坐時,肌肉燃燒較少脂肪,血液流動緩慢,脂肪酸沉積在血管,極易阻塞心臟血管。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發現,與每週坐不到11小時的人相比,久坐超過23小時的人,因心臟病突發而死亡的幾率高出64%。

腰椎間盤損傷

研究表明,人體在坐位時,如果保持正確的坐姿,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是平臥位時的6倍;如果坐姿不良,壓力會飆升到平臥位時的11倍。長時間坐位工作使背部肌肉處於極度牽拉狀態,極其容易引起腰背肌勞損,破壞腰椎穩定性,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

痔瘡

長時間保持坐姿,腹部血流速度會減慢,下肢靜脈血不能回流,血流迴圈受到阻礙。在這種情況下,直腸靜脈叢容易發生曲張,導致血液淤積,最終形成靜脈團,即痔瘡。

下肢血栓

久坐不動,腿部的肌肉收縮減少,下肢血流速度減慢,因而增加血栓發生的幾率。英國《皇家醫學會志》刊登的研究指出,每天固定一個坐姿3小時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是其他人群的2倍。

糖尿病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習慣就做的生活方式會導致2型糖尿病危險增加112%。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因久坐缺乏鍛煉,身體會出現重力性脂肪組織分佈異常,誘發糖尿病。

阿爾茨海默病

肌肉活動可以幫助新鮮血液泵至大腦,促進大腦釋放各類增強大腦及提高情緒的化學物質。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研究發現,久坐是增加個體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一項重要因素。

建議:沒事搞點“小動作”

為了緩解久坐的疲累感,有些人“癱”在柔軟的辦公椅及沙發裡,看似舒服放鬆,但胸椎、腰椎處於懸空狀態,給脊柱造成巨大壓力。

楊群建議,應挺直腰背,保證坐姿端正,每坐一小時活動十分鐘,感到頸肩腰背不適時不妨搞一些“小動作”,如擴胸、轉腰運動等,也可彎腰、抬肩或深呼吸減輕肌肉緊張。

薑德穎建議,可多做腳踝屈伸、提踵運動,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吳濤不推薦白領吃牛肉幹當零食的習慣,牛肉幹高脂、高鹽,對大腸健康“百無一利”,多食新鮮魚肉、穀物能夠降低患大腸癌風險,適當補充維生素D、阿司匹林也可預防大腸癌。

此外,應加強運動,多揉肚子、排氣,促進腸道蠕動。

6個動作減輕久坐傷害

1、活動手掌

坐直,雙手合掌互推,保持這一動作5秒後放鬆,至少做4次;掰手,左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上,用右手抓左手手指,慢慢向下掰10次,然後換另一側;握拳,先握緊拳頭,然後伸展手指,再握緊。

2、伸展肩膀

聳肩,單側肩膀儘量向上抬高,保持5秒,然後放鬆,重複10次,兩側交替進行;抬臂,雙臂向後,十指緊扣。儘量抬高雙臂,保持10秒,然後放鬆,反復練習5-10次。

3、轉腰

坐在椅子上,身體轉向一側,慢慢呼氣,保持10秒,回到原位,然後再向另一側轉動身體。

4、練大腿肌肉

抬起一條腿,直至腿部發酸,再換另一條腿;半蹲,雙腳距離與肩同寬,收緊小腹,大腿往下坐。

5、踮腳

雙足併攏著地,用力踮起腳尖,然後放鬆,重複20-30次。久坐的人,最好每坐1小時就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

6、全身放鬆

貼牆站,後腳距離牆一拳遠,肩胛骨往後夾,收下巴,腹肌用力向後縮,儘量使腰部與牆沒有空隙,伸展前胸,放鬆緊繃的肩膀;睡前和起床後在床上趴一會,這一動作有助於被動伸展全天緊縮的軀幹

(來源於大連新聞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