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莉莉:從《數數看》,發現真實的數學

學前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而思維能力恰恰是智力發展的核心部分, 因此, 對幼兒進行初步數學教育是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如何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講給孩子,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發現最真實有趣的數學。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還不到3歲, 在上幼稚園之前, 就能大聲地從1數到10, 甚至數到100。 每當家長帶著幾分炫耀味道地請孩子為別人表演“數數”時, 孩子也會自豪地大聲“唱”出那一串“音符”。 同時, 我們又會發現, 很多會“唱數”的孩子, 到了幼稚園大班,

仍然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他知道媽媽給他3顆糖, 又給了他4顆糖, 他就有7顆糖了, 但他不知道這可以用算式“3+4=7”表示, 更不知道算式“4+3=7”也是成立的。 又或者, 有的孩子可以快速地“算出”“3+4=7”, 但卻不能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告訴我們這個算式是什麼意思。

這些現象都告訴我們, 幼兒的數學概念發展, 不能用會“數數”(其實是唱數)和會“算數”(其實是背下了答案)來衡量。

那麼, 孩子的“數概念”是從哪裡來的呢?恩格斯說:“數和形的概念不是從其他任何地方, 而是從現實世界中得來的。 ”孩子們想要獲得真正的數概念, 首先要對外界豐富的事物有敏銳的知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充滿了數字, 充滿了數量關係, 這些有趣的數量關係,

是孩子發現和掌握數學的基礎。 同時, 所謂計數, 不僅要有可以計數的物件, 而且還要有一種在考查物件時撇開物件的其他一切特性而僅僅照顧到數的能力。

聽起來似乎非常複雜, 不過, 沒關係, 因為有人會幫助我們把鮮活的世界, 以有趣的圖畫, 用數學的方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安野光雅的數學繪本《數數看》就在不知不覺中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數學的世界。

在這本書的扉頁上, 我們看到了一個欣欣向榮、寧靜美好的村莊, 有耕作的農人, 有嬉戲的孩童, 雞鴨成群, 樹木茂盛……在這個村子裡, 作者想讓我們數什麼呢?

打開這本圖畫書, 我們看到的卻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原, 原來這裡什麼也沒有, 那就是“0”吧。

接著, 雪原上出現了一棟小房子, 孤零零的。 村子裡開始有了一戶人家, 一縷炊煙嫋嫋升起。 一個大人在滑雪, 一個小孩堆了一個雪人, 雪人手裡舉著一面小旗子。

村子裡有了一棵樹, 一座小橋搭在河上, 山上也有了一棵樹, 一隻烏鴉在太陽下飛過……可是, 只有一家人, 會不會很寂寞呢?會不會有人和他們做伴呢?我們在下一頁看到了什麼?

天氣漸漸暖和了, 已經是早春二月了吧?河水開始流動, 村子裡來了兩輛大卡車, 兩個男人在商量著什麼?

第二棟房子建起來了,房子上還有一個大鐘錶,仔細看看,正好是下午兩點鐘呢……

月複一月,村子裡的房子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多,好玩兒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原來那個空蕩蕩的雪原,已經變成了繁榮的村莊,而我們在見證這個村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走過了一年的十二個月。

數字,有時候存在于事物的關聯中,一個又一個,孩子們學習的是點數,而不是簡單的唱數,他們發現每一頁都會比前一頁多一點什麼,那麼,多的是什麼呢?多了多少呢?數位,有時候又存在於規則之中,比如鐘錶上的時間,月份和季節的轉變。數字讓我們看到了改變,生活的改變。

和孩子閱讀這本書,不用忙著數數,不妨先來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吧,然後再慢慢發現裡面神奇的數字。說一說旁邊的數字代表了什麼,什麼可以用這個數字表示。這將是一本可以讀無數遍的圖畫書。

兩個男人在商量著什麼?

第二棟房子建起來了,房子上還有一個大鐘錶,仔細看看,正好是下午兩點鐘呢……

月複一月,村子裡的房子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多,好玩兒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原來那個空蕩蕩的雪原,已經變成了繁榮的村莊,而我們在見證這個村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走過了一年的十二個月。

數字,有時候存在于事物的關聯中,一個又一個,孩子們學習的是點數,而不是簡單的唱數,他們發現每一頁都會比前一頁多一點什麼,那麼,多的是什麼呢?多了多少呢?數位,有時候又存在於規則之中,比如鐘錶上的時間,月份和季節的轉變。數字讓我們看到了改變,生活的改變。

和孩子閱讀這本書,不用忙著數數,不妨先來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吧,然後再慢慢發現裡面神奇的數字。說一說旁邊的數字代表了什麼,什麼可以用這個數字表示。這將是一本可以讀無數遍的圖畫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