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西醫結合,教你全面、徹底根治痤瘡!

痤瘡(又稱青春痘)是一種常發於人體面部、胸、背等處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中醫稱之為“肺風粉刺”、“酒刺”等。 主要伴隨有丘疹、黑頭粉刺、白頭粉刺、膿包、囊腫、結節等症狀, 部分留有深在的瘢痕, 並遷延反復, 病程緩慢。 痤瘡多發於青春期後, 而且常好發於面部, 影響容貌和氣質, 所以, 痤瘡的治療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而想要全面、徹底地根治痤瘡, 就需要先瞭解痤瘡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一、中醫內調

1、病因及發病機制

古代醫家認為, 痤瘡多發于青年男女, 且主要發生在面部, 病因機理主要為肺氣不清或肺經熱血, 外感風邪且過食膏梁, 以致肺氣鬱熱, 瘀滯不散凝結於面。 治療以清肺疏風活血為法, 多用枇杷葉丸、黃岑清肺飲、枇杷清肺飲等。

近幾年來, 中醫對痤瘡病因病機的認識已有了較大的發展, 許多醫家在傳統的風熱、肺熱、血熱發病理論的基礎上, 提出了血瘀、濕熱、痰結、腎虛等新觀念和新理論。

血瘀痰結, 是認為痤瘡初多為風熱、肺熱或血熱, 日久熱邪鬱阻皮膚脈絡, 氣血運行不暢, 而致血瘀痰阻, 痰瘀互結, 以致面上出現結節、囊腫和瘢痕疙瘩。

濕熱受阻, 是認為飲食不節, 或過食辛辣肥甘油膩之品, 日久中土運化不暢, 助陽生濕化熱, 濕熱循經上蒸頭面而發為痤瘡。 或脾虛不運, 水濕內停成痰, 鬱久化熱, 濕熱阻滯肌膚, 毛囊閉阻發為痤瘡。

腎陰不足, 是認為痤瘡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先天腎陰不足, 腎之陰陽平衡失調和天癸相火太旺,

循經上蒸頭面。 腎陰不足, 不能充養肺胃之陰, 以致肺胃陰虛血熱, 發為痤瘡。

2、內調之方

通常肺胃濕熱, 治療多以清肺胃濕熱為主, 輕度痤瘡治療多用枇杷清肺飲加減。 中、重度痤瘡則多用枇杷清肺飲合黃連解毒東加減。

痰濕凝結型的重度痤瘡, 治療多用海藻玉壺湯、參苓白術散合四物東加減。 另外, 痰瘀型痤瘡還可以活血祛痰、軟堅散瘀、以化瘀散為方, 藥用當歸尾、赤芍藥、桃仁、紅花、昆布、海藻、京三棱、於莪術、夏枯草、廣陳皮、制半夏。

二、中醫外治

1、中藥面膜法

治療以丘疹膿包為主的皮疹, 可取生大黃、連翹、金銀花、紫草、蒲公英、黃岑、黃柏各10g, 兌水攪勻, 製成膏狀面膜敷於面部, 20分鐘後洗淨。 每週2-3次, 持續30-45天左右即可見到明顯改善。

治療以結節囊腫為主的皮疹,可取夏枯草、益母草、紫花地丁、桃仁、丹參、魚腥草、赤芍各10g,兌水攪勻,製成膏狀面膜敷於面部,20分鐘後洗淨。每週2-3次,持續30-45天左右即可見到明顯改善。

治療痤瘡後的色素沉著及疤痕,可取桃仁、紅花、絲瓜絡、白芷、炒白術、茯苓、丹參各10g,兌水攪勻,製成膏狀面膜敷於面部,20分鐘後洗淨。每週2-3次,持續30-45天左右,也可見到明顯改善。

2、刮痧療法

可取相背部督脈、膀胱經共5線,督脈從啞門刮至腰俞以下,兩側膀胱經則分別從天柱至大腸俞以下,再從附分至胞盲,用刮痧療法治療痤瘡成功率也是相當高的。

當然,中醫外治的方法還有很多,如:酊劑法、中藥擦劑、洗劑法、放血療法、耳穴貼壓、火針療法等,但操作起來不及面膜法和刮痧療法簡便,故此處不作逐一介紹。

三、西醫療法

1、病因及發病機制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痤瘡的形成一般與內分泌原因、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力、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

痤瘡的形成通常會與毛囊皮脂腺單位的雄性激素受體水準升高,或雄激素與雌激素受體之間的比例失調,或雄激素受體對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關。

痤瘡患者的角質細胞過度增生,引起皮脂腺導管上皮細胞層不斷增厚管徑變小,通暢度減弱,當毛囊壁脫落的上皮細胞與皮脂混合則會栓塞於毛囊口內,從而形成粉刺。

另外,痤瘡的形成還時常與細菌的感染、皮膚免疫力、遺傳因素,以及飲食習慣、季節等環境因素有關。

2、治療方案

輕度的痤瘡通常皮損程度較輕,多以粉刺為主,而粉刺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毛囊皮脂腺導管的異常角化和皮脂分泌增多所致,所以治療時可選用抗角化和去脂藥物。局部抗角化藥物可以維甲酸類藥物為主,如全反式維甲酸霜、達芙文凝膠、阿達帕林、他紮羅汀等,去脂可在平時多洗臉,保持皮膚表面的清潔,或者外用5%硫磺洗劑。

中度痤瘡的粉刺和炎症性皮損程度加深,治療應包括抗角化、去脂和抗感染。可以外用維甲酸和抗菌素為主,如達芙文凝膠加1%紅黴素溶液或過氧化苯甲醯。

重度痤瘡主要表現為炎症性損害,因此應以抗感染治療為主,抗粉刺治療為輔。可選用口服抗菌素加外用維甲酸,比如四環素類(四環素、強力黴素等)、大環內酯類(紅黴素、羅紅黴素等)、磺胺類(磺胺甲基異口惡唑等)。而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氯黴素等則一般不選用。

結節、囊腫型重度痤瘡,由於病變炎症較重,單靠外用藥物往往很難奏效,因此應以內用療法為主,並採取聯合用藥。可口服異維甲酸加口服抗菌素,或口服雌激素加口服抗菌素,必要時可合用一定量的皮質類固醇激素。

各級痤瘡在經過恰當的治療,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轉後,都應加以鞏固治療。鞏固治療可以去脂和抗角化治療為主,堅持外用維甲酸類藥物,並勤洗臉,保持皮膚清潔,忌食辛辣,保持充足的睡眠與愉快的心情,以防止新的粉刺形成。

四、高科技物理治療法

1、藍光照射療法,痤瘡主要是由痤瘡丙酸桿菌所引起,採用高強度窄譜藍光(波長405nm-420nm)照射,可通過短時間內高能量光選擇性殺滅痤瘡丙酸桿菌,同時保護正常皮膚組織不受損傷。

2、紅光照射療法,660nm紅光照射治療痤瘡,可使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數,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並產生生長因數,加快損傷組織的修復過程。藍光可穿透位於表皮下0.5mm毛囊,而紅光可穿透位於皮下10mm毛囊,尤其對治療中、重度痤瘡效果極佳。

3、混合光照射療法,將藍光和紅光照射療法相結合,對治療中輕度痤瘡效果頗佳。用藍光配合強脈衝光治療痤瘡及痤瘡後色素沉著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4、鐳射治療法,在痤瘡治療中,光療法是一種新興的療法,主要有可見光療法、光動力學療法及鐳射療法等,光療法具有起效快、療程短、不良反應少等優點。比如有1 450 nm 半導體鐳射治療痤瘡、CO2 鐳射打孔治療痤瘡、長脈衝鐳射治療重度痤瘡、超脈衝CO2 鐳射磨削術治療痤瘡瘢痕、氦-氖鐳射治療痤瘡、鐳射針刀為主治療痤瘡、CleartouchTM痤瘡光熱治療儀治療痤瘡、冷觸鐳射治療痤瘡瘢痕、強脈衝鐳射治療中、重度痤瘡、光動力治療和射頻治療痤瘡等。但光療作為單一療法和輔助療法的遠期療效及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大量的臨床觀察。

目前治療痤瘡的方法主要有中醫內外調法、西醫療法和高科技物理治療法,不同的療法對於治療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痤瘡,效果也各不相同。中醫療效慢,但能標本兼治。西醫奏效快,但後續的鞏固更加重要。所以,治療痤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漸進、長期鞏固,才能夠全面、徹底地根治。

治療以結節囊腫為主的皮疹,可取夏枯草、益母草、紫花地丁、桃仁、丹參、魚腥草、赤芍各10g,兌水攪勻,製成膏狀面膜敷於面部,20分鐘後洗淨。每週2-3次,持續30-45天左右即可見到明顯改善。

治療痤瘡後的色素沉著及疤痕,可取桃仁、紅花、絲瓜絡、白芷、炒白術、茯苓、丹參各10g,兌水攪勻,製成膏狀面膜敷於面部,20分鐘後洗淨。每週2-3次,持續30-45天左右,也可見到明顯改善。

2、刮痧療法

可取相背部督脈、膀胱經共5線,督脈從啞門刮至腰俞以下,兩側膀胱經則分別從天柱至大腸俞以下,再從附分至胞盲,用刮痧療法治療痤瘡成功率也是相當高的。

當然,中醫外治的方法還有很多,如:酊劑法、中藥擦劑、洗劑法、放血療法、耳穴貼壓、火針療法等,但操作起來不及面膜法和刮痧療法簡便,故此處不作逐一介紹。

三、西醫療法

1、病因及發病機制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痤瘡的形成一般與內分泌原因、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力、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

痤瘡的形成通常會與毛囊皮脂腺單位的雄性激素受體水準升高,或雄激素與雌激素受體之間的比例失調,或雄激素受體對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關。

痤瘡患者的角質細胞過度增生,引起皮脂腺導管上皮細胞層不斷增厚管徑變小,通暢度減弱,當毛囊壁脫落的上皮細胞與皮脂混合則會栓塞於毛囊口內,從而形成粉刺。

另外,痤瘡的形成還時常與細菌的感染、皮膚免疫力、遺傳因素,以及飲食習慣、季節等環境因素有關。

2、治療方案

輕度的痤瘡通常皮損程度較輕,多以粉刺為主,而粉刺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毛囊皮脂腺導管的異常角化和皮脂分泌增多所致,所以治療時可選用抗角化和去脂藥物。局部抗角化藥物可以維甲酸類藥物為主,如全反式維甲酸霜、達芙文凝膠、阿達帕林、他紮羅汀等,去脂可在平時多洗臉,保持皮膚表面的清潔,或者外用5%硫磺洗劑。

中度痤瘡的粉刺和炎症性皮損程度加深,治療應包括抗角化、去脂和抗感染。可以外用維甲酸和抗菌素為主,如達芙文凝膠加1%紅黴素溶液或過氧化苯甲醯。

重度痤瘡主要表現為炎症性損害,因此應以抗感染治療為主,抗粉刺治療為輔。可選用口服抗菌素加外用維甲酸,比如四環素類(四環素、強力黴素等)、大環內酯類(紅黴素、羅紅黴素等)、磺胺類(磺胺甲基異口惡唑等)。而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氯黴素等則一般不選用。

結節、囊腫型重度痤瘡,由於病變炎症較重,單靠外用藥物往往很難奏效,因此應以內用療法為主,並採取聯合用藥。可口服異維甲酸加口服抗菌素,或口服雌激素加口服抗菌素,必要時可合用一定量的皮質類固醇激素。

各級痤瘡在經過恰當的治療,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轉後,都應加以鞏固治療。鞏固治療可以去脂和抗角化治療為主,堅持外用維甲酸類藥物,並勤洗臉,保持皮膚清潔,忌食辛辣,保持充足的睡眠與愉快的心情,以防止新的粉刺形成。

四、高科技物理治療法

1、藍光照射療法,痤瘡主要是由痤瘡丙酸桿菌所引起,採用高強度窄譜藍光(波長405nm-420nm)照射,可通過短時間內高能量光選擇性殺滅痤瘡丙酸桿菌,同時保護正常皮膚組織不受損傷。

2、紅光照射療法,660nm紅光照射治療痤瘡,可使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數,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並產生生長因數,加快損傷組織的修復過程。藍光可穿透位於表皮下0.5mm毛囊,而紅光可穿透位於皮下10mm毛囊,尤其對治療中、重度痤瘡效果極佳。

3、混合光照射療法,將藍光和紅光照射療法相結合,對治療中輕度痤瘡效果頗佳。用藍光配合強脈衝光治療痤瘡及痤瘡後色素沉著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4、鐳射治療法,在痤瘡治療中,光療法是一種新興的療法,主要有可見光療法、光動力學療法及鐳射療法等,光療法具有起效快、療程短、不良反應少等優點。比如有1 450 nm 半導體鐳射治療痤瘡、CO2 鐳射打孔治療痤瘡、長脈衝鐳射治療重度痤瘡、超脈衝CO2 鐳射磨削術治療痤瘡瘢痕、氦-氖鐳射治療痤瘡、鐳射針刀為主治療痤瘡、CleartouchTM痤瘡光熱治療儀治療痤瘡、冷觸鐳射治療痤瘡瘢痕、強脈衝鐳射治療中、重度痤瘡、光動力治療和射頻治療痤瘡等。但光療作為單一療法和輔助療法的遠期療效及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大量的臨床觀察。

目前治療痤瘡的方法主要有中醫內外調法、西醫療法和高科技物理治療法,不同的療法對於治療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痤瘡,效果也各不相同。中醫療效慢,但能標本兼治。西醫奏效快,但後續的鞏固更加重要。所以,治療痤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漸進、長期鞏固,才能夠全面、徹底地根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