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民的名義,人物關係篇,趙立春原型是誰?漢東省在哪裡(上)

(網路作品)

達康書記:一心只為GDP。

01

坐上地鐵。

開始全新一天的顛沛流離。

在早高峰擁擠的環境裡, 身邊的近乎所有人都在看同一部劇,

那就是《人民的名義》。

這部劇究竟有多火, 我想已經不用再過多說明。 在某視頻網站上, 顯示人民的名義第一季播放已經是46億次, 換句話說, 中國現在有14億左右人口數, 平均下來每人要看3.29次。

人民的名義編輯兼原小說作者周梅森, 17年依靠這部劇的稿費已經獲得1000萬以上的收入。 有觀眾也許還不瞭解, 其實劇本中大風廠的股權之爭原型就是周梅森此前豐裕公司的股權鬥爭。

2009年, 江蘇東寶糧油向當時的徐州市郊農村信用合作社(後改制為淮海農商行)借款1200萬元, 該公司同時持有徐州市郊農村信用合作社1200萬元的股權, 提供擔保的是江蘇豐裕糧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隨後, 東寶公司無力償還該借款, 豐裕公司也無能力承擔擔保責任。

豐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興林找到了周梅森, 請求周梅森替東寶公司償還該筆貸款, 並稱東寶公司會將其持有的徐州市郊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股權轉讓給周梅森。

東寶公司持有的是法人股, 不便於轉到自然人名下。 後經協商, 先將該部分股權登記至豐裕公司名下並由豐裕公司代持,

周梅森作為該1200萬股的隱名股東, 實際享有該1200萬股股權的收益。

2009年12月, 周梅森和豐裕公司簽訂相關的股轉協定, 豐裕公司以1200萬的價格將該部分股權轉讓給周梅森。

2014年2月, 豐裕公司向周梅森融資2700萬元, 以豐裕公司持有的淮海農商行1950萬股作抵押。 同時, 豐裕公司向周梅森無償劃轉淮海農商行195萬股, 用以抵償融資成本以及150萬元的投資。

但上述股權轉讓一直沒有辦理登記過戶。

2014年1月豐裕公司為貸款將淮海農商行的股權作為反擔保質押出去。 因豐裕公司無法償還貸款, 2014年4月, 這筆股權被多家法院查封。

因此周梅森向法院請求判令豐裕公司、淮海農商行協助辦理股權變更登記,

將上述股權登記至自己名下。

官司經歷了一審二審, 從徐州打到南京, 但最終仍然敗訴。 在《南方週末》的專訪中, 他說, 陷入這個官司裡面, 此前幾十年賺的錢損失了。

上述黑體內容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02

好的作品都是來源於生活, 而又高於生活的。

接地氣, 才能有人氣。

通過查閱網路我們知道, 很多人在找居中角色的原型。 包括漢東省到底是屬於哪一個具體的省份?趙德漢的原型又是誰?我也大概去搜索了一下, 漢東省在現實中被大家理解為武漢省, 趙德漢是綜合了幾個老虎寫出來的。 其他的諸如漢東政法大學就自行去理會吧, 哦, 對了, 這部劇的拍攝地點是在南京, 隸屬於江蘇省。

這部劇火的原因還有一個,

那就是打著人民的名義, 人民這個群體是多大啊?人民才是這個社會的根本, 毛主席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一直是大家爭相借鑒的良好方法論。 第二就是該劇以影視作品的形式來寫實, 對於當前的社會環境及社會風氣理解非常到位。

國家近年來也是瘋狂的上打老虎, 下打蒼蠅。 之前不敢打的現在一樣打下來, 之前找不到的現在也調查出來了。 正是符合了劇中沙書記對於侯亮平的兩個準則:“沒有上限, 也沒有下限, 老虎要打, 蒼蠅要抓”。 在這裡, 要提到劇中的一個老虎, 趙立春, 趙立春是漢東前任省一把手, 後被調任中央, 是副國級幹部級別。 論官職比沙書記名號大, 當陳岩石實名舉報趙立春貪污腐化的時候, 沙書記是默默不做聲響的。

這也是整部劇的一個主要線索,官,不在於多大,而只是在於能管那些人。

祁同偉在劇中就是曲意迎合。在得知陳岩石只是個老石頭的時候絲毫瞧不上眼,也不會過多問起,但是後面明白陳老與新任省委書記的關係後。開始溜鬚拍馬,甚至去養老院下地幹活,只為說上一句:“沙書記,您好”

其實,看過兩三集之後我就一直懷疑高育良和祁同偉應當是同流合污,我就猜測應當是劇中的反派角色。因為他們倆一直都是在偷偷摸摸的琢磨些事兒,琢磨的重點又不是在於真切的為人民,而是更多的為官場仕途,為自私己利。

高育良對於祁同偉的評價是:“此人野心太大,不夠沉著冷靜,註定幹不成大事”

祁同偉對於高育良的評價:“他書生氣太重,凡事優柔寡斷”

這也難怪,高育良曾經是政法學院的系主任,名師出高徒。系裡面走出來如陳海,侯亮平,祁同偉(是陳海和侯亮平的學長)這樣的優秀人才。

為了保持整部劇的平衡,政法學院出來的漢大幫也是官分兩大陣營,好人幫(陳&候),壞人幫(高&祁)。但是現實生活中,通常情況下是“四人幫”。不妨做一種假設,如果劇中陳海和侯亮平都是反派的話。單純和達康書記和沙書記還能夠穩住局面嗎?這是個大大的疑問?

劇本總歸還是劇本,現實中也不會按照劇本的形式來。

03

劇中有一個人物,一直沒什麼動作。

漢東省省級檢察院院長季昌明,他比起高育良更是技高一籌,但是無奈自己獨成一派未能形成太大火候。侯亮平身邊看起來靠譜的人,陳海被車撞之後就一直演一個人的“床戲”。陳海畫外音:“我有一句MMP不知能講不能講”。剛到漢東任職時又收到下屬們的冷嘲熱諷,孤立無援,好不落寞。

好在還有季先生能夠及時為自己理清思路,即時的指導自己順利度過一次又一次難關。看起來戲份不多,但是每次都能夠擊中要害。

沉著穩重,戒驕戒躁。有自己成熟的處事方式,善於周旋於官場。同時也有自己為官做事的底線,穩定大局。這才是人民的好官,可惜啊,劇中的他離退休僅剩一年了。

未完待續……

這也是整部劇的一個主要線索,官,不在於多大,而只是在於能管那些人。

祁同偉在劇中就是曲意迎合。在得知陳岩石只是個老石頭的時候絲毫瞧不上眼,也不會過多問起,但是後面明白陳老與新任省委書記的關係後。開始溜鬚拍馬,甚至去養老院下地幹活,只為說上一句:“沙書記,您好”

其實,看過兩三集之後我就一直懷疑高育良和祁同偉應當是同流合污,我就猜測應當是劇中的反派角色。因為他們倆一直都是在偷偷摸摸的琢磨些事兒,琢磨的重點又不是在於真切的為人民,而是更多的為官場仕途,為自私己利。

高育良對於祁同偉的評價是:“此人野心太大,不夠沉著冷靜,註定幹不成大事”

祁同偉對於高育良的評價:“他書生氣太重,凡事優柔寡斷”

這也難怪,高育良曾經是政法學院的系主任,名師出高徒。系裡面走出來如陳海,侯亮平,祁同偉(是陳海和侯亮平的學長)這樣的優秀人才。

為了保持整部劇的平衡,政法學院出來的漢大幫也是官分兩大陣營,好人幫(陳&候),壞人幫(高&祁)。但是現實生活中,通常情況下是“四人幫”。不妨做一種假設,如果劇中陳海和侯亮平都是反派的話。單純和達康書記和沙書記還能夠穩住局面嗎?這是個大大的疑問?

劇本總歸還是劇本,現實中也不會按照劇本的形式來。

03

劇中有一個人物,一直沒什麼動作。

漢東省省級檢察院院長季昌明,他比起高育良更是技高一籌,但是無奈自己獨成一派未能形成太大火候。侯亮平身邊看起來靠譜的人,陳海被車撞之後就一直演一個人的“床戲”。陳海畫外音:“我有一句MMP不知能講不能講”。剛到漢東任職時又收到下屬們的冷嘲熱諷,孤立無援,好不落寞。

好在還有季先生能夠及時為自己理清思路,即時的指導自己順利度過一次又一次難關。看起來戲份不多,但是每次都能夠擊中要害。

沉著穩重,戒驕戒躁。有自己成熟的處事方式,善於周旋於官場。同時也有自己為官做事的底線,穩定大局。這才是人民的好官,可惜啊,劇中的他離退休僅剩一年了。

未完待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