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除瘧疾 謹防境外輸入

水母網4月25日訊2017年4月26日是第十個“全國瘧疾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宣傳瘧疾, 謹防境外輸入”。

瘧疾是一種由蚊子叮咬傳播、早期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傳染病, 也就是過去老百姓俗稱的“打擺子”、發“脾寒”。 它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必須有蚊子這個媒介。 蚊子叮咬了病人或是帶瘧原蟲的正常人之後, 再叮咬健康人就會把它吸的帶瘧原蟲的血傳給健康人而致病。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種病在本地出現過較大流行, 嚴重地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生產力。 經過二十餘年的大力防治,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基本消滅了本地感染的瘧疾病例。

瘧疾有四種分型:間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和三日瘧。 我們當地曾經流行的間日瘧只有反復發作引起併發症才會致人死亡;而近些年由非洲和東南亞等地感染回國的惡性瘧病例的發作卻是極為兇險的, 這種惡性瘧在非洲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重要傳染病之一。

近年來隨著國際間交流的加速, 我市居民到境外旅遊、經商和務工的逐步增多, 在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 也帶回來一些本市已多年不見蹤跡的傳染病, 這其中就包括瘧疾, 而且是非洲廣泛流行並威脅生命安全的惡性瘧。

一般典型的瘧疾(間日瘧)發作表現為週期性出現的寒戰、高熱及出汗退熱三個階段。

但是惡性瘧發作的症狀卻是不規律的, 早期表現為乏力、倦怠, 頭痛, 四肢酸痛, 食欲不振, 腹部不適或腹瀉, 不規則低熱等, 類似感冒, 極易誤診;且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 病情可迅速惡化, 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型瘧、黃疸及腎功能衰竭等, 重症者可在幾天內死亡。

在此我們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輸入性瘧疾尤其是惡性瘧的危害性, 那些去往國內外的瘧疾高流行區(西藏林芝地區和雲南的中緬邊境;國際上非洲及東南亞地區大部分國家)旅遊、務工的市民:由於我們本地已多年沒有瘧疾病例, 本地區居民普遍易感, 在高瘧區留宿人員非常容易感染瘧疾, 務必做好防範措施。 若前往非洲、東南亞等地後, 出現連續性或間歇性發燒、畏寒現象,

應迅速就醫, 並告知大夫曾經的旅遊地點、活動情形, 供診治參考;另外, 瘧疾病例的潛伏期較長, 患者在就診時一定要主動告知自己的既往活動史;醫務人員在給病人診治時, 如有不明發燒等疑似症狀, 做出診斷前要仔細瞭解患者是否來自國內外瘧疾高流行區, 特別是來自非洲等地的留宿人員, 應主動采血檢驗, 以便早期治療, 這對避免誤診、及時搶救危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