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精武鎮:推進儲備林建設 優化城市生態功能

精武鎮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為引領, 不斷優化城市生態功能, 大力推動生態環境建設, 持續推進生態儲備林建設工程,

鎮域林木覆蓋率顯著提高, 向生態宜居活力新城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

李萌, 家住靜海區靜海鎮, 在精武鎮學府高新區裡的企業上班。 每天經由靜文公路往返于兩區之間是他的“必修課”。 去冬今春, 精武鎮啟動了生態儲備林建設工程, 津文公路沿線的綠化工程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與日俱增的沿路景觀給李萌的路途生活平添了幾分色彩。 “我每天上下班的時候從這裡經過, 剛開始覺得這周圍比較空曠,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突然發現多了很多林木, 從這裡經過的時候感覺心情很舒暢。 ”李萌面帶笑容說道。

在精武鎮津晉高速兩側, 大批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進行著綠化補植作業。 與津文公路不同,

這片區域綠化栽植量雖然小, 但涉及到拆遷、坑塘填墊等問題, 栽植難度卻很大。 為此, 精武鎮將這片區域的綠化作業作為重中之重。 精武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周慶奎說:“施工過程中, 我們和施工隊積極配合, 他們遇到什麼難題, 我們都幫他們跟相關單位協調、及時解決, 保證工程進度。 ”

與此同時, 精武鎮陳檯子、吳莊子、大南河、小南河等區域的儲備林建設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精武鎮儲備林建設專案涉及十個村, 流轉土地五千畝。 數目雖然龐大, 但精武鎮注重苗木的品質與成活率, 力求林木栽植“質”“量”並重。 “在苗源上, 我們有京津冀周邊強大的苗木基地做依託, 從採購、運輸到栽植, 從每一步、每一個環節到個人, 都有嚴密的管控和分工,

從規格、數量、根系到蓋不蓋篷布, 從種植的時候施生根粉、殺菌到挖坑的時候坑穴的大小, 每一步都要能達到成活的標準。 ”現場負責人胡傳元介紹道。

截至目前, 精武鎮已拆除建築二萬五千平方米, 填土六萬方, 完成造林六千畝, 植樹四十萬株。 預計全年造林面積將超過七千二百畝, 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 (通訊員:葉順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