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公里上學路單程需1個多小時

晨報記者 朱曉芳 實習生 張 潔

上個月, 上海公佈了公辦小學對口地段方案, 但地處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鎮楊高南路中科大學村的一些居民卻高興不起來:今年要讀小學一年級的十多個孩子,

要越過外環高速, 才能趕到三公里之外的學校, 路上單程要花一個多小時。 今年, 在社區一公里內的上南路上, 新建了一所康橋實驗小學(暫命名), 但沒有把孩子劃入地段內。 原來, 中科大學村15年前自居民入住以來, 附近一直沒有建設配套的幼稚園、小學和初中。 以往該社區的孩子, 每天上學放學也是要跨過外環高速, 經歷長時間堵車, 需要2個多小時, 來回6公里才能完成。

6點起床8點才能到校

中科大學村是位於浦東康橋的一個住宅社區, 今年約有10多名孩子9月將讀小學。 這兒居住的孩子對口小學是離家3公里以外的綠晨小學。 雖然直線距離只有3公里, 但是要過外環高速,

道路擁堵, 孩子上學實際花費的路上時間要1個多小時。

業主周瑋說:“孩子去上學就得經過楊高南路。 社區和小學之間隔著一條外環高速, 不僅路途遙遠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由於家長平時工作忙, 不得不由老人負責接送。 一些老人都選擇拼車來接送孩子,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周女士很為孩子的路途安全擔心。

業主居衛東(化名)的孩子兩年前畢業于綠晨小學, 當說到送孩子上學的艱辛歷程, 居先生不由得歎了口氣說:“我們社區無論怎麼坐車都很不方便, 路上通常要花上一個小時。 只有周南線能坐到三林城, 再步行去學校。 但是從家走到車站就要15分鐘, 下車後還要再走20分鐘。 ”

居先生回憶說, 孩子往往需要提早一個多小時出門。

學校要求8點到校, 孩子6點起床, 匆忙吃完早餐, 6:30前必須離家。 即使那麼早出門, 孩子有時還是會遲到。

居先生也嘗試過接送孩子, 但是工作忙、下班晚, 經常出差的他, 根本無法天天接送孩子。 面對這樣的尷尬, 考慮到三林城的外婆家接送孩子相對方便, 到了二年級下半學期, 居先生只得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居住, 週末和假期孩子才住回自己家中。

交叉路口車輛川流不息

記者實地查看了從楊高南路通往外環線的這段路, 的確經常堵車, 早上往往一堵就是半個小時, 地圖上看似只有30分鐘的路程, 由於堵車, 公交班次等原因導致上學時間難以控制。

清晨, 記者來到中科大學村, 模擬上學路線, 發現周南線、鶴莘線、1050路以及572路公車都可以到達綠晨小學。

但這些公車都不在同一個月臺停靠, 且月臺相互距離較遠, 兩個相隔最遠的車站步行路程竟達1公里左右。 光是從社區出來走到車站, 就要步行1公里以上。

從中科大學村出來後, 記者選擇一條步行路程相對較短的周南線, 地圖顯示步行路程約為900米。 記者步行走到車站約花費15分鐘, 又在車站等待將近20分鐘才坐上周南線。 由於堵車, 周南線走走停停, 半個多小時後才到達了永泰路環林東路。

下車步行到綠晨小學途中, 走至楊高南路與永泰路交叉路口時, 看見車輛川流不息, 成人過馬路都需要格外當心, 這對孩子來說更加危險。 地圖上看似只有30分鐘的路程, 記者在早高峰時間段內竟然用了一個多小時。

居先生說:“平時孩子由外婆接送, 老人孩子步行速度也不快, 加上周南線的班次不多, 間隔時間較長, 碰上堵車更是不知道何時才能到校。 ”

那麼多年, 居民是否向主管部門反映過入學問題?居先生說:“業委會前年才成立, 不瞭解之前居民反映的情況。 而且當時周邊並無其他學校, 大家也沒有辦法。 ”

[新聞釋疑]

“就近入學”不等於“最近入學”

中科大學村的居民反映:中科大學村附近一公里範圍內今年新建有一所小學, 但是教育局公佈招生規劃, 並沒有把他們小區劃進這一區域, 這讓居民很不理解。 周瑋說:“明明這所學校距離家只有1公里, 為何偏把我們安排到3公里以外的學校就讀?”

康橋實驗小學無法再容納中科大學村, 關鍵原因還是僧多粥少。教育部對劃片的文件規定是:“鑒於一些地方人口分佈和學校佈局具有不均勻性、街區形狀具有不規則性,就近入學並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要充分考慮可能影響公平的各關鍵要素,確定相對科學的劃片規則。”

因為居民投訴,政府部門開過一次協調會議,康橋鎮政府也是協調會參與者。康橋鎮的說法是:教育局表示招生規劃是根據詳細規劃圖制定的,不能隨意改動。中科大學村的詳規圖是由康橋集團牽頭,委託設計單位編制,浦東新區報送,市政府於2014年批復。按照規劃,中科大學村並未劃分到康城實驗小學。

中科大學村的社區業主委員會主任駱勤瑋說,他曾參加了區教育局參與的現場協調會議,“教育局現在的態度是等待4月下旬,康橋實驗小學的空餘學額統計下來後,如果有剩餘名額,再看是否還有就近統籌安排的可能。屆時會將錄取結果進行公示,以達到公正透明的處理。”

[政府回應]

8所學校只建成3所只因土地清盤犯了難

採訪中,居民反映,這個社區的教育資源極其匱乏,中科大學村長達15年沒有建設配套的幼稚園、小學和初中。2014年中科大學村附近有一塊空置的地皮用作幼稚園規劃,但是近年來一直空置、沒有動工。

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康橋鎮政府原先在十二五規劃中承諾建好的學校,有一大部分都沒有建好,所以中科大學村等地塊孩子無對口學校可上學。”

康橋鎮人民政府規建辦副主任李貝說:“政府對於房產商無權有配套建設的硬性規定。”但是針對這一問題,業內專家表示:“自從土地實行拍賣之後,的確沒有硬性規定。但現在的教育用地應由當地政府根據居民需求無償提供。”

記者查詢獲悉《義務教育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所需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籌措,予以保證”。那麼,浦東新區政府和下屬康橋鎮政府的確應該“制定切實的規劃,合理規劃、佈局和設置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

康橋鎮十二五規劃中承諾建好的學校,究竟建了嗎?對此,李貝回答:“在康橋鎮的十二五規劃裡,是寫著要‘推進’8所學校的建設,但是這並不是‘竣工’的含義。”

“2008年起,康橋鎮就開始陸續規劃15所學校,其中的8所被列入十二五重點推進學校。迄今已經建成3所,其餘的則在推進,但很多人都將‘推進’誤解成‘竣工’,這才使得居民的反應如此強烈。”李貝說。

“建成率只有37.5%,還有62.5%未完成,是否由於資金不足?”對此,李貝搖了搖頭:“百姓都認為是配套資金問題,其實不然,主要是土地清盤犯了難,動遷、司法徵收都需要一定的程式。只要地皮沒有清理乾淨,就無法動工。目前,剩餘的5所有2所學校確定今年開工,還有2所土地清盤已完成,目前正在走建設程式,僅剩1所還沒有清乾淨。”

關於居民反映的空置幼稚園為何沒有動工?李貝解答:“要動工的不止是幼稚園,旁邊還有大型的保障房要建造,幼稚園地皮雖是清完了,但是保障房的地皮還沒有清乾淨,這兩個地方要一起辦手續。先前住在這裡的人不願意遷出去,後續工作無法開展。”

隨後,社區辦工作人員談美華又補充說:“負責這裡的動遷是康橋集團,鎮政府跟集團是平級關係,不能命令集團,只有請求區政府協調。”

關鍵原因還是僧多粥少。教育部對劃片的文件規定是:“鑒於一些地方人口分佈和學校佈局具有不均勻性、街區形狀具有不規則性,就近入學並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要充分考慮可能影響公平的各關鍵要素,確定相對科學的劃片規則。”

因為居民投訴,政府部門開過一次協調會議,康橋鎮政府也是協調會參與者。康橋鎮的說法是:教育局表示招生規劃是根據詳細規劃圖制定的,不能隨意改動。中科大學村的詳規圖是由康橋集團牽頭,委託設計單位編制,浦東新區報送,市政府於2014年批復。按照規劃,中科大學村並未劃分到康城實驗小學。

中科大學村的社區業主委員會主任駱勤瑋說,他曾參加了區教育局參與的現場協調會議,“教育局現在的態度是等待4月下旬,康橋實驗小學的空餘學額統計下來後,如果有剩餘名額,再看是否還有就近統籌安排的可能。屆時會將錄取結果進行公示,以達到公正透明的處理。”

[政府回應]

8所學校只建成3所只因土地清盤犯了難

採訪中,居民反映,這個社區的教育資源極其匱乏,中科大學村長達15年沒有建設配套的幼稚園、小學和初中。2014年中科大學村附近有一塊空置的地皮用作幼稚園規劃,但是近年來一直空置、沒有動工。

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康橋鎮政府原先在十二五規劃中承諾建好的學校,有一大部分都沒有建好,所以中科大學村等地塊孩子無對口學校可上學。”

康橋鎮人民政府規建辦副主任李貝說:“政府對於房產商無權有配套建設的硬性規定。”但是針對這一問題,業內專家表示:“自從土地實行拍賣之後,的確沒有硬性規定。但現在的教育用地應由當地政府根據居民需求無償提供。”

記者查詢獲悉《義務教育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所需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籌措,予以保證”。那麼,浦東新區政府和下屬康橋鎮政府的確應該“制定切實的規劃,合理規劃、佈局和設置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

康橋鎮十二五規劃中承諾建好的學校,究竟建了嗎?對此,李貝回答:“在康橋鎮的十二五規劃裡,是寫著要‘推進’8所學校的建設,但是這並不是‘竣工’的含義。”

“2008年起,康橋鎮就開始陸續規劃15所學校,其中的8所被列入十二五重點推進學校。迄今已經建成3所,其餘的則在推進,但很多人都將‘推進’誤解成‘竣工’,這才使得居民的反應如此強烈。”李貝說。

“建成率只有37.5%,還有62.5%未完成,是否由於資金不足?”對此,李貝搖了搖頭:“百姓都認為是配套資金問題,其實不然,主要是土地清盤犯了難,動遷、司法徵收都需要一定的程式。只要地皮沒有清理乾淨,就無法動工。目前,剩餘的5所有2所學校確定今年開工,還有2所土地清盤已完成,目前正在走建設程式,僅剩1所還沒有清乾淨。”

關於居民反映的空置幼稚園為何沒有動工?李貝解答:“要動工的不止是幼稚園,旁邊還有大型的保障房要建造,幼稚園地皮雖是清完了,但是保障房的地皮還沒有清乾淨,這兩個地方要一起辦手續。先前住在這裡的人不願意遷出去,後續工作無法開展。”

隨後,社區辦工作人員談美華又補充說:“負責這裡的動遷是康橋集團,鎮政府跟集團是平級關係,不能命令集團,只有請求區政府協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