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厲害了!南充農村電商線上銷售突破15億

4月24日, 記者在儀隴縣一些鄉鎮看到, 物流班車定線路、定時間, 穿梭於各個鄉鎮之間, 負責投遞、攬件, 將農村特色產品收集起來, 再發往全國各地, 或者將村民們購買的商品及時投遞到其手中。 在縣電商產業園, 各個公司的職員們忙著接單、派件, 洽談業務。

儀隴縣電商產業園一名負責人介紹, 產業園已吸引45家電商創業企業、30多個青年創業團隊、200多人返鄉創業人員入駐。 產業園免費提供辦公場地, 並提供產品行銷、倉儲配送、創業貸款、精准資訊、專業培訓等服務支援。 目前, 儀隴還在全縣建成了57個鄉鎮電商服務站和450個村級電商便民服務站點,

覆蓋了100%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 物流每日固定班次進行定點投遞和攬件, 可實現省內郵件次日到達、沿海城市4日內送至。

記者從市商務和糧食局獲悉, 近年來, 我市將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新興先導型產業來培育, 目前全市電子商務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西充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已完成驗收;儀隴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截至2016年末, 全市共建成縣級電商綜合服務中心11個, 鄉鎮電商服務站294個, 村級電商服務點563個, 培育開設網店1964個, 培育涉農電商企業230戶。 在投入方面, 各類資本投入達1.25億元, 財政資金投入8760萬元, 創造就業崗位12680個, 幫助貧困人口就業5257人,

實現網路銷售15.4億。

隨著我市農村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 以及淘寶“特色館”、阿裡“產業帶”建設的加快, “有機充國香桃”、西充“有田有家”等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逐漸形成。 市商務和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過去, 由於農村市場體系傳統單一, 農副產品多為農民自產自銷, 產品銷路窄。 電子商務進農村以來, 全市農副產品外銷比例大幅提升, 農村外向型經濟水準明顯提高, 實現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同時, 全市電商進農村, 不僅提供網上代購服務, 説明農民代買農耕物資、家電日用百貨、服裝鞋帽、學生用品用具等, 還提供網上代銷服務, 説明農民代賣本地農特產品, 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

助推“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 帶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農民脫貧致富。 據統計, 至2016年末, 全市上線企業72家, 上線品牌300餘個, 種類3000餘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