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投120億!平潭跨海海底隧道真的來啦!颱風天再也不怕了!

平潭跨海海底隧道真的要來啦!

平潭對外通道, 有已通車的第一通道

平潭海峽大橋和漁平高速公路,

還有在建的第二通道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現在, 還迎來了規劃的第三通道

福清至平潭高速公路。

第三通道在海底走11.6公里

據區招標投標資訊網上的招標公告顯示,

目前第三通道還處在預可行性研究、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及專題論證服務公開邀請招標階段。

區交通集團工作人員介紹,

前期招標大概需要兩個月。

根據招標公告, 第三通道路

路線起于平潭在建的福平大道

與環島路(即省道聯十二線)交叉處,

向西延伸設

約 11.6 公里長的海底隧道下穿海壇海峽,

於福清三山接 228 國道(即濱海大通道),

經龍田後, 終於長福高速龍江互通。

第三通道全長約 42.0 公里,

其中海底隧道約 11.6 公里。

計畫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設計時速 100 km/h, 投資估算約 120 億元。

第三通道的意義

福平跨海隧道(第三通道)建成後,

在第一、二通道因颱風天封閉的情況下,

人們可經由第三通道出入平潭,

保障平潭路線的通暢。

看上圖可知,

平潭島對外交通規劃了四大道路!

第四通道和此次招標的第三通道一樣,

也是跨海隧道哦!

而根據此次第三通道的招標公告,

第三通道應該位於

已建成的海峽大橋和在建的公鐵大橋之間。

未來這四大對外通道,

將共同助力平潭變得更現代、更便捷。

相關介紹

第一通道

平潭海峽大橋、漁平高速公路

平潭海峽大橋投資 11.3 億元, 大橋起點位於福清市小山東, 跨越海壇海峽, 經北青嶼終點至平潭的娘宮, 建成後的平潭海峽大橋全長 3510 米, 為雙向四車道建築標準。

平潭海峽大橋

2010年11月30日建成試通車, 2011年元旦正式通車。 這是福建省第一座真正意義的跨海特大橋, 至此, 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平潭正式結束通過輪渡進出的歷史。

平潭海峽大橋

漁平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福清市連接沈海高速公路的主通道, 專案全長 41 公里, 總投資 45.75 億元, 同時建設江陰疏港支線 15 公里。

漁平高速公路起于沈海高速漁溪複合樞紐互通, 經莊前、江鏡、港頭、高山、東瀚, 與平潭大橋相連。 該專案2008年12月19日動工建設, 全線通車時間比原計劃提前 15 個月。

第二通道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起于長樂市松下鎮, 從松下港規劃的山前作業區與牛頭灣作業區之間入海, 經人嶼島、跨越松下港區元洪航道和古嶼門水道, 再依次通過長嶼島和小練島, 跨越大小練島水道抵達大練島, 再跨越北東口水道從蘇澳鎮上平潭島。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效果圖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大橋的下層是時速 200 公里的雙線 I 級鐵路,上層為時速 100 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大橋主塔採用 4.5 米直徑鑽孔樁,是目前世界橋樑建設史上最大直徑樁基。此外,大橋整鋼橫樑長 88 米,也刷新了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最大長度箱梁 50 米的紀錄。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效果圖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大橋的下層是時速 200 公里的雙線 I 級鐵路,上層為時速 100 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大橋主塔採用 4.5 米直徑鑽孔樁,是目前世界橋樑建設史上最大直徑樁基。此外,大橋整鋼橫樑長 88 米,也刷新了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最大長度箱梁 50 米的紀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