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螞蟻花唄,螞蟻借唄是不是在誘導我們“犯罪”?

先跟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娘家有個農村的叔叔, 他用花唄買了一台幾千塊錢的筆記型電腦。 到了還款日期, 並未還款還拖了一段時間, 事後銀行電話, 跟公安局的人過來將他帶回去做了 嚴肅處理並處以罰款跟拘留。

說真的, 馬雲就是牛, 開創的螞蟻花唄, 螞蟻借唄我相信很多人都受益匪淺。 身邊的很多剛畢業的朋友, 在校朋友都在用, 可想而知現在他的普遍性已經非常之廣了。

但是真的我們都需要螞蟻花唄嗎?我們難道真的因為花唄借唄生活變得更好了嗎?我們多少人超前消費最後無法償還導致各種借錢彌補的呢?


我們還了借唄還要還花唄還要車貸房貸, 你真的有想過自己能承受這種經濟能力嗎?

前一陣子網上出現的校園裸貸事件, 大學生因為無法償還貸款能力導致自殺的情況, 引起社會對貸款這一事件的共鳴。

對於這種自我經濟能力認識不清, 無法具有償還的經濟能力的這種人, 又控制不住自己的鹹魚手。 借了錢無法還淺, 是不是也會在另一方面讓我們陷入“犯罪”的惡迴圈呢!

為什麼我會說這是誘導我們“犯罪”, 這裡的犯罪不一定是行為舉動上的犯罪, 哪是最差的情況, 其實我這裡的犯罪時指自己對待自己的正確認識, 自己總想著先消費先快活導致自己的自己逐漸慢慢的懶惰下來,

犯罪是懶惰的犯罪, 犯罪是自我認識經濟不足的犯罪, 犯罪是不主動承擔的犯罪。

如果沒有螞蟻花唄借唄, 沒有貸款, 換句話說我們的消費能力是不是都在自己可控的 範圍之內呢。

當然對於那種需要貸款以及有穩定的償還經濟能力, 貸款對他們而言是賺取更高利益的推動力, 所以大家應當正確的對待支付寶的快捷業務, 不要在出現校園貸這樣的惡性事件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