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轉山轉水轉好運 探尋湘西侗鄉之奇景奇情

從萬佛山主峰上俯瞰丹霞地貌, 層巒疊嶂, 一片林海與天相連。

狀如大佛的山峰。

芋頭古侗寨一隅, 古樸寧靜。

通道城中夜色。

通道當地美食“紅皮肉”。

紅網通道4月24日訊走過丹霞畫卷, 走過九曲峽灣, 走過紅軍之路, 走過侗寨鼓樓, 去聽阿哥阿妹的軟語情話, 去看阿婆熟稔細密的織錦, 去跳靈動歡暢的“哆吔”……這裡, 便是坐落於湖南西南邊陲的湘、黔、桂三省交界處——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 22日-23日, 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幾位美學學者與多家媒體相聚於通道, 展開“好運”之旅, 探訪這個被稱為“中國最美侗鄉”的神秘小城。

有詩雲:“轉山轉水轉佛塔, 只為那一刻與你相遇。 ”而在侗鄉通道, 山水綿延, 風光美好, “轉山轉水”又能“轉好運”, 遊人與神秘侗鄉風情可來一場浪漫相遇。

萬佛山景區風光。

神仙洞景區裡的竹林幽徑, 空氣清新, 陽光照映。

神仙洞景區天然形成的“一線天”。

山水樂遊:

通往浪漫之道

通道縣城外的一條幽幽玉帶河,銜接著兩岸青山相交疊。攜清風相伴,漫步于河邊,水草招搖,人影相映。若是有幸坐上漁船游一游,水天一色間,仿佛置身寫意山水畫一般,倒是讓人誤以為入了灕江。而沿河的農莊生活純樸悠然,更是令人心生羡慕。

玉帶河美,萬佛山奇。在離通道縣城二十來公里的萬佛山景區,有一片奇特壯美的丹霞地貌,與原始次森林交錯著,形成千曲百折的複雜地帶,又是一處空氣清新的“天然氧吧”。仙人居、三十六彎、天生鵲橋……大自然最原始的傑作讓人嘖嘖稱奇。登上萬佛山主峰,踏上玻璃棧道,俯視腳下層巒疊嶂、雲霧繚繞,一片浩瀚林海、數座丹霞絕壁,可謂“一覽眾山小”,感到心胸開闊,似乎踏入仙境之中。

萬佛山景區不遠處的神仙洞,卻又是另一番洞天福地。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神仙洞是以風化剝蝕為主形成的大型洞穴,在崖壁中間形成如此大規模的丹霞洞穴,在全國實屬罕見。不少參禪悟道的遊人來此體會天地之道。山路陡峭,小徑幽深,丹霞奇特,遊人“驚喜連連”卻又“有驚無險”。

一覽通道的山水美景,好似洗去了塵埃、遠離了喧囂,放慢了生活的節奏,細細體味大自然的美好浪漫……

芋頭古侗寨的九層鼓樓——蘆笙樓。

侗家阿哥阿妹進行露天歌舞表演。

歌舞表演中,處處呈現出侗家民俗風情。

侗寨品俗:

通往神秘之道

在采風之旅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在通道芋頭古侗寨的所見所聞所體驗。芋頭古侗寨是一片原生態的侗族民居,沒有太多現代化的加工,沒有刻意的雕飾,讓遊人領略到當地純正而神秘的侗族民俗風情。

在芋頭古侗寨門口,侗族姑娘們身著民族服裝,端著當地特有的米酒,攔在門口唱起了侗族歌。在這裡,喝了攔門酒,才能進入古侗寨。

古侗寨中,三層、五層甚至九層的鼓樓古樸典雅,簷角斜飛,樓頂高聳,吸引著遊客的目光。沿著古舊的青石板路前行,可以看到鼓樓裡阿婆們在紡紗織錦,輕軟的侗族聲聲入耳,你甚至可以向工作人員討教幾句侗語,去與侗族的老人們親切地打聲招呼。

如果想品嘗侗族特有的小吃,在這裡,遊人們可以吃一吃侗族的油茶,體驗一把打糍粑,再嘗一嘗自己打出來的糍粑,可謂樂趣連連。

最暢快的莫過於侗族的歌舞表演。露天的侗族歌舞展現了侗族原生態的生活,阿哥阿妹們明眸善睞,聞樂而動,個個舞姿曼妙。裙擺飄揚,銀飾閃耀,歌聲清亮,好不歡樂。他們邀請遊人一同跳舞,甚至把遊人“拋上了天”,酣暢刺激,趣從中來。傍晚,遊人可與侗家人共用“合攏宴”。酒宴不枉費,歌舞亦不斷。

來自湖北的美學學者陳先生體驗了侗家的民風民俗後贊道,這裡的露天歌舞充滿了草野風味,芋頭古侗寨也讓他感到賓至如歸。

到了夜晚,芋頭古侗寨沉浸在夜色中,家家都點起了燈籠,點綴著黑夜。此時的古侗寨,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又好像一位入睡的姑娘,寧靜而嫻雅。滄海桑田,卻不改娟秀的容顏。

通道轉兵紀念館。

通道轉兵紀念館外佇立著參與通道會議的革命人的雕像。

紅軍轉兵:

通往好運之道

通道人常說,“通道轉兵,中國轉運”。原來,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曾在通道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經過激烈爭論,採納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放棄原有進軍路線,改向貴州前行,不僅為之後遵義會議的召開打下了重要基礎,還在危急關頭挽救了中國革命。而通道,也被稱為“轉運”的福地。

通道轉兵紀念館內陳列布展了分戰略轉移、通道轉兵、走向勝利、紅色印記四大板塊,還採用了圖文、繪畫、雕塑、沙盤、聲光電、情景復原等手法,真實客觀地再現了紅軍長征“通道轉兵”這一輝煌歷史。

在通道轉兵紀念館旁還有一座規整古樸的建築——恭城書院。工作人員介紹,恭城書院便是通道會議的舊址,始建于宋朝,原名“羅蒙書院”。這個古書院歷史悠久,人文氣息濃厚,內有一副清代縣令所題的“白話對聯”遠近聞名,令不少遊客讚歎稱奇。

經過了幾十年歲月洗禮,路經此地,靜心感受,仿佛仍能聽到革命人擲地有聲的激烈討論,仍能看到紅軍堅定有力的前行步伐……

神仙洞景區天然形成的“一線天”。

山水樂遊:

通往浪漫之道

通道縣城外的一條幽幽玉帶河,銜接著兩岸青山相交疊。攜清風相伴,漫步于河邊,水草招搖,人影相映。若是有幸坐上漁船游一游,水天一色間,仿佛置身寫意山水畫一般,倒是讓人誤以為入了灕江。而沿河的農莊生活純樸悠然,更是令人心生羡慕。

玉帶河美,萬佛山奇。在離通道縣城二十來公里的萬佛山景區,有一片奇特壯美的丹霞地貌,與原始次森林交錯著,形成千曲百折的複雜地帶,又是一處空氣清新的“天然氧吧”。仙人居、三十六彎、天生鵲橋……大自然最原始的傑作讓人嘖嘖稱奇。登上萬佛山主峰,踏上玻璃棧道,俯視腳下層巒疊嶂、雲霧繚繞,一片浩瀚林海、數座丹霞絕壁,可謂“一覽眾山小”,感到心胸開闊,似乎踏入仙境之中。

萬佛山景區不遠處的神仙洞,卻又是另一番洞天福地。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神仙洞是以風化剝蝕為主形成的大型洞穴,在崖壁中間形成如此大規模的丹霞洞穴,在全國實屬罕見。不少參禪悟道的遊人來此體會天地之道。山路陡峭,小徑幽深,丹霞奇特,遊人“驚喜連連”卻又“有驚無險”。

一覽通道的山水美景,好似洗去了塵埃、遠離了喧囂,放慢了生活的節奏,細細體味大自然的美好浪漫……

芋頭古侗寨的九層鼓樓——蘆笙樓。

侗家阿哥阿妹進行露天歌舞表演。

歌舞表演中,處處呈現出侗家民俗風情。

侗寨品俗:

通往神秘之道

在采風之旅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在通道芋頭古侗寨的所見所聞所體驗。芋頭古侗寨是一片原生態的侗族民居,沒有太多現代化的加工,沒有刻意的雕飾,讓遊人領略到當地純正而神秘的侗族民俗風情。

在芋頭古侗寨門口,侗族姑娘們身著民族服裝,端著當地特有的米酒,攔在門口唱起了侗族歌。在這裡,喝了攔門酒,才能進入古侗寨。

古侗寨中,三層、五層甚至九層的鼓樓古樸典雅,簷角斜飛,樓頂高聳,吸引著遊客的目光。沿著古舊的青石板路前行,可以看到鼓樓裡阿婆們在紡紗織錦,輕軟的侗族聲聲入耳,你甚至可以向工作人員討教幾句侗語,去與侗族的老人們親切地打聲招呼。

如果想品嘗侗族特有的小吃,在這裡,遊人們可以吃一吃侗族的油茶,體驗一把打糍粑,再嘗一嘗自己打出來的糍粑,可謂樂趣連連。

最暢快的莫過於侗族的歌舞表演。露天的侗族歌舞展現了侗族原生態的生活,阿哥阿妹們明眸善睞,聞樂而動,個個舞姿曼妙。裙擺飄揚,銀飾閃耀,歌聲清亮,好不歡樂。他們邀請遊人一同跳舞,甚至把遊人“拋上了天”,酣暢刺激,趣從中來。傍晚,遊人可與侗家人共用“合攏宴”。酒宴不枉費,歌舞亦不斷。

來自湖北的美學學者陳先生體驗了侗家的民風民俗後贊道,這裡的露天歌舞充滿了草野風味,芋頭古侗寨也讓他感到賓至如歸。

到了夜晚,芋頭古侗寨沉浸在夜色中,家家都點起了燈籠,點綴著黑夜。此時的古侗寨,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又好像一位入睡的姑娘,寧靜而嫻雅。滄海桑田,卻不改娟秀的容顏。

通道轉兵紀念館。

通道轉兵紀念館外佇立著參與通道會議的革命人的雕像。

紅軍轉兵:

通往好運之道

通道人常說,“通道轉兵,中國轉運”。原來,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曾在通道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經過激烈爭論,採納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放棄原有進軍路線,改向貴州前行,不僅為之後遵義會議的召開打下了重要基礎,還在危急關頭挽救了中國革命。而通道,也被稱為“轉運”的福地。

通道轉兵紀念館內陳列布展了分戰略轉移、通道轉兵、走向勝利、紅色印記四大板塊,還採用了圖文、繪畫、雕塑、沙盤、聲光電、情景復原等手法,真實客觀地再現了紅軍長征“通道轉兵”這一輝煌歷史。

在通道轉兵紀念館旁還有一座規整古樸的建築——恭城書院。工作人員介紹,恭城書院便是通道會議的舊址,始建于宋朝,原名“羅蒙書院”。這個古書院歷史悠久,人文氣息濃厚,內有一副清代縣令所題的“白話對聯”遠近聞名,令不少遊客讚歎稱奇。

經過了幾十年歲月洗禮,路經此地,靜心感受,仿佛仍能聽到革命人擲地有聲的激烈討論,仍能看到紅軍堅定有力的前行步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