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婦科醫生告訴你:從病因看,月經過少的危害有多少?

月經是女性朋友最親密的朋友, 每月如期而至, 適時而止。 正常月經的週期21~35天, 經期2~7天, 經量5~80ml均屬於正常。

對於月經量, 多了屬於月經過多,

月經過多的直接危害就是貧血, 除了貧血, 月經過多還是某種疾病的表現, 筆者的上一篇文章《這幾個疾病常出現月經過多, 你知道嗎?》已經詳細介紹,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一下。

月經太多不正常, 也是疾病的表現。 但是月經少了正常嗎?月經量少於5ml診斷月經過少, 也屬於異常的表現。 除了月經量的判斷, 與以往相比, 月經量忽然發生了量的減少, 比如經量減到了既往的一半或者以上, 更需要我們關注。

月經過少的病因可由於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無排卵或因手術創傷、炎症、粘連等因素導致子宮內膜對正常量的激素不反應。

卵巢一共兩個, 灰白色, 分別位於子宮的兩側, 育齡期的卵巢大小約4*3*1cm, 別看卵巢比子宮小很多, 所謂“濃縮的就是精華”, 卵巢還是子宮的上一級leader(領導)。 伴隨著卵巢的週期性變化, 子宮內膜聽從卵巢的指令也產生相應的週期性變化。 在卵泡期,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如同壘牆般使子宮內膜增殖改變, 此時子宮內膜稱增殖期子宮內膜, 排卵後,

卵巢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增殖期子宮內膜發生分泌期變化, 此時子宮內膜稱為分泌期子宮內膜。 黃體晚期, 黃體萎縮, 雌孕激素分泌量減少, 主要是孕激素的撤退, 子宮內膜失去支持, 出現壞死和剝落, 表現為月經來潮, 此時子宮內膜稱為月經期子宮內膜。

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來, 如果雌激素分泌少, 子宮內膜增殖期長得就不夠厚, 月經量就會減少, 如果沒有排卵, 就沒有孕激素的產生, 也就沒有孕激素的撤退, 子宮內膜剝脫的力度就不大, 月經量自然也不多。

至於說到手術創傷、炎症、粘連, 就不得不說現在我們日益增多的無痛人流術和藥物流產術。

人工流產可能會導致輸卵管梗阻和宮腔粘連。 而輸卵管梗阻和宮腔粘連都可能會導致不孕。 文獻報導, 多次人工流產、刮宮所致的宮腔粘連發生率高達25%~30%, 已經成為月經量減少、繼發不孕的主要原因。

藥物流產有導致上行性的感染的風險, 藥物流產的血運豐富, 血液本就是細菌很好的培養基, 絕大部分藥物流產出血時間長,

也容易感染, 進而導致輸卵管梗阻和宮腔粘連。

所以不要僥倖的面對流產, 因為人流有風險, 選擇需謹慎!

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 稱為生殖器結核。 其中的子宮內膜結核常由輸卵管結核蔓延而至, 晚期因子宮內膜遭遇不同程度破壞而表現為月經稀少或閉經。 除了月經量減少, 生殖器結核的臨床表現還有不孕、下腹墜痛及發熱、盜汗、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的全身症狀。

使用複方口服避孕藥、情緒影響、結核病史、刮宮史都會導致月經過少。

面對月經過少,或者近期忽然發現的月經量減少的情況,又該從何查起呢?敬請各位朋友關注我的下一篇文章《月經過少,要尋找病因,從何查起?》。

使用複方口服避孕藥、情緒影響、結核病史、刮宮史都會導致月經過少。

面對月經過少,或者近期忽然發現的月經量減少的情況,又該從何查起呢?敬請各位朋友關注我的下一篇文章《月經過少,要尋找病因,從何查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