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濱州市點線面推進“農機展翼”行動

濱州日報4月25日訊 近日, 記者在全市農機化工作會議上獲悉, 我市確定今年為“農機合作社建設提升年”, 以抓好農機合作社建設培育為重點, 深入推進新型合作、新型經營、新型服務“三個轉型”, 大力實施“農機展翼”行動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各項工作, 力爭2017年全市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85.5%, 主要農作物土地託管面積力爭達到10%以上, 土地託管服務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

我市農機合作社建設提升工作把新建提速、已建提升擺上突出位置, 把農機購置補貼、深松補助作業等惠農政策向合作社傾斜,

引導全市農機裝備結構向大功率、多功能、智慧化發展, 向農機合作組織聚集;繼續加強10個全程機械化、10個作業規模化、10個生產集約化、10個服務品牌化“四個十”示範合作社的培育壯大, 發揮標杆引擎作用, 帶動新建一批, 引領提升一批;按照“三個轉型”推動各類農機服務主體開展橫向聯合與縱向協作, 成立農機合作社聯社、股份制農機服務公司等, 增強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我市將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財務人員、技術骨幹的培育傾斜力度, 使其進一步開闊眼界、提升境界;鼓勵農機合作社與農機企業開展“企社共建”, 與金融機構開展“銀社對接”。 今年農機合作社建設要消滅空白鄉鎮, 力爭每個鄉鎮的每個管區全覆蓋,
每個鄉鎮至少重點培育1名農機知名帶頭人。

以“四個十”農機合作社示範點為引領, 2017年, 我市將大力推進“農機展翼”行動, 推動展開土地託管規模經營和產業鏈條經營服務。 主要內容為, “面”上要拓規模, 向土地託管、股份合作、土地流轉等經營方式擴展, 多路徑提升農業規模經營水準, 向規模要效益;“線”上要延服務, 由中間環節向兩頭延伸, 向前向種子、化肥等農資領域延伸, 向後向秸稈綜合利用、糧食銷售加工育種領域延伸, 實現“接二連三”發展, 向融合要效益。 “點”上要塑形象, 外改面貌, 拿標準、整院落、提檔次, 內強筋骨, 建制度、強規範、上水準, 展示合作社良好社會形象, 向管理要效益。

在實施土地託管方面,

2017年, 我市力爭每個農業鄉鎮選擇5-10個村開展試點, 儘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逐步在全市推開;在拓展特色種養機械化方面, 2017年力爭機采棉種植超過6萬畝;圍繞沾化冬棗、陽信鴨梨、鄒平水杏、惠民新梨7號機械化, 在關鍵環節、關鍵機具上搞創新;擴大花生、露天蔬菜等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面積。 在做好土地深松整地作業方面, 參加作業的機械要全部安裝深松整地智慧檢測設備, 提高檢測的科技水準。 在加快推進糧食乾燥機械化方面, 力爭2017年新增糧食烘乾設備20台套, 日烘乾能力7000噸以上。

同時, 我市將抓住農作物機械化還田和有機肥製作這兩個重點做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力爭2017年, 小麥機收率和秸稈還田率達到98%以上,

玉米機收率達到95%以上、秸稈還田率達到60%以上。 各縣(區)要至少建成1-2處秸稈製作有機肥示範基地。 無棣、沾化、濱城等棉花主產區要加快推進棉花秸稈壓塊燃料化, 每個縣(區)至少建設1處棉杆壓塊示範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