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明末朱重八

元末, 西元1369年, 朱重八前不久結束了龍灣之戰, 擊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敵人——陳友諒。 他倆都算是元末梟雄。 都算是亂世的特產。

剛剛經歷一場大戰, 朱重八決定出去走走, 沒有隨從侍衛, 只一人, 後來他也養成了這種習慣。 不自覺來到一處寺廟, 古樸的廟山門已然殘敗, 配合這亂世, 明朝的和尚特權諸多, 不但喝酒吃肉, 還能娶妻生子, 和尚不只是一個人生選擇, 而是一個職業, 這也是朱重八在父母兄弟餓死之後選擇當和尚的原因。

朱重八來到廟門, 輕扣木門,

“咚咚”

不一會, 出來一個中年和尚, 那和尚慢慢拉開門栓,

伸出頭來, 警惕的望著朱重八, 此時已是傍晚, 那和尚正享受的吃飯呢, 如今遍地狼煙, 能吃口飽飯也真算是享受了。

“你是……”

“遊俠一人, 前來借宿。 ”

那和尚思索再三, 他實在是不想讓朱重八進著廟門, 這世道, 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危險, 說不定哪天就身首異處, 可看著那腰間寶劍, 仿佛一頭野獸, 而朱重八就是一個馴獸師, 一個不小心就放出一個嗜血凶獸。 思慮再三, 那和尚一邊把朱重八放了進來, 另一邊馬上通知了主持。

年邁寺廟主持聽到和尚的消息, 和那和尚一個心思, 既不能惹了朱重八, 又不能讓他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僧袍一揮, 擺上酒席, 好酒好菜伺候著, 晚餐之間, 那老僧不斷暗探朱重八底細, 而朱重八能成為一方帝王自然情商不低,

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 卻暗指自己雄心, 那老和尚看朱重八身穿破布粗衣, 滿臉暴戾, 還隨身兇器, 一定不是個好鳥, 不敢放鬆警惕。 酒足飯飽, 朱重八被安排在一出房間, 正想睡下, 那老僧派小和尚找朱重八參禪, 倒不是主持真的深陷佛法, 而是他不放心朱重八, 他怕朱重八晚上叫來些什麼人屠了這小寺。 廟中正廳, 一尊金身老佛靜坐正中, 底下兩人對坐, 就像是老友之間的攀談, 可言語之中又顯露殺機。

“施主何處人?”那老僧沒話找話。

“濠州。 ”朱重八頭也不抬的答到。

“兵荒馬亂, 看施主滿臉戾氣, 想必最近不容易吧。 ”

“是啊, 性命攸關。 ”

“那, 是為何?”

朱重八低著的頭終於因為這一句抬了起來, 定定的看著老和尚,

那老和尚雖然心裡已經波濤洶湧, 但臉上卻毫無表現, 心裡想著可不能露出什麼驚慌, 一定要顯得道風采。 而朱重八心裡卻絲毫不關心這和尚, 他的心已經飛到了戰前。

常遇春, 是這一切的源頭, 朱重八手下先鋒, 擅戰, 勇猛異常, 卻也如武將一般無腦, 朱重八命他攻下池州, 他雖然攻下了, 卻屠殺了三千戰俘, 還在九華山一處發出消息, 這, 就是我常遇春做的。 打狗看主人, 這三千將士事小, 身後的陳友諒事大, 陳友諒剛剛殺了自己的舊主徐壽輝, 意氣風發, 出身漁民一直受人羞辱終於出人頭地, 卻又受到一個小小先鋒的侮辱, 不可忍。 朱重八一直避免和他的戰事, 因為朱重八手下水軍不夠, 而這卻是陳友諒的優勢。

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長, 此乃兵家大忌。 可不曾想, 常遇春這一變數。 決戰, 早早開始了。

“我的過錯, 才引發此戰。 ”

老和尚虛汗漸出, 感覺剛剛好像被野獸盯住了, 聽到朱重八終於開口, 才敢松了口氣。 老和尚越來越覺得此人非池中之物, 遍問了下去。

“那, 施主如何應對?”

“猶豫……許久”

兵貴神速, 陳友諒不久堅船利炮攻破了一座城池, 朱重八也吃了一驚, 災難來的太快了。 一時間朱重八老家應天亂了套, 人心惶惶。 一眾謀士被朱重八傳喚過來, 有的說要馬上逃, 有點建議佯裝決戰, 實則偷樑換柱。 總之, 跑是肯定的了, 朱重八看著這些謀士, 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逃, 必死, 戰, 不敵, 必死。 朱重八第一次感覺到失敗, 失去一切的感覺, 真的失敗。

突然朱重八看到謀士中有一人一直沒說話, 他伸手指向那人道“劉基, 你來說。 ”那名為劉基的人一直不曾為朱重八獻任何計, 只因胡大海說他可觀星象, 便將他納入智囊。 只見一直作為老好人的劉基衣袖一揮。 終於顯示出了“前朝軍師諸葛亮, 後朝軍師劉伯溫”的風範。

“說逃跑的人都是軟蛋, 我們打了天下, 難道是為了讓出去?”

朱重八這一瞬間, 和所有人一樣, 被嚇住了。 不過和其他人氣勢洶洶的反駁劉伯溫不一樣, 朱重八露出來一絲笑。 因為他明白自己的路, 退則必敗, 帝王之路, 必由戰始。

“但是我還是堅定了。 ”

朱重八忽然笑了, 天生地包天兒的朱重八笑起來可不是一般的嚇人, 老和尚感覺自己不應該問下去了, 接下來就是血雨腥風了。 可朱重八停不下來了,下面才是真正的戰場。

至正十九年南京周邊各處,分別由朱重八,陳友諒,張士誠三人分據,其中陳友諒舊主徐壽輝地主出身,家大業大,如今被陳友諒取代,實力最強,張士誠因起義時間早,居次,朱重八表面實力最差。眾謀士諫言,先攻張志誠,伺機擴張,與陳友諒決戰。朱重八穩坐帥位,波瀾不驚,許久。

“不,先打陳友諒。”

眾人不解,放著實力弱的不打,直接挑最厲害的,況且,那實力不濟的張士誠也不見得打得過呢。這時,朱重八挺身站起,抖抖打滿補丁的麻衫,娓娓道來。

“陳友諒雖然毫無顧忌,卻心思縝密,貿然進攻張士誠必然打草驚蛇,陳友諒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相反,張士誠器小,不會有如此遠慮,決戰陳友諒才能全力以赴。”

帝王謀略!將帥之才!

此時朱重八收斂笑容,熊熊戰火被這段記憶燃起,操動天下的氣勢散發出來,目睹這變化的老主持終於忍不住了,慌忙起身,一個不小心,打翻了香臺上的油燈,燃燒的燈芯被油澆滅了,“嘶嘶”,老主持長舒口氣,他也弄不清這朱重八是何人了,不過不是一般強盜就對了,他只得一邊慌亂收拾一邊繼續問。

“那您,在何處大展宏圖呢?您,又是誰呢?”

“大展宏圖算不上,絕處逢生罷了。龍灣是個好地方。”

陳友諒已兵臨城下,越過長江,秦淮河,朱重八手下眾人恐怕早已收拾行囊跑路了,畢竟主子沒了再找,命沒了就啥都沒了。應天今南京就像是一個妙齡女子赤裸在一個色狼面前,只能稍微掙扎就要失去一切了。可朱重八不肯,不但要掙扎,還要弄死你。朱重八打了又一張牌,康茂才。

此人本為元朝舊將,被朱重八俘獲招降,又在其指使下詐降陳友諒,如今終於派上大用處。

“你要讓陳友諒去龍灣!”

康茂才只收到朱重八這樣一條密詔。他犯了難,陳友諒既然兵臨城下,定有征服的決心,必然不會因為一個小小降兵改變什麼,自己頭兒的話有不敢不聽,實在不行,就真降了那陳友諒,可以後那就是寄人籬下啊!當過高官的他深知這戰場局勢,自己是一個棋子,是主子與敵人決戰的開始,走對了,加官進爵,錯了,株連九族。權衡之下,幹了!

次日晚,康茂才密函一封送到陳友諒手中,信中說,朱重八一心戰,欲在江橋東木橋處決雌雄,請務必小心。信中對龍灣隻字未提,卻說在江橋東決戰,這兩處地方之間只有水路相通,陳友諒先到江橋東,後來龍灣,如果他真的去的話。怎麼讓陳友諒去呢?朱重八自有妙計。

決戰當天,陳友諒自信滿滿,手下大軍壓境,擅水戰,他朱重八根本不敵。何況又有內應相互配合,可陳友諒有如此大業自然不是魯莽之輩,雖然有自己的人通風報信,也不可全信此人,他先命軍隊休整半日,擺好戰陣,已備決戰,同時也要急死朱重八,讓他焦躁,陳友諒萬事俱備,此戰,必勝!大軍緩緩來到江橋東,江橋東水路通暢,中間一座石橋隔江而建,陳友諒心生疑惑,不是木橋嗎?派軍卒上前探尋,一個人也沒有,連只鳥也沒有。難道康茂才真的不可靠?陳友諒站在船頭,身後兵將無一敢上前,陳友諒連老主子都敢殺,難保不殺誰了。周遭突然靜了下來,靜的可怕,突然,陳友諒驚醒

“遭了!朱重八跑了!”

“全軍出擊!殲滅朱賊!”

陳友諒認為,朱重八早已發現自己的內應,讓他以為要決戰,實則趁機逃跑,自己謹慎,還休整半日,又用石橋混淆視聽,讓自己慌亂不敢貿進,此時不知道朱重八跑到哪了呢!只能全軍出動,延水路進攻,能不能抓到朱重八就看命數了。陳友諒大軍猛然出擊,擺好的戰陣一下子亂了套了,順著水路一直走,來到了龍灣!

此時朱重八在龍灣某處,聽暗探剛剛來報,陳友諒船隊大軍四散沖過來了。幾十萬人的大軍船隻把龍灣堵了個滿,而周圍岸邊樹林全是朱重八的精兵良將,只等一聲令下。陳友諒此時還在懊惱放走了朱重八,不停自責呢。突然,朱重八親自舉旗。河岸邊眾將紛紛出現,卻不進攻,只是拿著大刀長矛怔怔的盯著陳友諒的船隻,朱重八的兵沒得到命令不敢進攻,而陳友諒的兵完全嚇呆了,一時間本應該震天動地的戰場竟然安靜的可怕。

“呼”

令旗閃動,眾將士紛紛沖上船去,朱重八的軍隊擅長山地戰,一水的陸軍,屠戮陳友諒的兵砍瓜切菜一般,不一會戰爭就結束了,陳友諒大敗,逃遁而去。本應該驚天動地的大戰在朱重八的操控之下變得如此簡單。

龍灣之戰震天下,朱重八第一次以少勝多,而且勝的徹地,勝的痛快!寺廟老和尚自然也聽說過這大戰。一聽朱重八竟然參與了龍灣戰,不由得又把朱重八的地位提了提。可心中仍然有所不屑。

“施主自然經歷大戰,就知道民間疾苦,應該早日卸下屠刀,太平天下。”

“貪官亂世,帝王視蒼生如芻狗,民不聊生才有此戰,只識超然物外,念佛添香,天下就真的毀在你們手中。只有顛覆了這凡間才能有更好的。”

“啊!”此言竟然如此膽大妄為,老主持扶起身,退後兩步指著朱重八道。

“閣下究竟何人,有如此貪妄。”

朱重八也站起身,撫了撫灰塵,轉身向房間走去,絲毫不顧那疑惑又震撼的老和尚。

次日,寺廟主持親自端著飯菜來到朱重八的房間,推開木門。

“施主!閣下?”

房間空無一人,和尚慢慢走進去,總覺得今天這破屋子有點不一樣,原來胡亂塞在床榻上的補丁被褥被疊的整整齊齊。早上陽光透過破窗,灰塵像見不得人一樣,慌忙逃竄。

突然,老主持看見書桌上有一頁短詩,用朱砂寫在粗紙上,字字鏗鏘有力。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嗷嗷問姓名。

可朱重八停不下來了,下面才是真正的戰場。

至正十九年南京周邊各處,分別由朱重八,陳友諒,張士誠三人分據,其中陳友諒舊主徐壽輝地主出身,家大業大,如今被陳友諒取代,實力最強,張士誠因起義時間早,居次,朱重八表面實力最差。眾謀士諫言,先攻張志誠,伺機擴張,與陳友諒決戰。朱重八穩坐帥位,波瀾不驚,許久。

“不,先打陳友諒。”

眾人不解,放著實力弱的不打,直接挑最厲害的,況且,那實力不濟的張士誠也不見得打得過呢。這時,朱重八挺身站起,抖抖打滿補丁的麻衫,娓娓道來。

“陳友諒雖然毫無顧忌,卻心思縝密,貿然進攻張士誠必然打草驚蛇,陳友諒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相反,張士誠器小,不會有如此遠慮,決戰陳友諒才能全力以赴。”

帝王謀略!將帥之才!

此時朱重八收斂笑容,熊熊戰火被這段記憶燃起,操動天下的氣勢散發出來,目睹這變化的老主持終於忍不住了,慌忙起身,一個不小心,打翻了香臺上的油燈,燃燒的燈芯被油澆滅了,“嘶嘶”,老主持長舒口氣,他也弄不清這朱重八是何人了,不過不是一般強盜就對了,他只得一邊慌亂收拾一邊繼續問。

“那您,在何處大展宏圖呢?您,又是誰呢?”

“大展宏圖算不上,絕處逢生罷了。龍灣是個好地方。”

陳友諒已兵臨城下,越過長江,秦淮河,朱重八手下眾人恐怕早已收拾行囊跑路了,畢竟主子沒了再找,命沒了就啥都沒了。應天今南京就像是一個妙齡女子赤裸在一個色狼面前,只能稍微掙扎就要失去一切了。可朱重八不肯,不但要掙扎,還要弄死你。朱重八打了又一張牌,康茂才。

此人本為元朝舊將,被朱重八俘獲招降,又在其指使下詐降陳友諒,如今終於派上大用處。

“你要讓陳友諒去龍灣!”

康茂才只收到朱重八這樣一條密詔。他犯了難,陳友諒既然兵臨城下,定有征服的決心,必然不會因為一個小小降兵改變什麼,自己頭兒的話有不敢不聽,實在不行,就真降了那陳友諒,可以後那就是寄人籬下啊!當過高官的他深知這戰場局勢,自己是一個棋子,是主子與敵人決戰的開始,走對了,加官進爵,錯了,株連九族。權衡之下,幹了!

次日晚,康茂才密函一封送到陳友諒手中,信中說,朱重八一心戰,欲在江橋東木橋處決雌雄,請務必小心。信中對龍灣隻字未提,卻說在江橋東決戰,這兩處地方之間只有水路相通,陳友諒先到江橋東,後來龍灣,如果他真的去的話。怎麼讓陳友諒去呢?朱重八自有妙計。

決戰當天,陳友諒自信滿滿,手下大軍壓境,擅水戰,他朱重八根本不敵。何況又有內應相互配合,可陳友諒有如此大業自然不是魯莽之輩,雖然有自己的人通風報信,也不可全信此人,他先命軍隊休整半日,擺好戰陣,已備決戰,同時也要急死朱重八,讓他焦躁,陳友諒萬事俱備,此戰,必勝!大軍緩緩來到江橋東,江橋東水路通暢,中間一座石橋隔江而建,陳友諒心生疑惑,不是木橋嗎?派軍卒上前探尋,一個人也沒有,連只鳥也沒有。難道康茂才真的不可靠?陳友諒站在船頭,身後兵將無一敢上前,陳友諒連老主子都敢殺,難保不殺誰了。周遭突然靜了下來,靜的可怕,突然,陳友諒驚醒

“遭了!朱重八跑了!”

“全軍出擊!殲滅朱賊!”

陳友諒認為,朱重八早已發現自己的內應,讓他以為要決戰,實則趁機逃跑,自己謹慎,還休整半日,又用石橋混淆視聽,讓自己慌亂不敢貿進,此時不知道朱重八跑到哪了呢!只能全軍出動,延水路進攻,能不能抓到朱重八就看命數了。陳友諒大軍猛然出擊,擺好的戰陣一下子亂了套了,順著水路一直走,來到了龍灣!

此時朱重八在龍灣某處,聽暗探剛剛來報,陳友諒船隊大軍四散沖過來了。幾十萬人的大軍船隻把龍灣堵了個滿,而周圍岸邊樹林全是朱重八的精兵良將,只等一聲令下。陳友諒此時還在懊惱放走了朱重八,不停自責呢。突然,朱重八親自舉旗。河岸邊眾將紛紛出現,卻不進攻,只是拿著大刀長矛怔怔的盯著陳友諒的船隻,朱重八的兵沒得到命令不敢進攻,而陳友諒的兵完全嚇呆了,一時間本應該震天動地的戰場竟然安靜的可怕。

“呼”

令旗閃動,眾將士紛紛沖上船去,朱重八的軍隊擅長山地戰,一水的陸軍,屠戮陳友諒的兵砍瓜切菜一般,不一會戰爭就結束了,陳友諒大敗,逃遁而去。本應該驚天動地的大戰在朱重八的操控之下變得如此簡單。

龍灣之戰震天下,朱重八第一次以少勝多,而且勝的徹地,勝的痛快!寺廟老和尚自然也聽說過這大戰。一聽朱重八竟然參與了龍灣戰,不由得又把朱重八的地位提了提。可心中仍然有所不屑。

“施主自然經歷大戰,就知道民間疾苦,應該早日卸下屠刀,太平天下。”

“貪官亂世,帝王視蒼生如芻狗,民不聊生才有此戰,只識超然物外,念佛添香,天下就真的毀在你們手中。只有顛覆了這凡間才能有更好的。”

“啊!”此言竟然如此膽大妄為,老主持扶起身,退後兩步指著朱重八道。

“閣下究竟何人,有如此貪妄。”

朱重八也站起身,撫了撫灰塵,轉身向房間走去,絲毫不顧那疑惑又震撼的老和尚。

次日,寺廟主持親自端著飯菜來到朱重八的房間,推開木門。

“施主!閣下?”

房間空無一人,和尚慢慢走進去,總覺得今天這破屋子有點不一樣,原來胡亂塞在床榻上的補丁被褥被疊的整整齊齊。早上陽光透過破窗,灰塵像見不得人一樣,慌忙逃竄。

突然,老主持看見書桌上有一頁短詩,用朱砂寫在粗紙上,字字鏗鏘有力。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嗷嗷問姓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