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5後居然被稱為“喪一代”,你服嗎?

“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 “生無可戀”, “感覺身體被掏空”等等, 在當今社交環境中被頻繁使用。 輿論將這類現象統稱為“喪”文化——頹廢,

什麼也不想做, 不想上班, 只想癱在某個地方放空。

當這群年輕人對目前工作感到厭倦的時候, 他們會問:“有沒有什麼工作可以邊做事, 邊拿錢, 邊旅遊的?”

不想上班的年輕人能找出十萬條“不開心”的理由:公司管理不當、和老闆三觀不符、同事太悶、對個人生活感到迷茫......

在一份騰訊出爐的報導中, 出生於互聯網時代裡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 得票率最高的是主播/網紅, 其次是聲優、化妝師、Coser、遊戲測評師。

雖然不能說全部, 但“喪”字可以概括很大一部分95後目前的心態和狀態。 95後從小的物資條件比之前的人優裕, 當然就少了艱苦奮鬥的精神。 “喪一代”有點像豌豆上的公主, 也像軟心的草莓, 稍微碰到堅硬的現實就頹敗下來, 垂頭喪氣,

還是之前受的苦和磨練太少。 都想當明星做有趣的工作, 坐在那裡唱唱歌喊喊麥就發財, 相信殘酷的現實終將教育他們!

每個人都覺得下一代頹廢了, 其實, 哪一代年輕人不迷惘不追求新鮮事物呢?回想當初年少的我們, 不也一樣嗎?正是在對舊觀念和舊傳統的不滿中, 年輕人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老人的擔憂都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如果說一些舊職業或舊工作習慣讓年輕人覺得喪, 不正說明舊的東西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了嗎?年輕人需要夢想、刺激、新鮮感。 傳統的職業往往令他們感到不滿足, 所以主播、網紅等職業才成為他們最嚮往的。 一味鼓吹物質、成功, 不能再讓年輕人興奮, 單純以是否好玩來衡量一個職業,

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自我實現嗎?不能再讓你覺得人家喪, 其實是人家對現實不滿足, 想要開創一個新世界。

如毛爺爺所說, “世界是你們的, 也是我們的, 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