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當智慧財產權遇上互聯網:稍不注意你就可能涉及侵權

4月26日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隨著時代的發展, 智慧財產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別是隨著電腦以及互聯網的普及, 人們“知識”獲取的成本降低, 互聯網在給人們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帶來深刻變革的同時, 也逐漸成為智慧財產權侵權的重要場域。

插畫:李瑞寧

智慧財產權與我們息息相關

如果你還認為自己跟網路上的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沒什麼關係, 那麼先來看以下這組資料——

內容生產, 抄襲成風;內容流通, 盜用恣意;內容市場, “李鬼”遍佈。 當下的互聯網生態, 智慧財產權侵權現象嚴重, 網路著作權官司糾紛頻發, 與今年國際智慧財產權日“創新改變生活”的主題背道而行。

“任性轉載”成風 網路原創遭遇“切膚之痛”

類似“盜圖”者在網路上為數眾多。 在問答平臺“知乎”上, 許多熱門回答同樣飽受“肆意搬運”“任性轉載”的困擾, 不少知乎大V控訴:“互聯網的原作者, 真的太委屈了!”

“不告而取”引發利益糾紛, 電商平臺更為凸顯。 不少由自家品牌畫師、攝影師親手設計、親自拍攝的商品展示圖, 被一些競爭對手直接複製。 更為吊詭的是, 在網上搜索“盜圖”, 前幾個結果都是“淘寶偷圖最簡單的方式”“教你避開盜圖處罰”之類內容, 文中充斥著對權利的漠視、對投機的宣揚。

網路文學領域也遭受盜版猖獗的“切膚之痛”。 筆名“耳根”的網路小說作者劉勇表示, 自己辛苦創作的文字, 對方只需要點幾下滑鼠就可以通過軟體隨意複製傳播, 作者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回報。

一些熱門小說甚至更新就遭遇“秒盜”, 許多論壇、貼吧爭相轉載盜版作品, 以此聚合使用者流量, 再利用植入廣告牟取利益分成。

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

互聯網應是保護智慧財產權和創新的前沿陣地, 如何打造健康有序內容平臺、激勵優質內容創作傳播,

如何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保護智力勞動成果, 如何加大打擊侵權盜版、淨化內容產業生態, 成為內容產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而作為互聯網的使用者, 我們應該提高自己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 值得注意都是, 隨著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應用, 在互聯網上分享、傳播他人文字、圖片等作品要謹慎, 如果未經權利人許可, 擅自通過資訊網路上傳播相關作品, 極有可能構成侵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