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照亮學生成才之路的思想燈塔——記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向明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照亮學生成才之路——記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向明

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

30多年前, 他是醫學院的“全優”畢業生, 因緣際會成為當時人們看來“沒出息”的高校思政課教師。

講臺下, 他是一位2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症、至今行動不便的普通人;講臺上, 他立刻脫胎換骨成為“發光體”, 牢牢地吸引著學生們的注意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 在他引經據典、風趣幽默的講授之下面目可親。

他讓思政課風靡校園

“起來, 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 全世界受苦的人!”

春日的午後, 激昂的歌聲從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傳來,

一陣熱烈的掌聲緊隨其後——這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課堂, 王老師興之所至, 給大家唱起了《國際歌》。 大階梯教室裡座無虛席, 同學們卻都聚精會神地聽著課。

“你信仰共產主義嗎?對這個問題, 大家可能有各式各樣的回答。 但如果我問, 你想發財嗎?恐怕大家的回答會空前一致。 ”在同學們的笑聲中, 王向明接著說:“其實, 追求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 本身就是共產主義的題中之意。 但真正的共產主義者決不是為了自己發財, 而是立志為人類福利而勞動。 只要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理念, 我們立足於自己的崗位努力地去做為人民服務的事業,

我們就是在為共產主義奮鬥!共產主義並不虛無縹緲, 它就在我們身邊。 ”

3個小時轉瞬即逝, 精彩的講述讓同學們意猶未盡。

“什麼都不說了, 只有一個字——‘贊’!”一名修完《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程的學生這樣評價王向明的課。 事實上, 這也代表了大多數同學們的心聲。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生黃子翊眼中, 王老師的課成為“暢銷款”很自然。 “他不回避同學們對理論的質疑和提出的問題, 態度真誠;並且, 他用事實和案例說話, 教學形式豐富多樣, 從不刻板說教。 ”

“網紅”課程是怎樣煉成的?

每一個上過王向明課的學生, 都會被他整段背誦經典名篇的激情深深打動。 “語音、語調、語速幾乎達到了專業水準, 抑揚頓挫、感染力強。

”曾經旁聽過王向明授課的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孫蚌珠評價道。

然而, 沒有人能想到, 出生、成長在雲南的王向明, 是操著一口“雲南普通話”走上講臺的。 從小就要求“事事做到最好”的王向明立刻找來答錄機, 將自己上的每一堂課都錄下來, 課後一句一句地聽, 一字一字地糾正。 不僅如此, 他還找機會接受了專業培訓, 讓自己的表達更加清晰、有感染力。

現在, 即使已經獲得了學生和同行的高度認可, 王向明卻從來不敢說自己“教得很好了”。

“教學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業。 學生從‘60後’變成了‘90後’, 教學方法也必須不斷更新。 ”為了保持與學生們在“同一頻道”對話, 在繁重的教學、備課任務之餘, 他“心裡隨時繃著一根弦兒”,

注意從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

於是, 在王老師的課堂上, 同學們可以聽到用唯物史觀分析《人民的名義》劇情走向, “舌尖體”的舉例論證, 還可以參加“毛澤東詩詞朗誦和演唱會”環節。 “無論是什麼元素, 只要對教學有益, 我就把它加入課堂中。 ”他說。

照亮學生成才之路的燈塔

“思政課應對青年學子發揮什麼作用?”

近些年來, 王向明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 對此, 他堅定地回答:“往小了說, 思政課所教的內容, 可以成為引領學生成長的人生智慧;往大了說, 思政課則是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思政課不但要講得好聽, 更要讓同學入心入腦。 ”

為了這個目標, 王向明秉持著“以真心真情真意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的信念,

在思政課的講臺上一站三十餘年。 除了課堂教學, 他還長期擔任校黨校教師, 每年平均為本校及各高校學生上黨課30餘場, 受眾達上萬人。

他像一座閃耀著希望之光的燈塔, 照亮了無數學子的成才之路。 在他和中國人民大學一批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帶動下, 思政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 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認真做讀書筆記在人大學生中蔚然成風, 一批優秀論文和學術成果應運而生。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 王老師不僅傳授知識, 更傳遞價值。 ”有同學在聽課後深有感觸地說:“王老師的授課, 讓我們真切地看到了前輩們雄關漫道的萬里征程, 苦難輝煌的歷史畫卷, 感受到共產黨的偉大和中國人民的豪邁, 讓我們有了拼搏奮鬥的動力。”

讓我們有了拼搏奮鬥的動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