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三步走,我國年內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在全國推進醫保資訊聯網, 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 解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問題, 將分三步走。

他介紹, 第一步是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的直接結算。

第二步是今年上半年實現異地退休安置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把退休後的父母接到子女工作所在地, 在異地直接可以看病就醫結算。 ”尹蔚民說, 第三步是在今年年底之前, 實現所有符合轉診條件的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這項惠民舉措, 能給患者帶來哪些便利?會不會進一步加劇大城市看病難?一些代表委員和專家就此發表了看法。

醫保異地結算能給患者減負

“這是關係千千萬萬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畢宏生2014年就提了實現全國異地醫保結算的建議。

他說:“一些農民工得病, 都不敢去看。 在城裡看完病, 要回家鄉報銷, 有時路費都比醫藥費高。 醫保異地結算後將大大方便農民工等流動人口異地就醫。 ”

近年來, 我國人口流動性日益加劇, 很多人在非戶籍地生活、工作、養老、就學。 “老年人退休後和子女在異地生活, 生病住院了, 還得回老家去報銷, 頗費周折。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王執禮說, 他們醫院每年門急診量5萬多人次, 約一半患者來自京外地區。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朱雪芹說, 跨省就醫, 患者先要在繳納醫保地開轉診證明, 就醫費用預先墊付, 最後回到繳納醫保地報銷, 少不了一趟趟地跑。 醫保異地結算後,

只要在當地開轉診證明, 到外地就醫就不用個人墊付費用, 而且省去了回去報銷的周折。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說,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對於長期異地定居、異地工作或者疑難重症異地住院的人來說將是重大便利。

有效防堵漏洞保證“救命錢”安全

各省區市相對獨立的醫保體系, 不僅異地結算不方便, 而且有漏洞。 一些大醫院門口的“號販子”同時還有一個“兼職”, 就是“開發票”。

記者瞭解到, 因為全國的醫保系統沒聯網, 個別人花錢買大額“住院發票”, 還包括“住院明細”“收費清單”等, 然後回去報銷。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衛計委副主任仇冰玉認為, 全國聯網後既能方便參保人,

也能堵住這個“騙保漏洞”。

審計署今年1月24日公佈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醫療保險基金專項審計結果, 發現擠佔挪用、騙取套取、違規收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共涉及15.78億元。 原因之一是大多數省份雖已實行省內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但覆蓋的醫療機構還不多,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制度中的漏洞, 通過虛假異地發票騙取醫保基金。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聊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菁認為, 醫保資訊全國聯網, 有利於醫保機構提升審核甄別能力, 防範利用虛假就醫資料騙取醫保資金的現象, 守護好百姓的“救命錢”。

與分級診療目標不衝突

異地醫保直接結算, 會不會加重大醫院“看病難”?畢宏生說:“實現全國聯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不是要鼓勵大家更多地去大城市看病, 也不是說患者都可以隨意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醫。 這與分級診療的要求不衝突。 病人要異地就醫, 還是需要當地醫院開轉診證明。 ”

王執禮說, 當前很多到大醫院掛專家號的門診患者, 不少只是身體微恙, 從社區衛生院拿點藥就可以了, 但病人對基層醫療機構缺乏信任, 這既增加患者的就醫成本, 也造成優質醫療資源的濫用。 建議醫保政策要有明確的導向性, 真正發揮醫保報銷比例、醫療服務價格的經濟杠杆作用, 加大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差別化支付起付線和報銷比例, 引導患者理性就醫。

目前, 上海、山東等地都在推行醫療聯合體讓大醫院牽手附近的小醫院, 這不僅可以實現上下轉診,而且大醫院的專家能定期到小醫院出診、查房,檢查結果互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說,要逐步夯實基層,提高社區醫療機構服務品質和能力,避免就醫盲目向大醫院聚集,讓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有關部門應該協同配合,積極穩妥推進異地醫保報銷。”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顧晉說,“既要加強基層、特別是縣級公立醫院的實力,使患者就近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又要科學分流,方便真正必需的疑難雜症患者去省級中心醫院甚至北京、上海等地治療。” 據新華社電

這不僅可以實現上下轉診,而且大醫院的專家能定期到小醫院出診、查房,檢查結果互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說,要逐步夯實基層,提高社區醫療機構服務品質和能力,避免就醫盲目向大醫院聚集,讓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有關部門應該協同配合,積極穩妥推進異地醫保報銷。”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顧晉說,“既要加強基層、特別是縣級公立醫院的實力,使患者就近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又要科學分流,方便真正必需的疑難雜症患者去省級中心醫院甚至北京、上海等地治療。” 據新華社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