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京專家發現已知最古老蘑菇化石 將蘑菇歷史前推了2000萬年

龍虎網訊今日(3月16日), 自然出版集團(NPG)旗下刊物《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的科研成果 《白堊紀蘑菇的多樣性——來自緬甸琥珀蘑菇和甲蟲的證據》。 該項成果不僅論證了白堊紀蘑菇的多樣性, 同時也將蘑菇的歷史前推了至少2000萬年。

圖為:緬甸琥珀中多樣化的蘑菇。 比例尺在a, c, d為1毫米, b, e為0.5毫米。

琥珀標本中發現多個保存完好的小型蘑菇 僅3-4mm

最近,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對大量緬甸琥珀進行了研究, 發現了多種蘑菇, 並通過蘑菇專食性甲蟲的化石記錄和功能形態學分析論證了白堊紀蘑菇的多樣性。

據悉, 最早的蘑菇發現於緬甸琥珀, 但這塊標本保存欠佳, 僅保存了傘蓋部分。 黃迪穎等在收集的2萬多枚緬甸琥珀標本中發現了多個保存完好的小型蘑菇,

提供了中生代傘菌多樣性的直接證據。 據黃迪穎介紹, 這些琥珀中的蘑菇僅3-4mm大小, 包含4個新類型, 均屬於傘菌綱傘菌目, 極大地豐富了白堊紀蘑菇的多樣性。

圖為:白堊紀中期緬甸琥珀中不同的巨須隱翅蟲。

“采蘑菇”的小甲蟲:一種甲蟲只吃一種蘑菇

更有趣的是, 研究人員還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多種形態特殊的甲蟲, 即巨須隱翅蟲。 黃迪穎介紹, 現代所有的巨須隱翅蟲(約100種)都是嚴格以蘑菇為食的昆蟲, 而不同的甲蟲類型取食不同種類的蘑菇, 一種甲蟲只吃一種蘑菇。 而這些甲蟲的大小約8mm, 它需要在蘑菇中築巢產卵, 就需要比自身更大的蘑菇, 所以這也證明了當時已有較大蘑菇的存在, 只是暫時還未能發現相關的化石證據。

圖為:白堊紀中期巨須隱翅蟲取食蘑菇的生態復原圖。

意義重大:將蘑菇起源前推了至少2000萬年

據悉, 巨須隱翅蟲的演化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早期的熱河生物群(約1.25億年前), 其中至少發現了3類形態各異的巨須隱翅蟲, 從而旁證了早白堊世的蘑菇多樣性, 並將蘑菇的起源前推了至少2000萬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