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度關注西部發展 愛雲校助推海東市基礎教育學業診斷平臺建設

3月4日, 由海東市教育局和青海廣播電視大學道通資訊技術學院聯合舉辦首屆海東市“教育資源應用示範校”教學技能培訓。 此次培訓面向全市“教育資源應用示範校”教師, 旨在提升教育資源使用技能和實際應用水準, 發揮優質教育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 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辛全洲、海東市教育局副局長韓真等領導出席了典禮並講話, 海東市四縣、兩區教育局領導和教育資源應用示範學校校長及教師共221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過程首次採用“雙師課堂”的模式, 由青海和北京兩地共11名教育專家跨越時空, 同時為示範校的教師們進行遠端講授以及本地的輔導並指導上機實訓, 學習教學資源應用技能。 形式新穎, 互動踴躍, 讓參訓教師體驗到了“互聯網+教育”的魅力。

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辛全洲介紹了國家開放大學在網路教育方面的經驗及電大道通資訊技術學院支援海東基礎教育的各項舉措。 海東市教育局副局長韓真指出, 各校領導應當帶頭學習掌握、推進落實教育資訊化各項工作, 教育局將出臺相應的考核管理辦法和獎勵措施, 激勵教師會用、善用新的教學教法,

根據後臺使用資料及實際應用效果, 評選先進學校和教師, 為成績突出者提供進修機會和課題經費, 把教育資訊化納入各校的評優考核機制, 將資訊化資源使用常態化。

北京愛雲校教育科技研究院西北地方負責人李林豪先生在會上分享了大資料為教育教學帶來的改變, 以及基於互聯網和大資料技術的過程性學業診斷評估對提升教學品質的重要作用。 並且展示了由愛雲校自主研發的過程性學業分析診斷平臺“好分數”。

樂都二中校長保萬孝在培訓結束後表示, “通過培訓對教育資訊化的認識得到了提升,

老師們也深切體會到了優質教學資源對教學的幫助。 ”互助縣教育局資訊中心主任喬文德表示, “互助前來參加培訓的6所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都反映收穫很大, 希望今後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為一線的老師們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

培訓結束後, 北京愛雲校教育科技研究院的培訓工程師來到民和一中、樂都一中等多所學校進行實操培訓, 幫助老師們通過平臺輔助日常教學教研工作。

據悉,此次培訓是海東市六年教育教學品質提升計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行動計畫的不斷深入,海東市各級教育單位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巨大潛力,重視教育資訊化建設,普及互聯網應用確實能夠快速縮小和發達地區的教育水準差距,資訊化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正在海東逐步形成。

據悉,此次培訓是海東市六年教育教學品質提升計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行動計畫的不斷深入,海東市各級教育單位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巨大潛力,重視教育資訊化建設,普及互聯網應用確實能夠快速縮小和發達地區的教育水準差距,資訊化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正在海東逐步形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