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最牛的10所高中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No.2 Secondary School Attached t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創建於1958年, 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 1963年成為上海市重點中學, 1978年被確定為上海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中學, 是經教育部批准有高中理科實驗班辦學資格的全國四所中學之一。

2002年學校遷至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校址。 2012年, 學校又新建了閔行的紫竹新校區。 擁有兩個現代化的校區, 實行一校兩校區的管理格局。

學校是上海市文明單位、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教育革新為發展服務計畫聯繫中心”(APEID)成員單位。

截至2014年, 華東師大二附中張江校區, 占地面積150畝, 總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 學校有中外學生1500人, 學校有專任教師133人, 十三位在職教師被評為特級教師。

2012屆年, 學校近40位同學陸續收到國外一流名校的錄取通知書。 學校有26人獲得清華北大的自主招生資格(絕大多數為加30分, 部分學生加分幅度達到60分), 53人次獲得復旦大學預錄取資格, 61人次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預錄取資格, 30余人獲得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自主招生A檔(即高考到一本線即錄取), 另外還有上海財大、上外等自主招生A檔10餘人, 此外還有獲得港大、復旦、交大、同濟、浙大、人大、武大等高校30、25、20、15分等加分數十人。 2012屆400名學生中真正參加高考裸考(含部分高校只加5分、10分的人)僅130餘人,

三分之二同學提前鎖定國內外一流名校。

學科競賽

截至2014年據中國科協統計, 二附中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總共獲23枚金牌, 4枚銀牌和1枚銅牌, 金牌總數名列全國前茅;二附中學生連續參加國際中學生科學與工程大賽, 共榮獲10多個獎項位居全國第一,

顧宇洲、白雪霏兩位同學為此還獲得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榮, 學校獲評“全國科技教育創新十佳學校”。

自1991年至2007年, 有20多位學生在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榮獲了19枚金牌、4枚銀牌和2枚銅牌;有7位學生分別在第51屆、52屆、53屆英特爾國際中學生科學與工程大賽中獲8個獎項。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復旦附中), 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 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寄宿制高級中學。

學校創辦於1950年, 1953年起改屬復旦大學領導, 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並被評定為市級重點中學。 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繫。

截至2016年, 學校有50個班級, 在校生1700余名。 學校職工人數共42人, 教師人數共186人, 有博士研究生7人, 碩士研究生75人, 大學本科129人。

每年的畢業生中, 有近70%考入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浙大等中國頂尖名校。 另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海外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普林斯頓、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早稻田、東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 [1]

學校每年有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出國海外留學。

2006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31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2人;2007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31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6人;2008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3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11人;2009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1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19人;2010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98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24人;2011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6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2人;2012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80人, 預錄取交通大學24人;2013年, 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81人, 預錄交通大學30人。

上海市七寶中學

上海市七寶中學(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是一所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1961年始列為上海市重點中學。

上海市七寶中學前身是創辦於1947年4月的上海市七寶農業職業學校和創辦於1947年9月的上海南洋模範中學七寶分校,1956年8月,兩校合併成立上海市七寶中學。1997年遷入新校址。

截至2016年8月底,七寶中學占地面積146.7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教學班級51個,學生2400余名,教師202位,每年住宿學生約在1200名左右。

2016年高考,七寶中學參加高考人數432人。本科率100%,500分以上學生人數134人;錄取大學:清華大學9人,北京大學9人,復旦大學43人,上海交通大學56人,同濟大學20人,上海財經大學16人,上海外國語大學13人,華東師範大學22人,華東理工大學27人,華東政法大學20人,東華大學7人,上海大學24人,浙江大學1人,南京大學3人,中國人民大學2人,北京航空航太大學2人,上海紐約大學4人,香港地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4人,美國名校(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南加州大學等)12人。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學雙重領導的市重點寄宿制高級中學。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54年的上海市第一工農速成中學,1958年改為上海交通大學預科,1962年改為上海工學院預科(附中),1963年改為交通中學,1964年定為現名,2005年2月,學校被正式命名為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幽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是“上海市花園單位”。

截至2014年,學校占地72000平方米,有兩幢教學大樓,第一教學樓有31個間標準教室,配備閉路電視、電腦、可定址廣播系統,均為多媒體數位教室,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學校有1700余名學生,126名教師,其中特級校長1人,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56人。

學校連續多年一本率穩定在90%以上。

清華大學2013年“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學校名單公佈,獲得推薦名額,獲得推薦的學生不用參加筆試,面試通過就可以享受降60分錄取的優惠。

學校有許多優秀高三畢業生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保送生資格。2009年學校高考總分平均分列上海市第二位,僅次於上海中學。

2006年,學校預錄復旦9人,預錄交大24人;2007年,學校預錄復旦8人,預錄交大24人;2008年,學校預錄復旦14人,預錄交大36人;2009年,學校預錄復旦15人,預錄交大39人;2010年,學校預錄復旦18人,預錄交大40人;2011年,學校預錄復旦39人,預錄交大38人;2012年,學校預錄復旦30人,預錄交大60人;2013年,學校預錄復旦30人,預錄交大73人。

學科競賽

2013、2014年,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就達800多人次,市級以上獎勵500多人次,每年都有學生因數、理、化、資訊技術、科技創新等全國比賽獲一等獎而保送進交大、復旦、北大、清華等高校。

學校有多名同學在2009年的上海市化學競賽和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並入選上海市和國家奧賽隊。

上海市建平中學

建平中學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創建於1944年,1978年被命名為上海市重點中學。學校位於浦東楊浦大橋西側,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學校占地面積39191平方米、建築面積21100平方米、綠化面積11800平方米。如今學校已走向集團化,下設3個分校,總校本部現有46個高中教學班,學生兩千余人。

建平中學宣導個性發展與社會需要完美結合,“合格+特長”“規範+選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學校女籃連年獲得上海市錦標賽冠軍,連續6年獲全國比賽冠軍。資訊科技大賽(如智慧型機器人、業餘電臺大賽、金鑰匙科技創新大賽、電腦奧林匹克競賽)等每年獲全市全國冠軍。近幾年,建平中學的重點大學升學率一直穩定在90%左右。據復旦大學招辦統計,建平中學考取復旦大學的人數一直名列前茅。建平學生在各類大學裡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優勢,建平中學畢業生一直以全面良好的綜合素養、自主創新的發展潛質和勤奮出色的工作實績,贏得社會的普遍讚譽。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上外附中)是一所七年一貫中學,上海市重點中學,成立於1963年,直屬國家教育部,是建國以後成立的首批外國語學校之一,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半寄宿制外國語學校。全校設7個年級:中預(即6年級)、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外附中目前開設英、法、德、日、俄、西六個語種,是全國開設語種最多的外國語學校之一。其中俄、西兩語種2年一次,互相交替。

2001年以來,該校學生在國際、全國及上海市各科各類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以上榮譽的近五十多項70多人次。其中,朱元晨同學獲得了兩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特等獎、首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首屆“中國科協主席獎”、首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等二十多項大獎;學校數模組的同學,連續六年在世界大學生數模比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 一些同學的TOEFL考試獲得滿分。

2003年該校學生榮獲“民生杯”上海市中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團體第一名;“白貓杯”化學競賽一等獎。

三年裡,有30多位學生以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哥倫比亞、斯坦福、芝加哥、東京、莫斯科 、劍橋、巴黎三大、萊比錫等國際名牌大學學習。

上海市格致中學

格致中學前身為“格致書院”,於1874年籌建,1876年建成,由清朝重臣李鴻章倡議,又由近代著名化學家徐壽和時任英國駐滬總領事麥華佗聯合創辦,迄今已有139年歷史。它是我國近代最早開辦的中西合辦、最先傳授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培養科技人才的新型學堂之一。139年來,學校繼承“愛國、科學”的優良傳統,弘揚“格物致知,求實求是”精神,發展“和諧、崇理”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包括9位兩院院士),並以其教育的高品質享譽海內外。1958年,學校即被評為本市首批市重點中學,現為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江澤民同志曾為學校題詞“樂育英才”,朱鎔基同志也稱讚學校“培養了一流人才”。“格致中學”門口的假山上的題字是毛澤東親自揮毫寫的,校史館中珍藏著李鴻章為格致的題字。

截至2011年,學校共有29個教學班,近1100名學生,有特級教師、特級校長9名、高級教師65名,占教師總數的62%。

學科競賽

2010年學生在國內外各項重大學科競賽中再創佳績,在全國五門理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獲一等獎15人,獲二等獎38人次,獲三等獎26人次,總計79人次,獲獎人數名列本市中學前茅。顧超同學獲2011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金牌。趙之璽、盧濤同學分獲全國物理冬令營銀牌和銅牌,彭陽同學獲全國化學冬令營銀牌,蘇子棠、邵穎瑤、徐遲馨、同學獲全國生物冬令營金銅銅牌。

高考成績

2011屆高三中2名學生保送直升北大、自主招生3人,共5人。5名學生保送直升清華、自主招生6人,共11人。保送其他大學4人。

2010年,錄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十所名校的學生,達到應屆畢業生的51%。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地處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位於達爾文路91號,系浦東新區標誌性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朱建國兼任本校校長。學校創辦於1996年秋,是由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先生捐資啟動建設,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提供土地,浦東新區政府主管和上海外國語大學承辦的一所有外語特色的現代化寄宿制公立轉制學校。因辦學品質優異,國家教育部授予學校每年向全國重點大學外語專業保送20%高三畢業生的資格。

2013屆高考

浦外2013屆高考一本率95.56%,全市第三; 本科率已連續四年100%。

2014屆高考

高中學校一本率上海中學100%華師大二附中98%復旦附中96.06%七寶中學94.04%浦外94%

浦外一本率94%,本科率繼續100%。

2015屆高考

一本率93%,本科率繼續保持100%。

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

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簡稱曹楊二中,創建於1954年,1979年被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位於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屬上海市中心城區。我國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同志來校視察時,曾親筆題寫校名和校訓:“勤奮進取求實創新”。

上海市七寶中學(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是一所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1961年始列為上海市重點中學。

上海市七寶中學前身是創辦於1947年4月的上海市七寶農業職業學校和創辦於1947年9月的上海南洋模範中學七寶分校,1956年8月,兩校合併成立上海市七寶中學。1997年遷入新校址。

截至2016年8月底,七寶中學占地面積146.7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教學班級51個,學生2400余名,教師202位,每年住宿學生約在1200名左右。

2016年高考,七寶中學參加高考人數432人。本科率100%,500分以上學生人數134人;錄取大學:清華大學9人,北京大學9人,復旦大學43人,上海交通大學56人,同濟大學20人,上海財經大學16人,上海外國語大學13人,華東師範大學22人,華東理工大學27人,華東政法大學20人,東華大學7人,上海大學24人,浙江大學1人,南京大學3人,中國人民大學2人,北京航空航太大學2人,上海紐約大學4人,香港地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4人,美國名校(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南加州大學等)12人。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學雙重領導的市重點寄宿制高級中學。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54年的上海市第一工農速成中學,1958年改為上海交通大學預科,1962年改為上海工學院預科(附中),1963年改為交通中學,1964年定為現名,2005年2月,學校被正式命名為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幽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是“上海市花園單位”。

截至2014年,學校占地72000平方米,有兩幢教學大樓,第一教學樓有31個間標準教室,配備閉路電視、電腦、可定址廣播系統,均為多媒體數位教室,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學校有1700余名學生,126名教師,其中特級校長1人,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56人。

學校連續多年一本率穩定在90%以上。

清華大學2013年“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學校名單公佈,獲得推薦名額,獲得推薦的學生不用參加筆試,面試通過就可以享受降60分錄取的優惠。

學校有許多優秀高三畢業生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保送生資格。2009年學校高考總分平均分列上海市第二位,僅次於上海中學。

2006年,學校預錄復旦9人,預錄交大24人;2007年,學校預錄復旦8人,預錄交大24人;2008年,學校預錄復旦14人,預錄交大36人;2009年,學校預錄復旦15人,預錄交大39人;2010年,學校預錄復旦18人,預錄交大40人;2011年,學校預錄復旦39人,預錄交大38人;2012年,學校預錄復旦30人,預錄交大60人;2013年,學校預錄復旦30人,預錄交大73人。

學科競賽

2013、2014年,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就達800多人次,市級以上獎勵500多人次,每年都有學生因數、理、化、資訊技術、科技創新等全國比賽獲一等獎而保送進交大、復旦、北大、清華等高校。

學校有多名同學在2009年的上海市化學競賽和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並入選上海市和國家奧賽隊。

上海市建平中學

建平中學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創建於1944年,1978年被命名為上海市重點中學。學校位於浦東楊浦大橋西側,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學校占地面積39191平方米、建築面積21100平方米、綠化面積11800平方米。如今學校已走向集團化,下設3個分校,總校本部現有46個高中教學班,學生兩千余人。

建平中學宣導個性發展與社會需要完美結合,“合格+特長”“規範+選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學校女籃連年獲得上海市錦標賽冠軍,連續6年獲全國比賽冠軍。資訊科技大賽(如智慧型機器人、業餘電臺大賽、金鑰匙科技創新大賽、電腦奧林匹克競賽)等每年獲全市全國冠軍。近幾年,建平中學的重點大學升學率一直穩定在90%左右。據復旦大學招辦統計,建平中學考取復旦大學的人數一直名列前茅。建平學生在各類大學裡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優勢,建平中學畢業生一直以全面良好的綜合素養、自主創新的發展潛質和勤奮出色的工作實績,贏得社會的普遍讚譽。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上外附中)是一所七年一貫中學,上海市重點中學,成立於1963年,直屬國家教育部,是建國以後成立的首批外國語學校之一,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半寄宿制外國語學校。全校設7個年級:中預(即6年級)、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外附中目前開設英、法、德、日、俄、西六個語種,是全國開設語種最多的外國語學校之一。其中俄、西兩語種2年一次,互相交替。

2001年以來,該校學生在國際、全國及上海市各科各類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以上榮譽的近五十多項70多人次。其中,朱元晨同學獲得了兩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特等獎、首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首屆“中國科協主席獎”、首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等二十多項大獎;學校數模組的同學,連續六年在世界大學生數模比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 一些同學的TOEFL考試獲得滿分。

2003年該校學生榮獲“民生杯”上海市中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團體第一名;“白貓杯”化學競賽一等獎。

三年裡,有30多位學生以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哥倫比亞、斯坦福、芝加哥、東京、莫斯科 、劍橋、巴黎三大、萊比錫等國際名牌大學學習。

上海市格致中學

格致中學前身為“格致書院”,於1874年籌建,1876年建成,由清朝重臣李鴻章倡議,又由近代著名化學家徐壽和時任英國駐滬總領事麥華佗聯合創辦,迄今已有139年歷史。它是我國近代最早開辦的中西合辦、最先傳授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培養科技人才的新型學堂之一。139年來,學校繼承“愛國、科學”的優良傳統,弘揚“格物致知,求實求是”精神,發展“和諧、崇理”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包括9位兩院院士),並以其教育的高品質享譽海內外。1958年,學校即被評為本市首批市重點中學,現為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江澤民同志曾為學校題詞“樂育英才”,朱鎔基同志也稱讚學校“培養了一流人才”。“格致中學”門口的假山上的題字是毛澤東親自揮毫寫的,校史館中珍藏著李鴻章為格致的題字。

截至2011年,學校共有29個教學班,近1100名學生,有特級教師、特級校長9名、高級教師65名,占教師總數的62%。

學科競賽

2010年學生在國內外各項重大學科競賽中再創佳績,在全國五門理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獲一等獎15人,獲二等獎38人次,獲三等獎26人次,總計79人次,獲獎人數名列本市中學前茅。顧超同學獲2011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金牌。趙之璽、盧濤同學分獲全國物理冬令營銀牌和銅牌,彭陽同學獲全國化學冬令營銀牌,蘇子棠、邵穎瑤、徐遲馨、同學獲全國生物冬令營金銅銅牌。

高考成績

2011屆高三中2名學生保送直升北大、自主招生3人,共5人。5名學生保送直升清華、自主招生6人,共11人。保送其他大學4人。

2010年,錄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十所名校的學生,達到應屆畢業生的51%。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地處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位於達爾文路91號,系浦東新區標誌性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朱建國兼任本校校長。學校創辦於1996年秋,是由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先生捐資啟動建設,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公司提供土地,浦東新區政府主管和上海外國語大學承辦的一所有外語特色的現代化寄宿制公立轉制學校。因辦學品質優異,國家教育部授予學校每年向全國重點大學外語專業保送20%高三畢業生的資格。

2013屆高考

浦外2013屆高考一本率95.56%,全市第三; 本科率已連續四年100%。

2014屆高考

高中學校一本率上海中學100%華師大二附中98%復旦附中96.06%七寶中學94.04%浦外94%

浦外一本率94%,本科率繼續100%。

2015屆高考

一本率93%,本科率繼續保持100%。

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

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簡稱曹楊二中,創建於1954年,1979年被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位於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屬上海市中心城區。我國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同志來校視察時,曾親筆題寫校名和校訓:“勤奮進取求實創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