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大潰敗的蘇聯軍隊丟下F22加農炮落荒而逃:德國撿了個大便宜

其實歐洲的裝甲兵器和火炮最早都在俄羅斯誕生, 不僅如此俄羅斯人在這兩種武器的研發上也走在世界前列, 比如說T34坦克的成功, 第一次讓德國人認識到天外有天, T34危機的起因就是德軍反坦克武器發展不具有前瞻性, 德國人沒有預想到裝甲武器會發展到如此堅固的程度, 反坦克火力預期不在T34出現時, 根本無力應對, 但是蘇聯的前瞻性優秀設計就沒有這些煩惱,

蘇聯人的反坦克炮F22(M1936式)加農炮, 威力足夠使用到二戰末期, 充分顯示了蘇聯武器設計的前衛和高瞻遠矚, 1935年4月3日蘇聯的格拉賓工廠完成定型火炮的生產, F22(M1936式)加農炮開始進入部隊服役。 相比德國的36毫米反坦克跑, 它的76.2毫米口徑威力十足, 倍徑比為48.4, 長3.68米, 高低設界為負6度到正18度角度變化不大說明他就是一款為打坦克而生的武器。 發射蘇式穿甲彈重7.6千克, 炮口初速為每秒770米,

射程4000米;發射高爆榴彈重5.05千克, 初速為440米每秒;還可以發射4.065公斤的超速穿甲彈, 炮口速度達到了每秒990米絕對是所有坦克的剋星(已經接近納在二戰末期裝備給虎王坦克88毫米炮的1125m/s), 做為反坦克武器射速就是生命, 這也是他不及德國同類產品的地方。 其最大射速只有每分鐘12-15發。

武器並不落後的蘇聯輸在戰術運用上, 在蘇德開戰的前18天裡德軍一路狂奔一路狂抓俘虜, 只顧逃命的蘇聯士兵能隨身帶著步槍和彈藥就已經是高素質老兵了, 像F22加農炮這樣的重武器只有被捨棄的命運, 再加上這類反坦克火炮一般都部署在最前沿, 這導致閃電戰中很容易被德國人繳獲, 當T34坦克危機蔓延時, 這種下等人的裝備得到納粹軍方的信任, 就這樣蘇聯人自己的武器開始互相殘殺。

德軍繳獲了大概560門F22型火炮, 對這型火炮的測試結果表明, 雖然重量相對於德制炮較大, 超過德式反坦克炮PAK40型體重180公斤, 但是威力非常令人滿意。 為了使用起來更加順手, 本國特色改進不可或缺, 換裝了PAK40型火炮的雙室制退器之後, 炮的後坐距離大大降低, 這讓安裝在裝甲車輛上成為了現實(被機械化思想充斥大腦的德國人什麼都想裝上車)。 德軍將這門炮命名為PAK(r), 由於蘇聯化學工業的落後其彈藥威力遠不及德國, 因此改造也包括換用德式炮彈,

這進一步提高了穿甲能力和射程:發射穿甲彈時射程被提高到7600米, 可以擊穿2000米外84毫米垂直裝甲, 也可以在500米的距離上打穿158毫米, 這就足夠擊毀T-34坦克和KV-1了如果當做榴彈炮使用採用榴彈, 其射程更是達到了13000米可作為優秀的支援性武器使用。 德軍很快接受了這個好念經的外國和尚, 它逐漸成為了過渡期中德國反坦克炮的重要力量, 甚至將之安裝在黃鼠狼I、II型上以提高機動作戰能力, 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幫助德軍戰戰兢兢的度過1942年。

由此可見蘇聯的一系列失誤助長了德國侵略軍隊的戰鬥力,讓武器發展思路嚴重缺乏前瞻性的德國人有機會糾正錯誤,在戰爭中扳回一局贏得喘息之機,在蘇軍的T34和KV1出現之後德軍閃電戰並沒有被擋住,正是這些來自蘇聯的優秀武器填補了德軍火力不足的空白,讓神話越做越大一直到兵臨城下

由此可見蘇聯的一系列失誤助長了德國侵略軍隊的戰鬥力,讓武器發展思路嚴重缺乏前瞻性的德國人有機會糾正錯誤,在戰爭中扳回一局贏得喘息之機,在蘇軍的T34和KV1出現之後德軍閃電戰並沒有被擋住,正是這些來自蘇聯的優秀武器填補了德軍火力不足的空白,讓神話越做越大一直到兵臨城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