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急性腦梗死(非溶栓)的康復治療

病歷描述:患者中老年男性, 因“右側肢體無力8小時”入院。 既往有30餘年吸煙史。 急診急查頭顱CT、心電圖、血常規、凝血功能、心肌酶譜、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 入院初步診斷考慮“急性腦梗死(左側基底節區的可能性大)”。 這個患者康復什麼時候介入?需要做哪些康復?在康復過程中, 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

主訴:右側肢體無力8小時。

現病史:患者自訴入院前8小時如廁時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跌倒, 伴言語含糊, 無發熱, 無頭痛、頭暈, 無噁心、嘔吐, 無意識障礙, 無視物模糊、視野改變, 無耳鳴、聽力下降, 無胸悶、胸痛等不適,

被家人發現後, 急呼120送至我院急診, 查BP160/101mmHg, 急查心電圖和頭顱CT未見明確異常, 急診以“急性腦梗死” 收入我院神經內科。

既往史和個人史:有吸煙史 30餘年, 約40支/天, 否認“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病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

家族史:父親有“高血壓病”病史, 母親體健。 否認家族性遺傳病史。

查體:體溫:36.9℃, 脈搏:81 次/分, 呼吸24 次/分, 血壓:160/95mmHg。 雙肺呼吸音清, 未聞及明顯幹、濕囉音。 心率 81 次/分, 心律齊, 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 腹部膨隆、腹軟, 無壓痛及反跳痛, 腸鳴音正常。

專科查體:神志清楚, 言語表達、複述是稍含糊, 聽理解可, 可交流, 情緒正常, 高級腦功能檢查無異常。 NIHSS評分 12分。 顱神經檢查有中樞性面舌癱, 飲水偶有嗆咳, 咽反射減弱。 無不自主運動, 右側肢體肌力0級,

右側肢體肌張力下降。 右側肢體淺感覺較左側減弱。 腱反射對稱正常, 雙側病理征未引出。 腦膜刺激征陰性。 皮膚劃痕征(-), 大小便功能正常。

初步診斷:

1、急性腦梗死?

2、高血壓病 ?

入院第1天

處理: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抗血小板, 阿托伐他汀鈣片降脂穩定斑塊,

丁苯酞改善側枝迴圈, 依達拉奉清除氧自由基, 胞磷膽鹼鈉片營養腦神經等常規治療。

入院第2天

患者病情穩定, 原有神經局灶性症狀無明顯加重或新發症狀。 查體:體溫:37.0℃, 脈搏:75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壓:160/90mmHg。 余查體基本同入院前。

輔助檢查:

血生化:同型半胱氨酸:47.64umol/L, 甘油三酯 2.73mmol/L。

頭顱MRA檢查:

1、左側基底節區及放射冠區腦梗死(急性期);

2、左側大腦前動脈起始段局限性狹窄。

頸部血管彩超:

1、雙側頸動脈內膜稍增厚;

2、雙側椎動脈未見明顯異常。

心臟彩超:

1、升主動脈增寬 ;

2、左心增大, 左室壁增厚;

3、左室舒張功能減低。

處理:

1、加甲鈷胺、葉酸片口服。

2、康復科醫生會診, 建議早期康復介入治療。 並對患者功能障礙進行評估:窪田飲水試驗1級;Brunnstrom分期, 上肢、手、下肢均為Ⅰ期,

ADL 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賴。

3、在神經內科醫生陪同下, 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康復相關事項溝通, 征得他們同意, 並簽署知情同意後, 組成康復團隊(由神經內科醫生、康復科醫生、神經內科專科護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患者、患者家屬組成), 在團隊中明確患者本次入院康復目的和目標。 列印醫護人員巡視卡。


4、患者言語和吞咽的問題, 因為卒中後相關肌肉的協調出了問題導致, 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由言語治療師進行進食事宜的宣教, 指導患者自行進行相關功能訓練。 注:“良肢位擺放”在對應欄目寫“R(正確)”或“F(錯誤)”;“被動活動”和“翻身”欄目下做了打“√”, 沒做打“×”;“皮膚情況”按照局部情況寫“無”、“紅腫”、“破損” 、“完整”, 如有異常需寫部位及局部情況。

5、良肢位擺放和被動活動的宣教和指導。

6、進行物理因數治療:間歇性氣壓治療、低頻脈衝電治療、電動起立床訓練、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

入院第3天

患者病情穩定, 原有神經局灶性症狀無明顯加重或新發症狀。 查體:體溫:36.6℃, 脈搏:80次/分, 呼吸22次/分, 血壓:135/85mmHg。 餘基本同前。

處理:

1、繼續維持原康復治療方案;並開始教導患者及家屬, 由單純的被動活動逐漸過渡到bobath握手、健側協助患側下肢抬舉、雙橋運動和呼吸訓練等主動輔助活動。

2、使用肩托、上肢矯形器和下肢矯形器, 分別預防肩關節半脫位、手腕和手指攣縮、足下垂。

3、傳統中醫藥治療:針刺療法

入院第5天

患者病情穩定, 右側肢體可見肌肉收縮。 查體:體溫:36.8℃, 脈搏:79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壓:167/96mmHg。右側肢體肌力1級,餘基本同前。

處理:1、繼續維持原康復治療方案,但要求患者在家屬和自我監督下,自我完成一定數量的bobath握手等主動輔助活動。同時,開始教導患者及家屬單橋運動和床上翻身訓練。

入院第8天

患者病情穩定,右側上肢可見肌肉收縮,右側下肢可在床邊平移,且稍抬離床面。查體:體溫:36.5℃,脈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 血壓:122/78mmHg。右側上肢肌力1級,下肢肌力2+級,餘基本同前。

處理:

1、召開中期評價會,對患者功能障礙進行評估:Brunnstrom分期,上肢、手為Ⅰ期,下肢為Ⅱ期,ADL 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賴。

2、繼續維持原康復治療方案,並增加運動訓練難度,開始教導和訓練床邊臥-坐訓練、坐位平衡訓練和床邊運動訓練。同時醫護技三方強化患者及家屬日常訓練的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防護。

入院第15天

患者仍有右側肢體無力,但右上肢可在床上平移,右下肢可抬離床面,小部分説明下可坐起,能坐穩,幫助下短時間站立。查體:生命體征平穩。言語基本流利。右側鼻唇溝稍變淺,露齒時口角稍向左歪,伸舌稍右偏,飲水偶有嗆咳,右側咽反射較健側稍減弱。右側上肢肌力2級,下肢肌力3級,四肢肌張力正常,右側共濟運動檢查不配合。余查體同前。

處理:

1、召開末期評價會,對患者功能障礙進行評估:Brunnstrom分期,上肢Ⅱ期,手Ⅰ期,下肢Ⅲ期;坐位平衡2級;站立平衡<1級;ADL 日常生活需要很大部分説明。

2、建議患者轉二級醫院或社區醫院繼續行綜合康復治療。

血壓:167/96mmHg。右側肢體肌力1級,餘基本同前。

處理:1、繼續維持原康復治療方案,但要求患者在家屬和自我監督下,自我完成一定數量的bobath握手等主動輔助活動。同時,開始教導患者及家屬單橋運動和床上翻身訓練。

入院第8天

患者病情穩定,右側上肢可見肌肉收縮,右側下肢可在床邊平移,且稍抬離床面。查體:體溫:36.5℃,脈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 血壓:122/78mmHg。右側上肢肌力1級,下肢肌力2+級,餘基本同前。

處理:

1、召開中期評價會,對患者功能障礙進行評估:Brunnstrom分期,上肢、手為Ⅰ期,下肢為Ⅱ期,ADL 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賴。

2、繼續維持原康復治療方案,並增加運動訓練難度,開始教導和訓練床邊臥-坐訓練、坐位平衡訓練和床邊運動訓練。同時醫護技三方強化患者及家屬日常訓練的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防護。

入院第15天

患者仍有右側肢體無力,但右上肢可在床上平移,右下肢可抬離床面,小部分説明下可坐起,能坐穩,幫助下短時間站立。查體:生命體征平穩。言語基本流利。右側鼻唇溝稍變淺,露齒時口角稍向左歪,伸舌稍右偏,飲水偶有嗆咳,右側咽反射較健側稍減弱。右側上肢肌力2級,下肢肌力3級,四肢肌張力正常,右側共濟運動檢查不配合。余查體同前。

處理:

1、召開末期評價會,對患者功能障礙進行評估:Brunnstrom分期,上肢Ⅱ期,手Ⅰ期,下肢Ⅲ期;坐位平衡2級;站立平衡<1級;ADL 日常生活需要很大部分説明。

2、建議患者轉二級醫院或社區醫院繼續行綜合康復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