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發展天府文化 讓人文成都別樣精彩

涵養天府文化, 揚城市之韻

彰顯繼往開來、革故鼎新的時代風尚, 發展“創新創造、時尚優雅、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 讓人文成都別樣精彩!

傳承歷史文脈, 固城市之根

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和“會展之都”, 彰顯天府文化的時代風采, 讓人文成都享譽世界!

激發文化創造, 立城市之品

培育巴蜀文化名家, 推出天府精品力作, 講出成都故事, 傳播成都聲音, 讓人文成都勇立時代潮頭!

共建精神家園, 鑄城市之魂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 用新發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 引領文化建設方向,

以文化人、以德潤城, 讓人文成都閃耀真理光輝!

關鍵字

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公共服務

全面增強公共服務能力。 加強公共服務統籌規劃, 優化空間佈局, 提升服務功能, 完善教育、醫療、體育、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 全面提升教育和醫療水準, 促進公平教育和基本醫療服務城鄉均衡發展。 加快建設健康城市, 實施基層醫療衛生能力提升行動, 全面加強縱向型、緊湊型醫聯體建設, 完善分級診療體系, 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市民健康。

社會保障

全面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水準。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多管道增加居民財產性、經營性收入。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統籌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 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險保障水準, 支援社會關愛援助和慈善事業發展。 完善租售補並舉的住房保障體系, 著力解決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

小康建設

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進程。 高位推進城鄉扶貧開發, 統籌抓好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新村扶貧、生態扶貧和能力扶貧, 著力縮減城鄉相對貧困人口, 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 全力推進簡陽脫貧攻堅, 按照“兩年脫貧攻堅、三年鞏固提升、五年高標準全面小康”的目標, 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確保到2020年與全市同步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深入開展對口支援, 全力支援甘孜州、阿壩州藏區貧困縣,

助推貧困藏區如期脫貧奔康。

貫徹共用發展理念, 建設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營造高品質生活環境, 促進人與城和諧共生;加大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 健全就業、社保、住房等保障體系, 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提升民生淨福利指數, 讓市民生活更幸福, 讓城市未來更美好!

原標題:發展天府文化 讓人文成都別樣精彩

成都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師江:

首次提出發展天府文化 成都文化發展願景標定

“本次黨代會提出, 成都要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 努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這是首次提出發展天府文化, 並將天府文化的特質表述為‘思想開明、生活樂觀、悠長厚重、獨具魅力’,

這既是對悠久成都歷史文脈精髓和旗幟的萃取, 也是對成都文化發展座標和願景的標定。 ”昨日, 成都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師江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充分顯示了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強。

師江表示, 成都將堅定文化自信, 致力推動天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立人文成都之品, 塑人文成都之魂, 讓天府文化成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豐厚滋養、文化沃土、突出優勢和創造源泉, 努力建設國際風尚、中國風範、成都風采的世界文化名城。

激發天府文化活力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創之都

師江表示, 成都將培育天府人文精神。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全市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文化自信”, 成都將深入研究闡釋天府文化中包含的中華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 把天府文化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城市精神的豐厚滋養。 成都還將繁榮創作, 推動藝術創作登“高原”攀“高峰”, 推出天府文化的藝術精品。 同時, 成都還將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 保障和發展文化民生, 在全國率先實現文化小康, 並著力提高文化產品的有效供給, 滿足城鄉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文化消費, 陶冶道德情操。

成都將激發天府文化活力。 師江介紹, 成都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 大力發展現代文創產業,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創之都。成都將實施“文化+”行動,推進文創與相關產業創新融合和產業孵化轉化,還要實施“互聯網+文創”,發展以文化為內核,以高新技術和版權保護為手段的新興文創產業。融入綠色發展戰略,推進傳統文創產業創新升級,重點規劃建設一批文創產業園區。

在文化旅遊方面,成都將規劃建設三國蜀漢城,並把都江堰-青城山提升為世界級文化旅遊精品。在打造天府文化品牌方面,成都將舉辦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都創意設計周等品牌活動,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和“會展之都”。

傳承天府歷史文脈

打造天府歷史文脈核心區

師江介紹,成都將傳承天府歷史文脈,“以延續天府文脈為牽引,注重實體呈現城市歷史脈絡,重點規劃建設東華門遺址公園、邛窯遺址公園等,重點實施‘杜甫千詩碑’,著力打造天府歷史文脈核心區”,同時,還要完善博物館體系,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行動,推動成都技藝、成都民俗、成都戲曲、成都美食等非遺在融入生產生活中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成都將塑造天府文化風範”,師江介紹,成都將加強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統籌協調,提升城市整體風貌的品質品位,打造天府文化風景線。他表示,成都將高標準建設和完善城市音樂廳、“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標誌性和基礎性文化設施,並圍繞建設“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系統打造“六河貫都、百水潤城”宜居水岸多層次文化景觀體系。

他表示,成都還將加強天府文化傳播,擴大城市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堅持交流和貿易‘兩輪驅動’,構建‘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機制和格局,打造集城市形象宣傳、文化交流貿易、商務投資促進、旅遊美食推介、中醫武術傳播等於一體的城市對外傳播品牌‘成都文化周’,提升天府文化的國際輻射力和影響力”。

成都市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強:

到2020年 力爭把成都建成 全國健康城市示範市

“我們將加快建設健康成都,合理佈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推動全市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實健康保障。”昨日,成都市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強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力爭2017年把成都建設成為四川省健康城市樣板城市,到2020年把成都建成全國健康城市示範市。

他介紹,成都還將堅持“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佈局醫療服務資源,重點按照龍泉山東側規劃建設需要,著眼天府新區國際空港新城和現代產業基地建設,鼓勵健康服務業向東佈局,推進健康服務業集群發展。

謝強表示,成都還將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在醫聯體100%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上探索醫聯體內涵建設,並以需求為導向,做細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郫都區委書記楊東升:

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 親近自然享受生活

郫都區是成都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電子資訊和雙創產業基地、國際化都市新區”。楊東升說,圍繞報告提出的“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郫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協調發展,立足良好生態本底和資源優勢,充分保護好生態田園環境,在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中肩負郫都擔當。

作為成都市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郫都區已全面建立“河長制”,保護好徐堰河、柏條河飲用水源地,全力保障成都市飲用水安全。同時,優化生態空間,推進綠色城市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四態合一”理念,持續推進三道堰鎮青杠樹村等“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建設,並加快推進區內環城生態帶建設,目前已投入資金28.11億元,騰地11133畝。

成都商報記者 肖剛 韓利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創之都。成都將實施“文化+”行動,推進文創與相關產業創新融合和產業孵化轉化,還要實施“互聯網+文創”,發展以文化為內核,以高新技術和版權保護為手段的新興文創產業。融入綠色發展戰略,推進傳統文創產業創新升級,重點規劃建設一批文創產業園區。

在文化旅遊方面,成都將規劃建設三國蜀漢城,並把都江堰-青城山提升為世界級文化旅遊精品。在打造天府文化品牌方面,成都將舉辦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都創意設計周等品牌活動,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和“會展之都”。

傳承天府歷史文脈

打造天府歷史文脈核心區

師江介紹,成都將傳承天府歷史文脈,“以延續天府文脈為牽引,注重實體呈現城市歷史脈絡,重點規劃建設東華門遺址公園、邛窯遺址公園等,重點實施‘杜甫千詩碑’,著力打造天府歷史文脈核心區”,同時,還要完善博物館體系,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行動,推動成都技藝、成都民俗、成都戲曲、成都美食等非遺在融入生產生活中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成都將塑造天府文化風範”,師江介紹,成都將加強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統籌協調,提升城市整體風貌的品質品位,打造天府文化風景線。他表示,成都將高標準建設和完善城市音樂廳、“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標誌性和基礎性文化設施,並圍繞建設“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系統打造“六河貫都、百水潤城”宜居水岸多層次文化景觀體系。

他表示,成都還將加強天府文化傳播,擴大城市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堅持交流和貿易‘兩輪驅動’,構建‘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機制和格局,打造集城市形象宣傳、文化交流貿易、商務投資促進、旅遊美食推介、中醫武術傳播等於一體的城市對外傳播品牌‘成都文化周’,提升天府文化的國際輻射力和影響力”。

成都市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強:

到2020年 力爭把成都建成 全國健康城市示範市

“我們將加快建設健康成都,合理佈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推動全市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實健康保障。”昨日,成都市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強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力爭2017年把成都建設成為四川省健康城市樣板城市,到2020年把成都建成全國健康城市示範市。

他介紹,成都還將堅持“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佈局醫療服務資源,重點按照龍泉山東側規劃建設需要,著眼天府新區國際空港新城和現代產業基地建設,鼓勵健康服務業向東佈局,推進健康服務業集群發展。

謝強表示,成都還將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在醫聯體100%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上探索醫聯體內涵建設,並以需求為導向,做細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郫都區委書記楊東升:

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 親近自然享受生活

郫都區是成都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電子資訊和雙創產業基地、國際化都市新區”。楊東升說,圍繞報告提出的“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郫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協調發展,立足良好生態本底和資源優勢,充分保護好生態田園環境,在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中肩負郫都擔當。

作為成都市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郫都區已全面建立“河長制”,保護好徐堰河、柏條河飲用水源地,全力保障成都市飲用水安全。同時,優化生態空間,推進綠色城市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四態合一”理念,持續推進三道堰鎮青杠樹村等“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建設,並加快推進區內環城生態帶建設,目前已投入資金28.11億元,騰地11133畝。

成都商報記者 肖剛 韓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