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中國卡丁車的黃金戰艦——Golden Racing車隊

說起賽車, 不少人的第一印象要麼是以超過300公里每小時時速風馳電掣般掠過的F1大賽, 要麼是在懸崖邊公路上高速漂移過彎的WRC。 沒錯, 這些都是當今賽車領域最響噹噹的比賽。 不過, 一口吃不了胖子, 再偉大的車手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坐進F1賽車的, 跟大多數體育項目一樣, 冠軍級別的車手往往都是十一二歲甚至十歲前便開始專業訓練。 雖然F1所代表的方程式比賽和WRC所代表的拉力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比賽,

但在早期訓練階段, 二者卻有著一致的方式——卡丁車比賽。

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 原本基礎薄弱的國內賽車運動也初步形成了從卡丁車到房車賽、拉力賽、乃至超跑比賽的體系。 在最基礎的卡丁車賽事裡, 有一支歷史不算久遠的車隊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它就是Golden Racing車隊。 我們是從2016年初才開始在Rotax Max中國杯見到這支車隊的身影, 後來的事實是他們沒有缺席任何一場Rotax Max的比賽中。 甚至於, 在年終, 這支新軍拿到Junior年度冠軍, Micro年度第二, Senior年度第五。

一支新軍在首個賽季, 何以有這樣的成績,

在我們仔細的觀察過這支車隊後, 最大的感受便是專業。 Golden Racing 負責賽車技術工作均是具有多年卡丁車賽事經驗的專業技師, 其中包括幾位馬來西亞的資深技術人員。 在這些技術人員的幫助下, 不僅能保證每場比賽中賽車都是以最好的狀態出戰比賽, 更加能夠幫助車手從小就對機械和技術開始有瞭解。

2016年車隊參賽車手陣容是崔原溥和孫梓瑞。 其中崔原溥出生於2008年, 參賽時不過剛剛8歲。 對於國內大多數同齡小朋友來說, 8歲恐怕還是一個每天上下學都需要家長來接送的年紀。 對於卡丁車手來說, 卻已經坐進賽車, 比賽開始指令發出後, 便需要獨自駕駛賽車。 完成每次刹車、過彎自不必說, 追趕領先者、堵截身後的企圖超越者也是每一場比賽的必修課。 崔原溥對比賽適應出奇的快, 在第一場初試身手的比賽中就斬獲第五, 在接下裡4月的第二站裡, 獲得季軍。 領獎臺來的這麼早, 出乎了 不少人的預料。

在5月下旬和7月迎來了Rotax Max中國杯的第三場和第四場比賽。如果說之前的一次領獎臺可能只是偶然的狀態加運氣共同給力的結果,那麼接下來的這兩場比賽的結果恐怕能說明更多問題,崔原溥聯繫兩次登上領獎臺。

隨後的7月底和8月進行賽季最後的兩站,8歲的崔原溥再進一步,連續獲得兩場亞軍。最終,作為一個第一年參加比賽的小車手,獲得當個賽季Rotax Max卡丁車挑戰賽中國杯的年度亞軍,而且僅僅是以一分之差與年度冠軍失之交臂。除了Rotax Max中國杯,2016賽季崔原溥還嘗試性的參加了兩場CKC中國卡丁車錦標賽,這小試牛刀的參賽同樣收穫了領獎臺。

另一位車手孫梓瑞生於1997年。與崔原溥相比,他要大不少,但孫梓瑞的大多數同齡人依然還處在學生生涯中。與崔原溥的Micro組不同,孫梓瑞參加的是Senior組別,這個組別理論上對所有15歲以上的車手開放,因此參賽車手中不乏一些馳騁于卡丁車賽多年的老資歷車手。但即便如此,孫梓瑞在賽季中,仍然斬獲一個分站冠軍和兩個分站季軍。

除了崔原溥和孫梓瑞外,車隊在2016賽季還培養了外籍車手Leon(王恩琦)。Leon雖然參加的叫Mirco組年齡稍大幾歲的Junior組,但他此前卻完全談不上經驗豐富,甚至於之前完全沒有開過兩衝程發動機的卡丁車。在2016賽季中,經過與車隊的充分磨合,在技術和比賽心理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以一個新人的身份神奇的獲得賽季Junior組的年度冠軍。

對一支志在取得優秀成績的車隊來說,經驗豐富技術團隊是必要支持、麾下既具天賦又肯努力車手是取得成績的載體。然而,光擁有這兩者卻還不夠,一支成熟的車隊,還需要一個靈魂人物去做有機的協調把這二者的效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這便是車隊經理。Golden Racing的車隊經理是活躍于國內卡丁車賽多年的陳東。雖然僅僅是一位80後,但陳東卻已經擁有超過十年的卡丁車經驗。技術出身的他,和技術團隊溝通起來全無障礙。同時,他也擁有多年的青訓經驗,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卡丁車教練,曾指導帶領多位卡丁車手參與亞洲乃至歐洲的比賽。

首個賽季Rotax Max中國杯的成功,讓車隊上上下下非常滿意,這就包括崔原溥的父親崔皓。崔皓像很多具有賽車夢想的70後80後一樣,自身錯過了參加賽車的最佳年齡,但對下一代來說,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在Rotax Max中國杯賽季結束後,車隊並沒有停止參賽步伐。8月,車隊走出國門,赴馬來西亞參加了Rotax Max亞洲杯總決賽。10月,更是遠赴義大利,參加了Rotax Max世界盃總決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賽季的總決賽,是首次開放小童組別,而崔原溥也成為中國參加Rotax Max世界盃總決賽最年輕的一位車手。10月和12月,車隊來到澳門和臺灣,參加了亞洲小型車公開賽TKOC亞洲邀請賽。

2017年元月,大多數國人正在盼望春節到來時,Golden Racing車隊又來到馬來西亞參加Rotax Max亞洲邀請賽。接下來是2份在臺灣舉行X30亞洲杯邀請賽。從3月份開始,2017賽季Rotax 亞洲杯又已經拉開戰幕,在第一場中,崔原溥獲得A組第三,這是他在國外第一次進入三甲行列。

據車隊介紹,2017賽季車隊將參與亞洲杯兩個比賽,X30和Rotax Max,國內Rotax Max卡丁車挑戰賽中國杯以及CKC中國卡丁車錦標賽。在這滿滿當當的賽程中,車隊還計畫選擇性參加兩場歐洲世界卡丁車錦標賽。在技術後援上,車隊將引進歐洲引擎團隊的技術支援。技師方面,也將擴充擁有征戰亞太比賽經驗的技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車隊還聘請到了一位澳洲資深的卡丁車教練。我們祝願,這支擁有資深領隊、中外合璧的技術團隊、天賦異稟的少年車手的車隊,能夠取得更加榮耀的成績。

在5月下旬和7月迎來了Rotax Max中國杯的第三場和第四場比賽。如果說之前的一次領獎臺可能只是偶然的狀態加運氣共同給力的結果,那麼接下來的這兩場比賽的結果恐怕能說明更多問題,崔原溥聯繫兩次登上領獎臺。

隨後的7月底和8月進行賽季最後的兩站,8歲的崔原溥再進一步,連續獲得兩場亞軍。最終,作為一個第一年參加比賽的小車手,獲得當個賽季Rotax Max卡丁車挑戰賽中國杯的年度亞軍,而且僅僅是以一分之差與年度冠軍失之交臂。除了Rotax Max中國杯,2016賽季崔原溥還嘗試性的參加了兩場CKC中國卡丁車錦標賽,這小試牛刀的參賽同樣收穫了領獎臺。

另一位車手孫梓瑞生於1997年。與崔原溥相比,他要大不少,但孫梓瑞的大多數同齡人依然還處在學生生涯中。與崔原溥的Micro組不同,孫梓瑞參加的是Senior組別,這個組別理論上對所有15歲以上的車手開放,因此參賽車手中不乏一些馳騁于卡丁車賽多年的老資歷車手。但即便如此,孫梓瑞在賽季中,仍然斬獲一個分站冠軍和兩個分站季軍。

除了崔原溥和孫梓瑞外,車隊在2016賽季還培養了外籍車手Leon(王恩琦)。Leon雖然參加的叫Mirco組年齡稍大幾歲的Junior組,但他此前卻完全談不上經驗豐富,甚至於之前完全沒有開過兩衝程發動機的卡丁車。在2016賽季中,經過與車隊的充分磨合,在技術和比賽心理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以一個新人的身份神奇的獲得賽季Junior組的年度冠軍。

對一支志在取得優秀成績的車隊來說,經驗豐富技術團隊是必要支持、麾下既具天賦又肯努力車手是取得成績的載體。然而,光擁有這兩者卻還不夠,一支成熟的車隊,還需要一個靈魂人物去做有機的協調把這二者的效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這便是車隊經理。Golden Racing的車隊經理是活躍于國內卡丁車賽多年的陳東。雖然僅僅是一位80後,但陳東卻已經擁有超過十年的卡丁車經驗。技術出身的他,和技術團隊溝通起來全無障礙。同時,他也擁有多年的青訓經驗,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卡丁車教練,曾指導帶領多位卡丁車手參與亞洲乃至歐洲的比賽。

首個賽季Rotax Max中國杯的成功,讓車隊上上下下非常滿意,這就包括崔原溥的父親崔皓。崔皓像很多具有賽車夢想的70後80後一樣,自身錯過了參加賽車的最佳年齡,但對下一代來說,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在Rotax Max中國杯賽季結束後,車隊並沒有停止參賽步伐。8月,車隊走出國門,赴馬來西亞參加了Rotax Max亞洲杯總決賽。10月,更是遠赴義大利,參加了Rotax Max世界盃總決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賽季的總決賽,是首次開放小童組別,而崔原溥也成為中國參加Rotax Max世界盃總決賽最年輕的一位車手。10月和12月,車隊來到澳門和臺灣,參加了亞洲小型車公開賽TKOC亞洲邀請賽。

2017年元月,大多數國人正在盼望春節到來時,Golden Racing車隊又來到馬來西亞參加Rotax Max亞洲邀請賽。接下來是2份在臺灣舉行X30亞洲杯邀請賽。從3月份開始,2017賽季Rotax 亞洲杯又已經拉開戰幕,在第一場中,崔原溥獲得A組第三,這是他在國外第一次進入三甲行列。

據車隊介紹,2017賽季車隊將參與亞洲杯兩個比賽,X30和Rotax Max,國內Rotax Max卡丁車挑戰賽中國杯以及CKC中國卡丁車錦標賽。在這滿滿當當的賽程中,車隊還計畫選擇性參加兩場歐洲世界卡丁車錦標賽。在技術後援上,車隊將引進歐洲引擎團隊的技術支援。技師方面,也將擴充擁有征戰亞太比賽經驗的技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車隊還聘請到了一位澳洲資深的卡丁車教練。我們祝願,這支擁有資深領隊、中外合璧的技術團隊、天賦異稟的少年車手的車隊,能夠取得更加榮耀的成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