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醉江南的9座小橋,江西竟然就有3座!

“小橋流水人家”

一句話道盡江南水鄉的樣子,

江南雨水豐沛,

河湖眾多, 橋自然很多

一座座小橋, 石拱橋、廊橋、浮橋……

都是念念不忘的鄉愁!

遇江南

三月裡的江南,

正是草長鶯飛的好時光,

趁著陽光明媚,

尋一處靜謐之地,

訪一段煙雨小橋,

遇見最美的春天!

杭州西湖

斷橋—白頭到老

西湖自古便是杭州之魂所在。 她擁有三面雲山, 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 她以“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斷橋位於杭州北裡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 一端跨著北山路, 另一端接通白堤。 讓人無限遐想的是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從這裡開始。 斷橋殘雪, 是“西湖十景”之一, 白雪皚皚也是斷橋最美麗的時刻, 天地仿佛就此寂靜了。

烏鎮

逢源雙橋—邂逅愛情

走進烏鎮, 白牆黛瓦、小橋流水, 眼前的一切都攜著濃濃的中國水墨畫氣息撲面而來, 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在此吟詠風月, 暢懷敘談的最愛, 還是一代文豪茅盾的故鄉。

烏鎮的橋很多, 而最讓人嚮往的還是這座逢源雙橋。 傳說, 男走左邊的橋, 女走右邊的橋, 走過橋去, 遇到的那個人就會是跟你走一輩子的人。

蘇州

楓橋—楓橋夜泊

蘇州是著名的水城, 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城內河道縱橫, 橋樑眾多。 唐代詩人杜荀鶴雲:“君到姑蘇見, 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 水港小橋多。 ”就是描述蘇州古城水多橋多的景象。

楓橋是江蘇蘇州西郊的一座古橋,位於虎丘區楓橋街道,跨上塘河。楓橋歷史悠久,隋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鎮;楓橋以唐代詩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而聞名天下,描寫出這裡空靈而闊大的意境。

揚州瘦西湖

五亭橋—剛中帶柔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清乾隆年間,揚州的鹽業興盛,瘦西湖由於年長日久,湖心淤塞,鹽商便出資疏浚,並在東西岸興建起許多亭臺樓閣。

五亭橋是瘦西湖的標誌,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蕩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

周莊

雙橋—故鄉回憶

周莊位於蘇州昆山市,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周莊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雙橋不僅是座名橋,也是周莊的標誌性建築。雙橋,即世得橋和永安橋,建于明萬曆年間,因兩橋交叉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所以當地人稱雙橋為鑰匙橋。 碧水泱泱,綠樹掩映,小船在橋洞中穿過,牽著牯牛的老農走上橋階,誰家的主婦在橋邊的河埠搓衣洗菜,時光在這裡好像變慢了。

宏村

畫橋—畫中仙境

宏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轄鎮,綿延至今已有800餘年。宏村鎮有“一襲煙雨罩江南,兩袖清風論古今”之稱,是徽文化的集中發祥地和古徽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畫橋,在宏村南湖之上,連接景區大門和宏村古建築群的捷徑。1986年第3次整治南湖時,建造。此橋給南湖倍添詩情畫意。“畫橋”真乃名不虛傳,親臨其境,如畫般感受。

婺源

彩虹橋—廊橋遺夢

婺源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

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 橋墩古樸厚重,具有很強的歷史感。站在彩虹橋上,憑欄四望,青山如黛,碧水長流,古村隱隱,草木蔥蔥,呈現出婺源的又一番美景。

贛州

古浮橋—生活百態

贛州古浮橋,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間。近千年的浮橋成為贛州市人的驕傲。每當踏上浮橋,不僅強烈地感受到古樸的歷史,感受到古老的贛州人民的勤勞智慧。

在橋上可以看到到河邊的洗衣女,釣魚翁的英姿,騎摩托車的、推自行車的、挑擔的、背小孩的、走親戚的、上學的人交織在一起,站在浮橋上看盡生活百態。

鉛山

澄波橋—唐風古韻

澄波橋,坐落於鉛山縣西部陳坊河上。始建于唐貞觀四年。為登仙峰的澄波和尚化緣所建,故名。建造獨特,唐風古韻,至今猶存,確系一座造型古雅的江南風雨廊橋。

橋上每天熙來攘往,婦孺老少,絡繹不絕。橋上還架有長凳,供人休息聊天。

走一座古橋

看一處風景

一座座橋就如人間彩虹

連接著街與巷

連接著山和水

連接著你和我

……

整理:章麗

編輯:駱志俊

出品:江西省旅發委市場處

投稿郵箱:jxtaxwzx@163.com

楓橋是江蘇蘇州西郊的一座古橋,位於虎丘區楓橋街道,跨上塘河。楓橋歷史悠久,隋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鎮;楓橋以唐代詩人張繼的七絕《楓橋夜泊》而聞名天下,描寫出這裡空靈而闊大的意境。

揚州瘦西湖

五亭橋—剛中帶柔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清乾隆年間,揚州的鹽業興盛,瘦西湖由於年長日久,湖心淤塞,鹽商便出資疏浚,並在東西岸興建起許多亭臺樓閣。

五亭橋是瘦西湖的標誌,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蕩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

周莊

雙橋—故鄉回憶

周莊位於蘇州昆山市,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周莊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雙橋不僅是座名橋,也是周莊的標誌性建築。雙橋,即世得橋和永安橋,建于明萬曆年間,因兩橋交叉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所以當地人稱雙橋為鑰匙橋。 碧水泱泱,綠樹掩映,小船在橋洞中穿過,牽著牯牛的老農走上橋階,誰家的主婦在橋邊的河埠搓衣洗菜,時光在這裡好像變慢了。

宏村

畫橋—畫中仙境

宏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轄鎮,綿延至今已有800餘年。宏村鎮有“一襲煙雨罩江南,兩袖清風論古今”之稱,是徽文化的集中發祥地和古徽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畫橋,在宏村南湖之上,連接景區大門和宏村古建築群的捷徑。1986年第3次整治南湖時,建造。此橋給南湖倍添詩情畫意。“畫橋”真乃名不虛傳,親臨其境,如畫般感受。

婺源

彩虹橋—廊橋遺夢

婺源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

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 橋墩古樸厚重,具有很強的歷史感。站在彩虹橋上,憑欄四望,青山如黛,碧水長流,古村隱隱,草木蔥蔥,呈現出婺源的又一番美景。

贛州

古浮橋—生活百態

贛州古浮橋,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間。近千年的浮橋成為贛州市人的驕傲。每當踏上浮橋,不僅強烈地感受到古樸的歷史,感受到古老的贛州人民的勤勞智慧。

在橋上可以看到到河邊的洗衣女,釣魚翁的英姿,騎摩托車的、推自行車的、挑擔的、背小孩的、走親戚的、上學的人交織在一起,站在浮橋上看盡生活百態。

鉛山

澄波橋—唐風古韻

澄波橋,坐落於鉛山縣西部陳坊河上。始建于唐貞觀四年。為登仙峰的澄波和尚化緣所建,故名。建造獨特,唐風古韻,至今猶存,確系一座造型古雅的江南風雨廊橋。

橋上每天熙來攘往,婦孺老少,絡繹不絕。橋上還架有長凳,供人休息聊天。

走一座古橋

看一處風景

一座座橋就如人間彩虹

連接著街與巷

連接著山和水

連接著你和我

……

整理:章麗

編輯:駱志俊

出品:江西省旅發委市場處

投稿郵箱:jxtaxwzx@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