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消費升級+互聯網手機下半場,誰踏准了節拍?

2017年第一季度的智慧手機市場, 遠比想像中的慘澹, TrendForces資料顯示全球智慧手機產量相比去年同期竟下降了23%。 中國手機市場也是一樣,

智慧手機已然進入產品飽和期。 價格戰已經無法撬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他們喜歡的不再是高性價比, 而是質價比。 他們厭倦了手中的千元機, 需要更高性能同時也能接受價格不會高到離譜的手機。 換言之, 他們有了更高的消費需求。

這倒是跟此前GFK的預測結果吻合: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 較2016年零售規模會放緩, 同時零售額會高於零售量, 市場價在持續走高。 賽諾公佈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 1-3月, 大部分國產手機銷量都在下滑, 有的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但銷售額卻在大幅提升, 即便是在出貨量同比下降6.3%的3月份。 銷售額上漲是因為價格上漲, 價格上漲則是因為消費升級。

估計大部分人都未料到, 互聯網手機的下半場,

是因為消費升級而終結了之前多年的混亂狀態。 消費升級, 因此成為智慧手機行業新的拐點。 在這個拐點上, 誰能圍繞消費升級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全新消費需求, 誰就能踏准這個時代的節拍, 跳出最優美的舞蹈。

Q1手機出貨量大幅下降, 國產手機銷量降多增少

據TrendForce的統計, 2017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手機的產量僅為 3.07 億部, 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 這組資料表明, 今年全球手機市場的情況不容樂觀。 這一點, 在中國通信院《2017 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中也有所體現, 2017年3月, 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187.1萬部(注:含非智能手機), 同比下降6.3%;上市新機型128款, 同比下降31.2%。 兩個研究結構的資料均證明, 2017年手機市場的整體萎縮已成定局。

整體市場的萎靡,

必然會影響手機廠商出貨量, 在1月份對中國手機市場的影響最為強烈。 在賽諾資料中, 今年1月份, OPPO和vivo佔據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中銷量及銷售額的第一與第二, 小米則在銷量和銷售額上都出現了16%、10%的跌幅, 排名第六。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下降最大, 銷量跌幅25.5%, 僅佔據中國市場2.5%市場份額。

賽諾1月中國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排名

賽諾1月中國手機市場線上銷量排名

到3月份, 整體市場銷量排名前5的分別是OPPO、vivo、華為、蘋果、榮耀, OPPO與vivo分別跌幅0.9%、0.3%, 華為與榮耀分別漲幅1.2%與0.5%, 小米繼續無緣前五席位。 國內市場整體出貨量與去年同比下降了6.3%。

好在, 根據GFK預測, 雖然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規模相比2016年增速會放緩, 但是零售額增長卻遠高於零售量, 市場均價在持續走高。 較之2016年, 今年中國手機整體零售市場的漲幅在4.8%左右, 但銷售額漲幅預計在14%左右。 這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是利好, 意味著手機產量降低,但是收入會增多。這一點從賽諾1月份中國市場的資料可看出來,OPPO、vivo、榮耀的銷售額漲幅都達到了2位數。

銷量下降但銷售額上漲,消費升級是最大拐點

GFK資料包告預測:2017年手機整體零售市場的增速放緩,手機的升級替換是核心驅動力。這與今年Q1手機市場情況相符,整體銷量同期下滑,但幾家國產手機銷售額卻在上漲。當然,還出現了榮耀這種在所有廠商的銷售淡季,銷售額與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的情況。但是,小米、樂視、魅族等就出現了銷量負增長。這說明,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做不到好的銷量,並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看廠商如何去做,一切皆有可能。最終,GFK給的一季度互聯網手機資料是這樣的。

之所以會出現市場零售額增長遠高於零售量的情況,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4G換機紅利已然殆盡,智慧手機的升級替換成為用戶的首要需求,會選性能更好、價格更高的手機;另一方面,手機產業鏈上元器件成本正在大幅上漲,這加劇了市場競爭,手機廠商不得不漲價,銷售額自然跟著提升。

這其中,主要還是因為使用者對手機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那些因價格戰而生的千元機已然被優勝劣汰。同時,用戶在升級手機時選擇哪個手機品牌越多,也就意味著該手機的銷量越大。消費升級,是手機廠商銷量下降但銷售額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銷量與銷售額同時上漲的原因。消費升級,已成智慧手機尤其是互聯網手機新的拐點。

再從用戶數量的角度,體會一下消費升級對於手機銷量的重要性。截至2016年9月,中國有13億左右的手機用戶,智慧手機用戶約6.4億,當前這個數量應該已超過7億。中國手機用戶的消費升級,一是7億智慧手機從百元機、千元機向超過2000元的高性能手機升級,二是6億多非4G手機用戶向4G手機的過渡,即便4G紅利不如以前,仍有非常可觀的存量在其中。不管是千元機向更高性能機升級,還是非4G機向4G機過渡,本質上都是消費升級,可見消費升級在今後的巨大能量。廠商們只要保證其存量用戶的升級換代不換機,就能有一個很大的量。

互聯網手機下半場,誰踏准了消費升級的節拍?

從2016年底開始,各手機廠商已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拼價格的路子上了,一是拼不動了,二是拼價格毫無意義。因此,它們都開始走“創新+用心”之路,從使用者需求及產品本身考慮問題。專注于攝像、音響、安全等細節但不再去碰觸價格底線的各式各樣的手機,就此誕生,這就是重視用戶、考慮受眾的具體結果。

本質上,還是為了滿足用戶在消費升級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華為、榮耀,還是OPPO、vivo,包括金立在內,從各種顏色到各種機身材質,從產品外形設計就能體現其對用戶更高需求的考慮。如華為mate9售價接近一萬的保時捷款,以及金立高達19萬的鱷魚皮設計,這些產品並不是從想當然出發,而是確實有用戶有這樣的長尾需求。這也表明,互聯網手機的下半場,不再是到處充斥的價格戰與硬體拼湊,更尊重使用者、為用戶做出令其消費升級繼續購買的好產品,才是王道。

GFK的資料包告,已經準確地描述出了當前使用者對於3C產品的全新需求:在產品反覆運算方面,大運存、輕薄、體驗、場景等是這些使用者需求的關鍵字;在購買意向上,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更具科技感的中高端產品。這個用戶畫像,更適用於手機這個3C產品的主要品類。輕薄、大運存、更快更智慧的體驗以及與VR等更多場景的融合,這就是用戶對於當前手機的消費升級新需求。

這個畫像與各大資料分析結構發佈的資料包告相吻合,銷量及銷售額排名靠前、同時持續增長的廠商,其產品的使用者口碑、體驗以及各項性能都是非常不錯的。反過來講,如果把當前的手機市場比作一首舞曲,那些能夠踏准消費升級節拍的廠商,能為消費者提供了想要的產品,必定也能在不理想的市場環境中跳出一支優美的舞蹈。

現在來看,雖然全球手智慧機市場正在萎縮,但是因為消費升級這個拐點的存在,互聯網手機的下半場,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殘酷,反而進入了一種良性發展狀態。在這個市場飽和階段,廠商們會更加重視消費者的需求,從產品的品質上打動使用者,極力在升級的消費行為中挽留用戶。以需求倒逼產業,必定能讓廠商做出更多的精品,也就能得到市場更好的回饋。

如果未來手機市場是一支舞曲,也只有能踏准節拍的人,才能跳出更優美的舞蹈。

意味著手機產量降低,但是收入會增多。這一點從賽諾1月份中國市場的資料可看出來,OPPO、vivo、榮耀的銷售額漲幅都達到了2位數。

銷量下降但銷售額上漲,消費升級是最大拐點

GFK資料包告預測:2017年手機整體零售市場的增速放緩,手機的升級替換是核心驅動力。這與今年Q1手機市場情況相符,整體銷量同期下滑,但幾家國產手機銷售額卻在上漲。當然,還出現了榮耀這種在所有廠商的銷售淡季,銷售額與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的情況。但是,小米、樂視、魅族等就出現了銷量負增長。這說明,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做不到好的銷量,並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看廠商如何去做,一切皆有可能。最終,GFK給的一季度互聯網手機資料是這樣的。

之所以會出現市場零售額增長遠高於零售量的情況,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4G換機紅利已然殆盡,智慧手機的升級替換成為用戶的首要需求,會選性能更好、價格更高的手機;另一方面,手機產業鏈上元器件成本正在大幅上漲,這加劇了市場競爭,手機廠商不得不漲價,銷售額自然跟著提升。

這其中,主要還是因為使用者對手機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那些因價格戰而生的千元機已然被優勝劣汰。同時,用戶在升級手機時選擇哪個手機品牌越多,也就意味著該手機的銷量越大。消費升級,是手機廠商銷量下降但銷售額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銷量與銷售額同時上漲的原因。消費升級,已成智慧手機尤其是互聯網手機新的拐點。

再從用戶數量的角度,體會一下消費升級對於手機銷量的重要性。截至2016年9月,中國有13億左右的手機用戶,智慧手機用戶約6.4億,當前這個數量應該已超過7億。中國手機用戶的消費升級,一是7億智慧手機從百元機、千元機向超過2000元的高性能手機升級,二是6億多非4G手機用戶向4G手機的過渡,即便4G紅利不如以前,仍有非常可觀的存量在其中。不管是千元機向更高性能機升級,還是非4G機向4G機過渡,本質上都是消費升級,可見消費升級在今後的巨大能量。廠商們只要保證其存量用戶的升級換代不換機,就能有一個很大的量。

互聯網手機下半場,誰踏准了消費升級的節拍?

從2016年底開始,各手機廠商已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拼價格的路子上了,一是拼不動了,二是拼價格毫無意義。因此,它們都開始走“創新+用心”之路,從使用者需求及產品本身考慮問題。專注于攝像、音響、安全等細節但不再去碰觸價格底線的各式各樣的手機,就此誕生,這就是重視用戶、考慮受眾的具體結果。

本質上,還是為了滿足用戶在消費升級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華為、榮耀,還是OPPO、vivo,包括金立在內,從各種顏色到各種機身材質,從產品外形設計就能體現其對用戶更高需求的考慮。如華為mate9售價接近一萬的保時捷款,以及金立高達19萬的鱷魚皮設計,這些產品並不是從想當然出發,而是確實有用戶有這樣的長尾需求。這也表明,互聯網手機的下半場,不再是到處充斥的價格戰與硬體拼湊,更尊重使用者、為用戶做出令其消費升級繼續購買的好產品,才是王道。

GFK的資料包告,已經準確地描述出了當前使用者對於3C產品的全新需求:在產品反覆運算方面,大運存、輕薄、體驗、場景等是這些使用者需求的關鍵字;在購買意向上,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更具科技感的中高端產品。這個用戶畫像,更適用於手機這個3C產品的主要品類。輕薄、大運存、更快更智慧的體驗以及與VR等更多場景的融合,這就是用戶對於當前手機的消費升級新需求。

這個畫像與各大資料分析結構發佈的資料包告相吻合,銷量及銷售額排名靠前、同時持續增長的廠商,其產品的使用者口碑、體驗以及各項性能都是非常不錯的。反過來講,如果把當前的手機市場比作一首舞曲,那些能夠踏准消費升級節拍的廠商,能為消費者提供了想要的產品,必定也能在不理想的市場環境中跳出一支優美的舞蹈。

現在來看,雖然全球手智慧機市場正在萎縮,但是因為消費升級這個拐點的存在,互聯網手機的下半場,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殘酷,反而進入了一種良性發展狀態。在這個市場飽和階段,廠商們會更加重視消費者的需求,從產品的品質上打動使用者,極力在升級的消費行為中挽留用戶。以需求倒逼產業,必定能讓廠商做出更多的精品,也就能得到市場更好的回饋。

如果未來手機市場是一支舞曲,也只有能踏准節拍的人,才能跳出更優美的舞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