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2022年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亮相

設計模型在奧運工程建設展示館展出

本報訊國家速滑館位於朝陽區國家網球中心南側, 作為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競賽場館,

國家速滑館什麼樣?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獲悉, 國家速滑館設計方案以“冰絲帶”為設計理念, 呈現出橢圓形平面、“馬鞍形”造型。 按照計畫, 國家速滑館將在本月開工。

國家速滑館本月開工

去年6月, 受市政府委託, 由市規劃國土委組織國家速滑館設計方案國際競賽, 經過嚴格和全程公證的報名、評審等環節, 博普勒斯設計有限公司的設計勝出。 國家速滑館作為北京賽區新建競賽場館, 冬奧會期間將承擔速度滑冰專案的比賽和訓練。

相關負責人介紹, 由於2008年奧運會兩座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已到建築使用壽命, 按照節儉辦奧運的理念, 為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資源, 將利用上述兩座臨時場館的建設用地(土地面積約17公頃)用於建設國家速滑館。

目前, 該場地已經拆除臨時場館, 國家速滑館將在本月開工, 並計畫在2019年底永久性設施施工完畢, 2020年初舉辦第一次測試賽。

位於奧林匹克公園西側

未來這裡要變成什麼樣子?北青報記者瞭解到, 國家速滑館由22條好似“冰絲帶”的燈帶環繞在主體育場週邊, 形成比較獨特的冰上體育建築外觀, 今後沿外牆曲面設置的透明管將內置彩色光帶, 可變幻出不同顏色的動感光帶, 和鳥巢的紅、水立方的藍相映生輝, 體現速度滑冰的動感和絢麗。

相關負責人介紹, 國家速滑館占地約17公頃, 除了地下停車場, 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 南北長約220米, 東西寬約160米, 地上4層,

地下2層, 座席1.2萬個。 “冰絲帶”的控制高度為55米, 它將和69米高的國家體育場“鳥巢”、30米高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遙相呼應, 亮相於奧林匹克公園西側。

據介紹, 國家速滑館以“冰絲帶”呈現出橢圓形平面、“馬鞍形”造型主要與賽道要求有關, 冬奧會速滑比賽必須在國際滑聯規定的標準400米速滑賽道、人工制冰的冰面上進行, 標準速滑賽道兩端各需要有180度的弧。 參與評選的專家認為, “冰絲帶”的造型富有動感, 外觀時代感強, 尤其是場心與看臺將形成完整“包裹”, 提供適宜的比賽場地和舒適的觀賽空間。

賽後速滑館大廳可同時舉辦三場大型活動

按照計畫, 國家速滑館將採取PPP的方式進行建設, 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政府出資方代表介入工程準備的各項前期工作。

冬奧會帷幕落下之後, 場館如何利用?

相關負責人表示, 國家速滑館的賽後利用問題, 從設計之初就有考慮。 冬奧會後, 國家速滑館將成為能夠舉辦滑冰、冰球和冰壺等國際賽事, 而且也能讓大眾進行冰上活動的多功能場館。 賽後, 大廳可同時舉辦三場不同的大型活動或演出, 賽時的臨時看臺賽後也將恢復副廳功能, 此外速滑館還在場地西南角規劃了副館, 為今後的發展預留空間。 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考慮到場館的多功能開發、後續可持續利用等需要, 在保證冬奧會速滑比賽和訓練所需的內場通道和融制冰設備的前提下, 要求方案中考慮全冰面覆蓋設計,

並實現不同制冰區域的分別控制。

昨天起30日內, 國家速滑館的設計方案在位於奧林匹克中心區下沉廣場的奧運工程建設展示館展出, 市民可前往參觀。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