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雲大師點智慧:施於惡惹禍

星雲大師說:分享故事:有一個名叫桑耆沃的學生, 從老師那學會了起死回生的咒語。 但是, 學生性情浮躁, 他剛學一部分, 還沒有掌握解咒的方法,

便不肯再學了。 一天, 桑耆沃和他的同學們一起到森林中去撿柴, 看見林間地上躺著一隻死老虎。 桑耆沃便對同學們誇耀:“我能讓這只死老虎重新活過來!”桑耆沃站在死虎身邊默念咒語, 並用石子投擲死虎, 那死虎一下子跳起來。

這時桑耆沃得意洋洋地說:“你們看, 我很了不起……”只見老虎猛地向桑耆沃撲過去, 一口咬住了他的脖子。 沒等桑耆沃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就命歸黃泉了!

桑耆沃一死, 咒語失靈了, 老虎也馬上倒地身亡, 兩具屍體倒在一起。 同學們在樹上都嚇呆了,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 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家慌忙地爬下樹, 向老師報告了這件事。

老師也難過地搖著頭, 用手拍著學生的肩膀說:“仁慈和善心,

施前當三思;施于好為善, 施於惡惹禍。 孩子們, 不辨善惡, 濫施恩情的人, 只會把災禍引到自己身上來, 慈悲的同時, 也應該擁有智慧呀!”

不讓惡造孽

慈悲和智慧, 就好像人的一雙手。 一個人如果只有一隻手, 力量不夠, 必須兩手配合, 才能做事。

慈悲與智慧, 又如人的一雙腳、鳥的一對翅膀;人有雙腳才能走路, 鳥有雙翅才能飛行。 所以, 有慈悲有智慧最好, 沒有慈悲或缺少智慧, 如同缺了一隻手或缺了一隻腳, 做任何事情都很難成就。

慈悲運用得不當, 最後讓惡造孽, 就淪為罪惡了。 如果對壞人也慈悲, 甚至藏匿包庇為非作歹的惡人, 恐殃及無辜, 就是對大眾的殘忍。

所以好人應該要具有智慧、勇敢的慈悲, 如果沒有,

主要是源於沒有正確的知見。 所以, 真正的慈悲須以智慧、以正見為前導, 否則我們的濫慈悲, 可能失去原有的善心美意。

動則三思

所謂“動則三思, 慮而後行, 重慎出入, 以往鑒來”, 這句話用在“慈悲”也不為過, 慈悲是婦孺皆知的名詞, 慈悲為懷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 但許多人不瞭解慈悲的真正意義。 那麼慈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呢?慈悲應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 是不求回報的佈施奉獻, 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

慈悲如良藥, 良藥苦口, 但身體有了病痛, 苦口良藥可以醫治沉年痼疾;心理有了傷痛, 慈悲的清涼法水, 也能撫慰受創的心靈。 真正慈悲的力量, 可化解瞋恨為和平, 轉變暴戾為祥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