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一德在富陽蹲點一周,跑了15個山村,最關心哪些事?

3月6日-15日,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輕車簡從, 深入富陽區新登鎮湘溪村開展“聯百鄉結千村訪萬戶”蹲點調研活動。

這座青山環抱、翠竹成蔭的山村, 有常住人口2385人。

儘管兩次往返杭州處理公務, 趙一德堅持走遍了15個自然村。 廣場、學校、衛生院、民宿……村裡角角落落都留下了趙一德的身影;公共服務、民生保障、垃圾分類、環境保護……村裡細枝末節趙一德都要問一聲、聽一句。 蹲點期間, 趙一德走訪了近百家農戶, 和村民執手話家常, 他說:

“農村與城市不一樣, 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 ”

“我來過湘溪, 發現了湘溪的美,

回去之後一定給你們做廣告, 但我不收廣告費。 ”……

這些大白話, 體現了趙一德對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村級換屆選舉、農村環境整治等問題的關注, 而這也是他此次下鄉蹲點調研的重點所在。

湘溪村青山環抱、翠竹成蔭

看環境談衛生關心教育

幹部下鄉要發現解決問題

“幹部下鄉, 要善於發現問題, 勇於解決問題, 這是黨員幹部的本職。 ”如何做好農村環境整治, 是趙一德進村後關注的一個問題。

王家自然村, 趙一德在兩個紅綠垃圾桶前停了下來。 村黨委書記兼村主任王金明介紹, 村裡建有垃圾中轉站, 生活垃圾處置實行“戶投、村集、鎮運”。 “垃圾分類是今年杭州要打的環境綜合整治硬仗的重要內容, 農村生活垃圾處置一定要做好。 ”趙一德語重心長地說。

石佛自然村, 趙一德踏看了村級污水治理終端, 提出了一連串問題:“農村污水設施運維是否到位?處理後的水質達不達標?”他提醒王金明, 要借助環保部門的力量, 定期檢測水質。 “汙水處理是裡子,

垃圾分類是面子, 環境整治兩者缺一不可。 ”

走訪中, 趙一德還注意到了村裡分散的加工作坊。 他提醒經營者要注意粉塵、噪音影響, 並向王金明提出建議:“能不能把加工作坊集中到一處, 以進一步改善村莊環境?”

沉下身子融入群眾, 3月6日晚, 趙一德在村口涼亭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 現場來了二三十位村民。 “我到村裡來, 就是想和大家坐在一塊聊聊天。 你們有什麼想法, 儘管敞開了說。 ”趙一德親切的笑容、平和的開場白, 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

湘溪村夜景

“書記, 我想提個建議!”一位身穿玫紅色大衣的女村民脫口而出。 村民王菊華提出, 村裡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設備缺乏, 只能量量血壓、開開藥, 大家看病還不夠方便。

問清了情況, 趙一德把王菊華的意見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一早, 趙一德便出門去了社區衛生服務站, 向當班醫生徐國強詳細瞭解了站內的藥物、設備和公共衛生服務等情況。

教育問題也牽動著趙一德的心。 有村民反映, 孩子在鎮上讀書, 每天要坐半小時車,

但營運方為省錢不肯開空調, 夏天孩子熱得受不了。 “這要管一管!”趙一德說, 孩子的事是大事, 要村鎮聯動, 聯合運管部門, 將校車運營問題作為民生實事來辦。

問收入贊養老推銷電商

農民夯實經濟基礎最要緊

在湘溪村, 趙一德入戶近百家, 足跡遍佈田間地頭, 屋前門後。 每到一家, 他都不忘問上一句:“你家有幾口人, 都在做什麼工作?”

湘溪村是種竹產筍大村, 現有食用竹筍基地3500餘畝。 村民羅文華家是種竹產筍大戶, 一年賣竹筍的收入最多時達32.5萬元。

建設美好鄉村, 產業是根基, 富民是核心。 看到村民蓋起小洋房、開起小汽車, 不少人還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工作, 趙一德不禁對身邊的幹部感慨道:“農村經濟基礎夯實了, 老百姓生活水準就上去了!”

與此同時,趙一德也從中看出了不足:“湘溪村的竹製品多為粗加工,建議大家去安吉學習生產經驗,開發竹子深加工產品。”他說,村幹部要當好致富帶頭人,把好山好水好空氣變為好收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村民有更多更加穩定的收入。

除了種竹產筍帶來的收益,日益增多的遊客也給鄉村旅遊帶來新的契機。在“湘水灣休閒山莊”,趙一德見到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無障礙房間,價格親民,設施貼心,受到了老年旅遊團的熱烈歡迎。對此,趙一德點了個大大的贊:“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結合是發展趨勢,‘夕陽’生活孕育著朝陽產業。”

談到養老,趙一德想到了村裡空置的溫馨養老院。由於經營不善,擁有70張床位的養老院已經歇業一年。實地踏看後,趙一德提議,湘溪村可以和杭州的養老機構聯動,將城裡的老年人“引流”到村裡來養老,實現雙贏。

在仙源自然村,一處百年老宅引起了趙一德的注意。王金明說,宅子經久失修,村裡想維修加以利用,但和戶主多次協商未果。趙一德囑咐王金明,要繼續想辦法做戶主工作:“文化遺存承載歷史和鄉愁,老宅修好了,既能當活動場所,也給村裡增添歷史文化氣息。”

湘溪村旱季一長就會短暫缺水,新建飲用水庫成為群眾的期盼。在考坎塢自然村,趙一德踏看了水庫擬選地址。他說,建水庫不能草率,要統籌考慮技術、經濟、社會指標,確保安全與生態並重。

在村裡,趙一德還當起了電商“推銷員”。村民羅海平經營了一家模型加工作坊,一個工序並不簡單的船模,賣給經銷商僅14元。眼見此景,趙一德連連感慨:“杭州是跨境電商綜試區,電商氛圍濃厚,你們要學會開網店,讓產品通過電商走向國內外。”

湘溪村農居安置點

講作風說硬仗寄語年輕幹部

為村級班子建設出謀劃策

在湘溪蹲點調研,趙一德的“任務”之一是宣講杭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這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會,開在村民王生良家的庭院前。

趙一德從圓滿服務保障G20杭州峰會說起。他說,峰會之後,杭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老百姓的期望值更高,各界對杭州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要發揮峰會效應,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怎麼做?趙一德就深化創新活力之城、歷史文化名城、國際重要商貿中心、生態文明之都、東方品質之城建設等,向在場村民講解了市黨代會的部署,並列舉了接下來要打的幾場“硬仗”。

首先是環境綜合整治硬仗,“杭州要完成178個城中村改造提升,剿滅劣V類水。”其次是地鐵建設,“杭州至富陽城際鐵路2019年可通車,屆時富陽到杭州就更快更方便了”,杭州要在未來5年間建成城市軌道交通446公里……

湘溪村廣場

聽了書記的肺腑之言,諸葛海洋深有同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湘溪村的生態好了,家家戶戶也都富起來了。”諸葛海洋是個年輕的90後,大學畢業考上公務員,下掛到湘溪村鍛煉。

談到即將到來的村級換屆選舉,王金明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他說自己年屆六旬,當了四屆村黨委書記,如何培養接班人始終是心頭大事。

聽了王金明的話,趙一德說:“基層是最好的試金石和練武場,我們要鼓勵更多‘80’‘90’後幹部下鄉入村,讓他們紮根農村,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鍛煉自己、提升能力。”

村莊發展好不好,關鍵看基層黨組織。在鎮、村幹部座談會上,趙一德強調,眼下正值村級組織換屆,幹部要行得正坐得端,經得起挑選。“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桿秤,幹部幹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只有作風實在、方法科學,真心實意為村民辦實事,大家才會歡迎。”

文字/張夢月

攝影/陳恒、張夢月

來源/浙江新聞用戶端

老百姓生活水準就上去了!”

與此同時,趙一德也從中看出了不足:“湘溪村的竹製品多為粗加工,建議大家去安吉學習生產經驗,開發竹子深加工產品。”他說,村幹部要當好致富帶頭人,把好山好水好空氣變為好收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村民有更多更加穩定的收入。

除了種竹產筍帶來的收益,日益增多的遊客也給鄉村旅遊帶來新的契機。在“湘水灣休閒山莊”,趙一德見到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無障礙房間,價格親民,設施貼心,受到了老年旅遊團的熱烈歡迎。對此,趙一德點了個大大的贊:“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結合是發展趨勢,‘夕陽’生活孕育著朝陽產業。”

談到養老,趙一德想到了村裡空置的溫馨養老院。由於經營不善,擁有70張床位的養老院已經歇業一年。實地踏看後,趙一德提議,湘溪村可以和杭州的養老機構聯動,將城裡的老年人“引流”到村裡來養老,實現雙贏。

在仙源自然村,一處百年老宅引起了趙一德的注意。王金明說,宅子經久失修,村裡想維修加以利用,但和戶主多次協商未果。趙一德囑咐王金明,要繼續想辦法做戶主工作:“文化遺存承載歷史和鄉愁,老宅修好了,既能當活動場所,也給村裡增添歷史文化氣息。”

湘溪村旱季一長就會短暫缺水,新建飲用水庫成為群眾的期盼。在考坎塢自然村,趙一德踏看了水庫擬選地址。他說,建水庫不能草率,要統籌考慮技術、經濟、社會指標,確保安全與生態並重。

在村裡,趙一德還當起了電商“推銷員”。村民羅海平經營了一家模型加工作坊,一個工序並不簡單的船模,賣給經銷商僅14元。眼見此景,趙一德連連感慨:“杭州是跨境電商綜試區,電商氛圍濃厚,你們要學會開網店,讓產品通過電商走向國內外。”

湘溪村農居安置點

講作風說硬仗寄語年輕幹部

為村級班子建設出謀劃策

在湘溪蹲點調研,趙一德的“任務”之一是宣講杭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這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會,開在村民王生良家的庭院前。

趙一德從圓滿服務保障G20杭州峰會說起。他說,峰會之後,杭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老百姓的期望值更高,各界對杭州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要發揮峰會效應,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怎麼做?趙一德就深化創新活力之城、歷史文化名城、國際重要商貿中心、生態文明之都、東方品質之城建設等,向在場村民講解了市黨代會的部署,並列舉了接下來要打的幾場“硬仗”。

首先是環境綜合整治硬仗,“杭州要完成178個城中村改造提升,剿滅劣V類水。”其次是地鐵建設,“杭州至富陽城際鐵路2019年可通車,屆時富陽到杭州就更快更方便了”,杭州要在未來5年間建成城市軌道交通446公里……

湘溪村廣場

聽了書記的肺腑之言,諸葛海洋深有同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湘溪村的生態好了,家家戶戶也都富起來了。”諸葛海洋是個年輕的90後,大學畢業考上公務員,下掛到湘溪村鍛煉。

談到即將到來的村級換屆選舉,王金明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他說自己年屆六旬,當了四屆村黨委書記,如何培養接班人始終是心頭大事。

聽了王金明的話,趙一德說:“基層是最好的試金石和練武場,我們要鼓勵更多‘80’‘90’後幹部下鄉入村,讓他們紮根農村,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鍛煉自己、提升能力。”

村莊發展好不好,關鍵看基層黨組織。在鎮、村幹部座談會上,趙一德強調,眼下正值村級組織換屆,幹部要行得正坐得端,經得起挑選。“老百姓心裡都有一桿秤,幹部幹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只有作風實在、方法科學,真心實意為村民辦實事,大家才會歡迎。”

文字/張夢月

攝影/陳恒、張夢月

來源/浙江新聞用戶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