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志宇辦家庭農場帶領殘疾人抱團致富

在調兵山市曉南鎮後峪村西頭兒的一個山坳裡, 有一個不起眼的院落, 主人周志宇高位截癱, 院落周圍近7公頃的溝溝岔岔就是他的“星辰家庭農場”。

依靠這個家庭農場, 周志宇帶領50多名殘疾人抱團取暖, 在項目、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實現資源分享, 打造“分享經濟”, 眾多殘疾人不但自食其力, 而且走上了富裕之路, 周志宇每年也有20多萬元的收入。

在周志宇的家庭農場裡, 光是果樹就有蘋果、李子、核桃、板栗等七八個品種, 時下正是花開滿山, 時常有人到這裡來賞花拍照。 周志宇說:“果子成熟時的採摘季最熱鬧,

很多人都是提前預約農場自產的燉雞、燉魚, 採摘之後品嘗地道的農家風味。 這個果園是大家的, 誰出資誰受益。 兩年前, 小青村的張水長在農場投資了3萬元, 現在已經基本收回投資。 ”張水長今年60歲, 是在鐵嶺市參加殘疾人駕駛培訓時認識周志宇的, 因為被周志宇的勵志行動感染, 一聽說這個“分享經濟”模式, 就決定參股到農場經營中。

周志宇還有網店。 家庭農場有百余條品質優良的牧羊犬, 幼犬就在網上銷售, 往往需要提前預訂才能買得到。 他的“愛心微通”微商團隊有30多人, 各類產品的銷售環節已經打通。 “現在是新媒體、自媒體時代, 離開網路可不行。 我們團隊裡有不少養笨雞的, 笨雞蛋都採用微商模式銷售。

”周志宇說。

家庭農場裡有幾百隻山羊, 58歲的肢殘人張中圍是牧羊人, 每月有800多元工資。 他還在農場的溝岔裡種了1.3公頃土地, 也不用交地租, 等秋收了, 按照年景好壞往農場交點糧食就行。 他還養了500只雞, 現在是放羊、養雞、種地三不誤, 一年有4萬多元純收入。 張中圍說, 以前他就是個閒人, 現在有了周志宇提供給大家的共用農場, 殘疾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在周志宇的帶領下做項目致富, 日子有了奔頭兒。

周志宇多年與農業經營打交道, 積累了豐厚的農技知識, 每個月他都要舉辦兩期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班, 他的農場裡種的、養的就都成了實踐教材, 讓這些殘疾人看得直觀、學得扎實, 在經營中少走了很多彎路。 在周志宇的“分享經濟”模式中,

每一名殘疾人都賺到了錢。 用周志宇的話說, 抱團取暖讓家庭農場的分享經濟之路走得更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