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黃山:老花溪地塊設計方案:怎樣更靠譜?

4月24日, 市規劃局公佈花溪飯店地塊將新建酒店的六個規劃方案。 由於老花溪地塊珍藏著許多屯溪人的美好記憶和情感, 因此方案引發線民空前關注。 在一片討論聲中, 融入徽文化元素、打造黃山新地標、串連屯溪老街和黎陽老街等成為線民共同的期盼。

記憶:老花溪的地標

花溪飯店地塊也稱三江口, 位於橫江和率水交匯處, 是屯溪新安江濱水景觀帶重要節點, 也是城市文化休閒中心重要組成部分, 在屯溪國家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範圍內。

花溪飯店建於上世紀80年代, 1989年試營業, 1990年1月正式開業,

1998年擴建新樓。 由於地處屯溪三江口, 三面環水(率水、橫江和占川河), 一面臨街(屯溪老街和黎陽老街), 一橋相通(鎮海老大橋), 加上典型的現代徽派建築風格, 曾是市民和遊客眼中屯溪的標誌性建築, 也是屯溪第一家涉外旅遊接待飯店。

規劃:打造屯溪新地標

規劃方案中稱, 原花溪飯店於去年6月拆除, 業主單位國壽不動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在此新建酒店。 考慮該區域景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將設計的六個規劃方案公佈於眾, 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 以便優化設計方案, 把該處建成屯溪重要的地標性建築。

記者注意到, 本次公佈的酒店新建築共有六個方案, 每個方案都有不同設計理念。 方案一的建築面積為26500平方米,

建築層數4至9層, 建築風格為圓弧流線型, 並層層退台, 寓意揚帆遠航之意;方案二的建築面積為26500平方米, 建築9至10層, 建築形式遠看像一個大寫的“人”字;方案三的地上建築面積21400平方米, 建築10層, 採用大面積玻璃幕牆及木色材質, 為層疊式立體建築;方案四的地上建築面積26400平方米, 建築12層, 高度46.8米;方案五的地上建築8層, 高度30米, 仿徽派天井式結構;方案六建築面積25100平方米, 建築層數4至9層, 建築高度41米, 形似鼎的結構, 標高171米。

市規劃部門相關科室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並未完全透露每個建築設計的理念。 該負責人說, 設計方案出自多家外地設計院, 為讓思維不受限制, 他們都未提供具體的規劃設計理念, “由於三江口地理位置特殊,

原有的建築美感給人們留下深刻記憶, 因此更需要不斷論證, 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有更好的建議。 ”

聲音:打造徽味無窮的新地標

在去年花溪飯店拆除後, 有不少市民非常關注原址將來做什麼用, 新建項目在品位上是否能和三江口的烏篷船隻、埠頭擣衣、魚蝦歡歌、鸕鷀排隊、水鄉美景等古徽元素融合。 24日方案公佈後立即引發線民熱議, 主要集中在要有徽州文化特色, 要和徽州文化和周邊的屯溪老街、黎陽老街建築風格及文化元素相融合。

網友“哥不僅是傳說”說, 三江彙聚的地方, 建築一定是要有靈性, 不能死板。 結合兩邊老街, 應是古典與現代的交融。 從河對岸看過來, 該是極具現代氣息, 類似悉尼歌劇院的感覺,

使這一塊真正成為畫龍點睛的地方。 個人偏愛方案一, 其它方案略顯呆板。

一網友建議打造千年標誌性建築, 建一座類似杭州西湖的雷峰塔, 定個塔名。

網友“幽谷”認為, 方案一過於喧鬧, 與屯溪氣質不符。 屯溪沒必要追風, 失去自身獨有的徽派文化特色。 方案五、六都較有徽文化風味, 而六更近巧妙, 造型像鑽石, 內秀的同時又有時代特色和強烈的秩序性。

網友“讀心”說, 三江口要建成名副其實的地標性景點和旅遊勝地, 造福子孫後代。

網友“Atxhs”說, 國內三江匯合的城市不少, 如寧波的三江口等, 可參考借鑒, 再結合旅遊城市特點, 未來的建築物與周邊環境要協調。

網友“短笛吟風”建言, 要考慮老街和水街一體化開發,

中間這個夾心層不能太突兀, 要講求和諧統一, 必須是徽派建築, 不能是現代化高層建築。 更何況地塊小, 交通也不便, 徽派園林、古塔、人物雕塑、音樂噴泉、廣場更合適。

讀者方兵說, 原來的花溪飯店就是徽派設計, 也不落伍。 現在要新建, 一定要考慮和周圍老街和水街的整體風貌和文化相融合、相統一。 高低有講究, 可以考慮建一座高塔型的建築, 打造三江口的新地標。

設計:理念不會“洋大怪”

市規劃局相關部門負責人稱, 從規劃上來講, 花溪飯店地塊肯定不會建商品住宅, 用作酒店商服是肯定的。 另外設計理念肯定不會搞“洋大怪”, 應該在融入徽元素的同時彰顯時代開放的特徵。 他認為, 新的設計規劃應在親水空間上做文章, 應更加開放。同時,根據機場淨空的保護與航班安全,新建酒店層高不會超出原來高度。

應更加開放。同時,根據機場淨空的保護與航班安全,新建酒店層高不會超出原來高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