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憑什麼女人就應該像男人一樣去奮鬥?

我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實習時, 帶我的是一位懷孕八個月的孕婦。 有一次她身體不舒服, 想臨時請假去醫院檢查, 我永遠都記得她的女上司Lin說的那句話:“誰還沒生過幾個孩子?那麼嬌氣就不要出來工作。 ”

Lin生過兩個孩子, 待產前一直工作到進產房的最後一刻。 生產後不到48小時就開工, 生過兩個孩子前後加起來休的產假不超過一個月。

當和別人偶爾聊起生產中的遭遇時, 她也只是非常不在意地說一句:“不過就是大出血而已。 ”

這是職場中出色女性的典型寫照:

她們在乎工作多於生活;

幾乎從不把笑容掛在臉上;

只用簡短不帶溫度的語言做出指示和回復;

看你的眼神通常只有兩種——挑剔和嫌棄;

甚至身為女性, 她們對自己的同類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和關懷。 拼命、卓越、不讓鬚眉的她們同時也因為缺乏最基本的“女人味”而常常讓同僚們“聞風喪膽”。

為什麼職場中越優秀的女性越不像女人呢?

孤軍奮戰

夾縫中生存的“女強人”

著名心理分析學家榮格用“animus”來形容女性具有的男性特質。

父親、叔父、兄弟、曾教過自己的男老師, 他們的特徵都會在女性身上產生投射, 從而影響女性的內心和外在。

這種投射當然也包括職場中成功男性對女性的影響。

儘管女性在現代職場身居要職的比例已大幅提升, 我們還是要面對一個現實:職場依舊是以男性為主角的角鬥場,

它充斥著陽剛之氣。

身居要職的女性們無法擺脫成功男性對自己的影響。

我們很少見到成功男士以軟綿、溫柔、善解人意的形象示人, 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以強勢、幹練、工作狂、甚至霸道著稱。

有這樣一群老司機帶路, 難怪我們的女上司們個個都咄咄逼人。 更慘的是, 她們的咄咄逼人還必須是升級加強版的。

在性別歧視尚未完全消除的時代, 你得付出更多、更加優秀才能收穫同等成功。 所以, 優秀的女性都是帶著放大鏡在“模仿”成功男性。

當我們提到女性時, 社會的第一反應是把她們與自身外形聯繫在一起進行評價。 比如我們更傾向先從外貌而非能力去看待女人。 但對職場女性而言,

所有關於外表的話題都是“禍兮福兮”式的雷區。

你的“女人味”可以是資本, 也可以是負擔。

比如, 因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愛美之心使然, 所以漂亮的女性會更容易得到面試機會、找到工作, 增加成功的概率。

但同時, 女性的美貌也可能會遭受更多歧視和懷疑, 它會降低下屬、客戶對你的信賴感、忠誠度、甚至去揣測你“上位”的手段。

英美兩國曾做過一項關於女性職業妝容的調查, 得出的結論是:

多穿點衣服會使得女性在工作中顯得更加能幹;

如果你看上去花了很多時間來打扮自己, 旁人會對你的能力和信任大打折扣。

我們無從得知這其中的邏輯和心理。

不管是“智慧與美貌兩難存”的慣性思維, 還是“性感尤物無法成大事”的刻板印象作祟,

這起碼解釋了為什麼在職場中我們很難見到女人味十足的優秀女性。

職場中優秀的女性無一不是在夾縫中生存。

感性領導力的魅力

撕下“女魔頭”的標籤

“女魔頭”並非所有優秀女性的唯一形象代言人。

現代社會提倡的“感性領導力”、“她領導”等概念, 都是為了讓女性與生俱來的特質——柔韌、靈活、溫暖在職場上發揮更強大的力量。 而不是非得踩著男性的腳印才能在職場有所作為。

女性不是只有“全職太太”、“職場女強人”或者夾在二者之間的“偽平衡追求者”這三種選擇。

擔任阿裡巴巴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和首席人才官的彭蕾, 和雅虎的梅耶爾、Facebook的桑德伯格並稱為“世界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三位女高管”。

不少人認為, “馬雲可以將自己認可的價值觀覆蓋到全公司, 倚仗的正是彭蕾領銜的人力團隊。 ”這支HR團隊在今天的阿裡仍然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之前讓80、90後唇槍舌戰的“月餅事件”正表明了阿裡HR的強悍風格。

不過, 彭蕾並不符合我們腦海中的“女強人”形象, 她在阿裡的花名是“林黛玉”。 當年的她, 對於創立一家偉大的公司“既茫然, 也沒太大的興趣”, 只是因為愛上了大她兩屆的學長孫彤宇——而他又恰好是馬雲的死忠粉, 彭蕾便作為“隨軍家屬”跟馬雲北漂創業。

後來, 在阿裡每個重大場合, 她總是一襲黑裙, 低調地站在馬雲身後, 除非馬雲示意, 她甚少主動說話, 唯一一次惹人爭論的觀點是:作為女性企業家, 不要放棄女人的直覺、愛幻想和不講道理。

職場女性畫像

不是任何身份的籠中鳥

職場女性應該是什麼樣的?

在上個世紀,如果職場女性選擇成為企業家,她們無疑需要變得更“男人”——擁有一張冷酷的刻板的面孔。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開始回歸到“自我”。

女性從來不是男性的參照物,她們不需要站在男性的對立面相互廝殺,更不需要站在女性的對立面,去抹殺自己的特性,“像一個男人一樣”去戰鬥。她們是自由的,不是任何身份的籠中鳥。

她們可以是言辭睿智、思想獨立的主持人,優雅轉型為投資人楊瀾;她們可以是從底層逆襲的銷售員,像母豹子一樣盡心呵護企業的董明珠;她們可以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創二代,從父輩手中接過擔子卻推陳出新的宗馥莉。

在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女性的榜單上,和彭蕾同樣上榜的中國大陸女性共有10位,占比20%,與排名第一的英國僅一席之差。她們是男性的領導者,也是男性的協助者、合作者、繼承者。

她們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真正地影響這個世界,就像熱帶雨林深處的蝴蝶,輕輕扇動著柔軟的翅膀。

職場女性畫像

不是任何身份的籠中鳥

職場女性應該是什麼樣的?

在上個世紀,如果職場女性選擇成為企業家,她們無疑需要變得更“男人”——擁有一張冷酷的刻板的面孔。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開始回歸到“自我”。

女性從來不是男性的參照物,她們不需要站在男性的對立面相互廝殺,更不需要站在女性的對立面,去抹殺自己的特性,“像一個男人一樣”去戰鬥。她們是自由的,不是任何身份的籠中鳥。

她們可以是言辭睿智、思想獨立的主持人,優雅轉型為投資人楊瀾;她們可以是從底層逆襲的銷售員,像母豹子一樣盡心呵護企業的董明珠;她們可以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創二代,從父輩手中接過擔子卻推陳出新的宗馥莉。

在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女性的榜單上,和彭蕾同樣上榜的中國大陸女性共有10位,占比20%,與排名第一的英國僅一席之差。她們是男性的領導者,也是男性的協助者、合作者、繼承者。

她們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真正地影響這個世界,就像熱帶雨林深處的蝴蝶,輕輕扇動著柔軟的翅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