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陳一丹:把握未來,對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的思考

4月26日, 2017中國網路版權保護大會在京舉行, 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先生出席大會並發表《把握未來, 對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的思考》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其演講實錄:

各位嘉賓早上好。 在2014年秋到2015年春, 我到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做了大半年的訪問學者, 觀察和思考美國的互聯網產業和智慧財產權制度, 有很多收穫。 回來之後, 我寫了一個《中美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與版權制度演變》的結項報告。

今天的演講內容主要來源於我的結項報告, 當然其中的資料和觀點都做了更新。 在此我也非常感謝斯坦福大學法學院和騰訊研究院對於此份報告提供的研究支援, 特別是保羅·戈斯汀教授和劉家瑞博士的大力幫助。

我今天的演講主要分三個部分, 首先講一下我對互聯網內容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觀察, 然後談談我關於互聯網與內容產業融合的三點思考,

最後再提三點建議。

首先談一下全球尤其是中美兩國互聯網內容產業的發展狀況, 以及未來發展的三個趨勢。

我們看到, 在市場規模方面, 中國的互聯網內容產業已經位居世界前列, 2016年的整體營收是3820億元, 與日本和韓國相當。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按此增速, 到2020年將超過日本和韓國, 成為全球第二。

歷史地看, 在過去十年, 中美兩國的互聯網內容產業一直處於快速增長態勢。 先看中國, 從2006年到2016年, 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的整體收入增長了26倍, 年均增長率超過30%。 再看美國, 雖然體量巨大,

但在過去十年仍然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長率。

接下來談一下互聯網內容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個趨勢。

我總結的第一趨勢是, 內容生產模式已經發生了並將繼續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 互聯網激發了社會大眾的創作動力和活力, 帶來了層出不窮的UGC生態模式,

諸如網路文學、自媒體、網路大電影、直播等, 不斷豐富著互聯網內容產業的生態。

第二, 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説明實現內容生產的精准化, 比如, 早期Netflix的電視劇《紙牌屋》, 以及亞馬遜後來製作的電視劇《透明人生》, 都借助大資料精准化分析, 迎合了用戶口味, 因而備受用戶喜愛。

第三, 互聯網調動了線民集體智慧, 開創了協同創作的模式。 維琪百科是協同創作的代表, 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第二個趨勢是, 線上超越線下, 互聯網內容產業迎來泛娛樂時代。

首先是內容發行和消費的線上模式取代線下模式, 成為主流。 我們看到, 紙質圖書、紙媒、CD、DVD等實物載體內容, 不斷被電子書、網路音樂、網路視頻等趕超, 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這其中既有時代變遷的縮影,又有技術發展的必然。

其次是流媒體成為推動音樂和視頻行業增長的核心力量。

最後是IP跨界改編的興起,推動互聯網內容產業迎來泛娛樂時代。借助粉絲經濟效應,文字、動漫、遊戲、影視劇等不同體裁的作品之間相互改編,取得了巨大成功,帶來泛娛樂生態模式。《鬼吹燈》《鬥破蒼穹》等都是IP跨界改編的典型。騰訊在這方面也在積極探索。

最後一個趨勢是,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將引領內容產業的未來生態。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人工智慧開始介入並為人類的藝術創造活動開闢新天地。比如,在騰訊,從2015年9月起,騰訊新聞網站就開始利用寫稿機器人寫新聞,而且效率非常高。此外,人工智慧寫小說、譜曲、繪畫等等,都越來越常見。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第二,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使得數位內容的個性化分發和消費成為可能。比如,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等新聞APP上,每個用戶的頭條和主頁都是演算法根據其興趣和偏好,個性化推薦的。個性化推薦在互聯網上多個場景中也越來越流行。

第三,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VR和AR技術在遊戲、視頻、社交等領域帶來全新的沉浸式內容消費體驗,有望成為手機之後的下一個主流娛樂平臺。去年,AR遊戲Pokémon Go在國內外掀起一股AR遊戲熱潮。我們看到,將來隨著VR和AR的應用場景廣泛和深入,可能衝擊到當前連續增長的pc和移動流媒體和視頻業務,因為人們放在VR和AR上的時間多了,可能分配到pc手機上的時間就少了。但無論使用場景如何變化,整體而言人們可欣賞的內容和內容形式,是不斷增長的 ,高品質內容的重要性會越來越重要。

那麼,互聯網與內容產業的融合,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接下來談一下我的三點思考。

首先,技術創新是產業融合的內在驅動力,帶來了新的消費需求和生產模式。

互聯網誕生之後,一方面解決了存量資源的網路化,之前通過實物載體傳播的內容開始線上化。另一方面,互聯網在造新的增量,網路文學、網路遊戲、自媒體、直播等層出不窮。

移動互聯網和智慧手機出現後,人們的碎片化時間被充分利用,互聯網內容產業更是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

總之,隨著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生活的基礎設施,內容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然。

其次,平臺經濟是推動互聯網與內容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作為網路平臺的互聯網公司是推動產業融合的關鍵所在。如果沒有約伯斯親自和唱片公司的談判,就不會有ipod和itunes的結合,美國的網路音樂盜版會持續更長時間。沒有中國正版音樂平臺多年的堅持,我們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產業規模。

另一方面,網路平臺需要堅持正版經營理念,探索內容消費的有效模式,培育使用者付費理念。

第三,版權制度的不斷完善是內容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歷史地看,在互聯網與內容產業的融合中,衝突在所難免。以音樂產業為例,在P2P檔共用等網路盜版技術的衝擊下,從1999年到2009年,全球音樂產業收入下跌36%,美國音樂產業收入的跌幅更大,超過了一半。

但是,版權制度並沒有屈服於網路盜版帶來的衝擊,而是迅速調整、跟進,網路版權權利、版權避風港、數位權利管理措施等制度的設立,既保障了內容產業的發展,又兼顧了互聯網技術的創新。

最後,強健的版權保護是內容產業正版化發展的關鍵力量。在美國,強大的司法保護説明美國互聯網內容產業較早、較快地實現了正版化,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而在中國,以連續13年的“劍網行動”為代表的行政保護,以及近幾年不斷加強的司法保護,加快了正版化進程。

上面談了我對互聯網內容產業的幾點觀察和思考,最後結合現在的發展趨勢,談三點建議。

首先,我們要發揮好中國的獨特優勢,讓更多好內容網路化,努力實現變道超車。

這個背景是什麼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第一,當前中國手機線民占絕對主導地位,到達了6.95億。第二,中國有龐大的手機支付群體,僅去年一年,中國手機支付用戶就增長了31.2%,達到了4.69億人。這為我們提供了變道超車的機遇。

因此,一方面需要推動傳統文化產業轉型,鼓勵更多好的好內容數位化、網路化;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鼓勵網路原創,為文學、動漫、遊戲等領域的網路原創人群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和變現管道。

其次,需要大力培養相關人才,發展AI、VR、物聯網、區塊鏈、5G等先進技術,確保在未來可以掌握主導權。

歷史地看,網路技術始終是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的基礎,而目前主要的技術平臺如Windows、Android、iOS等都是美國的,中國沒有主導權。

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培養與之相適應的人才,促進先進技術的發展。因為只有在技術領域掌握發言權,才能在互聯網內容產業掌握主動權。

最後,需要持續保障良好的版權環境。

第一,希望加快修法流程,儘快審議《著作權法》的修訂稿。《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從2011年起就啟動了,版權局在組織各方討論完成草案後,送審稿報請國務院審議了,幾年來整個過程是嚴謹而充分,多輪徵求了版權業界各領域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在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希望能夠 儘早完成《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提交人大審議早日出臺,更好地發揮著作權制度對產業發展的保障作用。

第二,需要持續加強版權行政執法力度。我們看到,國家版權局連續13年的“劍網行動”,通過重點專項執法、發佈規範性檔等方式對版權保護環境的淨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仍將發揮重大作用。

第三,需要堅持適度從嚴的司法政策。美國互聯網內容產業正版先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嚴格的版權司法保護,很多網路盜版在早期就被扼殺在搖籃中。因此,借鑒美國經驗,中國需要堅持適度從嚴的司法政策,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最後,希望在政府、企業、權利人組織、線民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中國文化和內容產業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謝謝大家!

這其中既有時代變遷的縮影,又有技術發展的必然。

其次是流媒體成為推動音樂和視頻行業增長的核心力量。

最後是IP跨界改編的興起,推動互聯網內容產業迎來泛娛樂時代。借助粉絲經濟效應,文字、動漫、遊戲、影視劇等不同體裁的作品之間相互改編,取得了巨大成功,帶來泛娛樂生態模式。《鬼吹燈》《鬥破蒼穹》等都是IP跨界改編的典型。騰訊在這方面也在積極探索。

最後一個趨勢是,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將引領內容產業的未來生態。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人工智慧開始介入並為人類的藝術創造活動開闢新天地。比如,在騰訊,從2015年9月起,騰訊新聞網站就開始利用寫稿機器人寫新聞,而且效率非常高。此外,人工智慧寫小說、譜曲、繪畫等等,都越來越常見。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第二,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使得數位內容的個性化分發和消費成為可能。比如,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等新聞APP上,每個用戶的頭條和主頁都是演算法根據其興趣和偏好,個性化推薦的。個性化推薦在互聯網上多個場景中也越來越流行。

第三,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VR和AR技術在遊戲、視頻、社交等領域帶來全新的沉浸式內容消費體驗,有望成為手機之後的下一個主流娛樂平臺。去年,AR遊戲Pokémon Go在國內外掀起一股AR遊戲熱潮。我們看到,將來隨著VR和AR的應用場景廣泛和深入,可能衝擊到當前連續增長的pc和移動流媒體和視頻業務,因為人們放在VR和AR上的時間多了,可能分配到pc手機上的時間就少了。但無論使用場景如何變化,整體而言人們可欣賞的內容和內容形式,是不斷增長的 ,高品質內容的重要性會越來越重要。

那麼,互聯網與內容產業的融合,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接下來談一下我的三點思考。

首先,技術創新是產業融合的內在驅動力,帶來了新的消費需求和生產模式。

互聯網誕生之後,一方面解決了存量資源的網路化,之前通過實物載體傳播的內容開始線上化。另一方面,互聯網在造新的增量,網路文學、網路遊戲、自媒體、直播等層出不窮。

移動互聯網和智慧手機出現後,人們的碎片化時間被充分利用,互聯網內容產業更是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

總之,隨著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生活的基礎設施,內容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然。

其次,平臺經濟是推動互聯網與內容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作為網路平臺的互聯網公司是推動產業融合的關鍵所在。如果沒有約伯斯親自和唱片公司的談判,就不會有ipod和itunes的結合,美國的網路音樂盜版會持續更長時間。沒有中國正版音樂平臺多年的堅持,我們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產業規模。

另一方面,網路平臺需要堅持正版經營理念,探索內容消費的有效模式,培育使用者付費理念。

第三,版權制度的不斷完善是內容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歷史地看,在互聯網與內容產業的融合中,衝突在所難免。以音樂產業為例,在P2P檔共用等網路盜版技術的衝擊下,從1999年到2009年,全球音樂產業收入下跌36%,美國音樂產業收入的跌幅更大,超過了一半。

但是,版權制度並沒有屈服於網路盜版帶來的衝擊,而是迅速調整、跟進,網路版權權利、版權避風港、數位權利管理措施等制度的設立,既保障了內容產業的發展,又兼顧了互聯網技術的創新。

最後,強健的版權保護是內容產業正版化發展的關鍵力量。在美國,強大的司法保護説明美國互聯網內容產業較早、較快地實現了正版化,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而在中國,以連續13年的“劍網行動”為代表的行政保護,以及近幾年不斷加強的司法保護,加快了正版化進程。

上面談了我對互聯網內容產業的幾點觀察和思考,最後結合現在的發展趨勢,談三點建議。

首先,我們要發揮好中國的獨特優勢,讓更多好內容網路化,努力實現變道超車。

這個背景是什麼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第一,當前中國手機線民占絕對主導地位,到達了6.95億。第二,中國有龐大的手機支付群體,僅去年一年,中國手機支付用戶就增長了31.2%,達到了4.69億人。這為我們提供了變道超車的機遇。

因此,一方面需要推動傳統文化產業轉型,鼓勵更多好的好內容數位化、網路化;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鼓勵網路原創,為文學、動漫、遊戲等領域的網路原創人群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和變現管道。

其次,需要大力培養相關人才,發展AI、VR、物聯網、區塊鏈、5G等先進技術,確保在未來可以掌握主導權。

歷史地看,網路技術始終是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的基礎,而目前主要的技術平臺如Windows、Android、iOS等都是美國的,中國沒有主導權。

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培養與之相適應的人才,促進先進技術的發展。因為只有在技術領域掌握發言權,才能在互聯網內容產業掌握主動權。

最後,需要持續保障良好的版權環境。

第一,希望加快修法流程,儘快審議《著作權法》的修訂稿。《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從2011年起就啟動了,版權局在組織各方討論完成草案後,送審稿報請國務院審議了,幾年來整個過程是嚴謹而充分,多輪徵求了版權業界各領域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在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希望能夠 儘早完成《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提交人大審議早日出臺,更好地發揮著作權制度對產業發展的保障作用。

第二,需要持續加強版權行政執法力度。我們看到,國家版權局連續13年的“劍網行動”,通過重點專項執法、發佈規範性檔等方式對版權保護環境的淨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仍將發揮重大作用。

第三,需要堅持適度從嚴的司法政策。美國互聯網內容產業正版先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嚴格的版權司法保護,很多網路盜版在早期就被扼殺在搖籃中。因此,借鑒美國經驗,中國需要堅持適度從嚴的司法政策,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最後,希望在政府、企業、權利人組織、線民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中國文化和內容產業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