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拆圍透綠 讓百姓共用“綠色福利”

區城鄉建委拆圍透綠後, 建起了生態停車場。

“現在出門便能見到綠地、聞到花香、聽到鳥叫, 仿佛置身大自然中。 ”4月24日清晨, 家住天湖花園的市民陳維蓉在東林大道散步時心情特別好。

近年來, 東林大道沿線的區衛生計生委、區城鄉建委等數家單位實施了“拆圍透綠”。 實體圍牆拆除後, 原來“養在深閨”的樹木花草透了出來, 成為了市民享有的公共“綠色福利”。

近年來, 我區大力實施“拆圍透綠、拆圍增綠”工程, 璧青路、東林大道等城市主幹道沿線、璧南河環道沿線所有社區、工廠、機關的圍牆一律拆除, 用於打造公共綠化帶。 長達17公里的璧青路兩旁, 數十家工廠的圍牆均已全部拆除, 種上了品種豐富、層次分明的綠樹, 使這條道路變成了空氣清新、景色宜人的景觀大道。

工廠、機關單位拆圍牆最直觀的益處是“透綠”。 記者在區城鄉建委看到, 脫掉機關大院厚重的“外衣”,

映入眼簾最直觀的還是滿園春色的翠綠。 拆去“煩惱牆”, 裡裡外外的人都享受同一塊綠地, 同一抹春色, 呼吸新鮮空氣, 形成一種其樂融融的新氣象。

其實, “拆圍透綠”並不止於透綠。 從硬體上來說, 政府部門主動拆掉圍牆、圍欄, 打通了院裡院外的“阻隔”;縮短了政府部門與普通民眾之間的距離;既方便了百姓“主動上門”, 又給辦事的百姓開通了“綠色通道”, 解決了他們“進門難、門難進”的難題。

從軟體上來說, 不設圍牆不留柵欄無疑表現出一種“開門迎客”的“人文關懷”, 歡迎群眾上門監督, 歡迎百姓進門辦事, 既與時俱進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又順應了民心民意, 潛移默化之中溫暖了群眾的心, 不知不覺密切了幹群關係,

更是贏得了百姓的尊重和贊許。

據瞭解, 圍牆拆了, 騰出的公共場所, 有的改造成社區公園, 有的改造成花壇綠地, 有的改造成生態停車場, 院內的綠化空間和設施資源向社會開放、與市民共用。

如今的璧山, 一條條大道旁, 樹木茂密、蒼翠挺拔, 一個個節點中, 盆景齊整、鮮花盛開;大大小小的公園廣場內, 綠茵如氈, 花香撲鼻, 移步換景……在綠色的陪襯下, 城市高樓仿佛也有了生命。 越來越多的市民更願意走到戶外、放慢腳步, 細細感受這愜意生活。

機關大院、社區、工廠的圍牆拆了, 璧山拆圍透綠、增綠的腳步並沒有停止。 今年, 璧山還將利用高壓廊道、自然地貌等空間建設生態停車場和山體公園、濕地公園, 加強城市山體、水系的保護和利用,

堅持沿道路退讓10至40米用於城市綠化, 實現“綠隨路建”, 延伸城市“綠廊、綠帶”。 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城市新畫卷正在璧山徐徐展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