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野馬車隊通過川藏線迫龍天險,翻越色季拉山到達林芝

通麥天險, 曾是國道318川藏線上的一個著名的連老司機都害怕的地方。 因為地處排龍鄉, 又叫排龍天險、迫龍天險。 我們野馬汽車“中國, 為T80壯行”自駕國道318活動進行到第六天, 從波密出發, 前往林芝, 就將要經過迫龍天險。

曾經的通麥迫龍天險。

上午, 由川藏汽車老兵們領隊的野馬車隊在魯朗與曾經並肩作戰的汽車連隊相遇, 我們見證了濃濃的戰友情。 告別昔日戰友以後, 野馬車隊繼續西進。

迫龍天險, 一直被汽車兵稱為“十三公里半”, 也就是說, 川藏線上最險的路段就曾經是這13.5公里, 沒有之一。 道路臨江而建, 沒有護欄, 寬度僅容納一輛貨車單向行駛, 但這條路卻是一條雙行道。 而且這13.5公里全是泥濘路, 坡陡彎急, 容易打滑, 每年都有大量的車輛翻入帕隆藏布江, 再也找不回來。 因此, “十三公里半”又有“通麥墳場”之稱。 2016年下半年, 林芝旅遊局發佈公告稱, 以後再經過國道318川藏線, 不用再走迫龍天險了, 因此結束了川藏線最險路段的這一歷史。

1967年8月, 成都軍區聯勤部某汽車團副教導員李顯文等10名同志, 在西藏迫龍山地區與特大山崩搏鬥中, 不幸英勇獻身, 被中央軍委授予“川藏運輸線上十英雄”的榮譽稱號。 因此在進入通麥天險之前, 還能看見這樣的紀念碑, 紀念曾經犧牲在川藏線迫龍天險的英雄。

我們路過此地, 也不例外,

莊重嚴肅的在紀念碑前合影, 以表示對英雄的紀念。 三位汽車老兵也每人為英雄點上一根香煙, 以藉慰英雄的在天之靈。

那今天的迫龍天險到底怎麼樣了呢?我們先從通麥大橋說起。

這是曾經的通麥大橋,一次只能過一輛車,單車通行。

在通麥老橋的旁邊,矗立著新大橋,就像一個時代變遷的標誌,靜靜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

2017年4月25日下午,我們的野馬T80、T70車隊緩緩通過新通麥特大橋。現在的通麥,路面已經相當平整,而且是雙向兩車道。

在隧道旁邊,就是曾經的迫龍天險老路。它已經結束了多年來的使命,新修的道路、橋樑、隧道將取代以前的艱險,過往車輛也不必再提心吊膽。

這是迫龍溝特大橋,壯觀的背後是多少人的血與淚,以及多年的艱辛換來的。

這塊巨石曾經是迫龍天險上的一個標誌性位置,當年怎麼也無法錯車的地方,如今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面,行駛起來相當順暢。

我們走完整個迫龍天險十三公里半,用了不到20分鐘時間,而以前則需要5-6小時,不必再費盡心血去會車、讓車。當天,我們順利翻越了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于下午4時順利到達林芝。

林芝,號稱西藏東南部的“小江南”,氣候溫潤,植被豐富。林芝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海拔卻只有900米,這樣的高度落差主要來源於其他地區,同時也是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地帶。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喇山脈似兩條巨龍由西向東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則正是龍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馬拉雅的最高雪峰,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了群山環繞的獨特地形。

在林芝短暫停留以後,次日,我們野馬汽車時代金橙馬幫川藏行將往拉薩繼續前進。

這是曾經的通麥大橋,一次只能過一輛車,單車通行。

在通麥老橋的旁邊,矗立著新大橋,就像一個時代變遷的標誌,靜靜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

2017年4月25日下午,我們的野馬T80、T70車隊緩緩通過新通麥特大橋。現在的通麥,路面已經相當平整,而且是雙向兩車道。

在隧道旁邊,就是曾經的迫龍天險老路。它已經結束了多年來的使命,新修的道路、橋樑、隧道將取代以前的艱險,過往車輛也不必再提心吊膽。

這是迫龍溝特大橋,壯觀的背後是多少人的血與淚,以及多年的艱辛換來的。

這塊巨石曾經是迫龍天險上的一個標誌性位置,當年怎麼也無法錯車的地方,如今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面,行駛起來相當順暢。

我們走完整個迫龍天險十三公里半,用了不到20分鐘時間,而以前則需要5-6小時,不必再費盡心血去會車、讓車。當天,我們順利翻越了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于下午4時順利到達林芝。

林芝,號稱西藏東南部的“小江南”,氣候溫潤,植被豐富。林芝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海拔卻只有900米,這樣的高度落差主要來源於其他地區,同時也是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地帶。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喇山脈似兩條巨龍由西向東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則正是龍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馬拉雅的最高雪峰,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了群山環繞的獨特地形。

在林芝短暫停留以後,次日,我們野馬汽車時代金橙馬幫川藏行將往拉薩繼續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