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從“鷹王”到“喬耶穌” 回顧“單打喬”進化史

4月26日, 洛杉磯快船在主場迎來了和爵士的天王山之戰。 比賽還剩36.1秒, 保羅兩罰全中幫助快船將比分追到87:90, 反超機會重燃。 可惜, 喬·詹森在比賽還剩19.2秒完成後撤步跳投, 分差回到5分, 比賽懸念也提前終結。 這已經是喬·詹森在5場系列賽中第3次打出決定性的表現。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個男人從純投手成為“鷹王”, 再從“鷹王”成為“喬耶穌”的進化史。

凱爾特人時期:被拋棄的10號秀

被凱爾特人選中, 卻沒能最終留下

1981年6月29日, 喬·詹森出生於阿肯色州的小石城。 在這個沒有NBA球隊的地方, 喬·詹森從小就展現了自己的籃球天賦。 高中畢業, 在小石城中部高中的出色表現讓他收到了包括杜克大學、康乃狄克大學等NCAA名校的邀請。

不過, 土生土長的阿肯色人喬·詹森, 以同流川楓一樣的理由——離家近, 選擇了家鄉的阿肯色大學。

兩年NCAA生涯交出場均15.0分、6.1個籃板、2.4次助攻的成績單後,

喬·詹森選擇參加NBA選秀。 在2001年的NBA選秀大會上, 已經沉寂多年的老牌強隊凱爾特人用10號簽選擇了他。

不過, 在這裡喬·詹森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打了48場比賽, 交出場均6.3分、2.9籃板的他, 被交易到了費尼克斯太陽隊。 當時, 三分命中率27%的他還沒呢展現日後的投射能力。

太陽時期:遇見人生第一個貴人——史蒂夫·納什

碰到納什, 迎來最高效的賽季

如果以“馬後炮”的視角來看, 2004年NBA最重要的轉會要數納什回歸太陽。 而這次回歸的直接受益者, 就包括喬·詹森。

2004年, 小牛隊由諾維茨基、芬利、納什組成的“三駕馬車”已經搭配多年, 是NBA聯盟火力最猛的三人組。 當時, 合同到期的納什面臨續約, 不過小牛隊老闆馬克·庫班認為30歲的納什廉頗老矣, 不值得用頂薪續簽。 最終, 1996年將納什由第15順位帶入NBA的老東家太陽接納了納什。

此時, 喬·詹森已經迎來了在太陽效力的第四個賽季, “鐵人”, 是當時已經連續出戰281場的他身上最亮眼的標籤。

此前三年, 他的表現每年都在進步, 2003-04賽季, 他已經有場均16.7分4.7籃板4.4助攻1.13搶斷的全面表現。

雖然身邊有著馬布裡、馬里昂、小廝這些球星, 但他的持球能力依然得到了很大提高。

隨著納什的到來, 喬·詹森的職責比之前的賽季更加簡單。 進攻端, 他多數埋伏在弱側, 廝機遠投或突破;防守端, 他203cm的身高和強壯的身體成為了太陽側翼最好的防守者, 季後賽面頰骨折頭戴面具出場的場景讓人難忘。

2004-05賽季季後賽, 太陽和馬刺的對決堪稱經典。 當賽季常規賽就有48%三分命中率的喬·詹森季後賽更進一步, 9場季後賽三分命中率高達56%。 當時, 只要喬·詹森在三分線外得到不錯的投籃機會, 失手的幾率非常小。

不過, 也是在這個成功的賽季之後, 喬·詹森選擇離開鳳凰城, 遠赴亞特蘭大。

亞特蘭大時期:多年磨練終成“鷹王”

老鷹磨練, 終成“鷹王”

2005年夏天, 喬·詹森為期4年的新秀合同到期。 由於太陽隊沒有為其開出高薪的打算, 喬·詹森被太陽先簽後換送至老鷹, 交易籌碼為還是瘦子的迪奧, 以及未來兩個首輪選秀權。

來到此前一個賽季僅取得13勝的老鷹, 喬·詹森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成為一支球隊的核心。 在這裡,他擺脫了過去純投手的影子,逐漸往全能型得分後衛轉型。

4.1籃板6.5助攻,這是他在老鷹首個賽季交出的成績單。更多的持球機會讓喬·詹森成為了球隊實際的組織者。

也是在這個時期,喬·詹森開始逐漸展現自己的持球單打能力。嫺熟的面框、背框能力,“單打喬”的名聲逐漸打響。

2006-07賽季,喬·詹森場均25分,創造了自己單賽季場均得分的紀錄。隨後一個賽季,老鷹在他的帶領下更進一步殺入季後賽,“鷹王”逐漸成為了他另一個綽號。在季後賽中,當賽季總冠軍凱爾特人被他們首輪逼至搶七。

不過,老鷹時期的喬·詹森雖然進攻手段日益豐富,但他得分爆發力不足的問題卻也一直存在,這個問題到了季後賽尤其嚴重。

代表老鷹參加的5次季後賽,喬·詹森最高的場均得分也不過20分。這和場均得分均在25分以上的季後賽科比、皮爾斯、卡特等人直接拉開了差距。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和喬·詹森的打法有很大關係。他的進攻多來自各種細膩的小技術,缺少不講理的簡單得分,積累高得分自然受限。

後老鷹時期:“單打喬”終成“喬耶穌”

3年5次壓哨絕殺,“關鍵先生”名不虛傳

在喬·詹森的老鷹生涯期間,“高薪低能”的標籤一直緊隨其後。“罪魁禍首”便是他和老鷹2010年簽下的6年1.19億的合同。當時,面對各支球隊的爭奪,小市場球隊亞特蘭大老鷹迫不得已,給出了當時能夠拿出的頂薪。

對於這次簽約的產生,年輕球迷可以參考灰熊5年1.53億簽下康利的操作。老鷹並非不知道喬·詹森不值1.19億的高價,但他們如果放走他,1.19億不見得可以簽下喬·詹森同等水準的球員。畢竟,亞特蘭大並非豪門。

簽下這個大合同之後,老鷹沒能展現足夠的耐心。在2012年的一樁多人交易中,喬·詹森被送往籃網,和皮爾斯、加內特兩位老將會師。

在籃網,喬·詹森的場均得分穩定地保持在15分上下,而他不依賴爆發力的打法,也在這裡逐漸完善。3個賽季,他奉獻5次壓哨絕殺,關鍵時刻的冷血讓人膽寒。

在季後賽中,逐漸成熟的他也威力十足。2013-14賽季的12場季後賽中,喬·詹森兩分球53.0%三分球42.0%,場均21.2分帶領籃網殺到東部半決賽 。當時,他和皮爾斯兩位關鍵先生的搭檔,讓猛龍吃盡了苦頭。

離開籃網後,熱火成為了喬·詹森的下一個東家。關鍵時刻,他是除韋德之外最可靠的得分點。季後賽中,他們通過兩輪搶七大戰,最終敗給猛龍,遺憾地被擋在東部決賽門外。

36歲已臻化境,關鍵時刻的表現獲稱“喬耶穌”

本賽季,爵士賽季前用2年2200萬美元簽下喬·詹森曾引起不少球迷質疑——36歲的“單打喬”還有多少能量?不過,季後賽的表現已經“單打喬”已經徹底征服了球迷。“喬耶穌”,這是喬·詹森在爵士、快船第四戰之後獲得的新綽號。

面對危機時刻,不管是拋投、急停跳投還是翻身跳投,“喬耶穌”都穩定的可怕。他就像一個執著的匠人,經過16年的打磨終於鑄成了最鋒利的寶劍。

如今,爵士已經在和快船的系列賽中取得了3:2的領先,相信“喬耶穌”還會帶給大家更多關鍵時刻的難忘記憶。

在這裡,他擺脫了過去純投手的影子,逐漸往全能型得分後衛轉型。

4.1籃板6.5助攻,這是他在老鷹首個賽季交出的成績單。更多的持球機會讓喬·詹森成為了球隊實際的組織者。

也是在這個時期,喬·詹森開始逐漸展現自己的持球單打能力。嫺熟的面框、背框能力,“單打喬”的名聲逐漸打響。

2006-07賽季,喬·詹森場均25分,創造了自己單賽季場均得分的紀錄。隨後一個賽季,老鷹在他的帶領下更進一步殺入季後賽,“鷹王”逐漸成為了他另一個綽號。在季後賽中,當賽季總冠軍凱爾特人被他們首輪逼至搶七。

不過,老鷹時期的喬·詹森雖然進攻手段日益豐富,但他得分爆發力不足的問題卻也一直存在,這個問題到了季後賽尤其嚴重。

代表老鷹參加的5次季後賽,喬·詹森最高的場均得分也不過20分。這和場均得分均在25分以上的季後賽科比、皮爾斯、卡特等人直接拉開了差距。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和喬·詹森的打法有很大關係。他的進攻多來自各種細膩的小技術,缺少不講理的簡單得分,積累高得分自然受限。

後老鷹時期:“單打喬”終成“喬耶穌”

3年5次壓哨絕殺,“關鍵先生”名不虛傳

在喬·詹森的老鷹生涯期間,“高薪低能”的標籤一直緊隨其後。“罪魁禍首”便是他和老鷹2010年簽下的6年1.19億的合同。當時,面對各支球隊的爭奪,小市場球隊亞特蘭大老鷹迫不得已,給出了當時能夠拿出的頂薪。

對於這次簽約的產生,年輕球迷可以參考灰熊5年1.53億簽下康利的操作。老鷹並非不知道喬·詹森不值1.19億的高價,但他們如果放走他,1.19億不見得可以簽下喬·詹森同等水準的球員。畢竟,亞特蘭大並非豪門。

簽下這個大合同之後,老鷹沒能展現足夠的耐心。在2012年的一樁多人交易中,喬·詹森被送往籃網,和皮爾斯、加內特兩位老將會師。

在籃網,喬·詹森的場均得分穩定地保持在15分上下,而他不依賴爆發力的打法,也在這裡逐漸完善。3個賽季,他奉獻5次壓哨絕殺,關鍵時刻的冷血讓人膽寒。

在季後賽中,逐漸成熟的他也威力十足。2013-14賽季的12場季後賽中,喬·詹森兩分球53.0%三分球42.0%,場均21.2分帶領籃網殺到東部半決賽 。當時,他和皮爾斯兩位關鍵先生的搭檔,讓猛龍吃盡了苦頭。

離開籃網後,熱火成為了喬·詹森的下一個東家。關鍵時刻,他是除韋德之外最可靠的得分點。季後賽中,他們通過兩輪搶七大戰,最終敗給猛龍,遺憾地被擋在東部決賽門外。

36歲已臻化境,關鍵時刻的表現獲稱“喬耶穌”

本賽季,爵士賽季前用2年2200萬美元簽下喬·詹森曾引起不少球迷質疑——36歲的“單打喬”還有多少能量?不過,季後賽的表現已經“單打喬”已經徹底征服了球迷。“喬耶穌”,這是喬·詹森在爵士、快船第四戰之後獲得的新綽號。

面對危機時刻,不管是拋投、急停跳投還是翻身跳投,“喬耶穌”都穩定的可怕。他就像一個執著的匠人,經過16年的打磨終於鑄成了最鋒利的寶劍。

如今,爵士已經在和快船的系列賽中取得了3:2的領先,相信“喬耶穌”還會帶給大家更多關鍵時刻的難忘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