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媽媽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組合式工作法告訴你

如果把職場女性的糾結困惑排個序, 這個問題一定是在首位。

回想我們的生活, 會有這樣的誤區:事業和家庭就像是蹺蹺板的兩端, 無法獲得平衡。 比如說我要上班, 就不能兼顧家庭;我要上班、帶孩子, 就騰不出時間學習;我要為生活奔波勞碌, 就沒時間去做和自己夢想有關的事情等等。

結果, 過了一段時間回頭看, 當我們專注於上班, 不去照顧家庭, 真的就有預想的上班的升職加薪嗎。 不見得。 很多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 有時候適當的從一個版塊抽離出來, 全情投入到另一個同樣重要的部分, 可能收穫的還是Double。

對我們而言, 一個幸福的家庭必定是組合式工作的, 對於職場媽媽來說, 尤其重要。

著名管理學家查理斯·漢迪在《大象與》中提到, 因為父親葬禮反思生活和工作的意義。 他意識到, 僅僅依靠工作來支撐的人生不夠完美, 無法承載下自己的熱情, 奉獻還有對於家庭的責任。 他開始嘗試“組合式工作”的方法, 他把自己的工作分為: 有薪工作、學習工作、家庭工作和義務工作4個部分。 每年用6個月時間上班, 3個月時間學習, 2個月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還有1個月的時間從事義務工作 。 因為是連續的全職的學習、工作和陪家人, 效率會非常高, 往往比零零碎碎學習的人快很多。 家庭工作和義務工作給人提供了歸屬感和意義感,

學習工作讓自己持續升級。 哪怕只有一半的時間用來工作, 收入和產出會高很多倍。

我們應該如何運用“組合式工作”來協調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呢。 我們可以學習查理斯·漢迪把生活中所有活動內容全部定義為工作來對待,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會有不同的收穫。 組合式工作, 它並不認為工作是勞累的, 不好的, 痛苦的。 反而工作是一種面對外界環境的人生態度、修煉、精進、全力以赴、有計劃性的做事情, 都是工作。 所以, 當我們把家庭作為一種工作來對待, 學習作為工作來對待, 自然會意識到自己希望回家就放鬆下, 這種想法其實可以更好。

【有薪工作】在工作中要秉承重複的事情流程化、細小的提升日常化、隱形的經驗顯性化的理念,

將做過的工作系統化、流程化, 做成小的專案包, 讓做過的工作產生更大的價值, 減少重複工作和增加勢能。

【學習工作】 結硬寨, 打呆仗。 把學習分解為一個個專案, 有針對性地去制定目標、分解目標、階段性推進和複盤, 實現一個個里程碑, 效果就慢慢出來。 同時, 以教為學是提升學習能力的底層方法。 因為要教別人, 就會督促自己發現“知識阻塞”, 進一步打通已有知識;教別人的過程, 是一個強化記憶和認知的過程;教別人之後, 別人提出疑問、質疑和新想法, 會增強我們的認識。

【生活工作】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真的只能抓品質。 像有的媽媽就隨時隨刻看手機, 仿佛超級忙, 但這種角色混合, 會讓自己很焦慮, 在工作上面也在牽扯孩子的事情, 跟孩子在一起, 工作還有些事情沒有安排。 所有角色混在一起時, 就發現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專注的沉下來去做, 問題會積累在那裡, 總有一天會爆發。

當我們用心專注陪伴孩子的時候, 當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幸福就是真實存在的。 這個時候, 大人的幸福和孩子的幸福是可以完全融合的, 可以用心靈去感受到的。

很多年後, 你會發現, 幸福感是可以延續的, 如果孩子童年時就能夠擁有幸福感, 並習得一些獲取幸福的方法, 那麼, 在多年後, 孩子獨立了, 也有足夠的心理能量來延續幸福~

還有那千古難題的婆媳關係, 把婆婆當成一個難纏的客戶來對待, 就會把抵抗情緒轉變為服務心態, 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自然呈現出來了。

【義務工作】

在整個生活中我們總會有一些興趣愛好、社會責任, 它可能不產生收入、不直接增長知識、不服務於家庭, 但它會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盈, 在忙綠的生活中也需要投入這部分的實踐。

組合工作法,説明我們轉變心態,把生活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按照工作來劃分,並輔以不同的比例,我們需要在每一項工作時都全情投入,以此來獲得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組合工作法,説明我們轉變心態,把生活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按照工作來劃分,並輔以不同的比例,我們需要在每一項工作時都全情投入,以此來獲得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