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西與東盟校企合作 培養新型“魯班”

中新社柳州3月15日電 (林馨)15日, 在廣西柳州的一座模擬汽車生產工廠設置的實訓基地裡, 中國老師正帶著百餘名來自印尼的學生學習動手操作, 並講解理論知識。

這座實訓基地隸屬“中印尼SGMW汽車學院”, 該學員由廣西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與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有限公司(SGMW)以及印尼方面開展三方合作, 在柳州設立。 招收100余名印尼留學生, 學習結束後可進入印尼工廠上班。

“在印尼, 職業教育大多仍停留在書本理論的階段, 缺乏實踐動手的環節。 ”留學生劉航心說, 在“中印尼SGMW汽車學院”的定向培養卻大有不同,

多數課程都是邊實踐邊學習理論。

劉航心已經掌握了操作工業機器人、維修生產線設備等實踐技能。 “在這裡學習是按照工廠上班時間和要求來完成, 學習的同時就是適應工作。 ”劉航心表示, 回印尼工廠上班後, 能很快上手。

在廣西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系副主任彭定文看來, 這種合作辦學模式能實現雙贏。 “聯合在東盟國家建廠的中資企業, 跨境開展東盟國家學生技能培養和培訓, 使東盟國家學生實現本國就業, 也能助推中資企業在當地發展。 ”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 與東盟鄰近的廣西多所職業院校正在加大力度培養東盟留學生, 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魯班”人才支撐。

目前, 廣西已設立5個東盟人才培訓中心。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配合廣西農業企業走進東盟國家, 在東盟國家建立農作物優良品種實驗站, 開展校企合作, 共建生產實訓基地, 實現了128個農作物品種的選育和推廣。

廣西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與泰國五所職業院校達成初步合作協定, 泰國鐵路系統相關專業實行“1+1”教學方式, 第一年在泰國學習基礎課程, 第二年到中國學習鐵道專業課程。

彭定文說:“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 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