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需打開基層黨員的大門

“兩學一做”是對全體黨員思想的滌蕩, 行為的規範, 這劑精神良藥雖已取得顯著成效, 但怎樣才能使藥效更持久呢?需要全體黨員深入推進現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 古語雲:“一將功成萬骨枯”, “最大多數”才是全黨戰鬥力的堅實基礎, 在“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過程中不能被忽略和遺漏。

基層黨員不同于企業、機關黨組織中的黨員, 在推進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過程中應根據其自身特點有的放矢的高效推進。

一、轉變思想信念, 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 身為黨員是否還記得入黨宣誓那天內心的澎湃?“遵守党的章程,

嚴守黨的紀律”這樣的字眼是否言猶在耳?基層黨員在作風輕浮、脫離群眾、自我約束不嚴等弊病前應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摒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懶惰思想, 摒棄“冬天戴手套”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 黨員身份帶給黨員的既是榮譽、權力, 更是沉甸甸的擔當和責任。 “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是每名黨員應當持之以恆堅持學習的政治任務。

二、改變刻板思維, 注重學習與實際的聯繫。 “兩學”之一是學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 其中許多講話與農村、農業有密切關係, 比如中國夢、農業供給側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 在基層黨員中開展學習活動可以以這些方面為切入點, 既是理論知識的學習,

又是與其自身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打分隔戰、階段站, “淺嘗輒止”不失為在基層破除“兩學一做”堅冰的新思路。 不做“井底之蛙”要開闊眼界、拓展思路, 在基層發展道路上要越走越開闊。 對不同黨員群體實際情況, 有針對性的輸入學習內容。 可根據年齡將黨員分成青年、中年、老年三個類, 青年黨員思路開闊, 在接受和傳播即時政策上發揮中轉站作用;中年黨員年富力強, 在帶領群眾致富的實踐中“做”、“ 學”結合;老年黨員老有餘熱, 在遵守黨紀、家風典範方面繼續保持黨性修養。 簡而言之, 基層黨員應“因地制宜”的推進“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

三、抓實基層支部, 突出引領和帶動作用。 “三會一課”集中學, 分區分片分散學。

“三會一課”是黨重要的組織生活, 將黨員召集在一起學習既有學習氛圍又體現學習的嚴肅性。 另外農村黨員一般比較集中, 可以劃分成幾個小組, 發揮組內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 左鄰右舍、黨員家庭內部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單位。 抓好基層支部相關制度建設, 夯實黨的組織基礎。 黨支部書記或黨代表應率先垂範, 爭當作為“兩學一做”的排頭兵。 借換農村換屆之風, 突出黨員幹部考評標準體現“兩學一做”的深刻內涵, 推舉那些作風正、品行好的黨員為候選人。 有效利用大喇叭、大字報、牆體宣傳標語等適應基層黨組織的方式營造一個全體黨員“學”、全體黨員“做”的良好氛圍。

四、加緊前後聯繫, 借勢學習的延續性。 “三嚴三實”與“兩學一做”是一脈相承的,

前者強調修身, 後者突出修為, 修身後方能治國。 二者內在的聯繫是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服務, 需要全體黨員內化于心、外化於行。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應趁熱打鐵借這兩次學習的火熱之勢將“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推向深入。

五、明確檢驗標準, 實踐是合格與否的卡尺。 挺直腰板 “學”不如俯下身子“做”, 重學習更重落實。 本職工作中體現兩學一做成果, 如何帶領所在支部村致富通過身體力行檢驗與“學”“做”的成果。 通過實踐和學習不斷修正黨員自身的言行, 無限接近合格黨員的目標。 黨員是一個特殊的標籤, 在平時生活、工作中應有體現, 將“兩學一做”的內涵融入到每名黨員的血脈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