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資深“網紅”——草老漢:沒有比旅行更有趣的事情

世界的真實來自於你勇於探索的勇氣

世界的美好來自於你勇於付出的真誠

這是草老漢寫在帖子開篇的兩句話, 雖然不是他的原創(古道清風發給草老漢的資訊), 但是他正在用行動實踐著這兩句話。

草老漢是勇敢的, 他敢開車進入無人區, 敢走泥石流頻發的危險地帶, 敢於探索他所好奇的一切;草老漢是真誠的, 他將開唐的真實經歷分享給別人, 讓別人看到唐的優點與不足, 他褒獎一切好的, 也不掩蓋一切壞的。

草老漢, 唐80車主, “年輕”的迪粉, 資深的“網紅”, 大家都喜歡叫他老漢。 說“年輕”, 是因為他成為迪粉才一年多的時間,

比起很多粉比亞迪十餘年的人來說, 老漢是年輕的。 但老漢作為迪粉雖然年輕, 卻是愛得深沉。

沒有比旅行更有趣的事情

從蘭州到成都的飛機, 因為成都天氣不好延誤了6個小時。 飛機飛到成都平原上空時, 已經被厚重的雲霧包圍, 眼睛所及之處只能看到機翼在水汽中劃過。 飛機在雨中降落在雙流機場, 此時已經比和老漢約定的時間晚了6個小時, 我們心中很是愧疚。

▲老漢開白唐來機場接我們

滯留在蘭州中川機場時, 老漢就不停地發資訊來詢問情況, 計畫著如何去機場接我們。 在機場外的避雨棚下看著老漢的唐徐徐駛來, 內心一陣歡喜, 經過了六個小時的等待終於要見到真人了。 此前在唐論壇裡看老漢的帖子, 心中已有敬佩之情, 今天的會面讓我們倍感激動。 可見到老漢的時候, 我還是感到詫異。 拜讀老漢文章的時候心裡已經描畫了一個“皮膚黝黑、粗獷威猛”的人物形象, 而站在我們面前的老漢, 個子不高, 身材偏瘦, 帶著一副時髦的白色半邊框眼鏡,

梳理整齊的頭髮, 一身戶外裝扮, 看起來文質彬彬又活力動感, 和我內心描畫的老漢完全不一樣, 而像我一樣感知反差很大的人還有很多。

草老漢叫老漢, 但並不老, 而且因為戶外活動較多, 看起來比大多數生活到都市里的中年男人多了幾許精氣神。 但是很遺憾我們沒有拍攝到老漢的正面照, 也是因為老漢的顧慮——“已經讓有些人(見過他的人)失望了, 何必讓更多人失望呢?”老漢說這話顯然是過分謙虛了。 我想老漢是怕更紅吧。

老漢提前退休之後過著大多數人嚮往的生活——恣意游於天地間, 一年一個月國外自助窮遊, 一個月國內自駕長途, 平時會到處去轉轉。

▲G318四川甘孜錯普溝

老漢喜歡旅行, 在他看來, 沒有比旅行更有趣的事情了。 被問到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時, 老漢發給我一篇文章, 介紹甘肅的, 介紹了一個被現代人深深誤解的甘肅。 文章是一個國家地理控寫的, 看完我明白了旅行對於老漢的意義。 老漢是一個好奇心極強的人, 對這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了興趣,

而“旅行是滿足我好奇心的最好方式, 也是觸摸世界最好的方式, 在路上, 每天都有收穫同時也有付出的感覺太好了!”旅行充實了老漢的人生。

▲G219西藏阿裡

看老漢的旅行帖, 很容易讓人想到莊子的《逍遙遊》, 浪漫灑脫地走在天地間, 無所依憑而游於無窮。但是,灑脫的老漢也有無法安睡的時候,在去新疆的路上,路過無人區,因為還拉著一車人,老漢心裡發毛,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兩篇精華帖引發論壇躁動

旅行,讓老漢一次又一次與不同的世界相逢;旅行,讓老漢與一個又一個有故事的人相逢;這些相逢美好而獨特,但是老漢從未將這些相逢在公共平臺分享,直到老漢與比亞迪唐相逢。 那老漢又是如何與唐相逢,如何與新能源車相逢,如何與廣大壇友們相逢的呢?老漢與唐相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買車時,老漢心裡是有目標車型的,本來一直在研究那輛車的資訊,但是老漢偏偏“鬼使神差”地進了唐論壇,老漢與唐相識純屬偶然。

而必然性就太多了。

口碑讓老漢看到了唐80。老漢20年來開了很多車,都是外國或合資品牌,日系、德系、美系都開過。老漢喜歡自駕旅行,而且經常是“不走尋常路”,好路爛路都要走,用車比較費。在買唐之前,他開PRADO 2700去西藏,返程時進四川的時候出了問題,修車花了一萬多塊錢,心裡留下了陰影,於是打算換一輛越野車。本來關注了PRADO 3700,在汽車之家看到有人說比亞迪唐很好,進去一看覺得耳目一新於是老漢就關注了唐;

駕乘體驗讓老漢“中毒”。看到唐之後,老漢開始研究唐和比亞迪,這一研究可以說為老漢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完全顛覆了老漢對比亞迪的認知。老漢發現,“汽車幾個最重要的大件——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電池、電機等都是比亞迪自己研發生產的,這個太了不起了。”在網上做了一番研究之後,老漢心裡已經基本屬意唐了。而一次駕乘體驗讓老漢徹底被“征服”。

▲白唐拖著拖車在海子山

老漢之前買富豪S60L的4S經銷商剛好也在賣唐,老漢順便體驗了一把,結果“一坐進去就‘中毒’了”,“配飾大氣高檔,完全不輸頂配版的S60L”,當時心裡已經有點確定要買唐了,但是他依然謹慎地開了一下,作為老司機,一開他就更加確定了,“必須買!”至於價格,他認為“唐80賣20萬都賣便宜了,換個豪華品牌的標都能賣到50甚至80萬”。

決定買唐之後,老漢開始準備訂車、提車的事宜,因為比亞迪車友們的幫助,提車的整個過程比較順利。老漢在西安提車,開回成都的800多公里路上,由於唐動力強勁、車內安靜,也沒有異味,全程都很舒服很享受,老漢覺得“再開也開不了燃油車了”。回成都之後,為了給唐騰位置,挪開了家裡的兩輛燃油車,“說句心裡話,真不想再摸它們了,地下車庫裡傳統汽車的聲音和尾氣那個大啊……”

老漢喜歡旅行,而之所以要選擇唐,也是為了找一個給力的旅行好夥伴。提車之後半個月,老漢就迫不及待地開唐上阿壩高原了。一次換車經歷,一次高原之旅,促成了老漢的第一篇精華帖,也正是這篇精華帖引發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論壇躁動。

▲白唐在阿壩高原

▲唐在翻越巴朗山

老漢買唐時,糖友們在論壇裡發的帖子對他幫助很大。而親身經歷之後,老漢也認為唐確實是一輛值得買的車。出於分享的目的,老漢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整理成了帖子發到論壇上。從傳播的角度看,老漢這篇帖子很“標題黨”,點擊量很快10萬+,因為觀點太破太立——開了比亞迪唐就不想再碰另外兩台豪華品牌的燃油車了,打破了大部分人的傳統觀點,立下了一個大部分人一時接受不了結論,招來了很多人的攻擊和懷疑,甚至引發了支持老漢和質疑老漢的兩撥人的對抗。一時間,帖子下面的評論區炸了鍋。

對於這篇帖子引起的轟動是老漢沒有預估到的,“沒想到這麼多人看,竟然有40多萬點擊量”。

一篇精華帖,讓剛剛成為比亞迪車主的老漢成了迪粉裡的紅人,然而這只是個開始。時隔9個月,不怕困難愛旅行的老漢又開唐進藏,而且這次還拖了個拖車。抱著“開到哪兒算哪兒”的心態,老漢出發了。原計劃是走到拉薩就折返,但是因為開得太爽了,索性臨時調整了路線,找了一條最遠的返程路線——繞行新疆回成都,把本來2000多公里的返程路增加到了6000多公里。

▲唐拖著拖車走在海拔5378米的紅土達阪

老漢一路走一路發帖,累計點擊量突破了50萬,有人佩服老漢的勇氣,有人感謝老漢的分享,還有人依然質疑老漢的動機和目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又是一篇精華帖,又引發了壇友們的互嗆。

面對很多人的質疑和惡意抨擊,老漢則很淡然,“有人說我這唐是王傳福送的,還有說我收了比亞迪的錢,這個太好笑了,我寫帖子就是寫我的真實經歷,寫的每句話都是真情流露。如果沒有唐,沒有體驗到新能源車的優勢,老漢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寫這些帖子”。

深中“糖毒”的義務宣傳員

老漢的真誠和真情被迪粉們看在眼裡,雖然成為迪粉還不到兩年,但是草老漢已經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粉絲,在迪粉群裡備受推崇,甚至有人說“草老漢的存在就是迪粉的信仰。”

而老漢沒有想到自己能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物質和精神都已經算豐富的老漢也從沒有想過要成為紅人。而他之所以願意當比亞迪的“義務宣傳員”,用自己的經歷為比亞迪做用戶證言,只是因為比亞迪的車好,比亞迪是一個值得他這樣做的企業,以及他願意讓更多人享受到新能源車帶來的體驗。

唐的駕乘體驗超出了老漢的想像,開了唐之後,老漢發現“原來開車可以這麼爽,燃油車的發動機和尾氣是很讓人難受的,但是我現在開唐很享受,它是混動,車裡一點味道都沒有,發動機幾乎沒有聲音,可以在車裡安靜地聽音樂”。現代人已經離不開車,“按照平均計算,每人每天一百公里,那麼車的品質、駕乘感受太重要了,就像睡覺的床很重要一樣”。

老漢開著唐去過海南,到過新疆,爬過高原,下過山谷,期間跑過泥石流多發的落石路、黃水坑,從平原到高原再到戈壁,體驗過了各種各樣的爛路,甚至拖著一個1噸多的拖車跑了近萬公里也沒有掉過鏈子。幾經考驗之後,這位20多年的老司機對唐的性能已經完全放心了。

▲草老漢開唐走在泥濘的山石路上

▲墨脫雨後被河水漫過的路

▲唐拖著拖車趟過黃水坑

有了以上的體驗,就不難理解老漢為什麼“中糖毒太深”了。

因為中了糖毒,老漢去瞭解了比亞迪,於是對比亞迪有了“顛覆性的認知”。其實,老漢起初對比亞迪並沒有什麼認知,甚至可以說沒有正面的認知,但是開了唐之後他去瞭解比亞迪,用了“不敢相信”四個字表達他的第一感受,然後就是佩服。

老漢覺得,比亞迪作為一個年輕的中國車企,能掌握核心技術,獨立生產汽車的幾大最重要的部件,並且生產出了能推動傳統汽車行業換代的油電混動車,這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老漢佩服王傳福的眼光,“今天我們感受到的東西不是從天而降,而是有很多年的積累,王傳福今天推出電動車,是十幾年前就想到了電池還可以用在汽車上”,所以今天比亞迪能推出新能源汽車,是因為王傳福過去看得長遠;

老漢佩服比亞迪人的精神,“從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到現在僅14年,幾乎是從零基礎起步,這麼短的時間內能生產出唐這樣的車,這其中的艱辛和困難恐怕只有比亞迪人自己才清楚”。不能否認,比亞迪是一個在罵聲和嘲笑聲中砥礪前行的企業,但是“王傳福和他的員工就是在這些喧囂的笑話聲中硬著脖子搞出了秦、唐”,這種堅持和堅定讓老漢佩服。

另外,他贊同比亞迪的理念,相比燒油、排放廢氣、發動機聲音大的燃油車,他更喜歡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老漢一直堅信汽車工業革命已經發生,而引發革命的就是新能源車。老漢喜歡開2.0以上大排量的車,但排放和油耗又讓他心有不安。而唐讓他沒有污染成都一丁點兒空氣。他曾經在帖子中發過一張唐停在雪山下的照片,照片中藍天、白雲、雪山、白色的唐,相得益彰,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空氣的純淨。老漢將此照片獻給比亞迪的工程師們,感謝他們讓老漢在開車遠行的同時又不必擔負污染環境的罪惡感。

▲草老漢的白唐在海拔4485米的巴朗山埡口

老漢希望能通過自己開唐的經歷改變一些人的觀念,讓他們意識到革命已經發生,能夠擺脫世俗的束縛勇敢去買比亞迪新能源車,儘早體驗到新能源車的樂趣。

不能用面子觀念左右買車的選擇

老漢宣傳比亞迪,還有點打抱不平的意思。老漢開唐之後發現,比亞迪的產品和口碑差異太大,“都可以成為MBA教科書中的案例了”,而究其原因無外乎比亞迪是國產品牌。中國人愛面子,這一點是幾千年來就毋庸置疑的,加之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車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徵,很多人不買比亞迪的車,是因為在裡子和面子的博弈問題上,雖然裡子一方贏了,他們還是認為買國產品牌不夠有面子。

在老漢看來,攀比心理害慘了很多人。其實,現在的國產品牌已經開始崛起,“我應該用真實的感受告訴更多的人不要再用過去的眼光看待國產品牌,不要用傳統的面子觀念左右買車時的選擇”。老漢認為這應該是有一些社會意義的事情吧。

老漢在發表上述兩篇精華帖時,不會沒有想到會遭到質疑和抨擊,但是他依然堅持“用事實說話”,把經歷分享給壇友,在遭到質疑和抨擊時,不做過多解釋,事實和結果勝於雄辯。從這一點來說,老漢和他所佩服的比亞迪精神是一致的。

每個時代,都需要有人來做出改變,比亞迪和草老漢正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可能老漢個人的力量和影響力有限,但是能有這樣的一群人和這樣的企業攜手同行,是社會之所幸。“革命開始時,可能只是一點火花,好多人無視或抗據,但時間會點燃他們的”。

最後再奉上幾張美得不像話的照片,感謝老漢能讓我們在霧霾包圍的城市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純淨與美好。

▲西藏阿裡

▲G219西藏阿裡紅山錯

後記:

老漢是論壇裡的紅人,因為兩篇精華帖更是被廣大迪粉熟知,幾十萬的閱讀量讓老漢受寵若驚。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到了壓力,他擔心會辜負壇友們的期望。兩篇帖子,都花費了老漢很多精力,尤其是開唐進藏的帖子,老漢邊走邊寫,路上大多時間是老漢在開車,為了發帖,幾乎沒有吃過一頓正經的午飯,夜深人靜時,同行的人都睡了,老漢還要發帖。享受著老漢的分享,壇友們也十分感謝老漢的付出。即便如此,老漢依然為帖子中的錯別字、配圖顛倒等不足的地方感到抱歉。我們因為被老漢的精神所感動,想借此機會替老漢解釋一二,也算是為老漢寬心。

無所依憑而游於無窮。但是,灑脫的老漢也有無法安睡的時候,在去新疆的路上,路過無人區,因為還拉著一車人,老漢心裡發毛,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兩篇精華帖引發論壇躁動

旅行,讓老漢一次又一次與不同的世界相逢;旅行,讓老漢與一個又一個有故事的人相逢;這些相逢美好而獨特,但是老漢從未將這些相逢在公共平臺分享,直到老漢與比亞迪唐相逢。 那老漢又是如何與唐相逢,如何與新能源車相逢,如何與廣大壇友們相逢的呢?老漢與唐相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買車時,老漢心裡是有目標車型的,本來一直在研究那輛車的資訊,但是老漢偏偏“鬼使神差”地進了唐論壇,老漢與唐相識純屬偶然。

而必然性就太多了。

口碑讓老漢看到了唐80。老漢20年來開了很多車,都是外國或合資品牌,日系、德系、美系都開過。老漢喜歡自駕旅行,而且經常是“不走尋常路”,好路爛路都要走,用車比較費。在買唐之前,他開PRADO 2700去西藏,返程時進四川的時候出了問題,修車花了一萬多塊錢,心裡留下了陰影,於是打算換一輛越野車。本來關注了PRADO 3700,在汽車之家看到有人說比亞迪唐很好,進去一看覺得耳目一新於是老漢就關注了唐;

駕乘體驗讓老漢“中毒”。看到唐之後,老漢開始研究唐和比亞迪,這一研究可以說為老漢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完全顛覆了老漢對比亞迪的認知。老漢發現,“汽車幾個最重要的大件——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電池、電機等都是比亞迪自己研發生產的,這個太了不起了。”在網上做了一番研究之後,老漢心裡已經基本屬意唐了。而一次駕乘體驗讓老漢徹底被“征服”。

▲白唐拖著拖車在海子山

老漢之前買富豪S60L的4S經銷商剛好也在賣唐,老漢順便體驗了一把,結果“一坐進去就‘中毒’了”,“配飾大氣高檔,完全不輸頂配版的S60L”,當時心裡已經有點確定要買唐了,但是他依然謹慎地開了一下,作為老司機,一開他就更加確定了,“必須買!”至於價格,他認為“唐80賣20萬都賣便宜了,換個豪華品牌的標都能賣到50甚至80萬”。

決定買唐之後,老漢開始準備訂車、提車的事宜,因為比亞迪車友們的幫助,提車的整個過程比較順利。老漢在西安提車,開回成都的800多公里路上,由於唐動力強勁、車內安靜,也沒有異味,全程都很舒服很享受,老漢覺得“再開也開不了燃油車了”。回成都之後,為了給唐騰位置,挪開了家裡的兩輛燃油車,“說句心裡話,真不想再摸它們了,地下車庫裡傳統汽車的聲音和尾氣那個大啊……”

老漢喜歡旅行,而之所以要選擇唐,也是為了找一個給力的旅行好夥伴。提車之後半個月,老漢就迫不及待地開唐上阿壩高原了。一次換車經歷,一次高原之旅,促成了老漢的第一篇精華帖,也正是這篇精華帖引發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論壇躁動。

▲白唐在阿壩高原

▲唐在翻越巴朗山

老漢買唐時,糖友們在論壇裡發的帖子對他幫助很大。而親身經歷之後,老漢也認為唐確實是一輛值得買的車。出於分享的目的,老漢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整理成了帖子發到論壇上。從傳播的角度看,老漢這篇帖子很“標題黨”,點擊量很快10萬+,因為觀點太破太立——開了比亞迪唐就不想再碰另外兩台豪華品牌的燃油車了,打破了大部分人的傳統觀點,立下了一個大部分人一時接受不了結論,招來了很多人的攻擊和懷疑,甚至引發了支持老漢和質疑老漢的兩撥人的對抗。一時間,帖子下面的評論區炸了鍋。

對於這篇帖子引起的轟動是老漢沒有預估到的,“沒想到這麼多人看,竟然有40多萬點擊量”。

一篇精華帖,讓剛剛成為比亞迪車主的老漢成了迪粉裡的紅人,然而這只是個開始。時隔9個月,不怕困難愛旅行的老漢又開唐進藏,而且這次還拖了個拖車。抱著“開到哪兒算哪兒”的心態,老漢出發了。原計劃是走到拉薩就折返,但是因為開得太爽了,索性臨時調整了路線,找了一條最遠的返程路線——繞行新疆回成都,把本來2000多公里的返程路增加到了6000多公里。

▲唐拖著拖車走在海拔5378米的紅土達阪

老漢一路走一路發帖,累計點擊量突破了50萬,有人佩服老漢的勇氣,有人感謝老漢的分享,還有人依然質疑老漢的動機和目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又是一篇精華帖,又引發了壇友們的互嗆。

面對很多人的質疑和惡意抨擊,老漢則很淡然,“有人說我這唐是王傳福送的,還有說我收了比亞迪的錢,這個太好笑了,我寫帖子就是寫我的真實經歷,寫的每句話都是真情流露。如果沒有唐,沒有體驗到新能源車的優勢,老漢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寫這些帖子”。

深中“糖毒”的義務宣傳員

老漢的真誠和真情被迪粉們看在眼裡,雖然成為迪粉還不到兩年,但是草老漢已經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粉絲,在迪粉群裡備受推崇,甚至有人說“草老漢的存在就是迪粉的信仰。”

而老漢沒有想到自己能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物質和精神都已經算豐富的老漢也從沒有想過要成為紅人。而他之所以願意當比亞迪的“義務宣傳員”,用自己的經歷為比亞迪做用戶證言,只是因為比亞迪的車好,比亞迪是一個值得他這樣做的企業,以及他願意讓更多人享受到新能源車帶來的體驗。

唐的駕乘體驗超出了老漢的想像,開了唐之後,老漢發現“原來開車可以這麼爽,燃油車的發動機和尾氣是很讓人難受的,但是我現在開唐很享受,它是混動,車裡一點味道都沒有,發動機幾乎沒有聲音,可以在車裡安靜地聽音樂”。現代人已經離不開車,“按照平均計算,每人每天一百公里,那麼車的品質、駕乘感受太重要了,就像睡覺的床很重要一樣”。

老漢開著唐去過海南,到過新疆,爬過高原,下過山谷,期間跑過泥石流多發的落石路、黃水坑,從平原到高原再到戈壁,體驗過了各種各樣的爛路,甚至拖著一個1噸多的拖車跑了近萬公里也沒有掉過鏈子。幾經考驗之後,這位20多年的老司機對唐的性能已經完全放心了。

▲草老漢開唐走在泥濘的山石路上

▲墨脫雨後被河水漫過的路

▲唐拖著拖車趟過黃水坑

有了以上的體驗,就不難理解老漢為什麼“中糖毒太深”了。

因為中了糖毒,老漢去瞭解了比亞迪,於是對比亞迪有了“顛覆性的認知”。其實,老漢起初對比亞迪並沒有什麼認知,甚至可以說沒有正面的認知,但是開了唐之後他去瞭解比亞迪,用了“不敢相信”四個字表達他的第一感受,然後就是佩服。

老漢覺得,比亞迪作為一個年輕的中國車企,能掌握核心技術,獨立生產汽車的幾大最重要的部件,並且生產出了能推動傳統汽車行業換代的油電混動車,這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老漢佩服王傳福的眼光,“今天我們感受到的東西不是從天而降,而是有很多年的積累,王傳福今天推出電動車,是十幾年前就想到了電池還可以用在汽車上”,所以今天比亞迪能推出新能源汽車,是因為王傳福過去看得長遠;

老漢佩服比亞迪人的精神,“從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到現在僅14年,幾乎是從零基礎起步,這麼短的時間內能生產出唐這樣的車,這其中的艱辛和困難恐怕只有比亞迪人自己才清楚”。不能否認,比亞迪是一個在罵聲和嘲笑聲中砥礪前行的企業,但是“王傳福和他的員工就是在這些喧囂的笑話聲中硬著脖子搞出了秦、唐”,這種堅持和堅定讓老漢佩服。

另外,他贊同比亞迪的理念,相比燒油、排放廢氣、發動機聲音大的燃油車,他更喜歡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老漢一直堅信汽車工業革命已經發生,而引發革命的就是新能源車。老漢喜歡開2.0以上大排量的車,但排放和油耗又讓他心有不安。而唐讓他沒有污染成都一丁點兒空氣。他曾經在帖子中發過一張唐停在雪山下的照片,照片中藍天、白雲、雪山、白色的唐,相得益彰,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空氣的純淨。老漢將此照片獻給比亞迪的工程師們,感謝他們讓老漢在開車遠行的同時又不必擔負污染環境的罪惡感。

▲草老漢的白唐在海拔4485米的巴朗山埡口

老漢希望能通過自己開唐的經歷改變一些人的觀念,讓他們意識到革命已經發生,能夠擺脫世俗的束縛勇敢去買比亞迪新能源車,儘早體驗到新能源車的樂趣。

不能用面子觀念左右買車的選擇

老漢宣傳比亞迪,還有點打抱不平的意思。老漢開唐之後發現,比亞迪的產品和口碑差異太大,“都可以成為MBA教科書中的案例了”,而究其原因無外乎比亞迪是國產品牌。中國人愛面子,這一點是幾千年來就毋庸置疑的,加之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車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徵,很多人不買比亞迪的車,是因為在裡子和面子的博弈問題上,雖然裡子一方贏了,他們還是認為買國產品牌不夠有面子。

在老漢看來,攀比心理害慘了很多人。其實,現在的國產品牌已經開始崛起,“我應該用真實的感受告訴更多的人不要再用過去的眼光看待國產品牌,不要用傳統的面子觀念左右買車時的選擇”。老漢認為這應該是有一些社會意義的事情吧。

老漢在發表上述兩篇精華帖時,不會沒有想到會遭到質疑和抨擊,但是他依然堅持“用事實說話”,把經歷分享給壇友,在遭到質疑和抨擊時,不做過多解釋,事實和結果勝於雄辯。從這一點來說,老漢和他所佩服的比亞迪精神是一致的。

每個時代,都需要有人來做出改變,比亞迪和草老漢正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可能老漢個人的力量和影響力有限,但是能有這樣的一群人和這樣的企業攜手同行,是社會之所幸。“革命開始時,可能只是一點火花,好多人無視或抗據,但時間會點燃他們的”。

最後再奉上幾張美得不像話的照片,感謝老漢能讓我們在霧霾包圍的城市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純淨與美好。

▲西藏阿裡

▲G219西藏阿裡紅山錯

後記:

老漢是論壇裡的紅人,因為兩篇精華帖更是被廣大迪粉熟知,幾十萬的閱讀量讓老漢受寵若驚。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到了壓力,他擔心會辜負壇友們的期望。兩篇帖子,都花費了老漢很多精力,尤其是開唐進藏的帖子,老漢邊走邊寫,路上大多時間是老漢在開車,為了發帖,幾乎沒有吃過一頓正經的午飯,夜深人靜時,同行的人都睡了,老漢還要發帖。享受著老漢的分享,壇友們也十分感謝老漢的付出。即便如此,老漢依然為帖子中的錯別字、配圖顛倒等不足的地方感到抱歉。我們因為被老漢的精神所感動,想借此機會替老漢解釋一二,也算是為老漢寬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