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前塵如夢——南京往事

引子

生命中的許多過往, 仿佛被定格在關於從前的夢裡。 暗夜時分, 只要靜心閉上雙目, 便可以搭乘歲月的返程列車, 穿越一切的距離和時空,

去到那個因沉澱了太多太多歷史, 而令人感到厚重和深刻的城市----南京。 在凝著婉約和古樸的幽深小巷裡, 聆聽溫情的江南雨輕敲在鵝卵石上發出細碎的聲音, 呼吸院牆內散發出的茉莉清香, 跟隨撐著尼龍布小花傘的江南女子, 回到那熟悉的親切的, 屬於南京的前塵往事中。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的南京, 街上到處都是“打到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這類令人振奮的標語, 電影院裡開始上演文革中批判的“毒草”電影, 書店裡也賣起了從前被禁讀的世界名著, 充滿了文藝百花齊放的春天氣息。 但被無數場運動嚇怕了的大人們, 仍是膽小謹慎地回避著那些政治敏感的話題, 吃飯時爸媽用近乎耳語般的語調在說著最近的形勢,

聽起來含含糊糊, 隱隱約約的。 就這樣, 爸爸替我夾菜時還不忘叮囑一句:小孩子家出去別亂說啊。 那是一段新舊生活銜接交替的時光, 感覺自己有點像在看萬花筒, 成長的歲月轉啊轉啊, 將一塊塊各種形狀的玻璃碎片不斷重新組合成各種好看的圖案, 這圖案就是社會所要營造的新生活。

那時, 我們家住在馬台街。 馬台街是一條街道的名稱, 在這條街道上, 分佈著許許多多內容各異的小巷, 南京的小巷, 鋪就的青石板路面, 只要你細心點, 就會發現, 那些古老的磚塊上, 還刻著些字呢, 字跡早已被歲月侵蝕掉原有的清晰, 留給人的只有對遠去了的年代想像與神秘。 小巷的兩邊都是高高的圍牆,隔段距離才可以看見一扇陳漆駁落的大木門,

一推一開時, 還會發出“吱------”的聲音, 悠長而深遠, 就像老門板歷經滄桑後發出的沉重歎息。 那些房子大都建於解放前,多是大戶人家的宅院被房管所統一分給這個城市的居民住著的, 於是, 原本獨門獨戶的深宅老院也就變成了不同姓氏的集體組合,而老房子的主人家也住在其中。

故事, 便是深藏於這小巷老屋之中。

一舊廟 古井老尼姑

1

我們家所在的那條巷子, 位於馬台街的中間段。

巷口, 有間由舊廟改成的糧站, 軍綠色的鐵門朝著馬路, 門的上方中間處還鏤空雕出個圓形, 圓形裡鑲著個紅色的五角星, 乍一看, 有點類似軍隊的院門, 院門的右側還被切割開一扇小門, 平時人進進出出就走那裡, 運糧油的大卡車來了大門才會打開, 小門的旁邊掛著“馬台街糧站”“馬台街糧站革命委員會”兩塊白底豎黑字的牌子, 後者消失於七十年代末期。 門內, 標準的四合院格局, 只是改造的很徹底, 天井地面被抹上了水泥, 原先供奉菩薩的大殿被改成了糧站的門店,

月月大家都拿著戶口本和糧證去那從櫃檯後面那個戴著瓜皮式的假髮套的大眼睛姑娘手裡領糧票, 油票, 還有各種副食品票, 皆為計劃經濟年代城鎮居民特有的配額。 院子兩側的廂房或為辦公室或為庫房或作了其它用途, 總之, 要不是聽老人說起, 完全無法想像彌漫著米麵油豆香味的糧站曾經是座香火嫋嫋的舊廟。

2

延伸至巷內的糧站後門外有口古井, 不知源於哪個年代亦無從知曉是何人所挖, 鵝卵石鋪就的圓形井臺寬闊而潔淨, 青石砌成的圓形井欄光滑而溫潤, 磚塊壘起的井壁上的青苔幽綠而清涼。 從井口往下望, 深深的水面似鏡, 井水冬暖夏涼, 冬天時白色水霧氳氤, 夏天時則可以用來冰鎮西瓜;不遠處的那棵法國梧桐樹,茂密的樹冠伸展過來遮掩著井口上方的天空,使得古井看上去總是幽幽的,悠悠的。

我們院裡人進進出出必經古井斜對面那排殘舊的老房子,老房子是糧站職工宿舍,其中一間裡邊住著個女版的“凱西莫多”,人們都叫她“老尼姑”,因為從前她就是屬於舊廟裡的。後來舊廟變糧站,她便成了糧站的掃地工。老尼姑留有一頭齊耳的短髮,被穿街走巷的剃頭匠老張染黑後,像極一頂被黑色油漆刷過的帽子。多年前舊廟失過一場大火,正是那場火將她的臉燒的滿是疤痕,鼻子亦只剩下兩個黑洞,使得她說話時語調很怪異,嗡聲甕氣,這樣的猙獰面目,極少有人敢正視她。與其說老尼姑是個人,不如說她是個魂,一個總在馬台街暗夜裡飄蕩的遊魂。她常常在午夜後的黑暗時分,用竹掃把掃地,“刷刷刷”的聲音從糧站院落內傳出,往往讓不明就裡的夜行人禁不住一陣陣地恍惚,畢竟這糧站是舊廟改的,總歸是迥異於平常的宅第。白天她就獨自蜷縮于黑屋子的某個陰暗角落裡,隱匿於窗戶背後的目光,偷偷注視著過往的每個人,倘若不小心,撞上她的眼神,便如同遇見黑白恐怖片裡的驚秫鏡頭,嚇得你膽顫心驚。那時院子裡的婦人嚇唬小毛頭,不是用大老虎,大灰狼什麼的,而是說,你再吵,再吵送你到老尼姑那。小毛頭立馬收聲。

天黑行人漸稀時,老尼姑就拉開那扇年代過於久遠的破爛木門,像個影子一樣瞬間便閃至古井旁,淘米,洗菜,菜是她或早或晚趁黑到菜場撿的別人丟棄的老菜幫子或是有點爛的菜葉子,她卻是很會利用這些邊角料的,菜幫子用泡菜罎子製成酸菜,菜葉子切碎用鹽醃會再擠去汁水,之後與新鮮的蠶豆瓣一起用點素油炒了,香噴噴的很是誘人。也唯有那氣息讓人感覺到她亦是食人間煙火的,她亦是與常人一樣需要柴米油鹽的生活。再夜點,她就去古井旁洗衣,其時,城市裡早就裝上了自來水,她卻依然格守著從前的習慣,用一根粗黑的橡膠繩系著個同樣上了年歲的木桶,不厭其煩地從井裡打水來用。黑暗的古井旁,除了那棵森森的樹,沒有旁人,完全是屬於老尼姑一個人的世界。搓衣板上搓衣服“嚓嚓嚓”的聲音與倒水潑水“嘩嘩嘩”的聲音交錯在一起,或許便是可以驅散她寂寞的音樂,因為對於她的那點簡單衣物,她可以反反復複地消磨掉一個又一個的黑晚,並且樂此不彼。黑暗,可以掩蓋住她不堪的容顏,卑微的身份,還有內心無數的隱秘,所以,她喜歡將自己的一切都行進在夜裡,工作或是生活。夏夜,洗畢,掃完地,她就挨著古井放個竹鋪,躺在上面,一隻手搖著把蒲葵扇,一隻手搭在胸前或腦門上,或看月亮或看星星,直至搖扇的手慢慢垂沉下來令扇子滑落至冰涼涼的鵝卵石井臺上,睡去。朦朧月光籠罩下,古井,老尼姑,曾經就像是南京古舊時光裡遺落下來的一塊背景昏暗的駁落的老式漆皮畫。

3

其實,老尼姑並不完全是孤寂的,因為她的黑屋子裡還住著一個年輕的壯漢,據她說是她鄉下的侄子。這侄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國字臉,看著倒也挺順眼的,只是左腳有點微跛。他白天挑著個擔子走街竄巷地喊著“磨剪子來砍柴刀”,討生活。晚上回來,吃完飯,老尼姑便出門去了,留得他獨守著屋內那盞昏燈就覺著日子難熬。也難怪,正值思春年華的侄子,想的東西自然也比較特別些。於是,就有鄰居家的老太給他領來了一個年輕的鄉下女人,雖說是鄉下女人,可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烏溜溜,一對黑粗粗的麻花辮子搭在前胸,一條毛藍色的三角圍巾系在脖子上,一身花紅柳綠的裝扮,看上也蠻討喜的。這女人是自由市場幫人賣菜的,來城裡時間不長,一心想找個可以嫁的男人,好在城裡有個棲身之處。

鄰居家老太是個梳著粑粑頭骨架子粗大的淮陰人,說話的語調類似于河南山東一帶的口音,平日喜歡管天管地的,尤熱衷於男女配對的事兒。她是買菜時認識的鄉下女人,熟絡之後便說要幫她介紹物件,這正合了鄉下女人的心思。淮陰老太對鄉下女人如是描述“男人在城裡有房子,他家姑媽還有份糧站的工作,月月領工資,本人又有手藝,不愁吃穿。”說的鄉下女人心動動,約了個日子就跟著老太來了。

誰曾想到,房子是有的,可就是又破又爛的黑屋子一間,比她夜夜睡覺的洗澡堂子好不到哪裡去;有工資拿的姑媽,倒也是不假,可她那付尊容著實嚇得鄉下女人不輕,大白天遇見鬼的感覺;男人的相貌她倒是中意的,只是一抬腳便看出是個跛子,而他那不愁吃穿的手藝原來也不過是磨剪子刀,比賣菜還不如呢。老太急忙忙地交待了幾句,就趕著回家給放學回來的孫女燒飯去了,留得鄉下女人獨自面對老尼姑和她侄子,很不自在。雖然老尼姑很熱情地為她泡了白糖水,還端出自己最拿手的泡菜讓她嘗,她亦是坐不住了,口裡直說,我要回去了,要回去了,卻沒有馬上起身,因為她心下正猶豫著自己該回哪兒去,自由市場那邊當天是請了假的,去了也白去,沒工錢,澡堂子要夜裡沒人洗澡了才可以回去睡。但這破屋子,她是決意要離開的了,因為,看來他們的日子比她好不了多少。這邊廂,眼看著鍋裡的鴨子就要飛,老尼姑侄子急得直喘粗氣,臉亦憋得通紅,眼淚水都快脹出來了,老尼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說是遲那時快,就在鄉下女人準備邁腳之即,這老尼姑也不知哪兒來的勇氣,她居然橫下心來,從懷裡掏出把結實的鐵鎖把房門從外邊給反鎖上了,任憑那鄉下女人在裡邊又喊又叫又捶又打的。

頗為老道的老尼姑並不急於馬上離去,她伏在門上聽裡邊的動靜,以防萬一。老尼姑,你不得好死!鄉下女人在屋內拍著門板大聲罵道。老尼姑就想,好死賴死都是一個死,我不怕。老尼姑,你是個老不正經的東西!老尼姑,你禽獸不如!老尼姑,你這是逼良為娼啊!聽到這兒,老尼姑“撲哧”一下就笑了,她在心裡說,這算什麼逼良為娼啊?即算你與我侄子果真發生什麼事,也扯不到娼婦那呀,娼婦是什麼人呀,是妓女。你們這男未婚女未嫁的,我這是當月下老人成全你們的好事呢。

女人的罵聲和哭聲裡,摻雜著侄子哄她勸她的聲音,起先女人是聽不進的,罵完老尼姑她又不依不饒地朝老尼姑侄子吼並且還用腳去踢他,也不知踢到踢他哪兒了,只聽見他疼得“哎呀哎呀”喊了起來,女人似乎有些心軟,停下來問他是否受傷,侄子借機討好,直說沒事沒事,忍忍就沒事了。女人有些慌神,但不代表就不罵不鬧了,只是罵人聲音不似之前那樣大了,她邊罵邊又哭了起來,哭自己命不好,生在農村,出來討活計又那麼艱難,想找個物件卻偏偏遇上老尼姑這樣的騙子………那侄子再不敢多言語,偶爾講一句,語調近似於哀求----喝口熱茶吧。女人忿忿道,滾開,誰喝你的破茶!侄子仍是低三下四地----好好好,不喝茶就喝點水吧,潤潤喉嚨!女人自然沒那麼容易遷就,甚至還摔掉一個玻璃杯。侄子仍不惱,過一會又拿毛巾過去哄她,抹把臉吧,抹一抹人舒服點!女人不理,依然控訴,咒駡。不知折騰了有多久,老尼姑站都站累了,她倚在門上又是捏肩又是揉腿的,女人亦罵累了亦哭累了,聲音漸漸弱下,到了後來,對侄子撒氣的腔調亦嬌喋細軟起來………戲聽到這個份子上,老尼姑明白自己可以撤了。於是,她笑著離去,笑意狡猾。當晚,她就坐在冰涼的鵝卵石地上靠著那口古井迷糊了一夜,只剩下那孤男寡女獨處一室。

次日清晨,老尼姑破天荒地去菜市場買了新鮮的菜和肉,還去早點鋪買了燒餅油條,三人份的,然後,慢悠悠地打道回府。一路上,遇見熟人,她竟然主動打招呼,久不見光亮的蒼白面容上還浮出點點紅暈,驚得那幾個街道上的大媽相互私下琢磨著這尼姑莫非是遇上什麼頭等喜事了。喜事自然是有的,並且是在她的策劃之中發生的,果不其然,待老尼姑回家打開房門時,屋內那鄉下女人竟紅著臉叫了她一聲:姑媽。

4

姑媽自是不能白叫的,不久後,老尼姑就拿出所有的積蓄,為侄子與鄉下女人辦了婚事。然而,老尼姑卻沒有出現在酒席上。原來,鄉下女人早早地就對老尼姑的侄子說過:結婚那天,不要讓她出現啊,省得我娘家人看見她那個醜八怪的樣子被活活嚇死!她那個“嚇”字,發音為“he”,說時因為太過激動,吐沫星都飛到了老尼姑侄子的臉上。

是夜,老尼姑拎著一袋油炸花生米和一瓷缸子小店裡打來的散白酒,悄悄地潛了回來。繞開小屋,她直奔古井而去,然後倚井席地而坐,邊喝酒邊吃花生米,獨自享受自己的歡娛。不勝酒力的老尼姑沒過多久就醉了,醉了的老尼姑開始唱戲,路過的人依稀辨聽得到“我不認兒兒心碎,我若認兒兒不幸”“尼姑庵堂私生子,我認兒要毀兒一生。”是越劇《玉蜻蜓》中“庵堂認母”那段。老尼姑唱的是哭腔哭調,嗡聲甕氣,鼻涕混著眼淚流,似乎並不只是在唱戲,還在泣訴著一個遙遠的故事。這遙遠的故事,古井聽到,瑟瑟的夜風聽到,鄉下女人亦從枕邊的男人嘴裡聽到......

5老尼姑出生在南京近郊的江寧縣城,自幼家境貧寒,八歲那年便被家人送去尼姑庵,幹些揀柴燒火挑水澆菜的粗活。所幸師太是她母親家的親戚,待她不錯,並沒有讓她削髮,庵裡的日子苦雖苦,可總算能有口飯吃。日子過起來飛快,再簡樸的裝束亦裹藏不住女孩子的青春,那時的老尼姑也還是清秀可人的。

不知道哪一天起,有個男人的影子就留在了她的心上,男人是常來庵裡的香客,雖有家室卻仍不顧一切地與她相愛。相愛的結果就是她在庵堂裡產下一子,原本以為男人會帶她和孩子遠走高飛的,原本以為可以就此脫離空門的,卻不料男人消失了一般再也不見蹤影。規誡森嚴的尼庵豈能容忍此等敗壞風化之事,無奈之下,師太只能將她逐出庵門。懷抱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趁著夜色偷偷跑了回家,站院子裡,屋內昏黃的光亮讓她感覺到久違了的溫暖,她多想推開家門融進那溫暖之中啊,可她卻不能,她實在是沒有臉面亦沒有勇氣面對親人。她親親熟睡的孩子然後將他輕輕地放在院門口,轉過身來便朝外一路狂奔,直跑到自己喘不過起來,渾身沒有一點力氣,她才癱坐在一棵樹下,那時她已離家很遠很遠了。此後,她靠沿路行乞為生,嘗盡人世間的各種辛酸。暴風雪夜,她蜷縮在馬台街舊廟的角落裡瑟瑟發抖,老廟祝發現後,可憐她的孤苦身世,便收留了她。

老尼姑那時畢竟還不老,只要稍作梳洗,依然模樣耐看。青春女子怎甘寂寞?更何況熟了的紅蘋果自己不掉下來也有人忍不住摘來嘗個鮮甜。在舊廟裡,老尼姑再次遭遇了她情感上的春天,依然是個有家室的男人。此男人的老婆乃出了名的母老虎,仗著自己娘家有錢有勢,平日裡對男人呼來喝去的。男人苦悶時便到廟裡求個簽上個香,有時老廟祝不在,便由老尼姑為他解簽。一來二去的,男人與老尼姑便熟絡了起來。老尼姑的輕言細語在男人眼裡愈發顯得善解人意。男人來廟裡的辰光越來越多了,漸漸地,河東獅吼的老婆便對他起了疑心。暗自跟蹤後,便發現了男人與老尼姑的私情。這還了得,她回娘家哭訴一番,娘家便花錢雇人於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放火燒了老尼姑睡的那間屋子…….老尼姑被燒得慘叫聲連連,待老廟祝及旁人奮力滅火將她救出時,她已昏死過去。醒來後,她發現自己已是面目全非,不人不鬼。男人看見她這副摸樣,原本打算與她私奔的心立馬平息掉了,留下幾句安慰的話後便轉身回家老老實實與老婆過日子去了。從此老尼姑徹底地死了凡心。

待老廟祝死後,舊廟歸了糧站,又有了穩定的薪水可領,她便想法子將當年留在老家的孩子接進了城裡,對外只說是自己的侄子。孩子自小就受著外人的白眼長大,畢竟是尼姑的私生子,不要說世俗難容,就連自己的親外婆親娘舅都是不疼不愛的,有口飯吃能長大成人就非常不容易了。接到身邊,老尼姑日日與兒子相伴,卻不能聽兒子叫自己一聲媽,心裡自然不是個滋味。到如今,兒子娶老婆,本是當媽最風光的日子,可老尼姑卻不能堂堂正正地坐在家長席上,喝一口媳婦遞上的茶,吃一口兒子喜酒桌上的菜,她怎麼能夠不心酸啊?外人只道是老尼姑因為怕自己的相貌醜陋丟了媳婦的臉面,卻不知她更多的顧及的是兒子的臉面,她害怕自己萬一喝多了兩口失態當眾叫出聲“兒子”來。老尼姑的戲于什麼時候停歇的,沒有人知道。天色欲曉時,古井又是一如既往地沉寂,仿佛夜裡什麼都未曾發生過。

6

鄉下女人婚後變化很快,她學會了用火鉗在爐子上燒熱後將劉海及兩根辮子的發梢燙得卷卷的,身上穿著百貨商場買來的淺灰色披領的格子外套,漸漸地就與城裡其他女人在外表上區別不大了。在她肚皮隆起來的時候,她已跟鄰家婦人熟的跟親姐妹似的,有空便交換點隱私彼此取樂,女人間的話題無非是家長里短雞毛蒜皮事。沒過多久,小屋子裡就有了嬰兒的啼哭聲。古井旁老尼姑的洗衣盆裡,就多了好些小孩尿布。暗夜裡,她用手輕輕地柔柔地地來回搓著,生怕自己一大力就把尿布給洗粗糙了,漿硬了,貼著嬰兒嫩嫩肌膚就不舒適了。這,或許是老尼姑一生中最為幸福最為溫暖的時光了。然而,老尼姑卻是不可以碰孩子的,鄉下女人怕她的醜模樣嚇著孩子,她只能偷偷地背著鄉下女人去摸一摸孩子的頭,臉。那孩子也奇怪,對著她竟然沒來由地咯咯笑,令到她的心軟軟的,暖暖的。

屋內多了個孩子,空間自然更加逼仄,老尼姑原本可有可無的存在就顯得多餘了。即算是她夜裡多半時間消磨于古井旁,糧站內,但總歸是要回來的。屋裡面被磨刀男人用木板隔了開來,雖然老尼姑只占了一張小床的位置,鄉下女人卻依然是嫌棄她的。漸漸的,屋裡便傳出鄉下女人的謾駡聲,她罵老尼姑夜裡回來的動靜吵到他們,大白天縮在角落裡像個鬼魂,鬼鬼祟祟地靠近小孩是想嚇死小孩……磨刀男人即使在家亦不敢制止,他是懂得的,得罪老婆的日子不好過。矛盾逐步升級,鄉下女人不僅僅局限于罵了,她還將鍋碗瓢盆一併砸出門外,“乒乒乓乓”的響聲吸引著鄰居們前來圍觀,老尼姑臉上就掛不住了,她亦開始回罵鄉下女人,這下麻煩更大了,什麼“偷人養漢”“私生子”“私奔”“老不要臉”等等此類的字眼一串串地從鄉下女人嘴裡迸發出來。淮陰老太和鄰家女人伏在窗外聽,聽完後便串起一個完整的老尼姑的故事,她們感歎道,果然,那晚老尼姑在井邊唱的不僅僅是戲文啊!

很久沒有什麼新聞咀嚼的鄰居們被老尼姑略帶點桃色的故事刺激的興奮了很久。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原來這老尼姑亦是有過曖昧往事的。流言,迅速在巷子裡,舊廟改成的糧站內漫延。老尼姑覺得自己活脫脫地成了眾人眼皮底下的光身子,所有該遮藏的皆沒有了掩蓋。被人指指點點的日子實在難熬,老尼姑更加似個遊移的影子了,人們再也聞不到她那小黑屋子窗口飄出的醃菜香。鄉下女人,孩子,磨刀男人,完全替代了老尼姑的氣息存在。就連糧站的午夜時分,也很難聽見老尼姑頗有規律頗有節奏的掃地聲了。唯有黑暗的井臺,偶能覓到一絲老尼姑蹤影,然而,但凡有人出現,她又迅速不見了。終於,月黑風清的某個夜晚,老尼姑就徹底地歸了古井,這回,下去的不僅僅是她打水的古舊木桶了,還有她整個人的身子。此後,再也沒有人敢上古井打水了,那井也怪,竟然漸漸地就枯了,不再有水,仿佛它的靈魂亦隨那日日相伴的老尼姑去了。

二 桑樹 老宅 球球家1

順著小巷拐進來,就到了我們家所在的大院。院子的整體格局排列的有點類似軍隊的營房,中間是寬敞的水泥地面過道,兩邊皆為紅磚牆黑瓦頂的房子,大多為套間,內有客廳和房間,房管所按每家戶口上的人頭來分配,人多的家庭就住四房一廳或五房一廳,人少的家庭就住在三房一廳或一房一廳,戶戶皆有高大的法式百頁窗和厚重的棕色木門,顯得很是氣派。房子的背面,連接有後院,每四五戶人家共用一個後院。院裡除開我們家對門的那棟白房子,其它所有的房子解放前皆屬於院子東面盡頭的球球家。解放後,這些房產自然就被充了公。當然,球球家的待遇還是與別人家不同的,他們家依然獨門獨戶的宅院。宅子內中面積很大,聯排的洋房前面是一片開闊的綠草地,四周圍著高高的院牆。院門前那棵不知什麼年月種下的桑樹,曾經給我們帶來無數年少時的歡樂,印象中女孩們喜歡去摘幾片桑葉喂蠶,貪吃的男孩們則爬上樹去摘桑果,將自己吃得肚皮發脹舌頭發紫。

球球家的房子乃至我們院子裡所有房子從前的主人皆是球球爺。球球爺顧名思義,便是球球的爺爺咯!球球當年是我們院裡頭號搗蛋鬼,因生下來圓咕隆咚的像個球被爺爺喊著球球。球球爺身材高大,背脊挺直,鶴髮童顏,穿著淺灰色的綢緞面料的中式對襟唐衫,一隻手背在身後一隻手來回不停地輕捋著長長的白鬍鬚,在我們大院裡慢慢地踱來踱去,笑看著每一個從他身邊瘋跑而過的孩子,神態安祥又平和。然而,誰能想到,這麼一位沐浴在陽光裡的慈祥老頭,解放前竟然是荷槍實彈威風凜凜的國民黨水上警察局局長,那滿院子的房產便是他曾經顯赫身份為他帶來巨額財富的見證。

2

球球爺雖然與兒子媳婦孫子孫女住在一起,卻是單獨與二姨太開夥的。不知當時衡量男人的財富,姨太太是否納入指標係數。總之,姨太太這個詞只是與有錢有勢的男人相關的。二姨太姓黃名鶯,解放前是南京城內紅極一時的舞女。她與球球爺的相識其實很老套,無非就是混跡於風月場所,難免經常會遇到流氓地痞的騷擾,於是便找了個球球爺那樣身份的人當靠山。靠山自是不能白靠的,黃鶯奶能拿得出手作為回報的就只有她自己了。處久了,彼此也就真的產生出了感情,有了感情,球球爺就不願意黃鶯奶成天被別的男人摟摟抱抱的了,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收小他二十多歲的黃鶯奶做了二姨太。二姨太過門後,收斂起在外的妖治嬌媚,換作樸素衫,甘做賢淑人,她修心養性,與大太太姐妹相稱,令球球爺真真正正地享受到了齊人之福。大太太身體不好,去得早。她去後,球球爺的日常起居生活皆由二姨太照顧著。二姨太沒有子嗣,球球爺的兒孫皆為大太太的血脈,大家就叫她黃鶯奶,這個稱呼既尊敬了她又把她的身份給明確了出來,因為自家的奶奶前面是不用帶著名和姓的,這個“奶”字發四聲,南京話叫奶奶的獨特音。

我所見到的二姨太黃鶯奶-----留著 “二道毛子”(南京話:齊耳短髮),穿一身洗的發白了的藏藍色衣服,腳踏一雙解放鞋,走起路來晃晃的,感覺整個人重心不穩,褐色塑膠邊框眼鏡後面的那雙眼睛,視線發虛,看人時別人很難找到她的著視點。如此樸素的老太太,在她身上實在難以覓到當年風塵女子的影跡。印象中,黃鶯奶為人很低調,她不像院子裡其他老太太那樣,愛管閒事,有事沒事地在院子裡大聲說話,說自己家的事,說別人家的事,弄得整個院子裡的人家皆沒了隱私。她總是笑笑地從院子裡走過,見人點點頭,笑笑,不失禮貌又保持著距離,就像球球家裡的人待她那樣,客氣地生分著,這或許便是屬於大戶人家的涵養吧。

3

每天天不亮,黃鶯奶就出去買菜,她的菜籃子裡很豐富,有時是五香乾子和芹菜,菊花澇及楊花蘿蔔,有時則是素雞和蘆蒿,菱角及毛豆米,總之都些適合年紀大的人吃的清淡素菜。買完菜後,她就去買早點,通常都是油條燒餅豆漿,她和球球爺都愛將油條撕了泡進豆漿裡吃,所以,他們吃豆漿一定是離不開油條,吃油條亦是離不開豆漿,就像是老了的他們,必須泡在一起過才叫日子。粗看上去,曾經的水上警察局局長與曾經德當紅舞女黃鶯奶的日子過得就像普通的老頭老太,但只要稍作留意,就會發覺他們日子的精細,這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吃法上,就像《紅樓夢》裡的人吃茄子,得用雞油炸,雞湯煨,香油拌,糟油收,罐子封……黃鶯奶做菜亦是極為講究的,一道簡單的青菜粉絲砂鍋,她要用熬得濃濃的鮮雞湯一鍋,蛋餃兩個,魚丸兩粒(做蛋餃魚丸的餡料皆為她用新鮮豬肉和魚肉親自調製),大蝦幹兩隻,金華火腿肉兩片,嫩鮮筍數根,揚州青幾棵和粉絲一把,紅白黃綠地調配在砂缽子裡,放在煤爐上燉到“撲突撲突”冒出香噴噴的熱氣……涼拌豆腐,她得澆上什錦菜碎末淋上麻油灑上芝麻;桂花蜜藕,她得用杭州的桂花西湖的藕春天的糯米冬天的蜜。看似普通的家肴,實則是花了黃鶯奶全副的心思。球球爺口福不淺,但亦有遇到黃鶯奶跟他耍小脾氣不給他做飯的時候。

黃鶯奶別的事都好說話,就是見不得球球爺散步時與院子裡其他老太太說說笑笑的。偏偏那些老太太都喜歡拉住他閒扯,問東問西,說從前道現在,講到開心處雙方皆無所顧忌地哈哈大笑。黃鶯奶撞見了,心裡就酸酸的,人前又不便發作,惟有悶悶地回去。待球球爺回到家中,屋內冷鍋冷灶,不似有做飯的跡象。他便去問躺在床上假寐的黃鶯奶,我們吃什麼啊?黃鶯奶聽了,背轉身對他,沒好氣地說,你讓人家家老太給你做飯去。球球爺便明白她又在吃醋了。於是,就大聲地喊,球球,球球!球球應聲跑來,球球爺給他一些錢和糧票,讓他帶上鋼筋鍋到叫雞子攤上買三碗餛飩來,他和黃鶯奶一人一份,剩下的那份是給球球的,算是給他跑腿的獎賞。球球幹這事最積極,不到一會功夫,熱騰騰的餛飩就買回來了,並且迅速地擺好三付碗筷。球球爺使眼色讓他去喊黃鶯奶,他就跑到床跟前喊,奶,吃餛飩!黃鶯奶氣還沒完全消,就硬生生地答,不吃,不想吃。球球就去拉她起 來,她再使性子,也不能對著小孩子,於是,就順從地下了床。球球問,奶,你幹嘛不開心啊?黃鶯奶氣呼呼地說,你爺爺啊,見到人家老太就有說有笑,回家跟我就沒得一句話。球球爺聽了,哈哈大笑,笑聲爽朗,緊接著,他又拍著胸脯說,老太婆啊,我以後再也不理她們了,真的,騙你是小狗!這回輪到球球大笑了,黃鶯奶亦跟著笑起來。但要不了多久,球球爺就會忘掉在黃鶯奶面前下的保證,出門還是忍不住與別的老太太搭腔。黃鶯奶耍小脾氣,球球爺就哄她,哄完了照舊,倆人小孩子一樣。直到那天,黃鶯奶早上買完早點買完菜回來,發現球球爺仍未起床,便去喊他,喊幾聲都不見應答,上前一看,球球爺雙目緊閉,沒有了任何生氣,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已經走了。黃鶯奶心裡一下子被挖空了似的難受,她伏在球球爺冰涼的身子上,腦袋發麻,思想停頓,欲哭無力。其實,八十多歲的高齡,走,已算是白喜事。但,黃鶯奶還是捨不得,捨不得。

4

我至今還記得他們家人送葬回來後,就在門前的桑樹下放了個燒著火的臉盆,所有親人除開黃鶯奶都要躍過火盆回家。紅紅的火焰熏出來的煙竟然夾雜著桑樹葉子的清香,就有人說,球球爺的魂是附在門前的桑樹上的,他捨不得他的房子,不肯離去呢。再後來,就有人看見,半夜裡球球爺坐在家門口的那棵桑樹上摸鬍子,這樣的話,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我是沒親眼看到過,只記得那會小孩大人一起亂傳,越傳版本越神奇,聽起來令人骨子裡涼颼颼的。黃鶯奶沒有了球球爺,魂亦丟了似的。後來,她不知從哪兒抱回一隻貓,那貓渾身全白色的毛,看人時與球球爺一樣的眼神,深幽幽的,望不見底。黃鶯奶與貓同吃同睡,形影不離。半夜裡,她躺在床上睡不著,就對貓說話。她說,貓嘢,你阿曉得球球爺在那邊吃得怎麼樣啊?貓“喵嗚”一聲,算是應答。她又說,貓嘢,你阿曉得球球爺今晚會不會托夢給我?貓仍舊 “喵嗚”一聲,黑暗中瞳孔變得又圓又大,散發著綠瑩瑩的光。黃鶯奶就輕輕地攬它入懷,貼近它的溫軟,夜就沒那麼冰涼了。

忽有一日,那貓突然不見了,中午黃鶯奶還喂它吃了早上去菜場買的小雜魚,吃完,它就像往常那樣靠在沙發旁打盹。黃鶯奶拍拍它,顧自上床去睡了。誰知下午醒來貓就不見了。這可急壞了黃鶯奶,她在院子裡四處找尋,原本就不怎麼平衡的身子晃的更嚴重了,嘴裡還不斷地發出“貓嘢貓嘢”的呼喚聲。貓始終沒找著,人卻是病倒了。黃鶯奶病倒後,照顧她的人便是球球媽了。

5

球球媽是 南京城內“一代名中醫”的女兒,自幼便隨父親學醫,是習著《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金匱要略》長大的。“女承父業”,她亦是一名醫生。和那個時代所有職業婦女一樣,球球媽用黑色的鐵髮卡卡住短髮,臉上帶著為生活奔波的疲憊,每天匆匆忙忙地往返於上下班的路途中。但球球媽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且不論她從前在娘家時過的是怎樣養尊處優的生活,就是到了球球家,嫁給球球爸,她依然過了一些闊人家少奶奶的日子,八十年代初,她代表家人去臺灣探親,在桃園機場,她剛下飛機,就被臺灣當局的相關人員截住,理由就是球球爺的兄弟姐妹們皆為臺灣軍界政界要員,不能與大陸親戚直接接觸。要是換了別的女人早就嚇趴下了,可球球媽表現的不卑不吭,交涉之後,便從容地登上了返航的飛機。

直到八十年代的中期,球球媽退休了,手中的人造革拎包換成了菜籃子,才看到她的臉上亦有了悠閒自在,不慌不忙的神情。球球爸是鐵路上的總工程師, 體態有些發福,中等個頭,禿頂,濃眉,小眼,黝黑的臉龐看上去更像是常年被風吹日曬的勞動人民。因受球球爺身份的牽連,球球爸在文革中挨整,受了刺激,據說有點精神病,但我並沒見他發作過,他不怎麼說話也不和外界打交道,有點自閉的感覺。每次去球球家玩,球球爸都會突然出現在小孩們的背後,猛然用力大聲地咳嗽,嚇得大家作鳥獸散,這其中,自然亦包括球球。印象中那時不管誰去找球球,都要先問一聲,你爸爸阿在家?球球搖頭,人才敢進門去。球球媽卻是熱情的,和藹的,她尤其喜歡小女孩兒,對我說話總是輕言輕語,笑眉笑顏,喜歡叫我“小妹”,相比較我母親的風風火火,我更喜歡球球媽的溫和平靜,這或許與她的中醫身份有關吧。院子裡張家婆婆發燒了,李家姆媽肩膀抬不起來了,余家小弟感冒了,劉家奶奶腰閃了,王家爸爸脫髮了,甚至有次是根喜的老婆突然要分娩了,都來喊球球媽。我小時候的小毛小病也基本上都由她醫好的。她常常於晚飯後到我家小坐一會,與我母親輕聲地說些中藥保健的常識,比如黃連去火黃芪益氣桑葚膏補腎,紫蘇驅寒沙參滋陰百合湯潤肺......除此以外,球球媽還喜歡與我母親聊些兒女家事,比如球球姐姐雯雯是怎樣與她的處長丈夫相識的……

6雯雯身材高挑,五官精緻,愛時髦,追時尚,屬於當時的潮人。她丈夫卻是個話語不多的男人,總是穿著十分刻板的中山裝,和她的光鮮時髦截然相反。老天似乎有意這樣搭配的,好讓他們彼此互補。雯雯與丈夫相識于蘇北農村,他們當時都在那裡插隊。起初,她對他是沒有任何感覺的。但老實男人在這件事情上顯現出他的執著與努力,每次球球媽去鄉下看女兒,他都要推個自行車,負責起迎來送往的任務。他走的是家長路線,後來事實證明他走對了,回城後雯雯就在球球媽的撮合下與他結了婚。婚後,他們很快有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女兒的小嘴巴撅起來嘟嘟的,頭髮卷卷的。每次來外婆家,那孩子總是由爸爸抱著,後來,亦是爸爸用手牽著,雯雯穿著高跟皮鞋“咯噔咯噔”的走在前面,甩開他們一小段距離。他們看上去不像是一家子,男人倒像是球球姐姐雇來帶孩子的保姆。但其實男人是很有能力的,據說他是單位上最年輕的處長。可這並不能穩住雯雯的活絡心思,女兒六歲時,球球姐姐提出了離婚,因為她喜歡上了一個在她看來是非常有魅力的男人。球球媽對此事的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她站在家門前的桑樹下,扇了雯雯一記耳光,耳光響亮,然後大聲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家,怎麼可以在外面和別人搞七撚三?怎麼可以吵著要離婚?你不要臉我們家還要臉呢!像是說給雯雯聽,又像是說給院子裡躲在家裡提著耳朵偷聽閒話的鄰居們聽。雯雯三十多歲的人了,在母親面前亦不敢造次,她捂著臉,流著淚,任憑母親責駡。日子總算平靜了一段時間。可沒過多久,不甘寂寞的雯雯又開始穿著石磨藍的牛仔褲,戴付蛤蟆鏡,塗抹上變色口紅,披著大波浪的長髮,去和人跳交誼舞了。球球媽對這些倒能接受,從沒有干預過。雯雯跳舞時又認識一個導演,導演讓她在電影裡當當小配角過過癮。我看過一次她演的電影,瞬間的一個鏡頭,她演一個特務頭子的姘婦,散著發,叼著煙,噴著煙圈,目光漂浮,頹廢,游離。球球媽那時正忙著去臺灣會親戚,沒工夫管她了。7

終於可以說到球球了,球球身材瘦削,腦袋眼睛皆小,說話時習慣推推眼鏡架,很文氣的樣子。可他小時候卻是出了名的捉狹鬼,專門幹些令人頭痛的事兒----比如偷偷給別人自行車輪胎放氣;比如用彈弓打鳥鳥沒打著卻把別人家小孩的腦門子打出血花;比如朝正在吃食的雞旁邊丟小鞭炮嚇得雞直飛起來;比如在家燒桑樹樹枝烤知了吃知了沒吃著卻差點把房子燒著;比如他惡作劇地給火葬場打電話說某某老師死了害的火葬場的車子開進了學校;球球媽被他氣得直落淚,她常常為了兒子低三下四地去到人家家賠禮道歉,顏面掃盡。她常唉聲歎氣地跟我母親說,這個討債鬼,小炮子子,前世我不知道做什麼孽了,養到他,他老這樣下去,將來幹壞事被抓起來怎麼辦喲!我母親對我雖然很苛刻,但對別人的孩子卻是很有信心的,她總是安慰球球媽,男孩子都這樣,大點就會好的,你要相信他!像是驗證我母親的話那般,球球到了高中的時候,忽然就變得安靜下來,他不再成天惹事生非而是埋頭刻苦學習,後來,就成了南京醫學院的學生,球球媽這才敢鬆口氣。

大學生球球很是風光,每當他騎著輛鳳凰牌自行車從大院裡飛身而過時,就有小孩子們就追在他的身後高喊:球球!球球!而他則偶爾回眸一笑,以示禮貌,顯得既儒雅又驕傲。球球曾經的女朋友是我們院子裡的巧妹,他倆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學,從小就在他們家門前的桑樹底下一塊玩兒,算得上青梅竹馬了。巧妹是典型的江南女孩,白淨,秀美,臉頰上還有兩個酒窩,笑起來很迷人。可惜她姐姐跑到南邊逃港去了,好幾年沒有音訊,院子裡說什麼的人都有,巧妹的名聲也因此被累及。球球媽因此竭力反對兒子與她談戀愛。

巧妹和球球老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倆人苦悶之餘,就想到了私奔。他們計畫著先坐火車從南京到上海,再從上海買票到廣州,然後在那邊進點服裝和電子錶拿到內地其他城市去賣,這樣麵包愛情就都有了。當然,私奔的代價就是球球不上學然後被開除,代價是大了點,可是愛情價更高啊!二人幾乎是一路背誦著裴多菲的愛情詩來到了火車站……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球球媽會出現在候車室裡,原來有鄰居發現了他們的行蹤趕快告訴了球球媽,球球媽讓院子裡老侉子家當司機的兒子開車送她過來,趕在了他們前面。球球媽二話不說,上前對準對準球球的臉就是一記耳光,比打雯雯那回還要狠,球球心裡本是發虛的,自是不敢反抗……回到家後,球球媽將自己關在房內,三天不吃不喝,可嚇壞了球球,他本是孝順的,只因一時為愛情燒壞了腦子才幹出這種讓母親難過的事。他長跪在母親床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著求道---媽,我求求你起來吃飯吧,你再這樣下去人就垮了啊!球球媽趁機提出要他與巧妹分手,見球球猶豫,她便不出聲,閉上眼睛繼續絕食。球球怕了,忙不迭地在母親面前下了保證。次日,便約了巧妹,仍是在門前那棵桑樹下,他說出了分手的意思。巧妹當下便哭成梨花帶雨,球球欲為她擦掉眼淚,卻被她的手用力抵擋了回來。二人自此,即使在院子裡碰見亦互不想看互不言語,完全形同陌路人。

8

球球在母親的安排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相親。然而,不是球球看上的球球媽不喜歡,就是球球媽看上的毛毛不喜歡。母子倆經常為此事慪氣。球球沖著母親嚷,是你找物件還是我找物件啊?求求媽亦不含糊地大聲道,是你找老婆我找兒媳婦,總歸是要都看得順眼吧。如此這般地折騰來折騰去,總算遇見一個母子二人皆相中的物件。那姑娘是個護士,高鼻凹眼像個維吾爾族女孩,出生于醫生世家,與球球家亦算是門當戶對。球球媽常常在鄰居們面前誇獎球球的新女朋友,無非就是想讓大家都知曉,球球找的物件比巧妹要強得多。巧妹逃港的姐姐其時已變成真正的香港居民,她帶著自己開制衣廠的丈夫回家時,儼然是衣錦還鄉。經濟決定地位,巧妹媽在院子裡早就是抬起頭來高調做人了。對球球媽的炫耀,她表現出的是不屑一顧。

護士姑娘過門後,球球媽很盡心地為兒子為兒子媳婦操持著家務。只是,球球媽喜好事事做主,什麼都要兒子聽她的,兒媳婦就不高興了,倆個皆好強的女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結果,就是矛盾不斷出現並不斷升級。鬧到最後,球球媽和媳婦乾脆各進各的房門,各開各的灶,互不理睬。待有了孩子,媳婦也是請保姆帶,不要球球媽管。

球球夾在中間很是窩囊,他索性以醫院裡要加班為由,住在醫院宿舍裡,很少回家了。球球媽為此沒少懊悔,懊悔當初不該拆散球球和巧妹。

9

巧妹聽說他們家的狀況後,倒是不計前嫌地經常買些老年人吃的營養品去看看球球媽。球球的孩子都滿地跑了,巧妹還未嫁。球球媽心裡過意不去,就托人給她介紹男朋友,巧妹總是推卻掉。又過了些年,巧妹嫁給了一個海歸的化學博士。而其時,球球媽業已老去,並得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症,直愣愣的目光裡,再無任何……照顧她的人是個雯雯從鄉下請來的保姆,幹活粗手笨腳的,球球媽能不餓著凍著就算萬幸。院子裡再不見球球媽忙進忙出的身影,就連那棵桑樹亦被一次巨大的颱風刮倒了,老宅裡球球家的故事就這樣隨著桑樹和球球媽的的消隱而結束了……

三 琴聲 美人 白房子我們家對面有棟漂亮的歐式洋房,高高的石臺階、白色的法式百葉窗、白色的雕花大門及尖屋頂,看起來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白房子。走進白房子,四面窗紗微風中輕曼,空氣中彌著淡淡的木質傢俱散發出來的暗香;客廳中央的沙發上鋪就著與窗簾同樣淺啡色的垂了長長流蘇的沙發巾;棕褐色的長條木地板,雖然歲月已磨損掉其原有的光澤和緊密,走在上面還會匡匡作響,但正是因為那種由於木板疏鬆發出的聲音令人陶醉,它讓人感到懷舊,閒適和來自遙遠的從前的神秘。屋子裡最為顯眼的便是對窗的那架三角鋼琴了,晴朗的夜晚,月光灑在上面,即使沒有被奏響,亦是美妙到極致音樂!鋼琴左側的棕褐色木質櫥櫃裡,依層擺放著小提琴、單簧管、手風琴以及排列整齊的大大小小的音樂書籍及琴譜;除此以外,屋內的其它擺設也皆與音樂有關,比如牆角那盞立燈的燈柱為古銅雕塑“阿波羅與他的豎琴”;比如老式機械掛鐘的鐘擺為一個可愛的五線譜高音譜號。而這濃濃的音樂氛圍皆源自於牆壁上那幅油畫中的女人,她便是白房子的女主人----一位才華橫溢非常有名望的音樂家。畫像中的音樂家---棕色的發舒適自然、褐色的眸波光流溢、玫色的唇笑意淺淺、紫色的裳神秘遙遠,王妃一般高貴典雅美麗。只可惜天妒紅顏,一場大病過早地奪去了她的生命,留下尚且年幼的一兒兩女及他們的父親。

父親是位儒雅的建築設計師,牆上的油畫便是出自他手,因為個高且姓馬,院裡人稱“大洋馬”。他獨自拉扯三個孩子成長,個中的孤獨艱辛自是不用表述。所幸的是物質條件並不怎麼豐富年代,鄰里間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院子裡東家長西家短的事誰都會管一管,我們院裡的奶奶們就常常顛兒顛兒地跑到白房子裡指點“大洋馬”做家務。比如他正在洗豬肺,陳奶奶就會大聲說,豬肺要灌水然後使勁地拍才能搞乾淨;比如他正在縫被子,劉奶奶就會說,啊喲喲,哪個人縫被子能像你這樣子連床單都縫到一塊兒啊,來,看我怎麼縫!比如他正在洗茶具,康奶奶就會說,你們家這兩個女娃真是滴,也不曉得幫你擦擦杯子,擱點兒牙膏,牙膏能去汙。 “大洋馬”悟性不錯,在奶奶們經年悉心調教下終於由一個五穀不分的臭老九成長為洗汰買燒樣樣拿手的超級主男,彌補了兒女們沒有母親的不少缺憾。

總歸是音樂家的孩子,兄妹幾人,哥哥劍學吹單簧管,二妹明學拉小提琴,三妹月學彈鋼琴。每當黃昏過後,白房子裡就會響起與收音機裡熱播的那些革命樂曲全然不同的旋律,如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如歌的行板》,《天鵝湖》……悠揚的琴聲,一度是做父親的最大的驕傲!美好的時光總是飛一般地行進著,三個孩子在琴聲中漸然長成。劍中學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卷起鋪蓋到蘇北農村插隊去了。次年,明亦聽從街道上安排,到糧站賣起了麵條。月是長相上最接近母親的,亦算是最幸運的,被分配在無線電廠當質檢員,這或許與她的漂亮是分不開的,美女不論到哪兒皆受歡迎。明和月工作後,各自忙於各自的社交活動,期望結識到更多更好的青年,也難怪,正值青春年華,又有哪個女子不是懷春的呢?月因為面容姣好,吸引了不少追求者,有次,光一個上午就分別有三個男青年在白房子門外喊她的名字。月不在家,是明隔著窗戶一次次地應來人----不在,不在!她不在!破破的聲音,就像是她手中的小提琴琴弓割錯了弦。明的體態微胖,雖不及妹妹那樣明豔動人,卻也是肌膚白皙潤澤,加上她手中的那把小提琴,亦為她增添不少色彩。某次朋友的家庭聚會上,她以一曲《梁祝》打動了一位同樣體態微胖的年輕外科醫生的心,從而開始了她的戀愛。

兒子下鄉,女兒們戀愛,“大洋馬”父親就覺著寂寞有些難耐,於是,經同事撮合,他與一戴黑色邊框眼鏡的酷似江青徐娘半老的女人有了交往,倆人省略掉年輕人戀愛的過程,直奔主題而去,沒過多久便論起了婚嫁。令“大洋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再婚的事會遭到倆個女兒的強烈反對,明忿忿地說,爸爸,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我們都大了,都可以養你的老,你為什麼還要找這麼個人回來?月則是哭腔哭調,爸爸,你忘了媽媽嗎?那個女人哪點能比得上媽媽啊? “大洋馬”先是耐住性子對她們說,沒錯,這麼多年我一直不敢再婚,就是怕你們受委屈。如今你們大了,有了自己的物件,眼看著一個個就要出嫁,怎麼就不想想你們的老子有多孤單?我沒忘記過你們媽媽,你們媽媽是好,可是她畢竟不在了啊,我總不能一輩子都對著牆上的油畫像過日子吧?明和月卻依然固執己見,不願意父親再娶。說到後來,父女三人皆失去了耐心,他們便開始吵了起來。日復一日,吵架的內容亦是反反復複。過了些日子,哥哥劍從鄉下趕了回來,他亦試圖勸父親放棄----爸爸,你也不想想,你找這麼一個女人回來,還要幫她養兒子,不是自找苦吃嗎?可無論他怎樣講,“大洋馬”就像是老房子著火越扇越旺,數回合後,劍敗下陣來,他不得不無奈地對妹妹們說,唉,天要下雨,爹要娶人,隨他的便好了。“大洋馬”婚後,白房子裡便多了那女人及其白淨的尚在讀初中的兒子。

那女人從不和鄰居說話,每日進進出出皆板著個臉,好像全院子的人都欠了她的債似的。鄰居們自然就想起了早逝的音樂家,她的優雅溫柔平和親切,皆是眼前這個女人無法比擬的。然而,白房子內的日子卻令她感到心裡很不踏實,畢竟她只是一個沒有產權的居住者。她害怕如果有一天“大洋馬”先去了,自己和兒子會被三兄妹毫不留情地驅逐出門。到那時,人財兩空,自己的孩子豈不是白白當了回“拖油瓶”?於是,她夜夜在床上對著“大洋馬”吹枕頭風,直至“大洋馬”決定將屬於自己的那份產權贈予她。這事被明和月知道後,白房子裡頓時掀起軒然大波,她們趕緊拍電報將哥哥喊了回來,一起商討奪房大計。按理說,父親“大洋馬”是有權處理自己的財產的,但問題是,當年修建白房子的資金皆是音樂家的父親也就是孩子們的外公出的,外公解放前曾是江南一帶著名的紡織業資本家,這棟白房子是他送予女兒的嫁妝,三兄妹自然不願意母親的白房子就這樣落入外人手裡,他們維護的不僅僅是產權,更重要的是母親的尊嚴。面對父親的執迷不悟,兒女們開始了多方位的抗戰。他們取下客廳內父親與那女人的結婚照,將母親的油畫像重歸原位。那女人見了,氣憤地沖進房間,她邊哭邊逼著“大洋馬”回答,你說,你說,你要他們還是要我?“大洋馬”拍拍她的背哄道,要你,要你!那女人順勢指指客廳說,那你趕他們走,我不要看見他們,有他們無我,有我無他們。“大洋馬”嚇壞了,趕緊噓住她,生怕被幾個小祖宗聽見又鬧翻了天。憑心而論,女人待他是不錯的,處處體貼,知寒問暖,否則他亦不會輕易答應贈她房產。他一直嘗試著兒女們能夠理解自己的做法,畢竟那個女人是他的老來伴啊!然而,看來是沒有可能的了,三兄妹對那女人已由最初的不喜歡發展到厭惡甚至是憎恨。他們與她之間的正面衝突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白房子內的哭鬧叫駡聲以及摔打物件的呯呤哐啷聲,惹得了院子裡的大人小孩紛紛前來觀戰。

那些曾經給予“大洋馬”不少幫助的熱心的奶奶們亦在其中。劉奶奶用自己的大手帕抹淚,對著泣不成聲的姐妹倆說,可憐的娃兒們哦,有後媽就有後爹啊。陳媽媽則沖著唉聲歎氣的“大洋馬”講,“大洋馬”呀“大洋馬”,你怎麼就這麼糊塗呢?被那個女人灌了迷魂湯呀?不作興這樣子搞的唦!康媽媽最性情,她快人快語憤憤不平道,你個“大洋馬“,缺心眼啊?腦子進水了?人家的兒子又不跟你姓,你錢多了?把房子給外人!她們越說越激動越說話越多,言辭中處處涉及那女人。那女人可不是吃素的,聽到後便沖出房間站在門口叉腰尖著嗓子對著眾人罵,你們這群多管閒事的小市民,吃飽了撐的啊,跑這裡來人五人六的,有多遠滾多遠去。奶奶們是什麼人物?個個都是街道積極分子,對於罵架的潑婦,她們可是見得太多了,越是瘋狂的女人她們越是有法子收拾,於是,她們紛紛拿出看家的本領,將那女人連同她的拖油瓶兒子罵了個狗血噴頭,精彩之程度,完全夠得上周星馳大片裡的包租婆。“大洋馬”若找籍口口,她們便連他一塊罵上。倒是她的親生兒子,很少在家裡見到,他躲開是非跑到同學家去做功課了。

那段日子,白房子裡每晚的音樂會變成了鬥爭會,並且參與鬥爭會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院子裡有幾個頑皮的男孩子見大人們矛頭都指向“大洋馬”和他的後老婆,就趁人不注意朝他們家飯鍋裡撒尿,惡作劇使他們有種莫名的快感,以為自己是在幫大人們懲惡揚善呢。“大洋馬”揭開鍋蓋後氣急敗壞地直皺眉,欲哭無淚欲罵無語,而此刻,搗蛋鬼們正站在院子裡朝白房子內喊道,馬老頭馬老太,躲到茅司炒韭菜,人一來,鍋一開,誰也不吃馬老頭馬老太的爛韭菜。待“大洋馬”沖出來,他們早就一窩蜂地散開了。“大洋馬”終於受不了了,他朝屋內那些當年給予他無數幫助的奶奶們大吼,這是我們家的私事哎,關你們什麼事啊!奶奶們可不怕他,她們曾經是他生活上的導師,不能眼睜睜地看見他因為一個女人晚節不保,所以,她們照樣理直氣壯地參戰。最終,“大洋馬”帶著那女人和她的兒子離開了白房子,住到單位分給他的筒子樓去了。那女人雖預謀財產未遂,但贏得了他們的父親跟自己一條心,想想也就值當了。只是那院子,那白房子,她是再也不願意回了。

白房子又恢復到從前的安寧,日子一如既往。劍在鄉下插隊時,喜歡上一個美麗的但出身卑微的長辮子姑娘,並且決定要娶她為妻。劍的決定,深深觸動了視他們為親生孩子的同樣是音樂家姨媽們的神經,她們分別從上海和蘇州冒雨趕到南京前來制止這場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回城在家休假的劍,正對著油畫布畫著他的心上人,就像父親當年畫母親那樣,充滿深情。對姨媽們的反對,他哪裡聽得進去,只是嗯嗯啊啊地應付著,直到姨媽們要他表態與長辮子姑娘分手,他這才急了,於是,白房子裡又傳出高高低低的爭吵聲, “小赤佬”“十三點”“儂勿要拎不清”姨媽們的普通話裡夾雜著一串串的吳儂軟語,她們的聲音實在是好聽,即便是吵架,聽起來清清脆脆的都像是在唱評彈。劍卻是固執的,無論姨媽們怎樣說,他都是一個態度----非她不娶!高貴的姨媽們盛怒之下說出要與他斷絕關係的話,他不作聲,姨媽們見他如此決絕,忿忿地摔門而去。那天的雨,密集斜向,綿軟不斷,姨媽們的雨傘是透明的,雨就像是可以任意穿越而過,直進她們的內心。劍眼望著姨媽們遠去的背影有些不忍,欲追出去卻又回轉身來,他實在不願再聽見任何人詆毀他的姑娘他的愛情。不久之後,回城後的劍終於如願迎得美人歸。美人真是美人,明眸皓齒,呵氣如蘭,天生麗質,明豔照人。怪不得古代的君王會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做法,女人的美本身就是一種財富和資質,所以,也不就難理解劍為何鼓足了勇氣和高貴的姨媽們作鬥爭了。

美人姓韓,上有一背駝得很嚴重的老媽,院子裡的人叫她韓媽媽,韓媽媽亦是面部線條非常優美清晰,可以看出美人是遺傳了她的漂亮基因。韓媽媽解放前是位國民黨軍官的夫人,並育有一子。四九年,其夫去了臺灣,為了生存,她便下嫁給一賣菜的,之後便生下了這個女兒。姨媽們之所以反對劍與她的結合也正是因為她親生父親的身世卑微。賣菜的死了之後,韓媽媽便與一雙兒女相依為命,靠變賣些零星的首飾及替人幹些雜活度日。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兒子,聰明好學,本是有希望有前途的青年,讀大學時卻因為戀愛失敗精神失常了----是那種間歇性的神經病,時好時壞,書自然是讀不成了。退學回來後的他,病沒有發作的時候甚至還到居委會當了一段時間的幹事,成天背個軍綠色的書包上班下班的,挺積極挺能幹挺受人喜歡的一個小夥,韓媽媽那段時間都覺得兒子還是有希望的,沒准還能談個戀愛,娶個老婆生個孩子過個自己的小日子了。兒子也真的很爭氣,還跑去報名參加成人高考,準備去讀夜大。孰知他在考試之前又因過度緊張導致舊病復發,發病的他終日睡在床上喋喋不休地背外語背古文背歷史,對任何人都視而不見,最終絕食身亡。韓媽媽的悲哀,似乎早已透支光了,兒子的離去,她竟然無法掉下一滴淚,只是乾枯的眼窩子生生地脹痛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那以後,日子對韓媽媽來說就是打發消磨掉剩下的時光了,曾經屬於她的風光與輝煌以及那些無法對人述說的尷尬與苦難,在她後半生的歲月裡變該成怎麼樣的一種記憶啊!她總是坐在門前剝毛豆或是不停地抽著香煙,煙霧彌漫中或許她又看到了從前?沒人能真正走進她的內心深處。當年,我和韓媽媽關係倒是一直不錯,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會去白房子裡借些書來看,皆是些書店裡看不到的好書,比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西臘神話選》……那陣子我讀書還真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 ,因為是借來的因為是別人收藏的因為書頁都泛黃了的因為字還得豎著看的……總之太多這樣那樣的因素讓我認認真真地去讀了那麼多精彩的篇章,對我的一生來講可能都是一種財富。借書的時候,都只有韓媽媽一個人在家,她說,他們很少有空讀這些書的,你多帶點去看,沒關係的。拿完書後,我常常會坐在她家門前幫韓媽媽摘菜,聽她講些南京的往事。我最難忘的亦最難過的是聽她講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我親眼看見小日本比賽殺人,他們抓來好多小孩,然後用刺刀尖對準小孩的肛門一下子戳進去,直通身體內臟,造孽哦,可憐啊,護城河的水都被染成了紅色,血紅血紅的……每次說到這裡,她都要哽咽住,接著便會點燃一支煙,狠狠地吸著,讓煙直嗆進肺裡然後不停地劇烈地咳嗽,似乎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轉移她內心的那種悲憤與哀痛。她的敘述通常都是斷斷續續的,一會兒是國民黨時期官場上的明爭暗鬥,一會兒又是南京貴婦人的奢靡生活,一會兒又是她的妹夫---汪精衛的侍衛長是怎樣被人暗殺的……我的腦海裡常常隨著她的話語片段出現----軍官,馬靴,槍戰,舞會,高跟鞋,旗袍,帶鴨舌帽的特務……其實皆是可以深挖的經典往事,遺憾的是,當時年少的我事事漫不經心的,待日子輕飄飄地逝去後,想起,方才發現自己尚有太多的不明白,而此時,卻再也沒有可以追尋就裡的人了。

韓媽媽還喜歡說她的兒子和女兒,女兒的美麗,兒子的聰明,都是她引以為驕傲的資本。說這些的時候,她那漂亮的小外孫就在我們跟前跑來跑去的,纏著我給他畫一休,我就點點他可愛的光腦門唱道:咯嘰咯嘰咯嘰咯嘰咯嘰----我們愛你。那孩子就哈哈大笑,而韓媽媽也在一旁樂呵呵的,她那飽含滄桑的目光裡流過幸福和慈祥。除了帶外孫,她還要負責給一大家子的人做飯,因為明和月那會還沒出嫁,和從前一樣吃住在家裡。

月仗著自己亦是個美人,追求的人多,走馬燈似的換男朋友,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她想與之談婚論嫁的,那人卻偏偏是明未婚夫的哥哥。難題出來了,倘若他們真的都結婚了,從此,姐姐變弟妹,妹妹變嫂子,身份頓時亂了。明覺得十分不妥,便勸月放棄,讓她不要在自己快要結婚的時候插上這麼一杠子。月不肯,非要和姐姐對著幹。明氣得在家裡對妹妹大吼,天底下那麼多男人,你交往了那麼多男人,怎麼就盯上他家的男人呢?月不依不饒道,還說我呢,你不也是一樣,要我放手,你怎麼就不能放手?明吼了起來,你跟他才認得幾天?我和他弟弟就快結婚了啊!月回擊,感情不分先後,我就是喜歡他就是不放棄,你怎麼樣吧?明情急之下便動了手,她煽了月一耳光,月亦不示弱,沖上前去與姐姐扭作一團。白房子裡又再次響起了哭聲罵聲鬧聲叫聲。而哥哥劍卻和美人則帶著兒子出去散步去了,韓媽媽也自顧自睡下。明最終還是拗不過妹妹,選擇了自己退出,成全月。誰曾想到,月沒過多長時間竟然提出來和人家分手,分手不要緊,要緊的是那個癡心的男人竟然為她殉情----悄悄割腕自殺,好在被家人發現及時,送去醫院搶救才免一死。明實在搞不懂自己這個妹妹到底想要做些什麼,索性不理她,去找回依然微胖的外科醫生,值得慶倖的是外科醫生尚在單身中,倆人決定再不理會任何事情,速速成婚。而那可憐的哥哥則去了美國,並且據說終身未娶,堪稱癡情種子的典範了。月卻沒有那麼專情了,她很快就有了新男友,不過這次她倒是真的出嫁了。或許是厭倦了那種分分合合的感情遊戲吧。妹妹們總算皆有歸屬,白房子裡此後變得安靜了許多,而那曾經經久不斷的琴聲,亦成為一種美麗而遙遠的懷想。

日子總是這樣,上一個故事的結束意味著下一個故事的開始,屬於白房子的故事,仍舊在繼續,只是看的人在變,演故事的人亦在變。而那遙遠琴聲,業已成為一種美麗的經典的懷想。

四 大姨 話劇 我們家那滿屋子的由奶奶老宅運來的晚清時期的古典紅木傢俱,使得我們家在院子顯得有些另類。奶奶是縣城衙門師爺家的二小姐,爺爺是民國時期的大學校長,他們的身世雖談不上顯赫卻也算得了是書香門第。父親滿腹知識在那個又紅又專的年代並不顯得多麼重要,相反母親這個車間統計員是我們家老大,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嘛。母親說想把這些老古董賣了,她一輩子都是藏不住任何物件的習慣,賣掉過奶奶留下許多寶貝,錢卻是捨不得花掉的,對於儲蓄終身保持著無限的熱衷。母親之所以堅定地要賣紅木傢俱,還因為院子裡總有好閒扯的人,喜歡上門來勸我母親將這些老傢俱賣到鄉下去,在他們的印象中,只有鄉下人才會用這樣古老而又笨重的傢俱的。當年,最具時尚元素的傢俱是高低床,五斗櫥,還有帶鏡子的大衣櫃。雕花的紅木床,雕工之細緻之精美,我想這麼多年我是再也沒有見到過。八仙桌抽屜上的小銅扣,巴拉巴拉地作響聲音甚是悅耳,大櫃子的鎖亦是銅制,要想看到它們得去故宮了,在那我見到過一模一樣的。香案條几,馬末都見到肯定得如若珍寶。可是世間上的寶貝,你懂,便是寶,你若不懂,那便是累贅。一眾人中,唯有戴著透明塑膠框架眼鏡的大姨說,這滿屋子的老傢俱簡直就像是個博物館。唯有姨婆婆家的大女兒我的大姨是懂得欣賞它們的。我想,這大概與人的知性也是有關的,有些人,與生俱來帶有某些高雅的鑒賞力。

大姨常常騎著她的小“鳳凰”穿行大半個城市,跑到我們家裡來玩。那時,我最盼望的便是大姨的自行車鈴聲夾雜著她脆生生的笑聲響亮於我們家的門前窗外。我喜歡看大姨的樣子,肌膚細膩白晰,嘴唇飽滿紅潤,她不像別的女青年,總是喜歡用燒得發熱的鐵鉗將留海與辮稍燙得彎曲。她那烏黑齊耳的短髮,泛著舒暢的光澤,有種質樸純真的美。大姨當年可是個熱心的姑娘,她喜歡給人介紹物件,最成功的便是把她的高中同班同學介紹給了我的大舅舅。大舅舅是個長相如羅大佑般的憤青,大舅母卻是賢良淑德的標準揚州美女。關於他們的故事很長很長,需要另起篇章。大姨主要是介紹她的同事給我大表哥,大表哥和我大姨差不多年紀,是個船員,因為常年在海上,所以物件很難找,這可把他的舅舅舅母我的父母親大人急壞了。母親也介紹過廠裡的一位女工給大表哥,可不知道為啥沒成,我卻是實實在在得了那女工的好處,每次她來都一定給我買好吃的芝麻牛皮糖,我還挺喜歡那個細瓷一樣精緻的女工的。卻不知道為什麼和大表哥還是沒處成。於是,大姨開始登場,她領著單位的女同事到我們家與我大表哥相親,表哥沒看上人家,卻看上了她。大表哥 夏天時則可以用來冰鎮西瓜;不遠處的那棵法國梧桐樹,茂密的樹冠伸展過來遮掩著井口上方的天空,使得古井看上去總是幽幽的,悠悠的。

我們院裡人進進出出必經古井斜對面那排殘舊的老房子,老房子是糧站職工宿舍,其中一間裡邊住著個女版的“凱西莫多”,人們都叫她“老尼姑”,因為從前她就是屬於舊廟裡的。後來舊廟變糧站,她便成了糧站的掃地工。老尼姑留有一頭齊耳的短髮,被穿街走巷的剃頭匠老張染黑後,像極一頂被黑色油漆刷過的帽子。多年前舊廟失過一場大火,正是那場火將她的臉燒的滿是疤痕,鼻子亦只剩下兩個黑洞,使得她說話時語調很怪異,嗡聲甕氣,這樣的猙獰面目,極少有人敢正視她。與其說老尼姑是個人,不如說她是個魂,一個總在馬台街暗夜裡飄蕩的遊魂。她常常在午夜後的黑暗時分,用竹掃把掃地,“刷刷刷”的聲音從糧站院落內傳出,往往讓不明就裡的夜行人禁不住一陣陣地恍惚,畢竟這糧站是舊廟改的,總歸是迥異於平常的宅第。白天她就獨自蜷縮于黑屋子的某個陰暗角落裡,隱匿於窗戶背後的目光,偷偷注視著過往的每個人,倘若不小心,撞上她的眼神,便如同遇見黑白恐怖片裡的驚秫鏡頭,嚇得你膽顫心驚。那時院子裡的婦人嚇唬小毛頭,不是用大老虎,大灰狼什麼的,而是說,你再吵,再吵送你到老尼姑那。小毛頭立馬收聲。

天黑行人漸稀時,老尼姑就拉開那扇年代過於久遠的破爛木門,像個影子一樣瞬間便閃至古井旁,淘米,洗菜,菜是她或早或晚趁黑到菜場撿的別人丟棄的老菜幫子或是有點爛的菜葉子,她卻是很會利用這些邊角料的,菜幫子用泡菜罎子製成酸菜,菜葉子切碎用鹽醃會再擠去汁水,之後與新鮮的蠶豆瓣一起用點素油炒了,香噴噴的很是誘人。也唯有那氣息讓人感覺到她亦是食人間煙火的,她亦是與常人一樣需要柴米油鹽的生活。再夜點,她就去古井旁洗衣,其時,城市裡早就裝上了自來水,她卻依然格守著從前的習慣,用一根粗黑的橡膠繩系著個同樣上了年歲的木桶,不厭其煩地從井裡打水來用。黑暗的古井旁,除了那棵森森的樹,沒有旁人,完全是屬於老尼姑一個人的世界。搓衣板上搓衣服“嚓嚓嚓”的聲音與倒水潑水“嘩嘩嘩”的聲音交錯在一起,或許便是可以驅散她寂寞的音樂,因為對於她的那點簡單衣物,她可以反反復複地消磨掉一個又一個的黑晚,並且樂此不彼。黑暗,可以掩蓋住她不堪的容顏,卑微的身份,還有內心無數的隱秘,所以,她喜歡將自己的一切都行進在夜裡,工作或是生活。夏夜,洗畢,掃完地,她就挨著古井放個竹鋪,躺在上面,一隻手搖著把蒲葵扇,一隻手搭在胸前或腦門上,或看月亮或看星星,直至搖扇的手慢慢垂沉下來令扇子滑落至冰涼涼的鵝卵石井臺上,睡去。朦朧月光籠罩下,古井,老尼姑,曾經就像是南京古舊時光裡遺落下來的一塊背景昏暗的駁落的老式漆皮畫。

3

其實,老尼姑並不完全是孤寂的,因為她的黑屋子裡還住著一個年輕的壯漢,據她說是她鄉下的侄子。這侄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國字臉,看著倒也挺順眼的,只是左腳有點微跛。他白天挑著個擔子走街竄巷地喊著“磨剪子來砍柴刀”,討生活。晚上回來,吃完飯,老尼姑便出門去了,留得他獨守著屋內那盞昏燈就覺著日子難熬。也難怪,正值思春年華的侄子,想的東西自然也比較特別些。於是,就有鄰居家的老太給他領來了一個年輕的鄉下女人,雖說是鄉下女人,可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烏溜溜,一對黑粗粗的麻花辮子搭在前胸,一條毛藍色的三角圍巾系在脖子上,一身花紅柳綠的裝扮,看上也蠻討喜的。這女人是自由市場幫人賣菜的,來城裡時間不長,一心想找個可以嫁的男人,好在城裡有個棲身之處。

鄰居家老太是個梳著粑粑頭骨架子粗大的淮陰人,說話的語調類似于河南山東一帶的口音,平日喜歡管天管地的,尤熱衷於男女配對的事兒。她是買菜時認識的鄉下女人,熟絡之後便說要幫她介紹物件,這正合了鄉下女人的心思。淮陰老太對鄉下女人如是描述“男人在城裡有房子,他家姑媽還有份糧站的工作,月月領工資,本人又有手藝,不愁吃穿。”說的鄉下女人心動動,約了個日子就跟著老太來了。

誰曾想到,房子是有的,可就是又破又爛的黑屋子一間,比她夜夜睡覺的洗澡堂子好不到哪裡去;有工資拿的姑媽,倒也是不假,可她那付尊容著實嚇得鄉下女人不輕,大白天遇見鬼的感覺;男人的相貌她倒是中意的,只是一抬腳便看出是個跛子,而他那不愁吃穿的手藝原來也不過是磨剪子刀,比賣菜還不如呢。老太急忙忙地交待了幾句,就趕著回家給放學回來的孫女燒飯去了,留得鄉下女人獨自面對老尼姑和她侄子,很不自在。雖然老尼姑很熱情地為她泡了白糖水,還端出自己最拿手的泡菜讓她嘗,她亦是坐不住了,口裡直說,我要回去了,要回去了,卻沒有馬上起身,因為她心下正猶豫著自己該回哪兒去,自由市場那邊當天是請了假的,去了也白去,沒工錢,澡堂子要夜裡沒人洗澡了才可以回去睡。但這破屋子,她是決意要離開的了,因為,看來他們的日子比她好不了多少。這邊廂,眼看著鍋裡的鴨子就要飛,老尼姑侄子急得直喘粗氣,臉亦憋得通紅,眼淚水都快脹出來了,老尼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說是遲那時快,就在鄉下女人準備邁腳之即,這老尼姑也不知哪兒來的勇氣,她居然橫下心來,從懷裡掏出把結實的鐵鎖把房門從外邊給反鎖上了,任憑那鄉下女人在裡邊又喊又叫又捶又打的。

頗為老道的老尼姑並不急於馬上離去,她伏在門上聽裡邊的動靜,以防萬一。老尼姑,你不得好死!鄉下女人在屋內拍著門板大聲罵道。老尼姑就想,好死賴死都是一個死,我不怕。老尼姑,你是個老不正經的東西!老尼姑,你禽獸不如!老尼姑,你這是逼良為娼啊!聽到這兒,老尼姑“撲哧”一下就笑了,她在心裡說,這算什麼逼良為娼啊?即算你與我侄子果真發生什麼事,也扯不到娼婦那呀,娼婦是什麼人呀,是妓女。你們這男未婚女未嫁的,我這是當月下老人成全你們的好事呢。

女人的罵聲和哭聲裡,摻雜著侄子哄她勸她的聲音,起先女人是聽不進的,罵完老尼姑她又不依不饒地朝老尼姑侄子吼並且還用腳去踢他,也不知踢到踢他哪兒了,只聽見他疼得“哎呀哎呀”喊了起來,女人似乎有些心軟,停下來問他是否受傷,侄子借機討好,直說沒事沒事,忍忍就沒事了。女人有些慌神,但不代表就不罵不鬧了,只是罵人聲音不似之前那樣大了,她邊罵邊又哭了起來,哭自己命不好,生在農村,出來討活計又那麼艱難,想找個物件卻偏偏遇上老尼姑這樣的騙子………那侄子再不敢多言語,偶爾講一句,語調近似於哀求----喝口熱茶吧。女人忿忿道,滾開,誰喝你的破茶!侄子仍是低三下四地----好好好,不喝茶就喝點水吧,潤潤喉嚨!女人自然沒那麼容易遷就,甚至還摔掉一個玻璃杯。侄子仍不惱,過一會又拿毛巾過去哄她,抹把臉吧,抹一抹人舒服點!女人不理,依然控訴,咒駡。不知折騰了有多久,老尼姑站都站累了,她倚在門上又是捏肩又是揉腿的,女人亦罵累了亦哭累了,聲音漸漸弱下,到了後來,對侄子撒氣的腔調亦嬌喋細軟起來………戲聽到這個份子上,老尼姑明白自己可以撤了。於是,她笑著離去,笑意狡猾。當晚,她就坐在冰涼的鵝卵石地上靠著那口古井迷糊了一夜,只剩下那孤男寡女獨處一室。

次日清晨,老尼姑破天荒地去菜市場買了新鮮的菜和肉,還去早點鋪買了燒餅油條,三人份的,然後,慢悠悠地打道回府。一路上,遇見熟人,她竟然主動打招呼,久不見光亮的蒼白面容上還浮出點點紅暈,驚得那幾個街道上的大媽相互私下琢磨著這尼姑莫非是遇上什麼頭等喜事了。喜事自然是有的,並且是在她的策劃之中發生的,果不其然,待老尼姑回家打開房門時,屋內那鄉下女人竟紅著臉叫了她一聲:姑媽。

4

姑媽自是不能白叫的,不久後,老尼姑就拿出所有的積蓄,為侄子與鄉下女人辦了婚事。然而,老尼姑卻沒有出現在酒席上。原來,鄉下女人早早地就對老尼姑的侄子說過:結婚那天,不要讓她出現啊,省得我娘家人看見她那個醜八怪的樣子被活活嚇死!她那個“嚇”字,發音為“he”,說時因為太過激動,吐沫星都飛到了老尼姑侄子的臉上。

是夜,老尼姑拎著一袋油炸花生米和一瓷缸子小店裡打來的散白酒,悄悄地潛了回來。繞開小屋,她直奔古井而去,然後倚井席地而坐,邊喝酒邊吃花生米,獨自享受自己的歡娛。不勝酒力的老尼姑沒過多久就醉了,醉了的老尼姑開始唱戲,路過的人依稀辨聽得到“我不認兒兒心碎,我若認兒兒不幸”“尼姑庵堂私生子,我認兒要毀兒一生。”是越劇《玉蜻蜓》中“庵堂認母”那段。老尼姑唱的是哭腔哭調,嗡聲甕氣,鼻涕混著眼淚流,似乎並不只是在唱戲,還在泣訴著一個遙遠的故事。這遙遠的故事,古井聽到,瑟瑟的夜風聽到,鄉下女人亦從枕邊的男人嘴裡聽到......

5老尼姑出生在南京近郊的江寧縣城,自幼家境貧寒,八歲那年便被家人送去尼姑庵,幹些揀柴燒火挑水澆菜的粗活。所幸師太是她母親家的親戚,待她不錯,並沒有讓她削髮,庵裡的日子苦雖苦,可總算能有口飯吃。日子過起來飛快,再簡樸的裝束亦裹藏不住女孩子的青春,那時的老尼姑也還是清秀可人的。

不知道哪一天起,有個男人的影子就留在了她的心上,男人是常來庵裡的香客,雖有家室卻仍不顧一切地與她相愛。相愛的結果就是她在庵堂裡產下一子,原本以為男人會帶她和孩子遠走高飛的,原本以為可以就此脫離空門的,卻不料男人消失了一般再也不見蹤影。規誡森嚴的尼庵豈能容忍此等敗壞風化之事,無奈之下,師太只能將她逐出庵門。懷抱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趁著夜色偷偷跑了回家,站院子裡,屋內昏黃的光亮讓她感覺到久違了的溫暖,她多想推開家門融進那溫暖之中啊,可她卻不能,她實在是沒有臉面亦沒有勇氣面對親人。她親親熟睡的孩子然後將他輕輕地放在院門口,轉過身來便朝外一路狂奔,直跑到自己喘不過起來,渾身沒有一點力氣,她才癱坐在一棵樹下,那時她已離家很遠很遠了。此後,她靠沿路行乞為生,嘗盡人世間的各種辛酸。暴風雪夜,她蜷縮在馬台街舊廟的角落裡瑟瑟發抖,老廟祝發現後,可憐她的孤苦身世,便收留了她。

老尼姑那時畢竟還不老,只要稍作梳洗,依然模樣耐看。青春女子怎甘寂寞?更何況熟了的紅蘋果自己不掉下來也有人忍不住摘來嘗個鮮甜。在舊廟裡,老尼姑再次遭遇了她情感上的春天,依然是個有家室的男人。此男人的老婆乃出了名的母老虎,仗著自己娘家有錢有勢,平日裡對男人呼來喝去的。男人苦悶時便到廟裡求個簽上個香,有時老廟祝不在,便由老尼姑為他解簽。一來二去的,男人與老尼姑便熟絡了起來。老尼姑的輕言細語在男人眼裡愈發顯得善解人意。男人來廟裡的辰光越來越多了,漸漸地,河東獅吼的老婆便對他起了疑心。暗自跟蹤後,便發現了男人與老尼姑的私情。這還了得,她回娘家哭訴一番,娘家便花錢雇人於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放火燒了老尼姑睡的那間屋子…….老尼姑被燒得慘叫聲連連,待老廟祝及旁人奮力滅火將她救出時,她已昏死過去。醒來後,她發現自己已是面目全非,不人不鬼。男人看見她這副摸樣,原本打算與她私奔的心立馬平息掉了,留下幾句安慰的話後便轉身回家老老實實與老婆過日子去了。從此老尼姑徹底地死了凡心。

待老廟祝死後,舊廟歸了糧站,又有了穩定的薪水可領,她便想法子將當年留在老家的孩子接進了城裡,對外只說是自己的侄子。孩子自小就受著外人的白眼長大,畢竟是尼姑的私生子,不要說世俗難容,就連自己的親外婆親娘舅都是不疼不愛的,有口飯吃能長大成人就非常不容易了。接到身邊,老尼姑日日與兒子相伴,卻不能聽兒子叫自己一聲媽,心裡自然不是個滋味。到如今,兒子娶老婆,本是當媽最風光的日子,可老尼姑卻不能堂堂正正地坐在家長席上,喝一口媳婦遞上的茶,吃一口兒子喜酒桌上的菜,她怎麼能夠不心酸啊?外人只道是老尼姑因為怕自己的相貌醜陋丟了媳婦的臉面,卻不知她更多的顧及的是兒子的臉面,她害怕自己萬一喝多了兩口失態當眾叫出聲“兒子”來。老尼姑的戲于什麼時候停歇的,沒有人知道。天色欲曉時,古井又是一如既往地沉寂,仿佛夜裡什麼都未曾發生過。

6

鄉下女人婚後變化很快,她學會了用火鉗在爐子上燒熱後將劉海及兩根辮子的發梢燙得卷卷的,身上穿著百貨商場買來的淺灰色披領的格子外套,漸漸地就與城裡其他女人在外表上區別不大了。在她肚皮隆起來的時候,她已跟鄰家婦人熟的跟親姐妹似的,有空便交換點隱私彼此取樂,女人間的話題無非是家長里短雞毛蒜皮事。沒過多久,小屋子裡就有了嬰兒的啼哭聲。古井旁老尼姑的洗衣盆裡,就多了好些小孩尿布。暗夜裡,她用手輕輕地柔柔地地來回搓著,生怕自己一大力就把尿布給洗粗糙了,漿硬了,貼著嬰兒嫩嫩肌膚就不舒適了。這,或許是老尼姑一生中最為幸福最為溫暖的時光了。然而,老尼姑卻是不可以碰孩子的,鄉下女人怕她的醜模樣嚇著孩子,她只能偷偷地背著鄉下女人去摸一摸孩子的頭,臉。那孩子也奇怪,對著她竟然沒來由地咯咯笑,令到她的心軟軟的,暖暖的。

屋內多了個孩子,空間自然更加逼仄,老尼姑原本可有可無的存在就顯得多餘了。即算是她夜裡多半時間消磨于古井旁,糧站內,但總歸是要回來的。屋裡面被磨刀男人用木板隔了開來,雖然老尼姑只占了一張小床的位置,鄉下女人卻依然是嫌棄她的。漸漸的,屋裡便傳出鄉下女人的謾駡聲,她罵老尼姑夜裡回來的動靜吵到他們,大白天縮在角落裡像個鬼魂,鬼鬼祟祟地靠近小孩是想嚇死小孩……磨刀男人即使在家亦不敢制止,他是懂得的,得罪老婆的日子不好過。矛盾逐步升級,鄉下女人不僅僅局限于罵了,她還將鍋碗瓢盆一併砸出門外,“乒乒乓乓”的響聲吸引著鄰居們前來圍觀,老尼姑臉上就掛不住了,她亦開始回罵鄉下女人,這下麻煩更大了,什麼“偷人養漢”“私生子”“私奔”“老不要臉”等等此類的字眼一串串地從鄉下女人嘴裡迸發出來。淮陰老太和鄰家女人伏在窗外聽,聽完後便串起一個完整的老尼姑的故事,她們感歎道,果然,那晚老尼姑在井邊唱的不僅僅是戲文啊!

很久沒有什麼新聞咀嚼的鄰居們被老尼姑略帶點桃色的故事刺激的興奮了很久。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原來這老尼姑亦是有過曖昧往事的。流言,迅速在巷子裡,舊廟改成的糧站內漫延。老尼姑覺得自己活脫脫地成了眾人眼皮底下的光身子,所有該遮藏的皆沒有了掩蓋。被人指指點點的日子實在難熬,老尼姑更加似個遊移的影子了,人們再也聞不到她那小黑屋子窗口飄出的醃菜香。鄉下女人,孩子,磨刀男人,完全替代了老尼姑的氣息存在。就連糧站的午夜時分,也很難聽見老尼姑頗有規律頗有節奏的掃地聲了。唯有黑暗的井臺,偶能覓到一絲老尼姑蹤影,然而,但凡有人出現,她又迅速不見了。終於,月黑風清的某個夜晚,老尼姑就徹底地歸了古井,這回,下去的不僅僅是她打水的古舊木桶了,還有她整個人的身子。此後,再也沒有人敢上古井打水了,那井也怪,竟然漸漸地就枯了,不再有水,仿佛它的靈魂亦隨那日日相伴的老尼姑去了。

二 桑樹 老宅 球球家1

順著小巷拐進來,就到了我們家所在的大院。院子的整體格局排列的有點類似軍隊的營房,中間是寬敞的水泥地面過道,兩邊皆為紅磚牆黑瓦頂的房子,大多為套間,內有客廳和房間,房管所按每家戶口上的人頭來分配,人多的家庭就住四房一廳或五房一廳,人少的家庭就住在三房一廳或一房一廳,戶戶皆有高大的法式百頁窗和厚重的棕色木門,顯得很是氣派。房子的背面,連接有後院,每四五戶人家共用一個後院。院裡除開我們家對門的那棟白房子,其它所有的房子解放前皆屬於院子東面盡頭的球球家。解放後,這些房產自然就被充了公。當然,球球家的待遇還是與別人家不同的,他們家依然獨門獨戶的宅院。宅子內中面積很大,聯排的洋房前面是一片開闊的綠草地,四周圍著高高的院牆。院門前那棵不知什麼年月種下的桑樹,曾經給我們帶來無數年少時的歡樂,印象中女孩們喜歡去摘幾片桑葉喂蠶,貪吃的男孩們則爬上樹去摘桑果,將自己吃得肚皮發脹舌頭發紫。

球球家的房子乃至我們院子裡所有房子從前的主人皆是球球爺。球球爺顧名思義,便是球球的爺爺咯!球球當年是我們院裡頭號搗蛋鬼,因生下來圓咕隆咚的像個球被爺爺喊著球球。球球爺身材高大,背脊挺直,鶴髮童顏,穿著淺灰色的綢緞面料的中式對襟唐衫,一隻手背在身後一隻手來回不停地輕捋著長長的白鬍鬚,在我們大院裡慢慢地踱來踱去,笑看著每一個從他身邊瘋跑而過的孩子,神態安祥又平和。然而,誰能想到,這麼一位沐浴在陽光裡的慈祥老頭,解放前竟然是荷槍實彈威風凜凜的國民黨水上警察局局長,那滿院子的房產便是他曾經顯赫身份為他帶來巨額財富的見證。

2

球球爺雖然與兒子媳婦孫子孫女住在一起,卻是單獨與二姨太開夥的。不知當時衡量男人的財富,姨太太是否納入指標係數。總之,姨太太這個詞只是與有錢有勢的男人相關的。二姨太姓黃名鶯,解放前是南京城內紅極一時的舞女。她與球球爺的相識其實很老套,無非就是混跡於風月場所,難免經常會遇到流氓地痞的騷擾,於是便找了個球球爺那樣身份的人當靠山。靠山自是不能白靠的,黃鶯奶能拿得出手作為回報的就只有她自己了。處久了,彼此也就真的產生出了感情,有了感情,球球爺就不願意黃鶯奶成天被別的男人摟摟抱抱的了,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收小他二十多歲的黃鶯奶做了二姨太。二姨太過門後,收斂起在外的妖治嬌媚,換作樸素衫,甘做賢淑人,她修心養性,與大太太姐妹相稱,令球球爺真真正正地享受到了齊人之福。大太太身體不好,去得早。她去後,球球爺的日常起居生活皆由二姨太照顧著。二姨太沒有子嗣,球球爺的兒孫皆為大太太的血脈,大家就叫她黃鶯奶,這個稱呼既尊敬了她又把她的身份給明確了出來,因為自家的奶奶前面是不用帶著名和姓的,這個“奶”字發四聲,南京話叫奶奶的獨特音。

我所見到的二姨太黃鶯奶-----留著 “二道毛子”(南京話:齊耳短髮),穿一身洗的發白了的藏藍色衣服,腳踏一雙解放鞋,走起路來晃晃的,感覺整個人重心不穩,褐色塑膠邊框眼鏡後面的那雙眼睛,視線發虛,看人時別人很難找到她的著視點。如此樸素的老太太,在她身上實在難以覓到當年風塵女子的影跡。印象中,黃鶯奶為人很低調,她不像院子裡其他老太太那樣,愛管閒事,有事沒事地在院子裡大聲說話,說自己家的事,說別人家的事,弄得整個院子裡的人家皆沒了隱私。她總是笑笑地從院子裡走過,見人點點頭,笑笑,不失禮貌又保持著距離,就像球球家裡的人待她那樣,客氣地生分著,這或許便是屬於大戶人家的涵養吧。

3

每天天不亮,黃鶯奶就出去買菜,她的菜籃子裡很豐富,有時是五香乾子和芹菜,菊花澇及楊花蘿蔔,有時則是素雞和蘆蒿,菱角及毛豆米,總之都些適合年紀大的人吃的清淡素菜。買完菜後,她就去買早點,通常都是油條燒餅豆漿,她和球球爺都愛將油條撕了泡進豆漿裡吃,所以,他們吃豆漿一定是離不開油條,吃油條亦是離不開豆漿,就像是老了的他們,必須泡在一起過才叫日子。粗看上去,曾經的水上警察局局長與曾經德當紅舞女黃鶯奶的日子過得就像普通的老頭老太,但只要稍作留意,就會發覺他們日子的精細,這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吃法上,就像《紅樓夢》裡的人吃茄子,得用雞油炸,雞湯煨,香油拌,糟油收,罐子封……黃鶯奶做菜亦是極為講究的,一道簡單的青菜粉絲砂鍋,她要用熬得濃濃的鮮雞湯一鍋,蛋餃兩個,魚丸兩粒(做蛋餃魚丸的餡料皆為她用新鮮豬肉和魚肉親自調製),大蝦幹兩隻,金華火腿肉兩片,嫩鮮筍數根,揚州青幾棵和粉絲一把,紅白黃綠地調配在砂缽子裡,放在煤爐上燉到“撲突撲突”冒出香噴噴的熱氣……涼拌豆腐,她得澆上什錦菜碎末淋上麻油灑上芝麻;桂花蜜藕,她得用杭州的桂花西湖的藕春天的糯米冬天的蜜。看似普通的家肴,實則是花了黃鶯奶全副的心思。球球爺口福不淺,但亦有遇到黃鶯奶跟他耍小脾氣不給他做飯的時候。

黃鶯奶別的事都好說話,就是見不得球球爺散步時與院子裡其他老太太說說笑笑的。偏偏那些老太太都喜歡拉住他閒扯,問東問西,說從前道現在,講到開心處雙方皆無所顧忌地哈哈大笑。黃鶯奶撞見了,心裡就酸酸的,人前又不便發作,惟有悶悶地回去。待球球爺回到家中,屋內冷鍋冷灶,不似有做飯的跡象。他便去問躺在床上假寐的黃鶯奶,我們吃什麼啊?黃鶯奶聽了,背轉身對他,沒好氣地說,你讓人家家老太給你做飯去。球球爺便明白她又在吃醋了。於是,就大聲地喊,球球,球球!球球應聲跑來,球球爺給他一些錢和糧票,讓他帶上鋼筋鍋到叫雞子攤上買三碗餛飩來,他和黃鶯奶一人一份,剩下的那份是給球球的,算是給他跑腿的獎賞。球球幹這事最積極,不到一會功夫,熱騰騰的餛飩就買回來了,並且迅速地擺好三付碗筷。球球爺使眼色讓他去喊黃鶯奶,他就跑到床跟前喊,奶,吃餛飩!黃鶯奶氣還沒完全消,就硬生生地答,不吃,不想吃。球球就去拉她起 來,她再使性子,也不能對著小孩子,於是,就順從地下了床。球球問,奶,你幹嘛不開心啊?黃鶯奶氣呼呼地說,你爺爺啊,見到人家老太就有說有笑,回家跟我就沒得一句話。球球爺聽了,哈哈大笑,笑聲爽朗,緊接著,他又拍著胸脯說,老太婆啊,我以後再也不理她們了,真的,騙你是小狗!這回輪到球球大笑了,黃鶯奶亦跟著笑起來。但要不了多久,球球爺就會忘掉在黃鶯奶面前下的保證,出門還是忍不住與別的老太太搭腔。黃鶯奶耍小脾氣,球球爺就哄她,哄完了照舊,倆人小孩子一樣。直到那天,黃鶯奶早上買完早點買完菜回來,發現球球爺仍未起床,便去喊他,喊幾聲都不見應答,上前一看,球球爺雙目緊閉,沒有了任何生氣,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已經走了。黃鶯奶心裡一下子被挖空了似的難受,她伏在球球爺冰涼的身子上,腦袋發麻,思想停頓,欲哭無力。其實,八十多歲的高齡,走,已算是白喜事。但,黃鶯奶還是捨不得,捨不得。

4

我至今還記得他們家人送葬回來後,就在門前的桑樹下放了個燒著火的臉盆,所有親人除開黃鶯奶都要躍過火盆回家。紅紅的火焰熏出來的煙竟然夾雜著桑樹葉子的清香,就有人說,球球爺的魂是附在門前的桑樹上的,他捨不得他的房子,不肯離去呢。再後來,就有人看見,半夜裡球球爺坐在家門口的那棵桑樹上摸鬍子,這樣的話,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我是沒親眼看到過,只記得那會小孩大人一起亂傳,越傳版本越神奇,聽起來令人骨子裡涼颼颼的。黃鶯奶沒有了球球爺,魂亦丟了似的。後來,她不知從哪兒抱回一隻貓,那貓渾身全白色的毛,看人時與球球爺一樣的眼神,深幽幽的,望不見底。黃鶯奶與貓同吃同睡,形影不離。半夜裡,她躺在床上睡不著,就對貓說話。她說,貓嘢,你阿曉得球球爺在那邊吃得怎麼樣啊?貓“喵嗚”一聲,算是應答。她又說,貓嘢,你阿曉得球球爺今晚會不會托夢給我?貓仍舊 “喵嗚”一聲,黑暗中瞳孔變得又圓又大,散發著綠瑩瑩的光。黃鶯奶就輕輕地攬它入懷,貼近它的溫軟,夜就沒那麼冰涼了。

忽有一日,那貓突然不見了,中午黃鶯奶還喂它吃了早上去菜場買的小雜魚,吃完,它就像往常那樣靠在沙發旁打盹。黃鶯奶拍拍它,顧自上床去睡了。誰知下午醒來貓就不見了。這可急壞了黃鶯奶,她在院子裡四處找尋,原本就不怎麼平衡的身子晃的更嚴重了,嘴裡還不斷地發出“貓嘢貓嘢”的呼喚聲。貓始終沒找著,人卻是病倒了。黃鶯奶病倒後,照顧她的人便是球球媽了。

5

球球媽是 南京城內“一代名中醫”的女兒,自幼便隨父親學醫,是習著《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金匱要略》長大的。“女承父業”,她亦是一名醫生。和那個時代所有職業婦女一樣,球球媽用黑色的鐵髮卡卡住短髮,臉上帶著為生活奔波的疲憊,每天匆匆忙忙地往返於上下班的路途中。但球球媽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且不論她從前在娘家時過的是怎樣養尊處優的生活,就是到了球球家,嫁給球球爸,她依然過了一些闊人家少奶奶的日子,八十年代初,她代表家人去臺灣探親,在桃園機場,她剛下飛機,就被臺灣當局的相關人員截住,理由就是球球爺的兄弟姐妹們皆為臺灣軍界政界要員,不能與大陸親戚直接接觸。要是換了別的女人早就嚇趴下了,可球球媽表現的不卑不吭,交涉之後,便從容地登上了返航的飛機。

直到八十年代的中期,球球媽退休了,手中的人造革拎包換成了菜籃子,才看到她的臉上亦有了悠閒自在,不慌不忙的神情。球球爸是鐵路上的總工程師, 體態有些發福,中等個頭,禿頂,濃眉,小眼,黝黑的臉龐看上去更像是常年被風吹日曬的勞動人民。因受球球爺身份的牽連,球球爸在文革中挨整,受了刺激,據說有點精神病,但我並沒見他發作過,他不怎麼說話也不和外界打交道,有點自閉的感覺。每次去球球家玩,球球爸都會突然出現在小孩們的背後,猛然用力大聲地咳嗽,嚇得大家作鳥獸散,這其中,自然亦包括球球。印象中那時不管誰去找球球,都要先問一聲,你爸爸阿在家?球球搖頭,人才敢進門去。球球媽卻是熱情的,和藹的,她尤其喜歡小女孩兒,對我說話總是輕言輕語,笑眉笑顏,喜歡叫我“小妹”,相比較我母親的風風火火,我更喜歡球球媽的溫和平靜,這或許與她的中醫身份有關吧。院子裡張家婆婆發燒了,李家姆媽肩膀抬不起來了,余家小弟感冒了,劉家奶奶腰閃了,王家爸爸脫髮了,甚至有次是根喜的老婆突然要分娩了,都來喊球球媽。我小時候的小毛小病也基本上都由她醫好的。她常常於晚飯後到我家小坐一會,與我母親輕聲地說些中藥保健的常識,比如黃連去火黃芪益氣桑葚膏補腎,紫蘇驅寒沙參滋陰百合湯潤肺......除此以外,球球媽還喜歡與我母親聊些兒女家事,比如球球姐姐雯雯是怎樣與她的處長丈夫相識的……

6雯雯身材高挑,五官精緻,愛時髦,追時尚,屬於當時的潮人。她丈夫卻是個話語不多的男人,總是穿著十分刻板的中山裝,和她的光鮮時髦截然相反。老天似乎有意這樣搭配的,好讓他們彼此互補。雯雯與丈夫相識于蘇北農村,他們當時都在那裡插隊。起初,她對他是沒有任何感覺的。但老實男人在這件事情上顯現出他的執著與努力,每次球球媽去鄉下看女兒,他都要推個自行車,負責起迎來送往的任務。他走的是家長路線,後來事實證明他走對了,回城後雯雯就在球球媽的撮合下與他結了婚。婚後,他們很快有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女兒的小嘴巴撅起來嘟嘟的,頭髮卷卷的。每次來外婆家,那孩子總是由爸爸抱著,後來,亦是爸爸用手牽著,雯雯穿著高跟皮鞋“咯噔咯噔”的走在前面,甩開他們一小段距離。他們看上去不像是一家子,男人倒像是球球姐姐雇來帶孩子的保姆。但其實男人是很有能力的,據說他是單位上最年輕的處長。可這並不能穩住雯雯的活絡心思,女兒六歲時,球球姐姐提出了離婚,因為她喜歡上了一個在她看來是非常有魅力的男人。球球媽對此事的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她站在家門前的桑樹下,扇了雯雯一記耳光,耳光響亮,然後大聲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家,怎麼可以在外面和別人搞七撚三?怎麼可以吵著要離婚?你不要臉我們家還要臉呢!像是說給雯雯聽,又像是說給院子裡躲在家裡提著耳朵偷聽閒話的鄰居們聽。雯雯三十多歲的人了,在母親面前亦不敢造次,她捂著臉,流著淚,任憑母親責駡。日子總算平靜了一段時間。可沒過多久,不甘寂寞的雯雯又開始穿著石磨藍的牛仔褲,戴付蛤蟆鏡,塗抹上變色口紅,披著大波浪的長髮,去和人跳交誼舞了。球球媽對這些倒能接受,從沒有干預過。雯雯跳舞時又認識一個導演,導演讓她在電影裡當當小配角過過癮。我看過一次她演的電影,瞬間的一個鏡頭,她演一個特務頭子的姘婦,散著發,叼著煙,噴著煙圈,目光漂浮,頹廢,游離。球球媽那時正忙著去臺灣會親戚,沒工夫管她了。7

終於可以說到球球了,球球身材瘦削,腦袋眼睛皆小,說話時習慣推推眼鏡架,很文氣的樣子。可他小時候卻是出了名的捉狹鬼,專門幹些令人頭痛的事兒----比如偷偷給別人自行車輪胎放氣;比如用彈弓打鳥鳥沒打著卻把別人家小孩的腦門子打出血花;比如朝正在吃食的雞旁邊丟小鞭炮嚇得雞直飛起來;比如在家燒桑樹樹枝烤知了吃知了沒吃著卻差點把房子燒著;比如他惡作劇地給火葬場打電話說某某老師死了害的火葬場的車子開進了學校;球球媽被他氣得直落淚,她常常為了兒子低三下四地去到人家家賠禮道歉,顏面掃盡。她常唉聲歎氣地跟我母親說,這個討債鬼,小炮子子,前世我不知道做什麼孽了,養到他,他老這樣下去,將來幹壞事被抓起來怎麼辦喲!我母親對我雖然很苛刻,但對別人的孩子卻是很有信心的,她總是安慰球球媽,男孩子都這樣,大點就會好的,你要相信他!像是驗證我母親的話那般,球球到了高中的時候,忽然就變得安靜下來,他不再成天惹事生非而是埋頭刻苦學習,後來,就成了南京醫學院的學生,球球媽這才敢鬆口氣。

大學生球球很是風光,每當他騎著輛鳳凰牌自行車從大院裡飛身而過時,就有小孩子們就追在他的身後高喊:球球!球球!而他則偶爾回眸一笑,以示禮貌,顯得既儒雅又驕傲。球球曾經的女朋友是我們院子裡的巧妹,他倆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學,從小就在他們家門前的桑樹底下一塊玩兒,算得上青梅竹馬了。巧妹是典型的江南女孩,白淨,秀美,臉頰上還有兩個酒窩,笑起來很迷人。可惜她姐姐跑到南邊逃港去了,好幾年沒有音訊,院子裡說什麼的人都有,巧妹的名聲也因此被累及。球球媽因此竭力反對兒子與她談戀愛。

巧妹和球球老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倆人苦悶之餘,就想到了私奔。他們計畫著先坐火車從南京到上海,再從上海買票到廣州,然後在那邊進點服裝和電子錶拿到內地其他城市去賣,這樣麵包愛情就都有了。當然,私奔的代價就是球球不上學然後被開除,代價是大了點,可是愛情價更高啊!二人幾乎是一路背誦著裴多菲的愛情詩來到了火車站……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球球媽會出現在候車室裡,原來有鄰居發現了他們的行蹤趕快告訴了球球媽,球球媽讓院子裡老侉子家當司機的兒子開車送她過來,趕在了他們前面。球球媽二話不說,上前對準對準球球的臉就是一記耳光,比打雯雯那回還要狠,球球心裡本是發虛的,自是不敢反抗……回到家後,球球媽將自己關在房內,三天不吃不喝,可嚇壞了球球,他本是孝順的,只因一時為愛情燒壞了腦子才幹出這種讓母親難過的事。他長跪在母親床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著求道---媽,我求求你起來吃飯吧,你再這樣下去人就垮了啊!球球媽趁機提出要他與巧妹分手,見球球猶豫,她便不出聲,閉上眼睛繼續絕食。球球怕了,忙不迭地在母親面前下了保證。次日,便約了巧妹,仍是在門前那棵桑樹下,他說出了分手的意思。巧妹當下便哭成梨花帶雨,球球欲為她擦掉眼淚,卻被她的手用力抵擋了回來。二人自此,即使在院子裡碰見亦互不想看互不言語,完全形同陌路人。

8

球球在母親的安排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相親。然而,不是球球看上的球球媽不喜歡,就是球球媽看上的毛毛不喜歡。母子倆經常為此事慪氣。球球沖著母親嚷,是你找物件還是我找物件啊?求求媽亦不含糊地大聲道,是你找老婆我找兒媳婦,總歸是要都看得順眼吧。如此這般地折騰來折騰去,總算遇見一個母子二人皆相中的物件。那姑娘是個護士,高鼻凹眼像個維吾爾族女孩,出生于醫生世家,與球球家亦算是門當戶對。球球媽常常在鄰居們面前誇獎球球的新女朋友,無非就是想讓大家都知曉,球球找的物件比巧妹要強得多。巧妹逃港的姐姐其時已變成真正的香港居民,她帶著自己開制衣廠的丈夫回家時,儼然是衣錦還鄉。經濟決定地位,巧妹媽在院子裡早就是抬起頭來高調做人了。對球球媽的炫耀,她表現出的是不屑一顧。

護士姑娘過門後,球球媽很盡心地為兒子為兒子媳婦操持著家務。只是,球球媽喜好事事做主,什麼都要兒子聽她的,兒媳婦就不高興了,倆個皆好強的女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結果,就是矛盾不斷出現並不斷升級。鬧到最後,球球媽和媳婦乾脆各進各的房門,各開各的灶,互不理睬。待有了孩子,媳婦也是請保姆帶,不要球球媽管。

球球夾在中間很是窩囊,他索性以醫院裡要加班為由,住在醫院宿舍裡,很少回家了。球球媽為此沒少懊悔,懊悔當初不該拆散球球和巧妹。

9

巧妹聽說他們家的狀況後,倒是不計前嫌地經常買些老年人吃的營養品去看看球球媽。球球的孩子都滿地跑了,巧妹還未嫁。球球媽心裡過意不去,就托人給她介紹男朋友,巧妹總是推卻掉。又過了些年,巧妹嫁給了一個海歸的化學博士。而其時,球球媽業已老去,並得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症,直愣愣的目光裡,再無任何……照顧她的人是個雯雯從鄉下請來的保姆,幹活粗手笨腳的,球球媽能不餓著凍著就算萬幸。院子裡再不見球球媽忙進忙出的身影,就連那棵桑樹亦被一次巨大的颱風刮倒了,老宅裡球球家的故事就這樣隨著桑樹和球球媽的的消隱而結束了……

三 琴聲 美人 白房子我們家對面有棟漂亮的歐式洋房,高高的石臺階、白色的法式百葉窗、白色的雕花大門及尖屋頂,看起來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白房子。走進白房子,四面窗紗微風中輕曼,空氣中彌著淡淡的木質傢俱散發出來的暗香;客廳中央的沙發上鋪就著與窗簾同樣淺啡色的垂了長長流蘇的沙發巾;棕褐色的長條木地板,雖然歲月已磨損掉其原有的光澤和緊密,走在上面還會匡匡作響,但正是因為那種由於木板疏鬆發出的聲音令人陶醉,它讓人感到懷舊,閒適和來自遙遠的從前的神秘。屋子裡最為顯眼的便是對窗的那架三角鋼琴了,晴朗的夜晚,月光灑在上面,即使沒有被奏響,亦是美妙到極致音樂!鋼琴左側的棕褐色木質櫥櫃裡,依層擺放著小提琴、單簧管、手風琴以及排列整齊的大大小小的音樂書籍及琴譜;除此以外,屋內的其它擺設也皆與音樂有關,比如牆角那盞立燈的燈柱為古銅雕塑“阿波羅與他的豎琴”;比如老式機械掛鐘的鐘擺為一個可愛的五線譜高音譜號。而這濃濃的音樂氛圍皆源自於牆壁上那幅油畫中的女人,她便是白房子的女主人----一位才華橫溢非常有名望的音樂家。畫像中的音樂家---棕色的發舒適自然、褐色的眸波光流溢、玫色的唇笑意淺淺、紫色的裳神秘遙遠,王妃一般高貴典雅美麗。只可惜天妒紅顏,一場大病過早地奪去了她的生命,留下尚且年幼的一兒兩女及他們的父親。

父親是位儒雅的建築設計師,牆上的油畫便是出自他手,因為個高且姓馬,院裡人稱“大洋馬”。他獨自拉扯三個孩子成長,個中的孤獨艱辛自是不用表述。所幸的是物質條件並不怎麼豐富年代,鄰里間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院子裡東家長西家短的事誰都會管一管,我們院裡的奶奶們就常常顛兒顛兒地跑到白房子裡指點“大洋馬”做家務。比如他正在洗豬肺,陳奶奶就會大聲說,豬肺要灌水然後使勁地拍才能搞乾淨;比如他正在縫被子,劉奶奶就會說,啊喲喲,哪個人縫被子能像你這樣子連床單都縫到一塊兒啊,來,看我怎麼縫!比如他正在洗茶具,康奶奶就會說,你們家這兩個女娃真是滴,也不曉得幫你擦擦杯子,擱點兒牙膏,牙膏能去汙。 “大洋馬”悟性不錯,在奶奶們經年悉心調教下終於由一個五穀不分的臭老九成長為洗汰買燒樣樣拿手的超級主男,彌補了兒女們沒有母親的不少缺憾。

總歸是音樂家的孩子,兄妹幾人,哥哥劍學吹單簧管,二妹明學拉小提琴,三妹月學彈鋼琴。每當黃昏過後,白房子裡就會響起與收音機裡熱播的那些革命樂曲全然不同的旋律,如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如歌的行板》,《天鵝湖》……悠揚的琴聲,一度是做父親的最大的驕傲!美好的時光總是飛一般地行進著,三個孩子在琴聲中漸然長成。劍中學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卷起鋪蓋到蘇北農村插隊去了。次年,明亦聽從街道上安排,到糧站賣起了麵條。月是長相上最接近母親的,亦算是最幸運的,被分配在無線電廠當質檢員,這或許與她的漂亮是分不開的,美女不論到哪兒皆受歡迎。明和月工作後,各自忙於各自的社交活動,期望結識到更多更好的青年,也難怪,正值青春年華,又有哪個女子不是懷春的呢?月因為面容姣好,吸引了不少追求者,有次,光一個上午就分別有三個男青年在白房子門外喊她的名字。月不在家,是明隔著窗戶一次次地應來人----不在,不在!她不在!破破的聲音,就像是她手中的小提琴琴弓割錯了弦。明的體態微胖,雖不及妹妹那樣明豔動人,卻也是肌膚白皙潤澤,加上她手中的那把小提琴,亦為她增添不少色彩。某次朋友的家庭聚會上,她以一曲《梁祝》打動了一位同樣體態微胖的年輕外科醫生的心,從而開始了她的戀愛。

兒子下鄉,女兒們戀愛,“大洋馬”父親就覺著寂寞有些難耐,於是,經同事撮合,他與一戴黑色邊框眼鏡的酷似江青徐娘半老的女人有了交往,倆人省略掉年輕人戀愛的過程,直奔主題而去,沒過多久便論起了婚嫁。令“大洋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再婚的事會遭到倆個女兒的強烈反對,明忿忿地說,爸爸,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我們都大了,都可以養你的老,你為什麼還要找這麼個人回來?月則是哭腔哭調,爸爸,你忘了媽媽嗎?那個女人哪點能比得上媽媽啊? “大洋馬”先是耐住性子對她們說,沒錯,這麼多年我一直不敢再婚,就是怕你們受委屈。如今你們大了,有了自己的物件,眼看著一個個就要出嫁,怎麼就不想想你們的老子有多孤單?我沒忘記過你們媽媽,你們媽媽是好,可是她畢竟不在了啊,我總不能一輩子都對著牆上的油畫像過日子吧?明和月卻依然固執己見,不願意父親再娶。說到後來,父女三人皆失去了耐心,他們便開始吵了起來。日復一日,吵架的內容亦是反反復複。過了些日子,哥哥劍從鄉下趕了回來,他亦試圖勸父親放棄----爸爸,你也不想想,你找這麼一個女人回來,還要幫她養兒子,不是自找苦吃嗎?可無論他怎樣講,“大洋馬”就像是老房子著火越扇越旺,數回合後,劍敗下陣來,他不得不無奈地對妹妹們說,唉,天要下雨,爹要娶人,隨他的便好了。“大洋馬”婚後,白房子裡便多了那女人及其白淨的尚在讀初中的兒子。

那女人從不和鄰居說話,每日進進出出皆板著個臉,好像全院子的人都欠了她的債似的。鄰居們自然就想起了早逝的音樂家,她的優雅溫柔平和親切,皆是眼前這個女人無法比擬的。然而,白房子內的日子卻令她感到心裡很不踏實,畢竟她只是一個沒有產權的居住者。她害怕如果有一天“大洋馬”先去了,自己和兒子會被三兄妹毫不留情地驅逐出門。到那時,人財兩空,自己的孩子豈不是白白當了回“拖油瓶”?於是,她夜夜在床上對著“大洋馬”吹枕頭風,直至“大洋馬”決定將屬於自己的那份產權贈予她。這事被明和月知道後,白房子裡頓時掀起軒然大波,她們趕緊拍電報將哥哥喊了回來,一起商討奪房大計。按理說,父親“大洋馬”是有權處理自己的財產的,但問題是,當年修建白房子的資金皆是音樂家的父親也就是孩子們的外公出的,外公解放前曾是江南一帶著名的紡織業資本家,這棟白房子是他送予女兒的嫁妝,三兄妹自然不願意母親的白房子就這樣落入外人手裡,他們維護的不僅僅是產權,更重要的是母親的尊嚴。面對父親的執迷不悟,兒女們開始了多方位的抗戰。他們取下客廳內父親與那女人的結婚照,將母親的油畫像重歸原位。那女人見了,氣憤地沖進房間,她邊哭邊逼著“大洋馬”回答,你說,你說,你要他們還是要我?“大洋馬”拍拍她的背哄道,要你,要你!那女人順勢指指客廳說,那你趕他們走,我不要看見他們,有他們無我,有我無他們。“大洋馬”嚇壞了,趕緊噓住她,生怕被幾個小祖宗聽見又鬧翻了天。憑心而論,女人待他是不錯的,處處體貼,知寒問暖,否則他亦不會輕易答應贈她房產。他一直嘗試著兒女們能夠理解自己的做法,畢竟那個女人是他的老來伴啊!然而,看來是沒有可能的了,三兄妹對那女人已由最初的不喜歡發展到厭惡甚至是憎恨。他們與她之間的正面衝突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白房子內的哭鬧叫駡聲以及摔打物件的呯呤哐啷聲,惹得了院子裡的大人小孩紛紛前來觀戰。

那些曾經給予“大洋馬”不少幫助的熱心的奶奶們亦在其中。劉奶奶用自己的大手帕抹淚,對著泣不成聲的姐妹倆說,可憐的娃兒們哦,有後媽就有後爹啊。陳媽媽則沖著唉聲歎氣的“大洋馬”講,“大洋馬”呀“大洋馬”,你怎麼就這麼糊塗呢?被那個女人灌了迷魂湯呀?不作興這樣子搞的唦!康媽媽最性情,她快人快語憤憤不平道,你個“大洋馬“,缺心眼啊?腦子進水了?人家的兒子又不跟你姓,你錢多了?把房子給外人!她們越說越激動越說話越多,言辭中處處涉及那女人。那女人可不是吃素的,聽到後便沖出房間站在門口叉腰尖著嗓子對著眾人罵,你們這群多管閒事的小市民,吃飽了撐的啊,跑這裡來人五人六的,有多遠滾多遠去。奶奶們是什麼人物?個個都是街道積極分子,對於罵架的潑婦,她們可是見得太多了,越是瘋狂的女人她們越是有法子收拾,於是,她們紛紛拿出看家的本領,將那女人連同她的拖油瓶兒子罵了個狗血噴頭,精彩之程度,完全夠得上周星馳大片裡的包租婆。“大洋馬”若找籍口口,她們便連他一塊罵上。倒是她的親生兒子,很少在家裡見到,他躲開是非跑到同學家去做功課了。

那段日子,白房子裡每晚的音樂會變成了鬥爭會,並且參與鬥爭會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院子裡有幾個頑皮的男孩子見大人們矛頭都指向“大洋馬”和他的後老婆,就趁人不注意朝他們家飯鍋裡撒尿,惡作劇使他們有種莫名的快感,以為自己是在幫大人們懲惡揚善呢。“大洋馬”揭開鍋蓋後氣急敗壞地直皺眉,欲哭無淚欲罵無語,而此刻,搗蛋鬼們正站在院子裡朝白房子內喊道,馬老頭馬老太,躲到茅司炒韭菜,人一來,鍋一開,誰也不吃馬老頭馬老太的爛韭菜。待“大洋馬”沖出來,他們早就一窩蜂地散開了。“大洋馬”終於受不了了,他朝屋內那些當年給予他無數幫助的奶奶們大吼,這是我們家的私事哎,關你們什麼事啊!奶奶們可不怕他,她們曾經是他生活上的導師,不能眼睜睜地看見他因為一個女人晚節不保,所以,她們照樣理直氣壯地參戰。最終,“大洋馬”帶著那女人和她的兒子離開了白房子,住到單位分給他的筒子樓去了。那女人雖預謀財產未遂,但贏得了他們的父親跟自己一條心,想想也就值當了。只是那院子,那白房子,她是再也不願意回了。

白房子又恢復到從前的安寧,日子一如既往。劍在鄉下插隊時,喜歡上一個美麗的但出身卑微的長辮子姑娘,並且決定要娶她為妻。劍的決定,深深觸動了視他們為親生孩子的同樣是音樂家姨媽們的神經,她們分別從上海和蘇州冒雨趕到南京前來制止這場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回城在家休假的劍,正對著油畫布畫著他的心上人,就像父親當年畫母親那樣,充滿深情。對姨媽們的反對,他哪裡聽得進去,只是嗯嗯啊啊地應付著,直到姨媽們要他表態與長辮子姑娘分手,他這才急了,於是,白房子裡又傳出高高低低的爭吵聲, “小赤佬”“十三點”“儂勿要拎不清”姨媽們的普通話裡夾雜著一串串的吳儂軟語,她們的聲音實在是好聽,即便是吵架,聽起來清清脆脆的都像是在唱評彈。劍卻是固執的,無論姨媽們怎樣說,他都是一個態度----非她不娶!高貴的姨媽們盛怒之下說出要與他斷絕關係的話,他不作聲,姨媽們見他如此決絕,忿忿地摔門而去。那天的雨,密集斜向,綿軟不斷,姨媽們的雨傘是透明的,雨就像是可以任意穿越而過,直進她們的內心。劍眼望著姨媽們遠去的背影有些不忍,欲追出去卻又回轉身來,他實在不願再聽見任何人詆毀他的姑娘他的愛情。不久之後,回城後的劍終於如願迎得美人歸。美人真是美人,明眸皓齒,呵氣如蘭,天生麗質,明豔照人。怪不得古代的君王會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做法,女人的美本身就是一種財富和資質,所以,也不就難理解劍為何鼓足了勇氣和高貴的姨媽們作鬥爭了。

美人姓韓,上有一背駝得很嚴重的老媽,院子裡的人叫她韓媽媽,韓媽媽亦是面部線條非常優美清晰,可以看出美人是遺傳了她的漂亮基因。韓媽媽解放前是位國民黨軍官的夫人,並育有一子。四九年,其夫去了臺灣,為了生存,她便下嫁給一賣菜的,之後便生下了這個女兒。姨媽們之所以反對劍與她的結合也正是因為她親生父親的身世卑微。賣菜的死了之後,韓媽媽便與一雙兒女相依為命,靠變賣些零星的首飾及替人幹些雜活度日。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兒子,聰明好學,本是有希望有前途的青年,讀大學時卻因為戀愛失敗精神失常了----是那種間歇性的神經病,時好時壞,書自然是讀不成了。退學回來後的他,病沒有發作的時候甚至還到居委會當了一段時間的幹事,成天背個軍綠色的書包上班下班的,挺積極挺能幹挺受人喜歡的一個小夥,韓媽媽那段時間都覺得兒子還是有希望的,沒准還能談個戀愛,娶個老婆生個孩子過個自己的小日子了。兒子也真的很爭氣,還跑去報名參加成人高考,準備去讀夜大。孰知他在考試之前又因過度緊張導致舊病復發,發病的他終日睡在床上喋喋不休地背外語背古文背歷史,對任何人都視而不見,最終絕食身亡。韓媽媽的悲哀,似乎早已透支光了,兒子的離去,她竟然無法掉下一滴淚,只是乾枯的眼窩子生生地脹痛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那以後,日子對韓媽媽來說就是打發消磨掉剩下的時光了,曾經屬於她的風光與輝煌以及那些無法對人述說的尷尬與苦難,在她後半生的歲月裡變該成怎麼樣的一種記憶啊!她總是坐在門前剝毛豆或是不停地抽著香煙,煙霧彌漫中或許她又看到了從前?沒人能真正走進她的內心深處。當年,我和韓媽媽關係倒是一直不錯,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會去白房子裡借些書來看,皆是些書店裡看不到的好書,比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西臘神話選》……那陣子我讀書還真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 ,因為是借來的因為是別人收藏的因為書頁都泛黃了的因為字還得豎著看的……總之太多這樣那樣的因素讓我認認真真地去讀了那麼多精彩的篇章,對我的一生來講可能都是一種財富。借書的時候,都只有韓媽媽一個人在家,她說,他們很少有空讀這些書的,你多帶點去看,沒關係的。拿完書後,我常常會坐在她家門前幫韓媽媽摘菜,聽她講些南京的往事。我最難忘的亦最難過的是聽她講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我親眼看見小日本比賽殺人,他們抓來好多小孩,然後用刺刀尖對準小孩的肛門一下子戳進去,直通身體內臟,造孽哦,可憐啊,護城河的水都被染成了紅色,血紅血紅的……每次說到這裡,她都要哽咽住,接著便會點燃一支煙,狠狠地吸著,讓煙直嗆進肺裡然後不停地劇烈地咳嗽,似乎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轉移她內心的那種悲憤與哀痛。她的敘述通常都是斷斷續續的,一會兒是國民黨時期官場上的明爭暗鬥,一會兒又是南京貴婦人的奢靡生活,一會兒又是她的妹夫---汪精衛的侍衛長是怎樣被人暗殺的……我的腦海裡常常隨著她的話語片段出現----軍官,馬靴,槍戰,舞會,高跟鞋,旗袍,帶鴨舌帽的特務……其實皆是可以深挖的經典往事,遺憾的是,當時年少的我事事漫不經心的,待日子輕飄飄地逝去後,想起,方才發現自己尚有太多的不明白,而此時,卻再也沒有可以追尋就裡的人了。

韓媽媽還喜歡說她的兒子和女兒,女兒的美麗,兒子的聰明,都是她引以為驕傲的資本。說這些的時候,她那漂亮的小外孫就在我們跟前跑來跑去的,纏著我給他畫一休,我就點點他可愛的光腦門唱道:咯嘰咯嘰咯嘰咯嘰咯嘰----我們愛你。那孩子就哈哈大笑,而韓媽媽也在一旁樂呵呵的,她那飽含滄桑的目光裡流過幸福和慈祥。除了帶外孫,她還要負責給一大家子的人做飯,因為明和月那會還沒出嫁,和從前一樣吃住在家裡。

月仗著自己亦是個美人,追求的人多,走馬燈似的換男朋友,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她想與之談婚論嫁的,那人卻偏偏是明未婚夫的哥哥。難題出來了,倘若他們真的都結婚了,從此,姐姐變弟妹,妹妹變嫂子,身份頓時亂了。明覺得十分不妥,便勸月放棄,讓她不要在自己快要結婚的時候插上這麼一杠子。月不肯,非要和姐姐對著幹。明氣得在家裡對妹妹大吼,天底下那麼多男人,你交往了那麼多男人,怎麼就盯上他家的男人呢?月不依不饒道,還說我呢,你不也是一樣,要我放手,你怎麼就不能放手?明吼了起來,你跟他才認得幾天?我和他弟弟就快結婚了啊!月回擊,感情不分先後,我就是喜歡他就是不放棄,你怎麼樣吧?明情急之下便動了手,她煽了月一耳光,月亦不示弱,沖上前去與姐姐扭作一團。白房子裡又再次響起了哭聲罵聲鬧聲叫聲。而哥哥劍卻和美人則帶著兒子出去散步去了,韓媽媽也自顧自睡下。明最終還是拗不過妹妹,選擇了自己退出,成全月。誰曾想到,月沒過多長時間竟然提出來和人家分手,分手不要緊,要緊的是那個癡心的男人竟然為她殉情----悄悄割腕自殺,好在被家人發現及時,送去醫院搶救才免一死。明實在搞不懂自己這個妹妹到底想要做些什麼,索性不理她,去找回依然微胖的外科醫生,值得慶倖的是外科醫生尚在單身中,倆人決定再不理會任何事情,速速成婚。而那可憐的哥哥則去了美國,並且據說終身未娶,堪稱癡情種子的典範了。月卻沒有那麼專情了,她很快就有了新男友,不過這次她倒是真的出嫁了。或許是厭倦了那種分分合合的感情遊戲吧。妹妹們總算皆有歸屬,白房子裡此後變得安靜了許多,而那曾經經久不斷的琴聲,亦成為一種美麗而遙遠的懷想。

日子總是這樣,上一個故事的結束意味著下一個故事的開始,屬於白房子的故事,仍舊在繼續,只是看的人在變,演故事的人亦在變。而那遙遠琴聲,業已成為一種美麗的經典的懷想。

四 大姨 話劇 我們家那滿屋子的由奶奶老宅運來的晚清時期的古典紅木傢俱,使得我們家在院子顯得有些另類。奶奶是縣城衙門師爺家的二小姐,爺爺是民國時期的大學校長,他們的身世雖談不上顯赫卻也算得了是書香門第。父親滿腹知識在那個又紅又專的年代並不顯得多麼重要,相反母親這個車間統計員是我們家老大,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嘛。母親說想把這些老古董賣了,她一輩子都是藏不住任何物件的習慣,賣掉過奶奶留下許多寶貝,錢卻是捨不得花掉的,對於儲蓄終身保持著無限的熱衷。母親之所以堅定地要賣紅木傢俱,還因為院子裡總有好閒扯的人,喜歡上門來勸我母親將這些老傢俱賣到鄉下去,在他們的印象中,只有鄉下人才會用這樣古老而又笨重的傢俱的。當年,最具時尚元素的傢俱是高低床,五斗櫥,還有帶鏡子的大衣櫃。雕花的紅木床,雕工之細緻之精美,我想這麼多年我是再也沒有見到過。八仙桌抽屜上的小銅扣,巴拉巴拉地作響聲音甚是悅耳,大櫃子的鎖亦是銅制,要想看到它們得去故宮了,在那我見到過一模一樣的。香案條几,馬末都見到肯定得如若珍寶。可是世間上的寶貝,你懂,便是寶,你若不懂,那便是累贅。一眾人中,唯有戴著透明塑膠框架眼鏡的大姨說,這滿屋子的老傢俱簡直就像是個博物館。唯有姨婆婆家的大女兒我的大姨是懂得欣賞它們的。我想,這大概與人的知性也是有關的,有些人,與生俱來帶有某些高雅的鑒賞力。

大姨常常騎著她的小“鳳凰”穿行大半個城市,跑到我們家裡來玩。那時,我最盼望的便是大姨的自行車鈴聲夾雜著她脆生生的笑聲響亮於我們家的門前窗外。我喜歡看大姨的樣子,肌膚細膩白晰,嘴唇飽滿紅潤,她不像別的女青年,總是喜歡用燒得發熱的鐵鉗將留海與辮稍燙得彎曲。她那烏黑齊耳的短髮,泛著舒暢的光澤,有種質樸純真的美。大姨當年可是個熱心的姑娘,她喜歡給人介紹物件,最成功的便是把她的高中同班同學介紹給了我的大舅舅。大舅舅是個長相如羅大佑般的憤青,大舅母卻是賢良淑德的標準揚州美女。關於他們的故事很長很長,需要另起篇章。大姨主要是介紹她的同事給我大表哥,大表哥和我大姨差不多年紀,是個船員,因為常年在海上,所以物件很難找,這可把他的舅舅舅母我的父母親大人急壞了。母親也介紹過廠裡的一位女工給大表哥,可不知道為啥沒成,我卻是實實在在得了那女工的好處,每次她來都一定給我買好吃的芝麻牛皮糖,我還挺喜歡那個細瓷一樣精緻的女工的。卻不知道為什麼和大表哥還是沒處成。於是,大姨開始登場,她領著單位的女同事到我們家與我大表哥相親,表哥沒看上人家,卻看上了她。大表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