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探訪許昌——>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接著上一期, 咱繼續往下看, 下圖就是此次目的地, 神醫華佗墓園。 今天, 小編就帶大家走進華佗墓園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

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大門

該墓園原為美籍華人女士趙金枝(祖籍原許昌縣, 今建安區)擬捐資修建華佗紀念館, 規劃占地20畝。 1997年前後開始建造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但是由於資金問題遲遲沒能修好。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 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舊貌

上圖:拍攝於十年前的2008年秋,

落葉之下顯得墓園尤為破敗。 正大門一處殘缺地基, 即為之前未完工的爛尾工程。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 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進入院內

華佗墓前的廟宇,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此處為神醫華佗沉綿之處故而有許多人前來尋醫問病。

香客不斷!廟前初一、十五來往燒香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 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遠處的幾位大媽級人物, 也是從老遠地方趕過來燒香拜華佗祖師爺的!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 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華佗塑像

此塑像據說在2014年從南陽那邊請過來的, 外面加蓋有玻璃塑鋼外罩, 以免風雨侵蝕!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 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塑像前

塑像前神龕, 上面那幾位大媽正在祭拜。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院內正殿

這次來沒有神馬變化,老樣子。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

十年前的樣子,仔細看少了些神馬東西,是不是左邊法國梧桐樹某有了!很有感觸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板房

新加蓋的,貌似泡沫板的,不符合消防安全吧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老屋

看過前院之後,順著左邊小道,往北走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碑林

小道兩側都是歷年來,善男信女捐資修廟的香火錢的施主名字功德碑!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碑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今安微亳州人。漢末傑出醫學家俗稱“神醫”與南陽的張仲景齊名。他精通兒科內婦科等特別擅長外科,在世界上首創”麻沸散“用於手術麻醉。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誌銘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88年許昌市立的碑刻

1988列為許昌市文物保護單位,受到當時領導們重視並對該墓加以修繕。華佗在許昌留下了許多說不完的佳話。東南方的哭佗村,現名滹沱村。傳說就是其夫人千里尋夫哭泣與此而得名。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舊照

上圖:拍攝於十年前。當時,墓園還是比較荒涼。但是,很有歷史的滄桑感。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乾隆17年墓碑

圖上內嵌的此碑為乾隆17年,西元1752年,當時的許州名醫捐資所修立,名為”漢神醫華公墓“。現在有一圈不銹鋼柵欄圍著。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舊照

十年前舊照,還沒不銹鋼圍欄,當時可以近距離觀看碑刻內容。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華佗墓現在高四米,占地5000平方米。該墓今天位於許昌市以北15公里處的建安區蘇橋鎮石寨村西南,石樑河南岸。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碑兩旁鐫刻石碑

華佗在許昌留下傳說的同時,也更多的是激發了許昌在醫學界奮發有為歷代湧現了一大批名醫。延續了華佗的醫術醫德醫風。五禽戲在許昌也廣為流傳的。1985年全國中華醫學會河南分會在許昌召開時,與會者來瞻仰神醫華佗墓並立一石碑。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四周

歷年的添土,已經使得墓塚封土你以前高大了許多。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地六角形青磚花牆環繞,翠柏青松掩映,不時有遊客來此瞻仰,此時,也想起我第一次拜訪華佗墓園時場景,那時候剛好遇到幾個韓國遊客,看看人家華佗在外也很有名呀!漂洋過海都來看,不過當前薩德系統,兩國民間交流少了許多,估計短時間不會見到棒子來了。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仔細看有棵樹

這棵樹是神樹,就是那個用竹夾板包裹的樹。此樹,在上世紀1997年時曾經一樹開了兩種不同的花。本為斛樹卻開了像榆樹一樣的花,你說怪不怪當時也就是20年前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引來四周鄉里的群眾前去觀看.。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舊照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陽光照耀下,樹木顯得如此莊嚴肅穆。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塚周圍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看廟的大媽

看到遠處拔菜的大媽,小編下來又問了問大媽,得知大媽一直在此看廟的。沒有報酬,完全是自發自願義務的。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離開前

短暫的拜訪就這樣結束了。返程走一條不同的路線吧。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穎汝幹渠東河堤

出來之後,折入東河堤繼續向北,上石樑河堤。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石樑河河堤

三國時期的古河,名為石樑河和許昌市霸陵橋公園的流淌著的河流是同一條河流,只不過建國後石樑河直接匯入清潩河,才告別千年來獨立河道的歷史!一條人工河流能保存如此強大生命力不容易呀!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河堤坡內麥田

石樑河應該是在12或者13年左右,又經歷了一次改道,從先前滹沱水閘,清潩河和石樑河交匯處,石樑河改為北移一公里左右入清潩河,老河道填平勒,目的是蓋尚集工業園區。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河堤風景

前方就是蘇橋鎮一中吧,就在西河堤腳下。春季用水量大,河道內幾乎斷流。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蘇橋鎮主街

右轉過大橋,駛入蘇橋鎮大街,

-—>

東行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鎮大街

不怎嘛繁華,比起尚集街搓遠了!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小商鋪

過路的也沒幾個人,商戶都無精打采的!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小商鋪

小編急於趕路,就到此不發了,此次下鄉漫記特別有感觸,一方面接觸戶外陽光 呼吸新鮮空氣心情舒暢了許多,另一方面有感于建安區蘇橋鎮的大發展,整個鎮都動起來了!還是新農村建設的好呀!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院內正殿

這次來沒有神馬變化,老樣子。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

十年前的樣子,仔細看少了些神馬東西,是不是左邊法國梧桐樹某有了!很有感觸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板房

新加蓋的,貌似泡沫板的,不符合消防安全吧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老屋

看過前院之後,順著左邊小道,往北走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碑林

小道兩側都是歷年來,善男信女捐資修廟的香火錢的施主名字功德碑!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碑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今安微亳州人。漢末傑出醫學家俗稱“神醫”與南陽的張仲景齊名。他精通兒科內婦科等特別擅長外科,在世界上首創”麻沸散“用於手術麻醉。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誌銘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88年許昌市立的碑刻

1988列為許昌市文物保護單位,受到當時領導們重視並對該墓加以修繕。華佗在許昌留下了許多說不完的佳話。東南方的哭佗村,現名滹沱村。傳說就是其夫人千里尋夫哭泣與此而得名。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舊照

上圖:拍攝於十年前。當時,墓園還是比較荒涼。但是,很有歷史的滄桑感。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乾隆17年墓碑

圖上內嵌的此碑為乾隆17年,西元1752年,當時的許州名醫捐資所修立,名為”漢神醫華公墓“。現在有一圈不銹鋼柵欄圍著。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十年前舊照

十年前舊照,還沒不銹鋼圍欄,當時可以近距離觀看碑刻內容。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華佗墓現在高四米,占地5000平方米。該墓今天位於許昌市以北15公里處的建安區蘇橋鎮石寨村西南,石樑河南岸。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碑兩旁鐫刻石碑

華佗在許昌留下傳說的同時,也更多的是激發了許昌在醫學界奮發有為歷代湧現了一大批名醫。延續了華佗的醫術醫德醫風。五禽戲在許昌也廣為流傳的。1985年全國中華醫學會河南分會在許昌召開時,與會者來瞻仰神醫華佗墓並立一石碑。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四周

歷年的添土,已經使得墓塚封土你以前高大了許多。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地六角形青磚花牆環繞,翠柏青松掩映,不時有遊客來此瞻仰,此時,也想起我第一次拜訪華佗墓園時場景,那時候剛好遇到幾個韓國遊客,看看人家華佗在外也很有名呀!漂洋過海都來看,不過當前薩德系統,兩國民間交流少了許多,估計短時間不會見到棒子來了。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仔細看有棵樹

這棵樹是神樹,就是那個用竹夾板包裹的樹。此樹,在上世紀1997年時曾經一樹開了兩種不同的花。本為斛樹卻開了像榆樹一樣的花,你說怪不怪當時也就是20年前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引來四周鄉里的群眾前去觀看.。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舊照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陽光照耀下,樹木顯得如此莊嚴肅穆。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墓塚周圍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看廟的大媽

看到遠處拔菜的大媽,小編下來又問了問大媽,得知大媽一直在此看廟的。沒有報酬,完全是自發自願義務的。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離開前

短暫的拜訪就這樣結束了。返程走一條不同的路線吧。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穎汝幹渠東河堤

出來之後,折入東河堤繼續向北,上石樑河堤。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石樑河河堤

三國時期的古河,名為石樑河和許昌市霸陵橋公園的流淌著的河流是同一條河流,只不過建國後石樑河直接匯入清潩河,才告別千年來獨立河道的歷史!一條人工河流能保存如此強大生命力不容易呀!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河堤坡內麥田

石樑河應該是在12或者13年左右,又經歷了一次改道,從先前滹沱水閘,清潩河和石樑河交匯處,石樑河改為北移一公里左右入清潩河,老河道填平勒,目的是蓋尚集工業園區。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河堤風景

前方就是蘇橋鎮一中吧,就在西河堤腳下。春季用水量大,河道內幾乎斷流。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蘇橋鎮主街

右轉過大橋,駛入蘇橋鎮大街,

-—>

東行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鎮大街

不怎嘛繁華,比起尚集街搓遠了!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小商鋪

過路的也沒幾個人,商戶都無精打采的!

建安區蘇橋鎮神醫華佗之墓,西行漫記(下)" inline="0">

小商鋪

小編急於趕路,就到此不發了,此次下鄉漫記特別有感觸,一方面接觸戶外陽光 呼吸新鮮空氣心情舒暢了許多,另一方面有感于建安區蘇橋鎮的大發展,整個鎮都動起來了!還是新農村建設的好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