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4年賣59億元,即將上市的三隻松鼠,給了電商人哪些創業啟示?

近日, 靠電商起家的三隻松鼠要上市了!很多電商人肯定要表示羡慕嫉妒恨了吧?但其成功的背後, 應該也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正如章燎原所說, “如果你認真經營一個 IP, 把很小的東西做得很精緻, 體驗感、氛圍感足夠強, 它也可以很高端。 ”

2017年4月21日, 休閒零食電商巨頭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招股說明書, 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財務資料顯示, 三隻松鼠在2016年實現44.23億收入, 同比增長116.47%, 淨利潤2.37億元, 同比暴增2535%。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 足以讓業內同行咋舌。

三隻松鼠發家史

如果你去過三隻松鼠這家公司, 就可以看到, 公司有一條特意用黃色燈光和灰色磚塊做出舊時光效果的走廊, 雕著標語“要麼第一, 要麼滅亡”, 一串數字連起一條時間軸。

2012年, 當大家都認為電商紅海比2011年還紅的時候, 6月19日, “三隻松鼠”橫空出世, 僅僅半年之後, “雙十一”單日銷售額突破766萬元,

2013年1月份單月業績突破2000萬元, 輕鬆躍居堅果行業全網第一。

“三隻松鼠”的創始人“老爹”——章燎原, 石破天驚。

2014年全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2015年半年銷售額超過12億元, 全年銷售額預計破20億元。 在完成四輪融資之後, 目前三隻松鼠估值已達40億元。

在這一串串漂亮的資料背後,

三隻松鼠成功的秘訣到底在哪裡呢?

三隻松鼠成功的三大秘訣

第一個秘訣:踩對了淘寶紅利的時機

章燎原接受採訪表示, 三隻松鼠的成功在於每一步都踩在了互聯網發展的節奏上, 今天別講一百五十萬美金, 你就是給一個億人民幣, 再讓我在天貓做出一個三隻松鼠肯定沒有機會了, 因為淘寶紅利的出口沒有了。

2012年以前, 國內已經做得不錯的零食品牌, 比如來伊份、良品鋪子、百草味, 但這些品牌都還是以傳統的線下模式為主。 線上仍是一片處女地。

章燎原在考慮了從線下轉到線上後, 組了一個5人的創始團隊來做線上堅果品牌三隻松鼠。

章燎原這樣做主要基於這兩點考慮:

1、堅果線上下很難成為品牌:堅果是一個門檻極低的初加工產品,

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 但品牌不會從這樣一個街邊店鋪或農貿市場誕生。

2、80、90後消費習慣的改變:80、90後的消費力在變強, 其消費需求已經由過去的瓜子延伸到堅果, 但線下、線上又沒有堅果這樣的品牌。

所以初創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抓住這次機會, 在前端行銷方面採取直接、粗暴、低價的方式, 使得有需求的消費者很容易接觸到這個產品和品牌。

三隻松鼠成立之初, 就定位要做純互聯網食品品牌。

用章燎原自己的話說, 2012年那段時間, 是創造電商品牌最後的機會。 而這個最後的機會, 他最先抓住了。

第二個秘訣:制定互聯網顧客體驗第一品牌的核心戰略

三隻松鼠定位於做“互聯網顧客體驗的第一品牌”, 要做好顧客體驗的核心, 就是做好產品體驗。 要做好產品體驗, 只有互聯網的速度, 才能能產品更新鮮, 更快速的到達顧客手中。

三隻松鼠核心戰略見下表

具體到戰略執行上,三隻松鼠做了這兩件事:

(1)成立之初:贏下第一個雙十一

“第一年的雙十一,我們必須要做第一,以最快的速度,在對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做到第一。這樣,我們可以獲得一切資源,包括用戶、媒體、阿裡生態對我們的關注。因此,三隻松鼠第一年的雙十一戰爭,寧可死了也要打第一。”章燎原說。

為了贏下第一場戰爭,三隻松鼠的策略是在淘寶瘋狂的投廣告吸引流量。那時的廣告價格比較低,但敢像三隻松鼠這樣花錢的競爭對手幾乎沒有。所以通過大範圍曝光,三隻松鼠店鋪很輕鬆的吸引到了大量粉絲。

2012年的雙十一,三隻松鼠賣了766萬,刷新了天貓食品行業單店日銷售額最高紀錄,拿下了零食類銷售第一名。

(2)IP化的品牌策略+互聯網運營

三隻松鼠定位熱衷於網購的85、90後。章燎原認為得先搞人氣,讓圖便宜的人到處去傳播,影響白領決策。

口碑行銷是最好的行銷。公司需要有很好記的名字,要讓人願意為你傳播,什麼是大家喜歡,擬人化互動性強?章燎原認為沒人會拒絕小動物,隨後選擇了松鼠。原來那三隻松鼠還有名字,分別叫“松鼠小酷”、“松鼠小美”、“松鼠小賤”。

為什麼選擇三呢?“就因為‘三’這個數字中國人都很喜歡,三個火槍手、三隻小豬,於是就有了三隻松鼠。”今日資本創始人兼總裁徐新做過調研,90%消費過三隻松鼠的用戶能記住這個品牌。

光是有一個好名字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產品和使用者體驗。產品100分,體驗150分是三隻松鼠能夠獲得千萬級用戶選擇的法寶。

章燎原認為,如果從語言溝通上以一個松鼠寵物口吻來和顧客交流,稱顧客為主人,甚至可以撒嬌。

當章燎原很興奮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團隊時,團隊員工大多表示覺得怪異、肉麻,章燎原說:“那我來第一個叫吧。”

於是一個37歲的大叔坐上電腦旁對顧客說,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

一開始也有顧客感覺稀奇,也有顧客不喜歡,但是叫著叫著就順口了,顧客也很快接受了。

“當你在淘寶購物時被喊一聲‘親’,一定不會記得是哪家店,但是叫主人一定只有三隻松鼠一家。”

接下來,章燎原定下兩個原則:

1.所有的客服必須把自己當做小松鼠,稱客戶為主人,為主人提供萌式個性化的服務;

2、三隻松鼠的所有員工必須以“鼠”為開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這種獨特企業文化的形成。

“互聯網要口碑相傳,必須要讓顧客得到喜悅和尖叫,而這一定是產品之外的得到的。”他發現,細節和意外收穫是讓用戶尖叫的原因所在。

一種松鼠畫的風格的用戶體驗由此誕生,像附在包裝盒上、做成松鼠尾巴造型的開箱器,盒內附帶的用於吃後擦手的濕巾,三隻松鼠在許多細節上超過客戶預期的期待,也開創了互聯網銷售超越用戶體驗的先河。

第三個秘訣:注重實體經濟的行銷策略

在新零售的路上,三隻松鼠看到了線下巨大的流量機會。“我們的目的是想把線下的用戶引領到線上來。”三隻松鼠CEO章燎說。

在開出第一家實體店之前,章燎原花了10個月的時間思考開實體店的目的及方案,其中最大的困難,是店鋪設計的定位。最終得出的思路是,實體店加入三隻松鼠的品牌元素和情感,通過體驗,起到溝通線上線下、連接消費者和品牌的作用——這同樣也是三隻松鼠品牌IP化的慣用做法。

2016年9月,三隻松鼠在安徽蕪湖開了第一家線下店,取名“三隻松鼠投食店”。

去年9月底,三隻松鼠位於蕪湖市金鷹購物中心的第一家實體店開業。店鋪面積300平米,裝修為森林風格,店內1/3的區域設置了座椅,飲品區售賣奶茶和果汁,貨架上不僅有淘寶店中的堅果和零食,還售賣抱枕、玩偶等周邊產品。

(1)注重實體經濟

“在開第一家店之前,我們認為線下店是不具有銷售功能的。”章燎原說,最初的想法是,把線下的體驗店當做廣告,一家實體店的房租和運營費用每年約100萬,就算每家店虧損50萬元,100家店也就5000萬,但帶來的流量是巨大的。

讓章燎原頗感意外的是,線下的銷售額超出了他的預料。蕪湖店第一個月的銷售額達到240萬,預計一年銷售額將達到1200萬,並實現盈利。

“這也放出了一個信號:線下實體店的春天真的不是實體經濟不好,而是實體經濟的行銷策略有問題,以至於他們的產品、效率、裝修都不是很好。”章燎原說,“如果你認真經營一個 IP,把很小的東西做得很精緻,體驗感、氛圍感足夠強,它也可以很高端。”

(2)淘汰爆款思維

從線下的消費者來看,線上、線下的消費者重合度並不高。體現在產品上,淘寶店鋪的爆款很集中,在三隻松鼠的淘寶店中,銷量最高的是碧根果,月銷近26萬件。而在實體店中,並沒有集中的爆款。眼罩、抱枕等周邊產品能占到銷售額的8.39%。“逛本身是無目的的,但是可以引發衝動消費的欲望。”章燎原說。

“之前的爆款思維慢慢被淘汰了。”茵曼O2O總裁蔡穎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線下消費更注重整體搭配,而爆款思維很少考慮到,這也慢慢影響了產品設計,目前所有產品的設計思路轉變為成系列、成搭配。

(3)線上線下庫存打通

三隻松鼠的每件線上產品,都要經過種植戶、供應商、三隻松鼠倉庫、電商平臺、消費者等流程,整個過程資料化。三隻松鼠已經積累了4000多萬的使用者資料,通過分析資料,可以得到使用者潛在的需求,為新品研發、供應商評分提供依據。

線下店啟用了新的門店管理系統,線上線下的庫存打通,線下店直接從最近的倉庫訂貨,並直接結算。

“新零售也好,智慧零售也好,這些在本質上還是代表了成本和效率的先進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成本效率,電商本身就是新零售,線下投食店也是。”章燎原說。

延伸閱讀:將來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2016年間,三隻松鼠全年淨利潤達到了2.37億元,同比暴增2535%。但即便三隻松鼠營收增長十分可觀,仍然面臨著一些風險。

1、品類與管道單一,亟待轉型

從目前的收入來源來看,公司絕大部分營收來自堅果,但是從毛利率來看,堅果的毛利率卻是最低的。同時,這也有著主要產品占比過大的風險,如果哪天堅果賣得不好了,或者又出現幾個更萌的“動物”來賣堅果,公司的營收就很有可能受到衝擊了。

因此,公司也在豐富產品線。雖然堅果產品的經營業績情況對公司業績仍具有較大影響,樂觀的是,堅果產品的營收保持在比較高速的同時,其占主營業務的收入比重也在逐漸下降。(2014 年度、2015 年度以 及 2016 年度堅果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8.11 億、16.4億、30.8億,同比增長約翻倍,但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約九成、八成、到七成。)

另一方面,新增品類的毛利率都比堅果要高,零食和果乾(芒果幹、榴槤乾等)的銷售比重,也在逐年增長,原來只占不到1%的零食,在2016年已經占超過兩成。

品類單一之外,銷售管道的純線上化 ,也是三隻松鼠需要改變的地方。讓三隻松鼠獲得高增長的互聯網管道,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逝去,恐怕難以持續,要在銷量上保持增長,進入線下也已是不得不做出的佈局。

2、三大費用居高不下

線上上平臺的銷售成本中,三隻松鼠的平臺推廣費、平臺傭金、物流快遞等三大費用卻居高不下。

三隻松鼠在2014~2016年間,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及其他推廣費用,支付給平臺的傭金費用,快遞及物流費用表。

為此,三隻松鼠也開始加緊了線下實體門店的建設。

根據三隻松鼠的規劃,從2016年開始後五年,將去“電商化”,開始大舉進攻線下。與傳統線下零售模式不同,公司選擇在網購普及率相對較低的低線城市中人口密集、基礎設施完善的沿街商業廣場開設著重於體驗功能的線下體驗中心。

招股書顯示,三隻松鼠計畫投資2.45億元,用於線下實體門店的租賃、裝修等費用,該筆投資將在兩年內完成,主要在二三線城市的CBD商圈進行選址,以實現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發展的全管道策略。

結語:

自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淘品牌進入這個被定義為新零售的進階戰場,有的小心翼翼嘗試,也有的摩拳擦掌準備打算大殺四方!

三隻松鼠核心戰略見下表

具體到戰略執行上,三隻松鼠做了這兩件事:

(1)成立之初:贏下第一個雙十一

“第一年的雙十一,我們必須要做第一,以最快的速度,在對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做到第一。這樣,我們可以獲得一切資源,包括用戶、媒體、阿裡生態對我們的關注。因此,三隻松鼠第一年的雙十一戰爭,寧可死了也要打第一。”章燎原說。

為了贏下第一場戰爭,三隻松鼠的策略是在淘寶瘋狂的投廣告吸引流量。那時的廣告價格比較低,但敢像三隻松鼠這樣花錢的競爭對手幾乎沒有。所以通過大範圍曝光,三隻松鼠店鋪很輕鬆的吸引到了大量粉絲。

2012年的雙十一,三隻松鼠賣了766萬,刷新了天貓食品行業單店日銷售額最高紀錄,拿下了零食類銷售第一名。

(2)IP化的品牌策略+互聯網運營

三隻松鼠定位熱衷於網購的85、90後。章燎原認為得先搞人氣,讓圖便宜的人到處去傳播,影響白領決策。

口碑行銷是最好的行銷。公司需要有很好記的名字,要讓人願意為你傳播,什麼是大家喜歡,擬人化互動性強?章燎原認為沒人會拒絕小動物,隨後選擇了松鼠。原來那三隻松鼠還有名字,分別叫“松鼠小酷”、“松鼠小美”、“松鼠小賤”。

為什麼選擇三呢?“就因為‘三’這個數字中國人都很喜歡,三個火槍手、三隻小豬,於是就有了三隻松鼠。”今日資本創始人兼總裁徐新做過調研,90%消費過三隻松鼠的用戶能記住這個品牌。

光是有一個好名字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產品和使用者體驗。產品100分,體驗150分是三隻松鼠能夠獲得千萬級用戶選擇的法寶。

章燎原認為,如果從語言溝通上以一個松鼠寵物口吻來和顧客交流,稱顧客為主人,甚至可以撒嬌。

當章燎原很興奮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團隊時,團隊員工大多表示覺得怪異、肉麻,章燎原說:“那我來第一個叫吧。”

於是一個37歲的大叔坐上電腦旁對顧客說,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

一開始也有顧客感覺稀奇,也有顧客不喜歡,但是叫著叫著就順口了,顧客也很快接受了。

“當你在淘寶購物時被喊一聲‘親’,一定不會記得是哪家店,但是叫主人一定只有三隻松鼠一家。”

接下來,章燎原定下兩個原則:

1.所有的客服必須把自己當做小松鼠,稱客戶為主人,為主人提供萌式個性化的服務;

2、三隻松鼠的所有員工必須以“鼠”為開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這種獨特企業文化的形成。

“互聯網要口碑相傳,必須要讓顧客得到喜悅和尖叫,而這一定是產品之外的得到的。”他發現,細節和意外收穫是讓用戶尖叫的原因所在。

一種松鼠畫的風格的用戶體驗由此誕生,像附在包裝盒上、做成松鼠尾巴造型的開箱器,盒內附帶的用於吃後擦手的濕巾,三隻松鼠在許多細節上超過客戶預期的期待,也開創了互聯網銷售超越用戶體驗的先河。

第三個秘訣:注重實體經濟的行銷策略

在新零售的路上,三隻松鼠看到了線下巨大的流量機會。“我們的目的是想把線下的用戶引領到線上來。”三隻松鼠CEO章燎說。

在開出第一家實體店之前,章燎原花了10個月的時間思考開實體店的目的及方案,其中最大的困難,是店鋪設計的定位。最終得出的思路是,實體店加入三隻松鼠的品牌元素和情感,通過體驗,起到溝通線上線下、連接消費者和品牌的作用——這同樣也是三隻松鼠品牌IP化的慣用做法。

2016年9月,三隻松鼠在安徽蕪湖開了第一家線下店,取名“三隻松鼠投食店”。

去年9月底,三隻松鼠位於蕪湖市金鷹購物中心的第一家實體店開業。店鋪面積300平米,裝修為森林風格,店內1/3的區域設置了座椅,飲品區售賣奶茶和果汁,貨架上不僅有淘寶店中的堅果和零食,還售賣抱枕、玩偶等周邊產品。

(1)注重實體經濟

“在開第一家店之前,我們認為線下店是不具有銷售功能的。”章燎原說,最初的想法是,把線下的體驗店當做廣告,一家實體店的房租和運營費用每年約100萬,就算每家店虧損50萬元,100家店也就5000萬,但帶來的流量是巨大的。

讓章燎原頗感意外的是,線下的銷售額超出了他的預料。蕪湖店第一個月的銷售額達到240萬,預計一年銷售額將達到1200萬,並實現盈利。

“這也放出了一個信號:線下實體店的春天真的不是實體經濟不好,而是實體經濟的行銷策略有問題,以至於他們的產品、效率、裝修都不是很好。”章燎原說,“如果你認真經營一個 IP,把很小的東西做得很精緻,體驗感、氛圍感足夠強,它也可以很高端。”

(2)淘汰爆款思維

從線下的消費者來看,線上、線下的消費者重合度並不高。體現在產品上,淘寶店鋪的爆款很集中,在三隻松鼠的淘寶店中,銷量最高的是碧根果,月銷近26萬件。而在實體店中,並沒有集中的爆款。眼罩、抱枕等周邊產品能占到銷售額的8.39%。“逛本身是無目的的,但是可以引發衝動消費的欲望。”章燎原說。

“之前的爆款思維慢慢被淘汰了。”茵曼O2O總裁蔡穎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線下消費更注重整體搭配,而爆款思維很少考慮到,這也慢慢影響了產品設計,目前所有產品的設計思路轉變為成系列、成搭配。

(3)線上線下庫存打通

三隻松鼠的每件線上產品,都要經過種植戶、供應商、三隻松鼠倉庫、電商平臺、消費者等流程,整個過程資料化。三隻松鼠已經積累了4000多萬的使用者資料,通過分析資料,可以得到使用者潛在的需求,為新品研發、供應商評分提供依據。

線下店啟用了新的門店管理系統,線上線下的庫存打通,線下店直接從最近的倉庫訂貨,並直接結算。

“新零售也好,智慧零售也好,這些在本質上還是代表了成本和效率的先進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成本效率,電商本身就是新零售,線下投食店也是。”章燎原說。

延伸閱讀:將來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2016年間,三隻松鼠全年淨利潤達到了2.37億元,同比暴增2535%。但即便三隻松鼠營收增長十分可觀,仍然面臨著一些風險。

1、品類與管道單一,亟待轉型

從目前的收入來源來看,公司絕大部分營收來自堅果,但是從毛利率來看,堅果的毛利率卻是最低的。同時,這也有著主要產品占比過大的風險,如果哪天堅果賣得不好了,或者又出現幾個更萌的“動物”來賣堅果,公司的營收就很有可能受到衝擊了。

因此,公司也在豐富產品線。雖然堅果產品的經營業績情況對公司業績仍具有較大影響,樂觀的是,堅果產品的營收保持在比較高速的同時,其占主營業務的收入比重也在逐漸下降。(2014 年度、2015 年度以 及 2016 年度堅果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8.11 億、16.4億、30.8億,同比增長約翻倍,但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約九成、八成、到七成。)

另一方面,新增品類的毛利率都比堅果要高,零食和果乾(芒果幹、榴槤乾等)的銷售比重,也在逐年增長,原來只占不到1%的零食,在2016年已經占超過兩成。

品類單一之外,銷售管道的純線上化 ,也是三隻松鼠需要改變的地方。讓三隻松鼠獲得高增長的互聯網管道,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逝去,恐怕難以持續,要在銷量上保持增長,進入線下也已是不得不做出的佈局。

2、三大費用居高不下

線上上平臺的銷售成本中,三隻松鼠的平臺推廣費、平臺傭金、物流快遞等三大費用卻居高不下。

三隻松鼠在2014~2016年間,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及其他推廣費用,支付給平臺的傭金費用,快遞及物流費用表。

為此,三隻松鼠也開始加緊了線下實體門店的建設。

根據三隻松鼠的規劃,從2016年開始後五年,將去“電商化”,開始大舉進攻線下。與傳統線下零售模式不同,公司選擇在網購普及率相對較低的低線城市中人口密集、基礎設施完善的沿街商業廣場開設著重於體驗功能的線下體驗中心。

招股書顯示,三隻松鼠計畫投資2.45億元,用於線下實體門店的租賃、裝修等費用,該筆投資將在兩年內完成,主要在二三線城市的CBD商圈進行選址,以實現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發展的全管道策略。

結語:

自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淘品牌進入這個被定義為新零售的進階戰場,有的小心翼翼嘗試,也有的摩拳擦掌準備打算大殺四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