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艾灸經典:艾配生薑天下無雙

我們經常聽到隔薑灸, 最有名的是山東的督灸、甘肅的鋪灸、普通的隔薑片灸, 隔薑灸法是艾灸各種灸法裡療效最為顯著的一種, 為什麼隔姜灸應用這麼廣泛, 為什麼療效那麼好?

艾的作用

艾為純陽之物, 艾葉苦辛, 生溫, 熟熱, 純陽之性, 能回垂絕之陽, 通十二經, 走三陰, 理氣血, 逐寒濕, 暖子宮, 以之灸火, 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可以達到以下作用:1、以熱引熱, 借熱助陽, 透熱散邪;2、艾屬於溫經止血藥, 能夠溫經止血, 散寒止痛。 治療虛寒性的出血(尤其是婦女崩漏下血);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腹部冷痛等婦科病,

尤善調經, 為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能溫運氣血, 透達經絡。 3、艾灸燃燒時產生的熱量, 是一種十分有效並適應於機體治療的物理因數紅外線, 主要為近紅外線, 熱力穿透性強, 可以透達10mm以上, 並被機體吸收, 被毛細血管傳輸到更深遠的部位;艾灸的紅外線可以促進細胞代謝, 增強免疫能力。 4、艾可以令氣血通暢消瘀散結。 不通則痛, 氣血瘀滯而腫, 艾灸之法, 破結化堅, 以通為用, 引毒外出。 5、灸感能夠沿經絡穴位走竄。 藥之不到, 針之不及, 必須灸之, 所以艾灸的經絡穴位療法療效顯著。

生薑的作用

生薑辛溫散寒, 能散寒解表, 溫中止嘔, 化痰止咳, 是寒性病患常用的食藥同源的一味中藥。 正是由於艾和生薑的協同作用, 所以被稱為“艾配生薑天下無雙”。

隔姜艾灸的歷史淵源

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 搭於舌上穴中, 然後灸之”。 之後在明·張景嶽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 放痔痛處, 用艾炷于薑上灸三壯, 黃水即出, 自消散矣”。 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亦有載述。 現代由於取材方便, 操作簡單, 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薑灸法種種

古艾世家隔姜灸三陰交

古艾世家隔薑灸督脈灸

古艾世家鋪灸

古艾世家灸法展示

古艾世家外關穴

隔薑灸注意事項

1.隔姜灸用的姜應選用新鮮的老薑,宜現切現用,不可用乾薑或嫩薑。

2.薑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證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薑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證,薑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過程中若不慎灼傷皮膚,致皮膚起透明發亮的水皰,須注意防止感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灸療師”培訓

古艾世家灸法展示

古艾世家外關穴

隔薑灸注意事項

1.隔姜灸用的姜應選用新鮮的老薑,宜現切現用,不可用乾薑或嫩薑。

2.薑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證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薑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證,薑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過程中若不慎灼傷皮膚,致皮膚起透明發亮的水皰,須注意防止感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灸療師”培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