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50萬人死於腸道感染,比起埃博拉,它更可怕!

腸道菌群一個獨立於身體組織器官的個體, 也是導致很多疾病的罪魁。

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發現, 人體並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人體內部長期居住著龐大的生物群體, 它們由微生物共同組成,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名的是腸道菌群。

你可能想不到, 腸道內居住著大量以細菌為主的微生物

一個正常成人腸道內細菌總重量達到1-1.5kg, 包含1014個細菌, 而成人自身的細胞數量才1013個, 腸道的細菌數量是人體細胞數量的10倍。

細菌如浩瀚的宇宙中, 一顆小小的星星, 但這些小東西恰恰可以改變整個宇宙的運行!

腸道菌群是“外來戶口”

相伴一生

胎兒在媽媽體內處於幾乎無菌的環境。 新生兒出生幾天內, 細菌通過分娩通道、哺乳時的口腔攝入以及空氣吸入等方式, 在腸道安營紮寨, 形成新生兒最初的菌群部落, 並悄無聲息的與主人相隨一生。

家族數量龐大

目前知道的細菌類群有五百餘個, 被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

有益菌:討厭氧氣, 和我們互利共生, 為我們產生有益的物質和保護我們健康, 如腸道最強有益菌——雙歧桿菌。

中性菌:是腸道的“看客”。 腸道有益菌佔優勢時, 他們會老老實實。 如果腸道有害菌佔據優勢,

他們會迅速大量繁殖, 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後果, 如腸球菌。

有害菌:一小撮壞分子, 一不小心被他們佔據上風, 在腸道大量繁殖, 即會興風作浪, 讓我們生病, 如臭名昭著的大腸桿菌。

患病後做腸道菌群檢測, 找出兇手!

菌群失調患者常表現為腹痛、腹瀉, 或者應用消炎藥治療過程中, 突然發生腹瀉, 或者比原來的腹瀉更加嚴重, 可能已發生了菌群失調。

Ⅰ度(輕度)為可逆性輕度菌群失調, 去除致病因素後即可恢復好轉, 症狀消失, 臨床上多見於急性疾病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

Ⅱ度(中度)菌群失調較重, 去除病因常不能恢復, 多有慢性腸道症狀。

Ⅲ度(重度)菌群失調, 表現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 如志賀菌、沙門菌、空腸彎麴菌、艱難梭菌和輪狀病毒感染等。

全球每年因腸道感染死亡兒童多達250萬人

胃腸炎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年因腸道感染而死亡的兒童多達250萬人, 而小嬰兒罹患腸道感染的風險最高。

據估計, 小兒胃腸炎病例當中, 大約有10%-20%是由細菌——如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所致。

大多數沙門菌和大腸桿菌感染患者, 不會有生命危險。 然而, 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小嬰兒來說, 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增大, 包括脫水、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北京中山醫院胃腸鏡中心利用先進的檢測技術, 圍繞腸道菌群進行檢查、診斷與治療工作, 中心引進國際領先的奧林巴斯最新一代無痛胃鏡和無痛腸鏡設備。

中心擁有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胃腸鏡醫師以及麻醉醫師隊伍,立足臨床,快速準確地為患者診斷、治療病情,有力提高了院內診療水準。

中心引進國際領先的奧林巴斯最新一代無痛胃鏡和無痛腸鏡設備。

中心擁有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胃腸鏡醫師以及麻醉醫師隊伍,立足臨床,快速準確地為患者診斷、治療病情,有力提高了院內診療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