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郎德上寨遊記

凡是去黔東南的人, 都知道千戶苗寨, 而郎德上寨知道人並不多。 其實郎德上寨1993年就被載入《中國博物館志》, 1997年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郎德上寨之所以出名, 是因為西元1855-1872年, 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發生一起大規模的苗民反清抗暴運動, 在抗暴失敗後, 由於這裡是義軍將領楊大六的大本營, 清軍在郎德上寨征戰了18年才將其平定。

2016年春節, 我們去黔東南遊玩, 為了避開千戶苗寨大量遊人的擁擠, 特來到郎德上寨, 領略苗族風情。

郎德上寨在貴州省雷山縣境內, 位於苗嶺主峰雷公山麓的丹江河畔,

寨子四面群山環繞, 村前是一條溪流, 流入丹江。 小溪上有風雨木橋, 沿溪有石磨碾房, 水中群鴨嬉戲, 兩岸水車成行。 客人要進入郎德上寨, 首先要飲十二道攔路酒, 然後才可以沿著石板小路走進寨子中央的蘆笙場。

要進入寨子, 必須要飲過十二道攔路酒。

據當地人向我們介紹, 郎德上寨現有118戶, 500多人, 全是苗族人, 以陳、吳二姓為主。 縱觀整個寨子依山傍水, 背南面北,

四面群山環抱, 整個寨子內吊腳樓鱗次柿比, 寨子的小路蜿蜒向上, 全以鵝卵石鋪設, 整整齊齊乾乾淨淨。 寨前一條彎彎的河流宛如蛇龍悠然長臥, 南面"護寨山", 北面有楊大六橋---"風雨橋"橫跨於河畔之上。 過橋就是養牛坡, 這裡有當年楊大六反清抗暴時築起的碉堡和戰壕。

寨子中心是蘆笙廣場,地面是用鵝卵石以仿古代銅鼓面十二道太陽光芒和飛奔的駿馬構成,在這裡可欣賞到敬酒歌、苗族飛歌、蘆笙舞、銅鼓舞、板凳舞、集體舞等豐富多彩的苗族民間歌舞。

穿著苗族服裝的婦女,站在寨子外面迎接各地客人的到來。

郎德上寨每年農曆三月馬日,雷山、凱裡、麻江、丹寨四縣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舉行爬坡活動,對歌,賽馬,盛極時達萬餘人。

去郎德上寨,可從凱裡汽車站坐開往雷山方向的車,在朗德下車,車費6元,40分鐘車程;郎德到雷山車費3元,沿路口步行約20分鐘可達郎德上寨;也可從凱裡市租車前往,來回車費約100元。

寨子中心是蘆笙廣場,地面是用鵝卵石以仿古代銅鼓面十二道太陽光芒和飛奔的駿馬構成,在這裡可欣賞到敬酒歌、苗族飛歌、蘆笙舞、銅鼓舞、板凳舞、集體舞等豐富多彩的苗族民間歌舞。

穿著苗族服裝的婦女,站在寨子外面迎接各地客人的到來。

郎德上寨每年農曆三月馬日,雷山、凱裡、麻江、丹寨四縣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舉行爬坡活動,對歌,賽馬,盛極時達萬餘人。

去郎德上寨,可從凱裡汽車站坐開往雷山方向的車,在朗德下車,車費6元,40分鐘車程;郎德到雷山車費3元,沿路口步行約20分鐘可達郎德上寨;也可從凱裡市租車前往,來回車費約100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