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省委書記謝伏瞻深入南陽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市領導張文深、霍好勝參加調研

煙雨籠罩的桐柏山區, 草木葳蕤、生機勃發。

【中原經濟網訊】4月25日, 省委書記謝伏瞻帶著對貧困群眾的關心和對脫貧工作的關注,

冒著濛濛細雨、沿著彎彎山路, 深入國家級貧困縣——桐柏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一路上, 謝伏瞻入農家、訪民生, 進車間、看產業, 與貧困群眾和市縣鄉村幹部面對面交流, 共謀脫貧攻堅, 共話全面小康。

省委常委、秘書長穆為民, 市委書記張文深, 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 市委常委、秘書長景勁松參加調研。

“用真誠贏得百姓的信任”

“你好, 咱家裡有幾口人, 收入多少?”走進桐柏縣城郊鄉北楊莊村紅星組貧困群眾汪立超家, 謝伏瞻仔細察看了院落房屋, 詳細詢問家中情況, 仔仔細細對照精准脫貧明白卡核實脫貧各項情況。

“書記好, 我家裡有四口人, 愛人在縣城照顧兩個孩子上學, 我在礦上幹活, 全家就靠我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生活。 ”汪立超回答。

“附近的孩子都在縣城上學嗎, 村裡有沒有小學?”謝伏瞻接著問。 “村裡的小學條件差, 周邊村莊的大部分小孩都在縣城上學。 ”汪立超說。

謝伏瞻分析道, 如果孩子能就近上學, 家中勞動力就能解放出來從事養殖種植或打工掙錢, 多一份收入家庭就能及早脫貧。 他叮囑當地黨委、政府要改善農村基礎教育, 辦好村小學, 解除貧困戶的後顧之憂, 為他們打工掙錢創造條件。

桐柏縣月河鎮羅堂村池莊組貧困群眾池發穩一家四口人, 他和女兒精神不濟, 兒子還在上學, 收入僅靠種6畝地和打些零工, 十分微薄, 面前的困難讓他們感到很茫然。

謝伏瞻語重心長地說, 作為執政黨, 我們要真心真意地為百姓服務。 要在落實好國家相關扶貧政策的同時,

多關心、多照顧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 幫助他們想辦法、找出路、謀發展, 通過真誠服務來贏得百姓對我們的信任。 貧困戶要增強對生活的信心, 遇事找支部, 有困難找支部書記、找駐村第一書記, 要依靠黨委和政府, 充分相信黨委、政府一定能夠帶領大家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聽了這番話後, 池發穩的愛人眼含熱淚連聲感謝書記對她家的關心。

謝伏瞻還走訪慰問了盛傳軍、池海軍、黃關昌等貧困群眾, 這些家庭有的因病致貧、有的因缺少勞動力致貧……每到一戶, 謝伏瞻都同他們一筆一筆地計算著一年的收支賬, 把脈問診、商討對策。

謝伏瞻指出, 要精准扶貧, 一村一策、一戶一策、一人一策。

對年齡大、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 子女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盡到贍養義務;對無兒無女的五保老人, 要在尊重其意願的前提下儘量集中供養;對仍住在條件簡陋的土舊房中的貧困戶要幫助他們進行危房改造;對家有殘疾人或因病致貧的貧困戶, 要給予最低保障、實施兜底幫扶。 大家也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善村容村貌, 搞好家庭衛生, 讓自己生活在一個整潔有序的環境裡。

“在精准識別上狠下功夫”

精准識別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第一道關, 容不得半點馬虎。

“脫貧明白卡讓人看不明白, 這怎麼能行啊?”在月河鎮羅堂村黨群服務中心, 謝伏瞻坐在辦公桌前拿著該村的脫貧檔案資料, 逐戶逐人認真翻看, 對脫貧明白卡名目繁瑣、填寫不規範、數位不準確等發現的問題,

毫不客氣地一一指出。

謝伏瞻嚴厲地說, 在精准扶貧方面我們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要轉變作風, 首先要在精准識別上狠下功夫, 決不能作風浮漂、大而化之。 要挨家挨戶核對完善貧困戶的檔案資料, 把基礎工作做扎實。 檔案資料的各項指標都要準確無誤、經得起核查, 同時明白卡要統一標準、規範文本, 杜絕那些無效無用的條目。

謝伏瞻還現場讓駐村第一書記抱來了駐村日誌, 查看日常工作情況。 謝伏瞻嚴肅地指出:“駐村第一書記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沉得下身、沉得下心, 察實情、摸實底, 上情下達、下情上傳, 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反復強調要精准識別、精准扶持、精准退出, 對貧困戶要‘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這是我們對精准識別的基本要求,要做到一村一村查擺、一戶一戶校準,如果連張明白卡都做不好,怎麼能通過考核驗收、順利過關呢?”

“因地制宜打好產業扶貧仗”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謝伏瞻也十分關注。

月河鎮萬畝蓮菜基地溝渠縱橫、一望無際。作為該鎮的產業脫貧基地,這裡的有機蓮菜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130多戶貧困群眾通過在這裡打工,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老關山香菇生產基地是朱莊鎮黨委探索的“黨建+扶貧”模式之一,即村黨支部書記帶頭成立合作社,發展香菇產業,建設精准脫貧產業基地,採取分散種植、託管種植、基地內種植等辦法,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看了這兩個產業脫貧基地後,謝伏瞻對我市在產業扶貧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搞好農產品的深加工。要創新合作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僅讓帶頭人贏利,也要讓貧困群眾持續獲得收益、實現穩定脫貧。

在今達電子商務產業園,謝伏瞻詳細詢問了電商發展情況,就如何開展電商扶貧與園區負責人交流探討。謝伏瞻說,發展農村電商,靠一家一戶不行,要培育龍頭企業,精心包裝、嚴格標準、打響品牌,才能讓消費者放心購買,打開市場。

謝伏瞻還到月河鎮北灣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等處調研。

謝伏瞻指出,脫貧攻堅是一項政治任務,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把這項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要突出精准,用“繡花”的功夫認真對待,摸清底子、找准病因,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通過發展產業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對貧困戶要‘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這是我們對精准識別的基本要求,要做到一村一村查擺、一戶一戶校準,如果連張明白卡都做不好,怎麼能通過考核驗收、順利過關呢?”

“因地制宜打好產業扶貧仗”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謝伏瞻也十分關注。

月河鎮萬畝蓮菜基地溝渠縱橫、一望無際。作為該鎮的產業脫貧基地,這裡的有機蓮菜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130多戶貧困群眾通過在這裡打工,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老關山香菇生產基地是朱莊鎮黨委探索的“黨建+扶貧”模式之一,即村黨支部書記帶頭成立合作社,發展香菇產業,建設精准脫貧產業基地,採取分散種植、託管種植、基地內種植等辦法,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看了這兩個產業脫貧基地後,謝伏瞻對我市在產業扶貧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搞好農產品的深加工。要創新合作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僅讓帶頭人贏利,也要讓貧困群眾持續獲得收益、實現穩定脫貧。

在今達電子商務產業園,謝伏瞻詳細詢問了電商發展情況,就如何開展電商扶貧與園區負責人交流探討。謝伏瞻說,發展農村電商,靠一家一戶不行,要培育龍頭企業,精心包裝、嚴格標準、打響品牌,才能讓消費者放心購買,打開市場。

謝伏瞻還到月河鎮北灣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等處調研。

謝伏瞻指出,脫貧攻堅是一項政治任務,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把這項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要突出精准,用“繡花”的功夫認真對待,摸清底子、找准病因,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通過發展產業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