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幹部要善為“三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生工作, 十分關心群眾生活。 今年兩會, 總書記再次強調“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 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 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 代表委員們表示, 要以人民為中心, 為群眾增福祉。 (3月15日 人民日報)

民者, 水也, 或湍急, 或緩和, 或清澈, 或渾濁, 除自身的淨化能力外, 還在於外界的干預機制。 若聚焦民生, 以民為本, 則受民擁護, 萬事可成;反之, 只懷私利, 不察民情, 則民背道而馳, 諸事不成。 因此, 黨員幹部應善為民事, 勤聽民聲, 彙聚民智,

則利國利民也。

勤為小事, 甘於平凡。 何為小事?譬如群眾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教育就業、求醫尋藥等, 看似毫不起眼, 卻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或許對於一州一縣是小事, 對於百姓來說卻是關係密切的大事。 群眾對政府的評價, 往往來源於這些“小事”, 可以說小事折射形象, 小事關乎黨風、政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因此, 黨員幹部要認真做好“小事”, 甘於平凡, 做到說好話、端熱茶, 善於同群眾打交道;蓋好章、辦好事, 認真對待本職工作;訪好民情、做好記錄, 解決群眾生活難題;仔細檢查、排除隱患, 保護群眾安寧生活等等。

敢為難事, 勇於擔當。 “為官避事平生恥。 ”作為黨員幹部, 要敢於幹事、勇於擔當, 而非一味避事、畏首畏尾。

前進的路上肯定充滿無數荊棘與挑戰, 但是要堅定信念, 敢為群眾的幸福而擔當, 能盡最大的努力, 以最高的標準, 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 帶領群眾真抓實幹, 就一定能“攻城拔寨”, 獨佔鰲頭。 譬如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 越往後, 難度越大, 責任也越大, 但只要擁有擔當精神, 堅守崗位, 善思善學, 以下“繡花”功夫精准施策, 於實踐中獲取真知, 於探索中不斷總結, 終將迎來燦爛的曙光。

肯為實事, 樂於奉獻。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居其位, 無其言, 君子恥之;有其言, 無其行, 君子恥之。 ”古語闡述一個簡單的道理:為官從政需做實事, 不可搞“花架子”。 如果熱衷於幹塗脂抹粉、搭台唱戲的事, 善於臺上誇誇其談、台下無所事事,

那麼即使獲得一時的升遷, 也不會留下好的口碑。 因此, 黨員幹部要多幹造福百姓的實事, 保持艱苦奮鬥的良好作風, 多想群眾之憂, 多解群眾之愁, 多察群眾之苦, 以抱甕執鋤、廢寢忘食的精神, 鍥而不捨、慎終如始的態度幹好每一件事,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政貴在行。 黨員幹部要腳踏實地, 堅持以肯幹提升境界、以敢幹展示氣魄、以實幹贏得尊重, 真正在幹事中促進地方發展、實現人生價值。 (李逍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