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什麼是肛脫?肛脫的症狀有哪些?

直腸、肛管在排大便後向下脫出於肛門之外, 稱為直腸脫垂, 俗稱脫肛。 肛管直腸脫垂(脫肛), 是指肛管、直腸粘膜、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元的一種疾病。

脫肛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 脫肛的發病率高, 所有人群均可發病, 尤其多見於體質虛弱的老人和小兒, 是指肛管直腸外翻而脫垂於肛門外, 患者可伴有肛門瘙癢、肛門潮濕、腹瀉等症狀。

脫肛症狀有哪些?脫肛在不同的時期其症狀不同,

具體症狀如下:

1、脫肛早期症狀:便後有黏膜自肛門脫出, 並可自行縮回;以後漸漸不能自行回復, 需用手上托能復位, 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 排便後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 排便次數增多。

2、脫肛中期症狀:脫肛中期在咳嗽、噴嚏、走路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

脫出後局部有發脹感, 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 脫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 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和潰瘍, 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 可導致肛周皮膚瘙癢。

3、脫肛晚期症狀:脫肛晚期可以發生嵌頓。 由於肛括約肌鬆弛, 很少發生嵌頓,

一旦嵌頓發生, 病人即感到局部劇痛, 腫物不能用手托復位, 脫出肛管很快出現腫脹, 充血, 黏膜皺襞消失。

溫馨提示:脫肛不容小覷, 患有脫肛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在醫生的幫助下明確診斷, 並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